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校園足球”活動的評價已經列入了管理層的工作日程,明確價值取向是開展評價工作的首要任務。本文從公共政策評價與教育政策評價的視角,闡述了“公眾滿意度”作為“校園足球”活動評價價值取向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并提出了具體要求和做法,旨在為相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參考。
關鍵詞:校園足球 滿意度 價值取向
一、明確價值取向:“校園足球”活動評價的首要任務
2009年6月,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心下,由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聯合決定實施的校園足球活動正式啟動,這無疑是拓展中國足球發(fā)展之路的一項重大舉措。2015年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中對改革推進校園足球發(fā)展提出了新的規(guī)劃和要求。抓住這次難得的機遇,發(fā)展中國足球,成為廣大球迷和足球工作者的共同心愿。
多年來,青少年足球工作一直受到相關管理部門的重視,為了發(fā)展和提高青少年足球水平,教育部、中國足協曾經出臺過一系列相關的政策和制度,但在實施過程中幾乎沒有開展必要的監(jiān)控和干預修正,這與長期以來我國青少年足球政策缺乏有效科學的評價有一定的關系?!靶@足球”活動的實施,給各布局學校分配了開展足球項目的機會和條件,并提供相關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支持,但這并不能保證最終政策目標的實現。政策理論和實踐都表明,政策在制定和實施以后,必須采用科學的方法,對政策的效果、執(zhí)行過程、政策影響等方面開展評估[1]。政策實施過程受多種因素影響,是較為復雜和多樣的,往往與政策制定的意圖有出入,利益各方都會有自己的理念和原則,從而導致不同的政策落實過程。因此,從科學管理和決策的過程看,加強對校園足球活動實施過程的監(jiān)督和評價是十分必要的。可喜的是,管理部門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2013年2月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下發(fā)了《關于加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意見》,文件中明確指出,要“建立健全校園足球評價機制,研究制定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評估實施辦法”,這是“校園足球”活動評價工作邁向制度化的一步,是未來對布局城市和定點學校實施動態(tài)管理和獎懲的依據,也是校園足球活動進一步推進的迫切要求。
科學評價是一項由多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的復雜過程,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評價價值取向是評價的邏輯起點,具有方向性的意義?!皟r值取向對評價的目的、標準和所選擇的方式、方法等都起著導向的作用。因而,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對評價是至關重要的”[2]。如何基于我國“校園足球”發(fā)展的目標,尋求科學合理的“校園足球”評價價值取向,是當前“校園足球”評價實施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務之一。
二、公眾滿意度:“校園足球”活動評價的價值取向
科學評價活動本質上是一個價值判斷過程,沒有價值現象,就沒有評價活動。價值決定評價,有什么樣的價值活動,就有什么樣的評價方式。[3]同樣,在教育政策評估理論中,美國學者格朗倫德(N.E.Gronlund)等人認為:教育評估=測量或非測量+價值判斷。可見,教育政策評估有兩個層面,一是事實層面,二是價值層面。因此,在對“校園足球”活動的評價過程中,首先要確定評價的價值取向,這也是決定評價是否科學有效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之一。
1.以“公眾滿意度”為價值取向評價“校園足球”活動的選擇
校園足球活動是政府主導的一項教育公益性事業(yè),公共政策及教育政策評價理論和實踐中,常見的價值取向有公平、效率、以人為本、可持續(xù)發(fā)展、滿意度等,它們側重點不同,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政策的動態(tài)過程。由于公共政策涉及面廣、參與者多,影響因素復雜,所以評價過程中價值取向的選擇,必須建立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
黨和國家領導人非常關注足球運動的發(fā)展,可以說“校園足球”活動正是國家對公眾訴求的回應。因此,校園足球活動的設計和實施應服務于公眾,體現公眾的意志,立足于公眾需求的滿足是“校園足球”活動的應然追求。
從體育運動項目發(fā)展的規(guī)律看,廣泛堅實的群眾基礎,是該項目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重要保障。“足球作為集體球類項目,它的運動規(guī)律和特點需要眾多選手共同參與,這就決定提高足球水平基礎在于擁有相當數量的足球人口”[4]。有研究表明,老師、班主任、校長、家長等人群的反對,是阻礙青少年參與校園足球活動的重要因素。[5]“校園足球”活動的實施,為我國足球運動的普及和推廣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要鼓勵和吸引學校、家長和學生積極參與到校園足球活動中,首先要塑造良好的足球環(huán)境,了解和滿足公眾的需求,提高公眾的認可度。公眾滿意度高既可以穩(wěn)定已有人群,還可以不斷贏得新人群的參與,實現公眾的滿意是改變我國青少年足球人才困境的關鍵。因此,以“公眾滿意度”為價值取向是“校園足球”活動近景目標實現的內在要求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體現。
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把人民是否滿意,作為檢驗我們教育工作的最高標準”,也為校園足球活動的推廣指明了方向?!耙匀嗣袢罕姷脑竿?、需求、意見為動力、為標準、為尺度,始終將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體育需求作為體育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這是體育工作的根本宗旨”[6]?!稗k人民滿意的足球”就是要了解公眾的需求,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從而切實提高校園足球活動的質量和水平。因此,以“公眾滿意度”為價值取向構建校園足球實施效果評價體系符合我國教育和體育工作的總體要求,與我國教育的總體目標一致。
2.“校園足球”活動評價中“公眾滿意度”價值取向的界定
“公眾滿意度”理論來源于企業(yè)經營營銷領域的“顧客滿意度”,其產生的背景是20世紀80年代西方政府部門改革?!肮姖M意度”是一個以公眾為核心、以公眾感受為評價標準的概念,強調以人為本,以滿意度為尺度,更適合我國國情。[7][8]在公共政策中運用“公眾滿意度”進行評價的重大意義已得到人們的廣泛認可和重視。
作為公共政策的“校園足球”活動由教育部門負責政策的制定、組織、協調和實施。政策發(fā)生作用的對象包括校長、指導員、家長和學生等內部直接相關者,也包括外部環(huán)境中的社會公眾,社會公眾通過學校、學生和家長來感知校園足球活動,比較而言是校園足球活動的間接相關者。“校園足球”活動評價中“公眾滿意度”各要素關系如圖1所示。
具體來看,圖1中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布局學校對當地教育管理部門的滿意度?!靶@足球”活動通過各地中小學校來具體地組織和實施,學校的活動又是通過校長、指導員與班主任等協同工作共同完成的。因此,基于以“公眾滿意度”為價值取向對“校園足球”活動的評價,首先是學校層面的滿意度,包括政策落實、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的滿意度等。第二,學生、家長對學校的滿意度。學生是校園足球活動直接的參與者,是感知校園足球活動滿意度的主體,是校園足球活動的根本所在。校領導和班主任的支持力度、指導員教學訓練水平和態(tài)度直接影響到學生和家長的滿意度和目標的實現。
總之,就我國青少年足球政策決策中利益相關者長期缺位的情況而言,校園足球活動目標的實現尤其需要廣大校長、指導員、學生和家長等教育政策的直接利益相關者的參與。上述兩個層面的“滿意度”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共同構成校園足球活動“政策客體”對“政策主體”的“滿意度”。
三、基于“公眾滿意度”價值取向評價“校園足球”活動的要求和做法
“校園足球”活動評價導入“公眾滿意度”價值取向,是校園足球活動的內在要求,從公眾滿意度與校園足球活動的互動關系來看,二者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因此,應當將公眾滿意度貫穿于評價活動的全過程。以“公眾滿意度”為價值取向如何在校園足球活動實施效果評價中體現呢?具體有以下幾點要求和做法。
1.評價主體多元化,體現“公眾滿意”取向
按照科學評價的主客體關系評價可分為內部評價和外部評價。內部評價是由政策機構內部的評價者實施的評價[9]。目前,這類“自上而下”評價活動的客觀性、公正性和真實性往往為公眾懷疑和詬病。在公共政策日益科學化、民主化的今天,外部評價——即由政策機構外的評價者來完成評價工作,順應政策的目標群體,正逐步顯示出其優(yōu)勢。對校園足球活動的評價不能局限于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可采用“由下而上”的評價程序,將公眾對校園足球活動的滿意度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并綜合教育部門、體育部門等諸方面對政策實施的感受和意見。學校、家長和學生是校園足球活動的承受者,只有將對他們的民意調查結果應用于評價,以他們的評價為依據得出的結論,才能真正體現“公眾滿意度”取向。
2.評價指標設計多樣化,滿足“公眾滿意”的多元化取向
在政府組織的評價中,“公眾”一般是評價的客體,當“公眾”作為評價主體表達意愿時,“特殊角色規(guī)定了其表達價值主體需要的獨特性”[10]。校園足球活動的目標群體涉及不同的對象,分別產生不同的需要、利益和態(tài)度,顯然他們的期望不同,感受也就各異。校園足球“公眾滿意度”作為一個“多元”指標,在評價指標設計時要充分了解不同的目標群體在不同狀態(tài)下的需求,設計“多樣化”的指標,涵蓋不同對象的感受,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反映不同群體的“滿意度”。
3.以“公眾滿意度”為價值取向,要求設置多元的評價標準
評價必須有標準,沒有標準就無法得到評價結果。對校園足球活動實施的評價是一項綜合評價,既有定量指標,也有定性指標,不同類型指標的標準是不同的,包括政策標準,如《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國家體育衛(wèi)生條件基本標準》等國家政策中的要求。計劃標準,如以校園足球活動中確定的目標值作為標準,比如《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通知》中要求“保障全校不少于50%的學生參與,每周兩小時”。歷史標準,將校園足球實施前后的歷史數據進行對比,從中度量出政策執(zhí)行的效果和價值。設定多元的評價標準,明確參照物,可以將“公眾滿意度”與校園足球活動實施的效果聯系起來,使“公眾”能夠直接感受,促進二者的良性互動。操作時應根據評價指標所反映評價主體的具體特征來酌情選擇。
4.以“公眾滿意度”為出發(fā)點,要求評價過程“公開、透明”
評價過程的公開、透明是評價結果公正與否的重要保證,有利于加大公眾參與力度,提高政策主體的可信度。校園足球活動的評價中,為提高“公眾”參與程度,避免“黑箱”操作,也要做到評價的內容、程序、方式、信息和結果等及時向公眾公布,接受各方的監(jiān)督和評議。評價過程的宣傳應力求方式形式多樣,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大眾傳媒進行宣傳和報道,尤其要充分利用網絡媒體的優(yōu)勢,如在“校園足球”官方網站主動公開各種評價信息,還可利用網絡展開網絡調查和評議,使得“校園足球”評價工作更加直接、公開和透明。
參考文獻
[1] 張金馬.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林正范,賈群生.多元高等教育評價主體價值取向比較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1999(3).
[3] 邱均平,文庭孝.評價學:理論·方法·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4]劉鵬痛心談足球:青少年注冊球員人數僅7000人[EB/OL].[2009-10-16].http://sports.china.com.cn/txt/2010-12/28/content21631477.htm
[5] 侯學華.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價值定位與推廣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1.
[6] 劉鵬.在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上的講話[R].北京:2012.
[7] 朱衍強,鄭方輝.公共項目績效評價[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
[8] 朱國瑋.公眾滿意度測評理論與實證研究[J].蘭州大學學報,2007(3).
[9] 陳慶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10] 張意忠.教育評價價值取向研究[J].教育探索,2002(10).
[作者:席海龍(1976-),男,陜西延安人,西安體育學院副教授,碩士。]
【責任編輯 白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