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剛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閱讀是小學生獲得科學知識的源泉,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相關規(guī)定,閱讀是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的關鍵性途徑,對小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要以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為教學重點。
關鍵詞:學習興趣;實踐活動;閱讀習慣
當前農村教學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閱讀教學現狀不容樂
觀。普遍存在閱讀環(huán)境差、閱讀對象單一、閱讀教材匱乏的情況,為了提升農村小學生的閱讀有效性,要求教師起到引導性的作用,從當前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入手,了解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并根據教學模式的變化,對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調整,在原有的教學形式基礎上,優(yōu)化教學策略,以學生為主體,達到提升學生閱讀積極性、增強自身閱讀能力的目的。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和學習的催化劑,在實踐教學中需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為目標。在實踐教學中,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通過講故事和組織讀書活動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平時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地選擇故事性比較強的課文,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閱讀中來。例如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難忘的潑水節(jié)》,閱讀結束后,可以讓學生自主發(fā)言,說一說自己知道的少數民族節(jié)日,并對節(jié)日的特點和來源進行簡單的分析,這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提升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其次,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自主開展閱讀活動。在閱讀過程中讓學生彼此間進行監(jiān)督,如果存在詞語斷句錯誤或者錯別字的情況,小伙伴要及時給予糾正,在提升自身閱讀水平的同時,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二、進行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關鍵途徑,在農村閱讀實踐教學中,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由于農村教學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缺乏適當的閱讀條件,因此在實踐中必須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在有限的時間內開展多種實踐活動,擴大閱讀的積極作用??梢宰寣W生開展讀書剪報的活動。教師提前為學生布置收集主題,讓學生課下以主題為出發(fā)點收集相關閱讀素材,并鼓勵學生參加讀書一角的活動,將自己收集的好詞好句整理出來,放置在圖書一角中,供其他學生參照閱讀。此類實踐或能更充分地體現出閱讀的意義,并讓學生彼此間交流心得體會,無形中提升了學生自身的閱讀水平。
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近年來,農村兒童的教育逐漸成為教育界關注的重點,關于鄉(xiāng)村留守兒童的素質教育逐漸被提上日程。為了提升農村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盡管沒有家長的督促,學生也能自主整理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予更多的關注,讓學生看完一篇文章之后,能自主說出本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并適當談談讀后感。讓學生養(yǎng)成總結的好習慣,在自主學習中約束自我,增強自主學習的有效性。
針對農村小學生的閱讀現狀,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要求教師在實踐中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能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制訂合理的學習計劃。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學生有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才能在今后的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豐富自身知識和精神世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教師必須隨時貫徹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方能讓學生掌握閱讀技巧,進而提升自身閱讀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高文玉.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J].大觀周刊,2013(1):90-92.
[2]張玲.新課改下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3(22):200-203.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