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才妹
在繪本閱讀教學中,遮擋法是通過先遮擋、后揭示圖畫書的部分內容,來配合教學活動,輔助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一種常用方法。其具體操作方式靈活多樣:可以遮擋單頁,也可以遮擋連續(xù)的兩頁;可以遮擋圖畫,也可以遮擋文字;可以遮擋局部,也可以遮擋全部;還可以對圖畫和文字同時進行對應遮擋。有效運用遮擋法能起到幫助幼兒掌握閱讀技巧、增強閱讀興趣、提升觀察和思維能力的作用。 以下我以大班繪本閱讀《老鼠和蝙蝠》為例,談談遮擋法的有效運用。
一、適宜的遮擋利于掌握閱讀技巧
當繪本同一頁面上存在多個相對獨立的教學對象,它們之間為并列關系或存在時間、空間、邏輯上的聯(lián)系,同時呈現(xiàn)則幼兒不能獨立地按照合理的順序進行觀察、閱讀、理解時,就需要按照一定順序對頁面內容進行分步遮擋和揭示,從而避免幼兒注意力分散,較好地理解閱讀內容并掌握學習此類材料的方法。
例如,繪本《老鼠和蝙蝠》第3頁,第一次閱讀的方法是“無遮擋”,老師提問“你覺得這時的老鼠會對蝙蝠說什么呢?”有個男孩子馬上站起說,老鼠會說“我會打洞”。老師問:“你為什么會覺得老鼠會說這句話呢?”這個男孩一邊用手指著畫面上的“泡泡”一邊說:“你看,那個泡泡里面的老鼠就是在打洞呀。”聽了男孩子的回答,其他的孩子也不假思索地這么回答。
由于輔圖直接告訴了孩子答案,所以孩子們根本不需要去觀察主角的動作、表情,不需要猜測和想象就能直接地知道答案。《指南》指出“5~6歲幼兒能夠依據(jù)畫面線索大膽推測、想象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边@樣無遮擋的閱讀方式扼殺了幼兒推測和想象的能力。所以第二次閱讀時老師采用的閱讀方式是“白紙遮擋”,老師提問,很多孩子舉起了手,一個小女孩迫不及待地站起來說:“老師白紙后面是什么呀?”她這么一說,一下子其他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了白色遮擋物上。孩子們已經(jīng)無心觀察主圖的內容,而且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白色的遮擋物后面會有什么。這樣一來,導致設計的目的適得其反,孩子們不但沒有關注主圖,反而更加地關注輔圖。怎么樣采用更合適的遮擋呢?第三次閱讀時老師采用的方式是“背景色遮擋”,將原本突出的白色遮擋,換成了跟畫面底色幾乎相近的顏色,使得遮擋跟此畫面融為一體。通過分步遮擋和揭示的方法,引導幼兒依次先觀察主圖,進行充分的猜想,然后再觀察輔圖。孩子們通過觀察老鼠的動作、表情猜想老鼠會對蝙蝠所說的話,這樣的遮擋激發(fā)了孩子們觀察的興趣和猜想的空間。這樣的閱讀方式,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如何閱讀這樣的畫面。
在運用這樣的遮擋法時,遮擋物應盡量“不露痕跡”,遮擋物應與周邊背景同色。這樣孩子的注意力會集中在主圖上,而不為別突出的遮擋物而吸引。這樣孩子們才能有序地進行閱讀,通過適宜的遮擋幫助幼兒掌握閱讀這一類繪本的技巧。
二、巧妙的遮擋增強閱讀趣味性
當繪本出現(xiàn)“轉折頁”,也即人物表情、行為或語言突然不同于以前,所有人物的視線聚焦于剛出場的重要人物,或出現(xiàn)意外的結果等,而且這種“轉折”很難根據(jù)前面的情節(jié)進行預測時,需要進行遮擋。
例如繪本《老鼠和蝙蝠》,前幾頁老鼠還在不斷地炫耀自己的本領,而蝙蝠則一直羞愧地低著頭,可是到了第8頁,蝙蝠卻嚇得滿頭大汗,一語不發(fā)??吹竭@樣的畫面缺乏相關閱讀經(jīng)驗的幼兒就很難充分體驗到故事的“張力”和情節(jié)之趣。此時老師遮擋“轉折頁”上發(fā)生突然出現(xiàn)的人物,意外的結果,將老鼠背后突然出現(xiàn)的張著血盆大口的蛇遮擋掉,鼓勵幼兒充分猜測“蝙蝠怎么會嚇得出汗了呢?到底怎么回事?”孩子們不斷地猜測,有的說“蝙蝠被老鼠說的這么多的本領嚇出汗了?!庇械恼f:“蝙蝠害怕老鼠吃了它?!痹诤⒆觽兂浞值牟聹y、表達后老師一下子掀開遮擋物,只聽見孩子不禁大叫“哇,是蛇?!薄吧咭牙鲜蟪缘袅恕薄@樣的遮擋從“眾口一致”到“一片嘩然”的效果,情節(jié)的“張力”和幽默效果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幼兒在享受情節(jié)之趣的同時也學會了閱讀此類繪本的方法。
在這一頁的處理上,在揭示之前遮擋之前讓幼兒根據(jù)前面情節(jié)、自身經(jīng)驗和想象進行充分的猜測和表達,通過“誤導”來“蓄勢”,更充分地體現(xiàn)情節(jié)之趣,逐漸將幼兒對“活動” (遮擋游戲)的興趣轉移到“閱讀”本身。
三、獨特的遮擋提升幼兒觀察和思維能力
在繪本閱讀中,可以廣泛、靈活遷移的觀察和思維能力能幫助幼兒或充分利用頁內線索,或發(fā)現(xiàn)預示故事情節(jié)的關鍵人、事、物,或分析出故事邏輯、頁與頁之間聯(lián)系的規(guī)律性從而越讀越有趣,吸引自己一路讀下去,真正理解故事。
例如繪本《老鼠和蝙蝠》中,老鼠每次說話的內容不僅僅是動作表情來表達,畫面還用“想法泡泡”、“左右輔圖”來表現(xiàn)他表達的內容。這時在這些頁面的處理上,老師運用遮擋老鼠所想的內容,鼓勵幼兒從圖畫的情節(jié)中尋找線索,思考老鼠到底在說什么,在幼兒充分地表達、爭論之后揭示遮擋,這就為隨后的閱讀做了很好的心理準備,能讓幼兒體驗到思考之趣,觀察、推理及口語表達的能力也能得到充分運用和發(fā)展。此外,在不呈現(xiàn)后頁內容的情況下根據(jù)前面的信息來進行預測,或頁面上的圖畫只描繪了事物局部,要求據(jù)此預測其整體,其效果都相當于對預測對象進行了“遮擋”。
有效的閱讀教學將促進孩子閱讀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遮擋法只是可以選擇的教學法之一,遮擋法不一定是唯一選擇,也不一定是最佳選擇。教師應從繪本的特點和孩子的立場去考慮教學的方法和手段,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和孩子喜歡的形式,才能產(chǎn)生最優(yōu)的教學效益。閱讀因有效而精彩,因高效而生動,只要努力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就一定能讓孩子喜愛繪本,走進繪本,最終讓孩子學會閱讀并愛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