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岳兵
在調(diào)查津田左右吉著作在民國時期的影響時,發(fā)現(xiàn)其中譯本的著作有兩本,一本是李繼煌翻譯的《儒道兩家關(guān)系論》,一本是陳清泉翻譯的《渤海史考》。《儒道兩家關(guān)系論》是從津田的一篇論文翻譯過來出的單行本,沒有問題,這里不去論了。問題是《渤海史考》。
北京圖書館編的《民國時期總書目(一九一一—一九四九)歷史·傳記·考古·地理》上冊與實藤惠秀監(jiān)修、譚汝謙主編、小川博編輯的《中國譯日本書綜合目錄》,均收錄有《渤海史考》一書,標為“(日)津田左右吉著 ?陳清泉譯”。前者的書志學信息更為詳細,“上海 ?商務印書館一九二九年六月初版,一九三零年三月再版,一九四零年長沙再版,174頁,32開(史地小叢書)”,并有提要:“論述渤海國從興起到滅亡的歷史?!焙笳哐a充了相關(guān)信息:“臺一版,臺北臺灣商務,一九六四年”等。實際上,一九七零年九月臺灣商務印書館再版,收入王云五主編的“人人文庫”。又收錄到一九七七年(臺灣)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趙鐵寒主編的《宋遼金元四史資料叢刊(一)渤海國志》中。《渤海史考》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國立北平圖書館的《圖書季刊》新第一卷第四期第446—447頁,有署名為“毓”的作者介紹《渤海史考》(日本津田左右吉著,陳清泉譯,二十八年六月商務印書館初版,平裝一冊,一七四面,價七角,史地小叢書本)一書。呂思勉《隋唐五代史》(一九五九年初版)第十五章“唐中葉后四夷情形”中說明渤海國之“五京”所在時,引用了“日本津田左右吉《渤海史考》”,注明為“陳清泉譯,商務印書館本”。
事實上此《渤海史考》并非津田左右吉之著作,而乃鳥山喜一(一八八七至一九五九)之著作。該書一九一五年十月作為“奉公叢書”的一冊由(東京)奉公會發(fā)行。這一點將鳥山的書拿來與中譯本一對照就一目了然。金毓黻《渤海國志長編》的“征引書錄”中對該書高度評價:“近代人以渤海史事為具體之研究者,在中國則唐宴之《渤海國志》,在日本則鳥山氏之《渤海史考》是也。此書撰于日本大正四年即民國四年,計分兩卷,上卷為本論,下卷為外篇。取材極富,采集日本古籍尤多。特以撰次于十余年前,尚有待訂正之處。要其大體詳密。民國十七年,余在長春,曾倩鄒君海瀛譯成漢文。本篇取材最多于唐著外,當推此書。輅起椎輪,飲食必祭,不敢忘所自也?!保ń鹭鬼辍恫澈鹃L編》冊九“渤海國志長編附錄二·征引書錄”,遼陽金氏千華山館,一九三四年)查《靜晤室日記》,知一九二八年三月十日已經(jīng)托人請鄒陸涵翻譯此書(《金毓黻文集》編輯整理組點校:《靜晤室日記》第三冊,遼沈書社一九九三年版,2043頁),而同年九月十五日日記收錄有其《渤海史考弁言》,署為“中華民國十有七年八月,遼陽金毓黻校竟記”(同上,2174頁)??梢娫诎嗽路菀呀?jīng)譯完校竟。從日記中可以看到金毓黻與鳥山有直接交往,但未見日記中有陳清泉此譯本。故上述《圖書季刊》署名為“毓”的介紹者,按理也不可能是金毓黻。
有意思的是,王承禮著《渤海簡史》(黑龍江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的主要參考書是金毓黻《渤海國志長編》,其中也先后引用了鳥山喜一的《渤海史考》和津田左右吉著、陳清泉譯《渤海史考》。該書第84頁注釋16介紹“對渤海歷史地理有代表性的文章、專著”中提到“鳥山喜一:《渤海史考》,奉公會,一九一五年,東京。津田左右吉:《渤海考》,《滿鮮地理歷史研究報告》1,一九一五年東京”等。該書第166頁注釋17為:“津田左右吉著、陳清泉譯:《渤海史考》,100—103頁,商務印書館,一九四零年?!辈樵擁摬糠执_為論述“渤海文化”“及于日本之影響”無誤。由此或可推測作者并未見或未細讀鳥山《渤海史考》原書。
不知為何該譯著作者如此張冠李戴,且已歷經(jīng)半個多世紀。陳清泉譯本漏譯原書自序(自序結(jié)尾處署有作者鳥山喜一之名),該書翻譯的緣由尚待考證,或許譯者、引者均并未見或未細讀原書。以津田左右吉著的名義出版的這本中譯本《渤海史考》,從其反復多次印行出版及在相關(guān)研究者的關(guān)注度來看,在學界已經(jīng)具有廣泛的影響。如顧頡剛的藏書中亦有此書(顧洪、張順華編:《顧頡剛文庫古籍書目》卷二,中華書局二零一一年版,965頁)。類似的現(xiàn)象是否還有?看來讀書不可不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