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榮
摘 要: 語法教學被公認為難教、難學,但又是英語教學的重要部分。因為語音、詞匯、語法是英語的基石,離開語法規(guī)則,英語語言就無章可循、無法可依,語法教學忽視不得。文章以七下Unit 5 Grammar為例,談談英語語法課上力避傳統的演繹、歸納法的單一做法,通過巧設妙問,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構建互動課堂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 初中英語 Grammar 問題教學 提問技巧 發(fā)展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善問,學生才能善思、善悟,可以說:巧設妙問是學生思維的助推器。文章以七下第五單元的語法Simple past tense為案例,談談打造語法課的精彩課堂的做法,以期共享。
一、情境中提問,力改“一潭死水”的語法教學
傳統的語法課堂,“一潭死水”的課堂屢見不鮮,教師一言堂,學生聽得昏昏欲睡。對于一般過去時,從一般過去時的概念、一般過去時的用法,到一般過去時動詞過去式的形式,規(guī)則動詞、不規(guī)則動詞過去式的形式,規(guī)則動詞詞尾加-ed的方法和發(fā)音方法等,再加上各種句式的轉換等,教師講得津津有味、有板有眼、擲地有聲,學生聽得天南地北、云里霧中,偶爾提問,學生呆滯狀態(tài)令老師們懷疑:“我都這么賣力地講,你們到底在聽沒聽?你們拿英語當什么?”這樣的呵斥聲時不時回響在教室的各個角落,“不想聽滾出去”的怒吼也讓學生偶爾“精神一振”、不寒而栗。這種“一潭死水”的英語課堂談教學毫無意義,談素質教育更是天方夜譚。
改變“一潭死水”的課堂現象,教師巧設情境,巧妙提問,可以使學生融于情境中,感受到英語的實用價值,在真實的情境中主動思考,樂于探究,投身英語氛圍中。
如學習一般過去時,向學生呈現The ghost in the park的視頻概況,并呈現turn,listen,ask,reply,miaow等動詞,以及課文相關的句子,如They listened,but heard nothing等,啟發(fā)學生體會規(guī)則動詞過去式的構成,即加-ed的方法和發(fā)音。課本上出現直接接-ed,以及以輔音字母加y結尾的變-y為i,再加-ed,啟發(fā)學生,還有兩種-ed的方法,如dance,close,like,love及shop,stop,chat,plan等重讀閉音節(jié)的單詞,詞尾的-ed應該怎么加?問題的提出,啟發(fā)學生跟著感覺走,說出-ed的方法。在此基礎上,系統歸納規(guī)則動詞的過去式,加-ed的四種方法及-ed的三種發(fā)音,教學似潺潺流水,流淌進學生的心田,達到“潤物有聲”之效。
二、導入提問,改變“波瀾不驚”的思維定勢
導入是教學活動中的熱身活動。英語教學導入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以看導入、以說導入、以玩導入等。“以看導入”,就是利用實物、圖片、卡片、簡筆畫等,進行設計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如教師拿將自己的手機放在講桌上,過一會兒,趁學生不注意,放到地上,然后假裝找手機:Where is my mobile phone?Did you see it?學生在教師找手機的情況下,參與到找手機的活動中,引導學生說:I saw it just moment.沒看見可以說:Sorry,I didn’t see it.在對話交流中,學生自覺運用過去時,關注動詞過去式的使用,力避“波瀾不驚”的思維定式,在運用中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設計有坡度的問題——力避“一臉茫然”的尷尬
問題的提出,如果不注意層次性,就會出現學生茫然四顧、一問三不知、一臉茫然的尷尬。而層次性問題的提出,可以調動每一位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對于規(guī)則動詞過去式用法的練習設計,可以設計為三個層次的練習:1.寫出動詞的過去式形式;2.用一般過去時完成句子,即專項訓練;3.用所給單詞的適當形式完成句子(可以包含現在時、過去時、將來時等),即時態(tài)綜合訓練。
這樣,讓優(yōu)秀學生完成第3項,中等生學生完成2,而學困生完成1就可以了;或者要求學困生完成1,中等或中等偏上,完成1和2,而優(yōu)秀生1、2、3三項都完成,如此每一位學生都可以“跳一跳、夠得到”,每一個學生都有事可做,因為是力所能及的事,學生會感到學習的快樂、成功的喜悅。層次性問題、有坡度練習的精心設計,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思維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四、注重問題的藝術——一問激起千層浪的奇效
問題教學法被教師們看好和使用,但應該杜絕問問題唯問題的做法,應關注問問題不是目的,而是啟發(fā)學生思考、探究、思維的手段。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回答問題,而是不斷地提出問題,學會質疑。在平時教學中,教師的問題多是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的,如Yes/No的問題。如果教師設計一些激勵性、啟發(fā)性的問題,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如對于過去時的教學,如果鞏固訓練問題都是填空、改錯、句型轉化,那么對學生來說,新意全無、興趣啞然。而如果設計為:今天我們了解過去時的用法、過去式的構成,那么,你能用一首小詩或者兒歌的形式表現出來嗎?這個問題,對于初中學生來說,無疑是挑戰(zhàn),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有的學生編出“動詞一般過去時,表示過去發(fā)生的事;謂語動詞用過去式,時間副詞是標志;規(guī)則動詞加-ed,若是特殊慢慢記,否定句很簡單,主語之后didn’t添……”,學生把一節(jié)課所學,以簡單明快的語言表述出來,思維得到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總之,課改的核心是互動課堂的創(chuàng)建,即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合作探究、主動學習的具體體現是師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橋梁是問題的設計。巴爾扎克說:“打開知識橋梁的鑰匙是問號?!碧釂栍兄趯W生思考、探究活動的開展,出色的提問,會使學生豁然開朗,達到“一問激起千層浪”之效。
參與文獻:
[1]韓璐.淺談初中英語語法課堂中情境活動的設置[J].新課程(教研版),2012(12).
[2]孫鈺.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方法的幾點探索[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