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勇
[摘 要] 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決定高等教育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基本保障。影響高校教師教學能力包括教學態(tài)度、教師的自身知識儲備與學習能力和意愿、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科研轉化能力以及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力等因素。為培養(yǎng)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高校要設立科學的教師績效評價體系,改變落后的評價理念,建立科學的教學能力動態(tài)、績效分析系統(tǒng),保證那些重視教學工作、教學能力突出的教師與科研成績突出的教師獲得同樣的重視和尊重。
[關鍵詞] 高校教師;教學能力;培養(yǎng)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 B
一、導論
作為教育體系中最高的教育層次,高等教育不僅肩負著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重任,還且還承擔著推進科學發(fā)展、科技創(chuàng)新的職責。同時也是我國實施人才強國戰(zhàn)略的動力源泉,是我國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重要保證。伴隨著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的我國高校大規(guī)模擴招,使曾經的大學精英教育已轉變?yōu)榇蟊娀矫窠逃?。由于學生整體水平的下降,加之部分高校只重規(guī)模不重質量的短視培養(yǎng)行為,現(xiàn)行的大學生的畢業(yè)質量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因此,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擴招后的一個重大而緊迫的問題。
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與師資隊伍水平、教學設施的先進程度、現(xiàn)代教育手段的應用,以及高校的辦學思想、管理思路等因素密切相關。但在諸多辦學因素中,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因素。近年來,我國高校教師的學歷層次普遍提升,科研能力也不斷加強,但在教學環(huán)節(jié)還存在很多問題。突出表現(xiàn)在工作中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思想、缺乏將知識轉化為實際教學的能力,教學目標不清楚、教案設計能力不足、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管理能力差、缺乏學以致用的教學指導思想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高校培養(yǎng)人才目標的實現(xiàn),需要引起重視并采取切實措施加以有效解決。
二、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構成要素
教學能力是指以一般能力(智力)為依托,通過特殊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順利完成教學工作并直接影響教學活動的效率、效果的個體心理特征。高校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還要教授學生的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般而言,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態(tài)度
教學態(tài)度是教師對所從事的教學工作的認知、情感和意志。“態(tài)度決定一切”,態(tài)度與教學質量密切相關。由于大學沒有升學應試的檢驗,教師的教學壓力相對較小,對教師的教學評價也缺乏明確的評價標準。再加之當前高校存在的科研優(yōu)先的評價機制,使許多高校教師對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因此,教師自身對大學教育重要性的認知直接關系到其教學行為和教學效果。那些教學態(tài)度積極認真,愿意在教學上下功夫的高校教師往往會取得更積極的教學成果。
(二)教師的自身知識儲備與學習能力和意愿
在當前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更新速度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教師自身的知識儲備與學習能力和學習意愿凸顯的尤為重要。高校教師必須要具有扎實的學術功底、堅持不懈的學習新知識,才有可能教授學生們感興趣的新知識。因此,高校教師要積極閱讀高水平的文獻,積極吸取本領域的最新知識,才能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的教學需要。
(三)創(chuàng)新能力
教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指教師綜合已有的知識、信息和經驗,產生出有別于他人的獨特、新穎的教學、教育設計、教育技能和新成果的能力。社會需要的是創(chuàng)新人才,而非墨守成規(guī)、機械教條的人。要想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才,要求教師本身就是一位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高校教師應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開展富有成效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而不能成為機械傳遞知識的簡單工具。
(四)教案的設計能力
教案設計是教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包括教學時間、進度的安排,還包括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內容的設計以及學情分析、教學效果總結等內容。教學方案設計能力是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關鍵。大學教師絕大多數都非師范專業(yè)出身,雖具有較高的學歷層次和較為豐富的專業(yè)知識,但在教案設計方面還缺乏規(guī)范的訓練和培訓,因此大學教師的教案設計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五)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管理能力
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管理能力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通過良好的組織管理工作,可以營造一個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讓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開展,從而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此外,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親和力也是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都需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并積極加以訓練和提高。
三、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
(一)高校要設立科學的教師績效評價體系
在當前科研至上的主導思想下,教師和高校各級領導都將科研置于極高的地位,而對教學工作有所放松。大學里重科研輕教學的評價模式,使得那些在科研上取得成績的教師可以更為容易的晉升,而在高校里教師的收入與聲望又主要是通過職稱來體現(xiàn)。要使高校教師端正教學態(tài)度、重視教學質量與成果,就必須改革現(xiàn)行的高校教師評價體系,必須將教學能力納入職稱評定的體系中。否則,重科研、輕教學的思想還會在大學教師中廣泛存在。
(二)改變落后的評價理念
在當前高校的教學評價實踐中,存在著重評判輕發(fā)展的誤區(qū)。不少高校成立了教師發(fā)展中心,大都為處級單位,有一批專門設置教師教學評價體系的人員。但在這些制定評價標準的教學管理者們基本上沒有從教經歷,他們制定的體系往往與教師的實際教學工作相脫節(jié)。如規(guī)定教師授課的形式、強調統(tǒng)一的教學設計模版,而對教學的內涵往往理解不深。過分僵化的評價體系顯然不利于教師教學能力真正的提升。到最后只能是促使教學一線的老師按照評價中心的標準要求被動地開展教學工作。以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為目的的理念無疑有助于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發(fā)展與提高。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幫助他們發(fā)展比判定他們工作更有意義。管理者落后的評價理念也嚴重影響了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發(fā)展與提高。
(三)建立科學的教學能力動態(tài)、績效分析系統(tǒng),持續(xù)診斷教師教學能力差距
當前高校基本上都設計了評教系統(tǒng),教師的教學活動將接受學生、督導組及其他相關者的評價。但動態(tài)的分析系統(tǒng)并未建立,反饋機制也很不健全。往往是評了之后就成為過去,學校教學部門也無相應的跟進措施。這樣教師的教學能力很難真正得以提高。
四、結論
高校教師的教學是高等教育成敗的關鍵因素。當前的高校教師績效評價體系中存在的重科研、輕教學的現(xiàn)狀,使教師對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教師主動提升教學能力的意愿不足。因此,高校應首先改革現(xiàn)行的教師績效評價體系,保證那些重視教學工作、教學能力突出的教師與科研成績突出的教師獲得同樣的重視和尊重。在教師職稱晉升方面綜合考慮教學和科研之間的平衡,讓高校教師真正重視教學工作,這是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必要條件。因為績效考核的指標決定了被考核者的工作方向和目標。此外,高校還應該在構建科學的、動態(tài)的教師教學能力評價體系方面作出更大努力,本著幫助教師成長、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能力提升為評價宗旨。同時應該建立完備的教師教學能力培訓體系,以幫助教師切實提高教學能力。
[參 考 文 獻]
[1]陳利.基于績效技術的大學教師教學能力開發(f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
[2]徐玲.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影響因素與培訓模式創(chuàng)新[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9(2):153
[3]張應強.大學教師的社會角色及責任與使命[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9(1)
[4]秦小智.大學教師教學能力及其培養(yǎng)研究[D].湖南大學,2006
[5]郝曉玲.關于大學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大學教學,2011(2):85
[6]余承海,姚本先.高校教師教學能力形成及發(fā)展的影響因素探析[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6(3):50
[7]張波.論教師能力的構建[J].教育探索,2007(1):79
[8]袁志忠,袁帶秀.試論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途徑[J].高等教育研究,2011(9):65
[責任編輯:王鳳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