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芳,王翔
(浙江省東陽市婦女兒童醫(yī)院,東陽 322100)
高血壓病屬中醫(yī)學“眩暈”范疇,痰濕體質者因其身體脂膏偏多,痰濕內蘊,阻礙氣血的正常運行,日久夾瘀,清陽不升,以致腦失濡養(yǎng)產生眩暈[1]。而痰濕體質是高血壓人群中常見的體質類型,作為一種偏頗體質其具有可調節(jié)性[2]。因此,本研究通過個性化的耳穴貼壓方法配合穴位按壓,從調理體質入手觀察其對高血壓痰濕體質患者血壓、血脂的作用。
本研究共入組80例高血壓痰濕體質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0例,對照組40例。研究過程中,治療組因未能堅持采用干預方案,退出2例,脫失率為2.5%;對照組無脫失病例,脫失率為0.0%。本研究實際完成78例(治療組38例,對照組40例),兩組脫失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00, P=1.000)。治療組中女 20例,男 18例;平均年齡為(70±4)歲;平均病程為(7.17±5.08)年。對照組中女21例,男19例;平均年齡(70±2)歲;平均病程為(8.33±7.37)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①年齡為 65~75歲,為原發(fā)性高血壓,服用一種抗高血壓藥,服藥時間≤10年,或新確認為高血壓患者;②收縮壓為(139~164)mmHg,舒張壓為(90~104)mmHg;③無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病變;④中醫(yī)辨證為痰濕體質。
干預前對患者進行血壓和血脂的測定。維持原藥物治療方案不變。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進行耳穴貼壓及穴位按壓。
2.2.1 耳穴貼壓
主穴取交感、腎、脾、皮質下、耳尖、降壓溝;配穴取神門、肝、內分泌、三焦。
探查取穴,用 75%乙醇棉球消毒耳廓,將王不留行籽貼壓在所選的穴位上,指導患者正確的按壓方法,每日按壓耳穴3~4遍,每次按壓5~10次,以有疼痛、麻熱、耳部微紅為宜。第一次取雙耳貼壓,以后取單側耳穴輪換貼壓,王不留行籽每隔 5日由研究人員更換一次[3]。若中途王不留行籽遺失或破損,應及時為患者更換。
2.2.2 穴位按壓
采用點按的方法對足三里穴位進行 5 min按壓,以患者感到酸脹為宜。
4星期為1個療程,共治療4個療程。
3.1.1 血壓
統(tǒng)一采用計量合格的臺式血壓計,由研究人員定體位、定部位、定時間、定血壓計測量血壓。收縮壓(SBP)和舒張壓(DBP)讀數(shù)取柯氏音第Ⅰ時相和第Ⅴ時相。如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Ⅳ時相(變音)定為DBP。
3.1.2 血脂
使用美國PTS公司生產的卡迪克便攜式全血檢測儀(實用型),采用反射光度測定法檢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L)。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處理。數(shù)據(jù)采用K-S檢驗和Levene檢驗后呈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兩組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表示有顯著性差異,以P<0.01表示有極顯著性差異。
兩組患者治療前SBP、DBP及血脂各項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 SBP、DBP、TC、TG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P<0.05);對照組治療后各項指標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患者SBP、DBP、TC、TG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血脂比較 (x±s)
耳與臟腑在生理上、功能上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鹅`樞·口問》:“耳者,宗脈之所聚也。”《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載:“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于面而走空竅?!闭f明了通過經絡臟腑的絡屬關系,使耳與全身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相互密切維系,能敏感地接受到病變的信號,從而通過對耳部相關穴位的刺激達到治療目的[3]。現(xiàn)代醫(yī)學也證明耳廓有比較豐富的神經、血管和淋巴等組織,通過耳穴貼壓這一傳統(tǒng)的中醫(yī)療法,可以起到止痛、鎮(zhèn)靜、降壓、調節(jié)內分泌等作用[4]。
4.1.1 高血壓與痰濕體質相關性分析
高血壓病屬中醫(yī)學“眩暈”范疇,朱丹溪的“無痰不作?!闭f明了痰濕體質是眩暈產生的基礎;而現(xiàn)代醫(yī)者[5]也通過病例對照研究的方法,對高血壓患者和非高血壓患者進行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痰濕體質在高血壓病的發(fā)病中相對重要。
4.1.2 耳穴貼壓對血壓的影響
耳穴貼壓可以平陰陽,理氣血,和臟腑,有助于提高動脈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環(huán),促進代謝產物的清除,調節(jié)肌細胞、神經興奮性和動作電位傳導,從而改善周圍血管的血流量,解除精神緊張,使血管舒張,以達到降壓的目的[6-8]。另外,本研究所選取的神門穴鎮(zhèn)靜安神,交感可舒張血管,皮質下可以通過大腦皮質調節(jié)人體興奮與抑制相對平衡,三焦通利水道,以助降壓[9]。
4.2.1 痰濕體質與血脂的相關性分析
血脂異常在中醫(yī)學屬于“痰濕”、“肥胖”等范疇,常因脾臟運化不足,以致精氣的新陳代謝失常,造成血中脂質過多,或脂質成分異常,發(fā)為血脂失調癥[10]。常與肝、膽、脾、胃、小腸、三焦等水谷運化代謝重要臟腑有密切聯(lián)系[11]。由于痰濕體質者的全血黏度、血漿黏度、血沉、血小板聚集率及纖維蛋白原較高,且管襻周圍滲出增多導致了痰濕體質者的血液處于濃、黏、聚集的高黏狀態(tài),使痰濕體質患者發(fā)生微循環(huán)障礙以及血脂代謝紊亂等病理性的特征[12]。相關研究[13]表明痰濕體質可引起血脂升高、Na﹢-k﹢-ATP酶活性降低,引起水鈉潴留而增加血容量,加重高血壓的形成。
4.2.2 耳穴貼壓對血脂的影響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耳穴療法可以平衡機體的功能,調節(jié)神經,促進機體新陳代謝,調整內分泌機能,調動人體內臟的積極因素,增加人體的抗病能力,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14-17]。本研究所選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的下合穴,有增強免疫力的作用,使吞噬細胞吞噬能力增強,加強機體對沉積脂質的吸收[18]?,F(xiàn)代研究表明,刺激足三里穴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及膽汁的分泌排除,從而有利于膽固醇等以膽鹽的形式由膽汁入腸道,再從糞便中排出體外[19]。此外耳穴中的內分泌、脾、三焦可以調節(jié)機體內分泌,改善痰濕體質,降低血脂的含量[20-24]。
痰濕為高血壓病的病理產物,同時又是致病因子,痰瘀互結是高血壓心血管損害的重要病理因素,有更高的危險性。通過耳穴貼壓可以改善患者血壓、血脂,從而實現(xiàn)對高血壓并發(fā)癥的預防及治療作用,為高血壓的非藥物治療方法提供了依據(jù)。
[1] 王東坡,葉超,陳婧,等.論痰濕體質的發(fā)病趨勢及其綜合調理[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34(8):517-522.
[2] 楊曉翠,羅海明,姚春梅,等.高血壓病痰濕體質者炎性標志物改變的初步探討[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雜志,2013,11(1):1-3.
[3] 王玲,吳華慧,孫婷,等.耳穴貼壓法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學報,2014,42(2):121-122.
[4] 黃培冬,柏莉娟,姜云武.耳穴療法臨床文獻調查[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09,30(9):49-50.
[5] 吳宏東,王琦,董靜.高血壓病體質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中醫(yī)臨床版),2009,32(5):12-13.
[6] Mooney 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s and questions[J]. Health Community, 2006,11(3):37-41.
[7] 袁旻健,婁靈芝,章偉,等.耳穴貼壓配合降壓操治療老年高血壓臨床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3,32(2):94-95.
[8] 張慧,楊思奇.耳穴貼壓降壓溝、三焦、肝區(qū)對血壓變異的影響[J].陜西中醫(yī),2011,32(10):1388-1389.
[9] 冷俊艷,張霖玲,趙凌,等.手少陰心經神門穴對冠心病患者的影響[J].中國臨床研究,2015,28(1):104-106.
[10] 劉桂榮,袁汝明.對高脂血癥幾個問題的探討[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1,25(5):33l.
[11] 余焯燊,伍洲梁,米建平.耳穴貼壓治療血脂異常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0):295-296.
[12] 王翔,沈翠珍.老年高血壓患者痰濕體質與體質量指數(shù)、腰圍、血脂的相關性分析[J].護理學報,2013,20(4):9-11.
[13] 錢岳晟,龔艷春,李華,等.肥胖的高血壓病患者中醫(yī)體質分類與胰島素抵抗的關系[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31(1):61-63.
[14] 邱春復,韓光,鐃俐俐,等.高血壓病患者心血管功能的特點及其在耳穴貼壓治療時的改變[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1996,16(2):88-92.
[15] 路平,齊魯梁,王洪博,等.關于開展耳壓療法治療高血壓病的前期文獻綜述[J].現(xiàn)代婦女:醫(yī)學前沿,2014,(10):338.
[16] 蔡蕾,賈紅玲.耳穴療法治療失眠癥的臨床研究進展[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4,(8):190-191.
[17] 徐穎梅,楊丹紅.耳穴治療心律失常的研究進展[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3,(9):700-701.
[18] 聶兵,黨瑞山.足三里的應用基礎研究[J].上海針灸雜志,2007,26(5):38-40.
[19] 孫阿娟,袁英,謝元華,等.電針足三里對酸化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損傷胃組織總 SOD、MDA影響的時效關系研究[J].上海針灸雜志,2005,24(1):39-41.
[20] 王玲,吳華慧,于江宏,等.耳穴貼壓法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痰濕壅盛證)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4,23(7):1326-1327.
[21] 祁鵬軍.降脂代茶飲配合耳穴治療血脂異常30例臨床觀察[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33(30):25-26.
[22] 劉海濤,朱文紅,彭旭,等.耳穴貼壓配合耳尖放血對高脂蛋白血癥患者血脂的影響[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29(3):66-67.
[23] 夏菁,高揚,穆源穎,等.耳壓降血脂初探[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07,15(4):289.
[24] 謝遠玲,徐斯寧,李潔菡,等.行為生活方式干預及耳穴貼壓對血脂異常人群干預的效果分析[J].現(xiàn)代醫(yī)院,2013,13(7):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