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視野下的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

2015-09-17 22:39黃娜琳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18期
關鍵詞:尊重心理素質

黃娜琳

〔關鍵詞〕尊重;尊重教育;心理素質

平等衍生尊重,尊重創(chuàng)造和諧。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在教育過程中倡導“尊重教育”理念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接受,并潛移默化地貫穿于教育過程當中。尊重教育涉及的領域主要有:對人(包括自己)的尊重、對社會的尊重和對自然的尊重。我校綜合課題“構建‘尊重教育模式,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重點研究了對人的尊重,僅從對人的尊重而言,心理教師將重點落在引導學生“尊重自己”與“尊重他人”兩條主線上,并開展相關實踐研究。

一、“尊重”與“尊重教育”的定義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尊重”的定義是:(1)尊敬或重視(個人、集體或有關的抽象事物,如意見、權利等);(2)莊重(指行為)。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認為:尊重是一種不卑不亢的處世態(tài)度,是一種自尊、尊人的為人方式,它崇尚平等與寬容,與占有、攻擊等消極心態(tài)與行為是相互對立的。

“尊重教育”即在教育教學中,依據(jù)教育規(guī)律,對受教育者給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以樹立受教育者自尊、自愛、自信等良好心態(tài),進一步促進自我教育,逐漸培養(yǎng)起對自我、他人、社會乃至生命、自然等由衷而自然的尊重感,保證其人格健康成長的一種教育方法與過程。

二、理論依據(jù)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將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需要的這五個層次的需要由低到高逐級得以滿足。

校園生活中,當學生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充分保證與滿足時,教育者應努力滿足學生愛和歸屬的需要,通過各種力量引導學生(特別是偏差生)發(fā)展,讓其有歸屬感。對大部分愛和歸屬需要得到滿足的學生,實施尊重教育顯得很有必要,教育者要通過各種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努力滿足學生的尊重需要,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

三、實踐背景

福建教育出版社《小學生心理健康》四年級上冊教材《我的優(yōu)點和缺點》一課,要求學生寫出自身的優(yōu)缺點時,有位學生寫滿了半頁缺點,對于優(yōu)點卻回答“沒有”,當教師試圖幫助他尋找自己的優(yōu)點時,他卻說:“我讀書差,又經常遲到,怎會有優(yōu)點?”同樣的現(xiàn)象也出現(xiàn)在心理咨詢室里,只是來訪者是一個教師家長眼中品學兼優(yōu)的“乖乖女”。她接連三天來訪只是因為步入青春期后,她原本纖瘦的身體越顯圓潤,她沒法接受現(xiàn)在的自己。倘若一個人接納不了自己,就不會有真正的快樂,也難以追求更高層次的需要,作為成人,必須關心和保護兒童的自尊。

與此同時,在一份中高年級學生道德品質問卷調查表中,73%的學生承認“對家長說話有時不講分寸,對家長的問話有時置之不理”;30%的學生認為“進出家長或他人房間不必打招呼”;65%的學生曾出現(xiàn)約會不守時現(xiàn)象;而對于“對自己的東西與對別人的東西一樣愛護”“你會從愛惜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做起,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這樣的問題,有超過半數(shù)的學生選擇“基本是”。

基于上述現(xiàn)狀,筆者將“尊重教育”落實在“尊重自己”與“尊重他人”兩點上,即強調尊重自己,悅納自己,珍惜自己,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強調尊重他人,使學生具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感,養(yǎng)成努力為人民服務的意識。

四、開展方式

(一)學會尊重自己,明白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如上所述,尊重自己,首先要愉快地接納自己,既喜歡自己的長處,更要坦然接納自己的短處,并延伸至熱愛自己的生命,尊重、善待生命。在信息日益發(fā)達的今天,生命教育越來越受到學生、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關注。以前很少有成人告訴孩子:你是怎樣來到人世的;父母在撫育你的過程中,付出了怎樣的辛苦。也很少有孩子想過:應該怎樣真正喜歡自己,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命。以至課堂上,很多學生將令他感到困擾的問題焦點集中于自己的外貌上:臉上長了“青春痘”怎么辦;身材又矮又胖沒人跟我玩;生活中我們還經??吹剑行W生為了顯示身材而在冬天穿著薄薄的襯衫,為了“減肥”而忍饑挨餓;因為作業(yè)欠交離家出走等。生命教育刻不容緩!教導學生學會尊重自己非常必要!

筆者嘗試將繪本教學與心理拓展游戲引入小學課堂,探索一種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讓學生在動靜結合的課堂中充分感受生命的意義并學會尊重自己(繪本內容見下表)。

1.繪本教學

四年級學生在閱讀《糟糕,身上長條紋了!》后寫道:從一年級開始,我就因個子矮坐在第一排,上體育課時最怕聽到老師說“請同學們按由矮到高的順序排隊”。我很注意別人對我的評價,經常為自己的身高苦惱。和老師一番交流后,我舒服多了,每個人身上都有美的地方,我要學會尊重自己、喜歡自己。

六年級學生閱讀《一片葉子落下來》后說道:一片片樹葉就是一個個生命,即使短暫卻有一個共同的愿望:為樹下的人們遮風擋雨,帶來歡樂。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像這片樹葉一樣,生命是有限的,我們不僅要好好愛自己,更要學會奉獻與幫助他人,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

2.心理拓展游戲

筆者在五年級學生中開展“多元排隊”游戲:全體學生圍成一個圓圈并面向圓心站立。主持人宣布排隊開始,大家根據(jù)某一特征要求調整自己的位置,在調整過程中,不允許用語言交流。首先請大家按個子高矮排隊,高個子排在主持人左邊,按順時針方向從高到矮依次排隊。第二次請大家按出生月、日的順序排隊,1月1日出生的排在主持人左邊,按順時針方向從月、日由小到大的順序依次排列。第三次請大家按體重排隊,最重的排在主持人的左邊,按順時針方向由重到輕依次排列。全班排定后再說出自己的身高或出生月日或體重數(shù)來檢查是否有人排錯了隊,排錯者需說明理由,大家一起幫著澄清。

這是個每個學生都能輕松參與但同時又稍顯“敏感”的游戲。從一開始場面稍顯混亂,高個兒同學爭著排在主持人左邊證明自己是班里“第一高”,到最后大家遵守游戲規(guī)則積極主動完成游戲要求,整個活動熱烈活潑。班里一名身材略胖而文靜的女孩主動說道:我總是憑感覺認為我應站在隊伍的某個地方,但被請出隊伍2次后,我意識到我要主動踏出第一步,主動與人交流。身材胖點怕啥呢?可愛就行,人因為可愛才美麗嘛!”

學生們的只言片語令筆者感到欣慰,每個人由于受遺傳和后天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有著與他人不盡相同的特點。唯有尊重自己,坦然接納自己的長短處,尊重自己的生命,才有足夠的力量去尊重他人和社會,也才能獲得外界對自己的尊重。

(二)學會尊重他人,規(guī)范自我道德行為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怎樣培養(yǎng)真正的人》一書中說道:一個人生活在社會里,要善于控制自己的動作、舉止、行為和意圖。只有當你的心靈里永遠有著良心、羞恥、責任和義務的時候,你才會變成有道德的人。尊重他人,就是要引導學生規(guī)范自我道德行為,在學校里,保護別人的自尊,不欺負、毆打同學,不給同學和老師起惡意的綽號;在家庭里,理解父母的用心與苦心,不做對不起父母的事情;在社會生活中,尊重與自己相識或陌生的人們,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

每年開學,我校都會開展一個月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包括輕聲慢步行走校園、文明有序如廁等,但結果不盡人意,特別是公共衛(wèi)生間,更令保潔阿姨頭疼:有人喜歡跑到大便池邊上小便,有人一聽上課鈴響顧不得按壓沖水閥撒腿就跑,甚至有學生將礦泉水瓶丟進下水道,在潔白的墻壁上比誰的腳印留得更高。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先生在《是“如廁文明”也得從娃娃抓起》一文中說,他女兒學校的校長在全校大會上講“如廁文明”。熊丙奇認為,從校長講話的立意看,這遠比大談理想、責任對學生更管用。校長講“上不了臺面”的如廁文明,從育人角度說,才是最應該“上臺面”的。教育學生尊重他人,何不從“如廁講文明”這樣的小事抓起呢?

二年級心理課《我是文明小使者》,筆者邀請保潔阿姨共同參與課堂活動。通過flash《頑皮猴童童上廁所》引入,讓學生初識校園廁所里的不文明現(xiàn)象,妙趣橫生的動畫貼近學生生活,令其感同身受;然后組織學生討論使用公共廁所的正確行為,并完成“我是清潔寶寶”自我檢測活動,提醒學生參照表中內容互相監(jiān)督、互相提醒,同做文明小使者。在孩子們學會了如何文明如廁的情況下,教師分發(fā)“尋找校園里的文明行為”記錄卡,帶領學生走出教室,一起尋找校內的公共設施,并將校內愛護公共設施的行為填寫在記錄卡上或畫上笑臉,邊行動邊反思自己的不足。課程尾聲,保潔阿姨分享自己的工作感受,使學生們深刻明白“如廁講文明”,不給他人帶來不便正是尊重他人的具體表現(xiàn)。

此外,結合心理健康月活動,在中高年級學生中開展“文明如廁”規(guī)則征集活動及標語設計大賽,請學生們?yōu)槿绾挝拿魃蠋д校寣W生自己制定《文明如廁公約》并互相監(jiān)督。一位調皮的男生在日記《我的改變》中寫道:從一年級開始,由于好奇帶來的許多次“不小心”破壞公用衛(wèi)生間的行為給老師、家長添了麻煩。這段時間我主動申請下課時到低年級男廁前維持秩序,勸阻廁所里的不文明行為,我深深感到保潔阿姨打掃廁所的不易,也為自己曾經在廁所做過的行為感到難受。文明如廁是小事,尊重他人是大事。

尊重他人,即引導學生從規(guī)范自我道德行為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筆者認為,讓學生在多樣性的游戲和活動中反思、感悟,將比單純的說教、指責更令孩子接受。

五、行動反思

“尊重教育”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要求對每一位學生開展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知識、尊重規(guī)則的教育,其實質也包括了德智體綜合發(fā)展的要求。行動研究一學期來,筆者欣喜地看到學生們在“尊重自己”與“尊重他人”的價值觀與態(tài)度方面都有了顯著變化:課堂上,學會做一名好“聽眾”,遇事先思而后言;活動中,積極主動表現(xiàn)自己,最大限度地在擅長的領域發(fā)揮優(yōu)勢;校園內,如廁有序排隊,主動撿拾垃圾;家庭里,與成人平等交流,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學生個性差異顯著,家庭教育參差不齊,僅靠單方面力量難以兼顧每一個學生的主動發(fā)展。教師能做的,就是在學校教育過程中主動研究課堂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學生探究,力爭高效實現(xiàn)每節(jié)課、每項活動的目標,力爭每個孩子都能在校園內感受“尊重教育”的意義。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梧村小學,廈門,361000)

編輯/王晶晶 終校/于 洪

猜你喜歡
尊重心理素質
本期話題:如何有效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
淺談心理素質課程的重要意義
幼兒心理素質與良好行為習慣、問題行為的關系
地方高校學生干部心理素質提升探析
合作共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初探
關于深入開展文化養(yǎng)老活動的探索與實踐
寄宿制學校的班級管理更需要“以人為本”的心靈溝通
教若三“點”成線 注定別開“生”面
心理素質在語文教學中的培養(yǎng)
我國普通高校國防生心理素質研究:現(xiàn)狀、問題與展望
沂源县| 社会| 黑龙江省| 永州市| 政和县| 华亭县| 柳州市| 商都县| 隆安县| 平阳县| 湘潭县| 建水县| 龙胜| 乌兰浩特市| 那坡县| 德江县| 山阳县| 荃湾区| 托里县| 巧家县| 垫江县| 屏南县| 新巴尔虎左旗| 鲜城| 巫溪县| 偃师市| 新和县| 惠东县| 苏尼特左旗| 杨浦区| 平罗县| 绥棱县| 贵州省| 衡水市| 许昌县| 富宁县| 固安县| 农安县| 靖边县| 思南县| 攀枝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