何琰
【關鍵詞】 生命;愛心;成長歷程;希望;耐心
【中圖分類號】 G625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3—0041—01
當孩子們第一次背著書包,歡快地踏進校園的時候,他們人生的第一頁就正式打開了。如何在這一頁上描出美麗的圖畫,呈現(xiàn)童年的精彩,如何順利地使孩子由懵懂無知走向智慧成熟,這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特別是班主任一直深思、探討的問題。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歷告訴我,只要用愛心去耕耘,用慧心去播種,用耐心去等待,孩子們成長的歷程,將是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一、用慧心清除蒙塵
一天下午第二節(jié)課,我剛走進教室,孩子們就紛紛擁到我面前,七嘴八舌地告訴我,高銀志新買的鋼筆不見了。把高銀志叫到面前,詢問具體情況,鋼筆第一節(jié)課之前還在文具盒里,下課后才不見的。怎么辦?我迅速地思考著。
看著孩子們一個個稚嫩的小臉,我突然想到大人們要臉面,小孩子也同樣如此啊。為了讓拿鋼筆的孩子,放下思想包袱,于是我又語重心長地說:“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不會犯錯,老師小時候也犯過錯。人的心靈如同一張白紙,犯了錯誤若不改正,那白紙上就有了污點,就永遠擦不去了;改正了,你的心靈仍然是純潔的、美好的,你還是一個好孩子。老師還會一樣地喜歡你?!弊詈螅矣粥嵵氐卦S下承諾:“如果你能勇敢地承認錯誤,老師會替你保守秘密?!蔽易谵k公室,靜靜地等待著。可是進來的學生沒有一個是找我的,我有點失望了。突然,我班的一名同學沖進辦公室,很快地交給我一本作業(yè)本,并害羞地看了我一眼,那一刻他的臉頰紅紅的,然后又匆匆地跑出去了??粗掖译x去的身影,我明白了。打開作業(yè)本,“一支鋼筆案件”終于成功告破,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班上發(fā)生這種棘手的事件,作為班主任,應以一顆聰慧之心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幫助他們及時消除心靈上的蒙塵。
二、用愛心點亮“心燈”
筆者班上曾有一位女同學,不愛講話、上課總是發(fā)愣、心不在焉的樣子,學習成績也一般。有一次我去市場買菜路過她家門口,看見她在生爐子,說是要給爺爺做飯,我很驚奇。后來一打聽才知道,孩子的母親因觸犯法律而進了監(jiān)獄,爺爺常年臥病在床,父親為了生計在市場賣菜,家里的家務就落在了一個八歲的孩子生身上。從那以后,我就特意關注她,經常找她聊天,還帶她到我家和我的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一次次安慰,一句句鼓勵,一次次贊賞,漸漸讓我走進她的內心世界,慢慢地她愿意跟我交流了,時常說起家中的事情。我買了幾本有關教育的書籍,認真閱讀,找準時機開導她,漸漸地孩子臉上有了笑容,在我的課上聽課也認真了,數(shù)學成績也有了明顯的進步。我和她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朋友。這令我欣喜的變化,與其說是靠教育,不如說是靠愛的感化。教師的愛滿足了學生心理、精神上的需求,教師自然就在學生天真純潔的心坎上留下了信賴、尊敬的意念。教師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談話,學生就會解除對教師的戒備心理,與教師建立“不設防”的和諧關系,教師的教育意圖才會被學生心情舒暢地領會和接受。學生對教師的信賴尊敬程度,完全取決于教師愛護、關心學生真情投入的多少。只要耕耘,肯定會有收獲;只要付出,肯定會有回報。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希望,他們活潑、機靈、可愛,無拘無束,像一只只歡快的小燕子,但由于家庭的問題,有些孩子無法擁有健全的童年。特別的孩子,就要特別對待,家庭的問題已經存在,我所能做的是引導他們從這個陰影中走出來,像其他的孩子一樣,繼續(xù)他們快樂的童年。因此,教育要針對每一個孩子的特點,教師和家長達成共識,讓孩子在集體中感化、學會約束,學會愛自己,學會愛別人,使環(huán)境育人無處不在,同時也激發(fā)孩子的上進心。只要我們擁有愛心和耐心,不斷地總結,開動自己的智慧,孩子都會朝著預想的方向發(fā)展的??粗麄円惶焯煸谶M步,我深深感到教育的力量是無窮的,也是充滿樂趣和幸福感的。
三、用耐心等待花開
每個孩子都是世界的唯一,他們的智力、能力、生長環(huán)境等都是不一樣的,因而他們的進步也是不一樣的。曾遇到過這樣一個孩子,父母因忙于生計,無暇顧及他,所以一直以來他自由、散漫,不愛學習。我知道,一下子改變他的行為習慣是不可能的,首先我得找一個“突破口”。終于有一天,這孩子穿著一身整潔的衣服來了,小臉也洗得干干凈凈的。我立刻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張崇圣從今天開始改頭換面了,是一個講衛(wèi)生的孩子了。同學們將掌聲送給他。”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他的小臉漲得紅通通的,可見他內心的激動與快樂。接下來的一段日子,他不僅講究個人衛(wèi)生了,班級衛(wèi)生也搶著干了。就這樣,我耐心地一步步地引導他,鼓勵他,給他進步的方向,給他進步的信心。
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這樣說過:教育最大的技巧是耐心。是啊,對待生命,要有花苞心態(tài)。開花早的,成長快的,我們欣賞;開花遲的,成長慢的,我們也耐心等待,不能急于求成。對那些遲開的花,我們更應該予以尊重、信任、愛護,讓他們在寬松、和諧氛圍中慢慢地進步,靜靜地綻放。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