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環(huán)
【關鍵詞】 小學;音樂教學;識譜教學;
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17—0118—01
識譜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索如何有效地進行識譜教學,對改善小學生的識譜現(xiàn)狀,提高識譜教學的質(zhì)量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根據(jù)自身實踐,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強化聆聽,培養(yǎng)音樂感覺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聆聽,學生對于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是培養(yǎng)其審美能力的基礎。識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yǎng)上,聽得多了,自然就會有一些感覺。如,我在教唱新歌前首先會讓學生欣賞歌曲,讓學生以聆聽為先,重視“聽”的教學,強化“聽”的功能。當學生進教室時我會將要學的歌曲進行播放,這時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在學生頭腦中有一定印象,起到了熟悉旋律的作用,可為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鋪墊。
二、從游戲出發(fā),培養(yǎng)識譜興趣
1.以形式多樣的游戲幫助學生認識音符。在游戲《雁兒飛》教學中,請幾位學生分別扮作“大雁”,手拿或頭戴“雁子”的圖片、頭飾,邊飛邊聽音樂。當飛到鋼琴前時,聽到老師彈什么音,就把“雁子”放到相應的位置上,并把聽到的音符唱一遍,也可配上節(jié)奏唱。這樣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方式靈活,學生樂于參與,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2.運用圖形譜輔助識譜教學。低年齡段音樂教材具有圖文并茂的特點,它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視覺能力,從而使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大大提高教學質(zhì)量。比如,在二年級上冊《時間像小馬車》一課中,我將音符畫在一節(jié)節(jié)的“車廂”里,音高處,火車開得高,音低處,火車開得低,一節(jié)車廂代表一拍,一目了然。
三、采用多變手段,進行識譜教學
1.先學歌曲,再進行“識譜”。教學中往往學生聽了歌曲范唱后就想學著唱詞,若這時打斷學生的興趣,而讓他們先唱曲譜后學詞,學生肯定很不樂意。這時教師可以因勢利導,讓學生通過聽老師范唱或錄音機演唱,把所學的歌聽熟,并能整首跟唱后,再讓學生聽唱曲譜。這樣學生在會唱歌的基礎上,對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印象,再來學習曲譜,有利于學生識記音符的音高,既為學生學習歌譜建立了自信心,又保持了學唱歌曲的積極性。
2.先學節(jié)奏,再進行識譜。
(1)寓節(jié)奏訓練于游戲之中。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可采用在玩中學習節(jié)奏的方法。例如,教師可出示節(jié)奏卡片,讓學生按節(jié)奏模擬動物叫聲做節(jié)奏練習,然后將學生分成三組,模擬三種動物叫聲,統(tǒng)一節(jié)奏,合起來練習。
(2)通過學生熟悉的各種動作來理解節(jié)奏。如,在《爺爺、爸爸和我》一課中,讓學生分別模仿爺爺、爸爸、小朋友走路時的不同節(jié)奏,感受各種音符的時值。
(3)利用學生生活中已有的知識訓練節(jié)奏。如,學生很喜歡跳橡皮筋,如果把他們跳橡皮筋時邊跳邊念的兒歌貫穿在節(jié)奏訓練中,能大大提高他們的興趣。
3.先攻難點,后整體識譜。在整首歌曲中,有些樂句旋律較難一些,如果把這些部分加以重點練習,突破難點后再進行全曲視唱歌譜,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一年級下冊《同坐小竹排》這首歌中,有一個四度音程,學生不太好把握。這時可讓學生先用“啦”進行音程模唱,然后做向上構唱,接著再增加難度,讓學生模唱旋律,再學唱整首歌譜。
4.訓練唱名音程感,進行唱名背唱。小學生缺乏“唱名音程感”,這與少唱譜、從不背譜有很大的關系。因此,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層次、能力水平,教他們背唱一些較合適的歌曲,如《小雨沙沙》《音階歌》等歌曲。由淺入深,由簡入繁,循序漸進地制定教學計劃,確定音樂教學進度中識譜的內(nèi)容,有的放矢地進行識譜教學。
5.利用柯爾文手勢,訓練音準。利用柯爾文手勢對學生進行音高訓練,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用手型的變化和手位的高低來學唱簡單的音程。當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do——mi”的音程演唱中,發(fā)現(xiàn)學生“mi”音偏低時,可以將手勢稍稍向上抬一下,提醒學生唱的高一些;當學生唱的過高了,就向下壓一下手勢,通過動態(tài)調(diào)節(jié)手勢的高度,來調(diào)節(jié)學生演唱的音高。
四、結(jié)合器樂,強化識譜教學
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提倡學生學習一些簡易的樂器。在教學中,通過口風琴或豎笛等樂器的吹奏,使學生不僅能正確地奏出樂譜中的各種音符,而且還能通過反復的聽音訓練,使學生在多聽中潛移默化地建立準確的音高概念,有效地增強識譜能力。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識譜能力,又大大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