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鶯
摘 要 道德敘事是中西方歷史上都存在過的優(yōu)秀德育模式,它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對受眾進行潛移默化的道德價值傳遞。道德敘事在高校道德教育中的應用是由德育課程的性質決定的,也是增強教學實效性的客觀要求。具體來說,將道德敘事運用于“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教學,教師要在敘事素材、敘事方式、敘事主體、敘事語言、敘事氛圍、互動討論等方面掌握一些應用策略。
關鍵詞 道德敘事 高校 道德教育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10.033
Th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Moral Narration" for the Moral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aking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Attainments and Legal Basics" for Example
HUANG Ying
(School of Marxism, 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iyan, Hubei 442002)
Abstract Moral narration, which unconsciously transmits moral values to audiences by storytelling, is a good moral education mode existed in the histories of China and the West. Moral narrative Applied to the moral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s determined by the nature of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Specifically speaking, applying moral narrative to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Attainments and Legal Basics", teachers should master some strategies from the aspects of narrative material, narrative?modes, narrators, narrative language, narrative atmosphere and interactive discussion.
Key words moral narratio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moral education; application strategy
1 何為“道德敘事”
“道德敘事”是教育者為了促進受教育者道德認識能力的成長與發(fā)展,以敘事的形式,將道德故事中蘊含的價值原則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受教育者的過程。道德故事的素材十分豐富,既可以是歷史傳說中的神話、寓言、傳記、典故,也可以是現實生活中的社會熱點、英雄事跡、個人經歷等。
2 道德敘事的德育價值
長期以來,教師在課堂上以“道德代言人”的身份對學生進行“告白式”、“勸誡式”的道德灌輸和條理說教,是我國高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面對個體意識及自主性極強的“90后”大學生,這種教條式的灌輸既違背了學生道德習得的心理規(guī)律,也忽略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不僅造成德育課堂的枯燥無味,也容易引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致使教學呈現弱效、無效、甚至負效。而道德敘事作為一種能有效改變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正日益受到德育教學工作者的青睞和青年學生們的喜愛。研究證明,在具體的德育教學活動中,道德敘事不僅是充滿活力的德育方法、也是充滿生命色彩的德育方法,同時還是符合人本發(fā)展規(guī)律的德育方法,它克服了傳統(tǒng)的道德灌輸方式,調適既往被動教育的心理排他性,從而使道德教育富有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驅動力和生命力。
3 道德敘事的應用策略
將“道德敘事”成功應用于“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教學之中,需要從素材選取、故事講述、氛圍營造、互動討論、價值引導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
3.1 選取具有“針對性、感染力和生活化”的敘事素材
所謂“針對性”,就是敘事素材的選取要緊扣“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八枷氲赖滦摒B(yǎng)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目標是從當代大學生面臨和關心的實際問題出發(fā),結合當代中國的基本現實,綜合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多學科知識,讓學生達到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共享和認同。教學內容主要包括“適應篇、理想篇、愛國篇、人生篇、道德篇和法制篇”六個部分。因此,“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的敘事素材的選擇應當從以上6個專題的教學內容出發(fā),緊密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12個方面,從日常生活中精心挑選一個個鮮活生動的道德故事。
所謂“感染力”,就是要選取歷史及現實生活中富有感染力的、能夠引起大學生情感共鳴的道德故事。這種故事素材可以讓聽者更容易接受,更能發(fā)揮故事的道德力量。例如被媒體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的“感動中國”欄目,開播13年來,向觀眾講述了一個個震撼心靈、令人動容的道德模范故事,其中既有像朱曉暉這種十幾年如一日,無微不至照顧癱瘓父親的孝女,又有像林俊德這種把一生奉獻給核事業(yè),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科學家,也有像李劍英這種為保護群眾生命財產而犧牲的空軍飛行員,還有像青藏鐵路建設者(群體)這種不辭辛苦、連年奮戰(zhàn),在生命禁區(qū)建設世界上最偉大鐵路的工程人員。
所謂“生活化”,就是故事中道德人物的形象要貼近學生所身處的人文歷史環(huán)境和社會現實環(huán)境。如此,他們才能從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和生活體驗中解讀出故事中所包含的價值內涵,增進對這些道德原則的理解與認同。從這個意義上講,源于典故、神話、童話、寓言等題材的道德故事,雖并不直接來源于學生的現實生活,但這些故事所蘊含的核心價值原則卻根植于學生所處的文化、歷史與傳統(tǒng),依然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3.2 采用多樣化的敘事形式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道德故事的敘述形式已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口頭表達或文字表述。圖片、新聞、影視等現代傳播手段均可應用到“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的“道德敘事”中來。此外,作為個人敘事的重要補充,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集體敘事,如學生自編自演的相聲、小品、廣播劇、模擬法庭等,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敘事氣氛,避免因敘事方式單一而導致的審美疲勞。
3.3 構建多元化的敘事主體
構建多元化的敘事主體,首先要實現教師與學生的雙元,即在課堂的敘事活動中,教師應當允許學生以敘事主體的身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講述個人生活中具有啟迪性的道德故事。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邀請優(yōu)秀畢業(yè)生、社會名人、政府官員等以教學嘉賓的身份做客課堂,與學生分享各自豐富多彩的人生經歷。敘事主體的多元化,打破了道德教育中主客體二元對立的封閉與沉悶,提高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度,將傳統(tǒng)德育過程中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間權威與服從的關系轉變?yōu)槊裰髋c交流的關系。由是,新型的“敘事”式教育替代傳統(tǒng)的說教式教育成為了可能。
3.4 使用生動而精煉的敘事語言
敘事語言的精練性和生動性,是達到良好敘事效果的必要前提,這要求敘事者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敘事語言的精練性要求敘事者必須親身參與到道德故事的撰寫中來,緊密圍繞道德故事所表達的核心價值,去建構道德故事的中心情節(jié)和主要過程,增強個人對所敘內容的情感體驗。敘事語言的生動性則要求敘事者必須綜合運用并熟練掌握包括 “動情”、 “欲揚先抑”、“設置懸念”、“末生波瀾”等在內的必要敘事技巧。
3.5 營造良好的敘事氛圍
要想讓“道德敘事”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基礎”課教學中達到良好的效果,需要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敘事氛圍,激發(fā)大學生的參與和互動。敘事前,通過組織學生學習和討論與敘事主題相關的知識點,有利于學生的情感陶冶和智慧啟迪,幫助他們以更積極的情緒參與到道德敘事的教學過程中來。敘述過程中,通過設計適當的敘事情境,可以增強敘事內容的實景感,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情緒,讓他們在光榮、贊賞、喜悅、悲痛、羞恥、憤怒等豐富的情感體驗中增進對道德規(guī)范的理解與認同,提升教學效果。此外,教師加強敘事過程中的情感投入,如使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展示具有戲劇效果的體態(tài)表情,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和情感緊隨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從而產生共鳴,激起學習熱情,把故事傳播變成情感傳遞。
3.6 敘事后的互動討論與價值引導
道德敘事的目的是為了發(fā)掘故事中蘊含的德育價值,使學生受到教育。如果僅有敘事而無思考,僅有感動而無感悟,那么就無法達到道德敘事的德育目的。因此,敘事后的互動討論與價值引導是道德敘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圍繞故事內容展開廣泛而深入的研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一個個生動活潑的道德故事中思考并總結出應該遵循的道德原則和行為規(guī)范。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把對道德故事的“感性認知”升華為 “理性認知”,再以“理性認知”引導其“道德實踐”,達到預期的德育目標。
參考文獻
[1] 農克鋒.淺談道德敘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的運用[J].傳承,2010(27):60.
[2] 李斯霞.論“道德敘事”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中的應用[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5):37.
[3] 曾秀蘭.道德敘事的教育價值及教學運用——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為例[J].教育導刊,2011(5):58.
[4] 王會玲.道德敘事在高職《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中的應用研究[J].廣東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