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炳霞
摘 要: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原來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已成為歷史,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自主學習、共同探究的快樂學習模式已成為教師課堂教學追求的目標。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來幫助理解抽象的概念知識,用學生熟悉的生活以及動手操作來激活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在快樂、自由的學習中自主學習、共同探究,共嘗學習成功的喜悅。
關鍵詞:教學情境;閱讀能力;生活實際
課堂教學效果,是指教師在每堂課授完后,學生所獲得知識的程度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情感思維的升華程度。在尊重學生獲得的各種知識的同時,還要從其他方面判斷評價這堂課的教學效果,比如:教師能否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激發(fā),能主動學習,共同探究,激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F(xiàn)將我工作十多年的點滴見解與同行們探討。
一、認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新課改實施之前,我們的教學都是滿堂灌、填鴨式,把教材里的知識搬上黑板,或者強調熟背公式、概念就可以了。這種模式,事倍功半,學生的思維得不到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不到提高,致使農(nóng)村的教育落后。新課程改革后,我們參加了培訓,到外地聽專家上課,回來經(jīng)常開展校本教研、集體備課,在進行新課改學習中,我深深體會到調整課堂學習氛圍是最佳方法,善于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才能使抽象的數(shù)學問題變得淺顯易懂,且有趣味。例如,在教學小學數(shù)學第六冊“如何求長方形面積”時,適逢接到一份校通知,要求把學校的建筑面積和校園占地面積上報改善辦。我就把這份通知夾入備課本,師生互相問好后,我開門見山地請學生幫助學校干一項工作,學生問:“什么工作呀?”“老師,我們能完成任務嗎?”我說,一定能,就看同學們樂意不樂意。學生大聲回答樂意。于是,我拿出通知讀了一遍,學生都瞪大了眼睛,難??!我啟發(fā)學生,課本可以幫助你,請大家打開課本,先自己閱讀,領會教材意思,然后再互相討論。學生立刻行動起來,隨后,我問他們:大家有辦法完成這個任務嗎?學生齊聲回答有。于是,學生初步掌握了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這樣,我?guī)ьI學生丈量實地,學生有的丈量,有的記數(shù),有的計算。這節(jié)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讓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二、培養(yǎng)閱讀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閱讀”似乎是語文教學的專用術語,一般人都認為“閱讀”與數(shù)學教學沒有關聯(lián),其實不然。“語文”是百科之母,任何一門學科如果離開了語文,就沒有進步與發(fā)展可言,數(shù)學也不例外。在數(shù)學的知識體系中,有許多概念、定義、推理是抽象的,有的可以借助直觀理解,但大部分概念都要依靠字詞去幫助理解,這就必須具有語文閱讀能力,否則是無法透徹理解的。那么,我們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把語文閱讀能力融入數(shù)學的理解之中呢?首先,要在語文教學中積累字詞句方面的理解,在語文教學中,每一句話中的每個字都要弄懂弄透,再把各個字詞的意思連起來理解整句話的含義,積累了一定的字、詞知識,理解數(shù)學中抽象的概念就不難了,讓學生自主學習、共同探究也不是什么難事了。如果閱讀能力提高了,對數(shù)學習題中的條件問題、各種量的關系可以互相轉換,從而提高對知識點的理解運用能力。
在教學“認識方程”這個內容時,對方程這個概念,學生感到很抽象。什么叫做方程?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做方程。怎樣引導學生用閱讀的知識來理解呢?讓學生默讀、朗讀幾遍后,畫出詞語:含未知數(shù)、等式。讓學生理解其中的含義,從而掌握解題方法。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數(shù)學能力就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好數(shù)學,就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所以,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白,學數(shù)學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因為數(shù)學就在生活的周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讓學生知道數(shù)學知識能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學生一定會感興趣、樂學。如,在教學“按比例分配”時,我給學生講了一件發(fā)生在我家里的故事,我說:“同學們,今天是端午節(jié)收假第一天,請問,你們端午節(jié)開心嗎?”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開心?!薄巴瑢W們,本來老師也挺開心的,但有一件事沒處理好,因此,想請同學們幫忙,可以嗎?”“可以!”大家爽快地答應了。我說:“昨天我從娘家取回了100個粽子,按風俗是要分給鄰居共同分享的。大伯家有5人,二伯家有7人,三伯家有8人,我自己家有5人。請問大家該怎么分呢?
有的說4家平分,有的說不用分,一起叫來。我讓學生討論,經(jīng)過一場討論后,大家一致同意人多的多分,人少的少分。此時,我總結說,這應該用人數(shù)比例來分配最合理,這樣的課堂效果非常好。
總之,在多年的數(shù)學教學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只要你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與興趣。使學生在快樂、自由的環(huán)境中自主學習、共同探究,嘗到成功果實,這樣的課堂效果是最佳的。
參考文獻:
高美艷.激活小學數(shù)學課堂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小學,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