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園+譚文權
摘 要:小學教師的綜合素質關系到小學教育的質量,對小學教師綜合素質的評價具有必要性。介紹了“小學教師綜合素質發(fā)展評價實施策略研究”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課題研究現(xiàn)狀略述、課題研究階段性成效、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課題研究后期打算等五個方面,為《基于課程改革的中小學教師綜合素質發(fā)展評價研究——以重慶市石柱縣為例》總課題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小學教師;綜合素質;發(fā)展評價;階段總結
“小學教師綜合素質發(fā)展評價實施策略研究”課題是重慶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2年度繼續(xù)教育專項課題《基于課程改革的中小學教師綜合素質發(fā)展評價研究——以重慶市石柱縣為例》的子課題,課題的負責人是石柱縣下路鎮(zhèn)小學校陶園,課題預計完成時間為2015年12月,課題以研究報告、研究論文和研究專著等作為成果呈現(xiàn)形式。現(xiàn)將本課題自開題以來的研究進展、研究現(xiàn)狀、階段成果、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后續(xù)工作計劃、變更說明和經(jīng)費情況作匯報如下:
一、課題研究進展情況
(一)課題啟動工作回顧
2013年4月我校向石柱縣教師進修學校申報了重慶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基于課程改革的中小學教師綜合素質發(fā)展評價研究——以重慶市石柱縣為例》子課題“小學教師綜合素質發(fā)展評價實施策略研究”課題,經(jīng)石柱縣教師進修學??傉n題組認真審定,于2013年7月獲準立項,被正式確定為《基于課程改革的中小學教師綜合素質發(fā)展評價研究——以重慶市石柱縣為例》子課題。同年7月18~19日,學校課題組成員參加了在石柱縣教師進修學校召開的《基于課程改革的中小學教師綜合素質發(fā)展評價研究——以重慶市石柱縣為例》總課題開題會暨課題培訓會。隨后,學校根據(jù)總課題組的要求成立課題研究小組,采取分工協(xié)作、科學配置、定時定人的管理機制,迅速開展了課題論證前的相關準備工作,并擬定開題報告和課題研究實施方案。我校課題組在總課題組的宏觀引領下于2013年11月6日順利開題。在開題會上,謝芝月書記宣讀課題立項通知書,原課題負責人周代國校長從課題的提出和研究價值、實驗假說與理論依據(jù)、核心概念及界定、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述評、研究假設及創(chuàng)新點、研究目標、研究內(nèi)容、研究對象及范圍、研究思路和方法及措施、實施步驟、預期研究成果、課題組構成及分工等方面作開題報告。隨后,三位專家對課題分別作了課題論證。啟動會的召開標志著《小學教師綜合素質發(fā)展評價實施策略研究》課題已經(jīng)正式進入研究階段。
(二)課題研究現(xiàn)狀略述
1.成立組織機構,加強組織領導。課題啟動后為了將課題研究落到實處,我校加強了對課題研究的組織領導,進一步細化了研究責任。陶園校長負責對課題研究全面的指導、統(tǒng)籌,馬建兵副校長負責課題研究的落實和具體行動指導,譚文權負責課題研究的理論引領,劉光富負責相關實證資料和數(shù)據(jù)的收集,陳登會、馬鳳梅負責負責課題研究電子文檔的建立、整理,文繼群負責各種活動的安排、宣傳報道。
2.開展研究活動,提高科研能力。課題組根據(jù)教師要求,先后開展了多場教育科研專題講座,舉行了課題撰寫比賽,組織并指導教師申報各類教育教學課題,特別是廣泛發(fā)動了微型課題研究。鼓勵教師將課題研究與教學緊密結合,通過“科研與教學同行”“微型課題研究教學活動展示周”等活動形式,切實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滿足大家教科研發(fā)展的要求。
3.教師外出學習,拓寬發(fā)展渠道。每期學校選派教師外出觀摩、研修、交流、信息,開闊教師視野,提高語言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課題研究階段性成效
截止2015年4月,課題組已基本完成前期和中期研究任務。
(一)學校層面
1.通過文獻研究法,課題組成員開展了對國外教師評價的文獻述評研究和小學教師專業(yè)標準的比較研究。
2.制訂了加強課題管理的辦法,樹立了教師先進典型。
3.建立了教科研交流、宣傳與導向平臺,定期編印《下小課題簡報》。
(二)教師層面
1.教師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能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注意指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學會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能運用信息技術整合課程資源,注重教育教學效能的研究,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2.積極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通過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的開展,教師的綜合素質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3.教師教科研成果頗豐。一年多來,我校教師EEPO有效教育賽課8人次獲獎,縣級以上論文10多篇獲獎。
三、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一)理論素養(yǎng)不夠豐富
課題組成員在專家的指導下,閱讀了一些與課題研究有關的書籍,豐富了自身的理論素養(yǎng),但隨著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感覺到理論知識的缺乏。
(二)在評價過程中出現(xiàn)“高原現(xiàn)象”
在評價過程中,有一部分教師發(fā)展動力開始不足,有的可能是自己的目標定位不當,有的可能是評價人員工作過程中的不足對被評價教師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但主要的是那些評好了職稱或所謂“上了年紀”的教師,進取心逐漸減退,出現(xiàn)了發(fā)展的“高原現(xiàn)象”甚至停滯現(xiàn)象。
(三)在評價過程中,有的教師顯得比較被動,有些工作,學校和課題組要求了,老師才勉強去參與,缺乏自主評價的主動性
四、課題研究后期打算
針對課題研究的進程、狀況及存在問題,下一步課題組還需要在以下方面進行研究,研究過程中要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爭取把課題研究成果推向深入。
1.再次開展課題理論學習、典型案例學習與分析、研究,做好學習心得撰寫和交流。
2.開展課題的交流研討會,發(fā)揮教師群體自主教研作用,做到以教師的個人發(fā)展促進學校課題研究的發(fā)展。
3.依托總課題組課題研究網(wǎng)絡平臺和子課題研究QQ群,及時發(fā)布最新研究信息、工作信息等,加強子課題學校悅崍小學之間的交流,學習。
編輯 韓 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