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長根 譚元敏 胡新生
( 1黃石市博物館,湖北 黃石 435003;2湖北理工學院 長江中游礦冶文化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湖北 黃石 435003)
?
礦冶遺址考古發(fā)掘報告《陽新大路鋪》述略
龔長根1,2譚元敏2胡新生1
(1黃石市博物館,湖北 黃石 435003;2湖北理工學院 長江中游礦冶文化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湖北 黃石 435003)
《陽新大路鋪》是黃石地區(qū)第一部有關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遺址的礦冶遺址考古發(fā)掘報告。它使我們能夠比較清晰地認識黃石地區(qū)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的考古學文化編年序列,以及文化發(fā)展進程、文化屬性等。尤其是對我們認識黃石地區(qū)礦冶業(yè)的起始、傳播與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陽新大路鋪》;礦冶;文化遺存
《陽新大路鋪》是黃石市第一部研究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遺址的礦冶遺址考古發(fā)掘報告。它使我們能夠比較清晰地認識這一地區(qū)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的考古學文化編年序列,以及文化發(fā)展進程、文化屬性等,尤其是對我們認識黃石地區(qū)礦冶業(yè)的起始、傳播與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這處遺址的考古發(fā)掘是從30多年前開始的。
1984—2003年,為配合“大沙鐵路”(湖北省大冶市至江西省九江市沙河鎮(zhèn))單線修復工程和“武九鐵路”(湖北省武漢市至江西省九江市)復線修筑工程,湖北省文物主管部門組織省、市文博單位先后進行了四次科學考古發(fā)掘,總計發(fā)掘面積達1 682.5m2,共發(fā)現(xiàn)灰坑、灰溝(柱洞)、房址(柱洞)、墓葬、水井、陶窯、灶(坑)、燒坑、燒土堆積等九大類遺跡,提取標本3 790件。出土遺物有陶器、玉石、銅器、漆木器,還有大量的煉銅渣、煉爐壁、礦石和其它冶煉設施。正是這處遺址的發(fā)掘,我們開始比較系統(tǒng)的認識這一地區(qū)新石器時代及隨后一段時期的文化特征、面貌以及礦冶文化的萌芽。
據(jù)《陽新大路鋪》遺址考古發(fā)掘報告,新石器時代文化層分布于22個探方中,即遺址東區(qū)南部的7、8、9、10層(18個灰坑,1處房址[柱洞]),1處燒土堆積;遺址中部的7、8層(5個灰坑,2處房址[柱洞]),2個灶[坑];遺址北部的6、7、8、9層(4個灰坑);遺址西區(qū)的7層(1處房址[柱洞]),6座墓葬。從這些新石器時代地層中獲得文化遺物標本912件,多為陶器,其余有石器、骨器、銅器以及冶煉物遺存。其中,陶器853件(包含5件彩陶),石器48件,骨器1件,銅片1件(銅、錫、鉛三元合金物);冶煉遺物標本有礦石3件,煉爐壁1件,煉渣5件。
陶器中比較大的器類如缸等以慢輪加工,陶胎較厚,口沿用雙層泥片加固,形成“疊唇”。而一些較小的陶器如壺、罐、簋、豆盤等采用輪制,分部分對接成器。更小的陶器如陶球、器蓋等手捏成器,或稍加修飾。陶質(zhì)多夾砂和泥質(zhì)陶。其中,夾砂顆粒多為白色。陶色以褐色為主,依次為紅、黑、灰和黃色陶。泥質(zhì)陶質(zhì)地細膩,灰陶居多,次為黑皮、黑、紅褐、紅、黃色,有少量橙色陶。陶器紋飾以素面為主,主要紋飾有藍紋、凸弦紋以及少量刻劃紋、附加堆紋、鏤孔、繩紋、方格紋和紅衣彩繪陶等。
石器多為小型生產(chǎn)工具,除一件外,其余均為磨制。器型包括石斧、錛、鏟、刀鑿、杵、簇、戈、璧、環(huán)等。其他還有骨鉆、銅片、礦石、爐壁煉銅渣等。
大路鋪遺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遺存分為早晚兩期三段。因為沒有測年數(shù)據(jù),文化遺存年代只能依靠與周邊地區(qū)相同時代遺址用考古類型學方法作比較,從而推斷其文化遺存相對時間。這種比較主要是陶器。
第一期出土陶器中的Aa型1式鼎[1]與湖北通城堯家林晚期Ⅱ式罐形鼎[2]、黃梅陸墩Ⅱ式陶圓腹罐形鼎[3]、麻城栗山崗早期Ⅰ式罐形鼎[4]、天門肖家屋脊石家河文化早期Aa型Ⅰ式罐形鼎[5]形制相近,其特征均為侈口,仰折凹沿。出土的B型Ⅰ式缸與天門肖家屋脊石家河文化早期C型缸[5]類似,均為大口、折沿、雙凸唇。出土的Aa型Ⅰ式豆與武穴鼓山三期四段AP型Ⅳ式豆[6]類同,均為斂口、沿面內(nèi)折、斜直腹。出土的Aa型Ⅰ式器蓋與麻城栗山崗早期2式圈紐器蓋[4]相同,均為蓋口敞、頂弧、蓋紐圓圈形凹紐。
第二期分為兩段。這兩段文化聯(lián)系緊密。一些第一段新出現(xiàn)的器類,有的在二期二段進一步發(fā)展演進。陶器中的B型Ⅲ式鼎與湖北麻城栗山崗早期Ⅰ式釜形鼎[4]、湖北通城堯家林晚期Ⅳ式罐形鼎[2]等形式相近;出土的C型Ⅲ式鼎與湖北黃梅陸墩盆形鼎[3]、湖南湘鄉(xiāng)岱子坪C型Ⅰ式盆形鼎[7]、安徽潛山薛家崗四期盆形鼎[8]等形制相近;出土的D型Ⅱ式鼎與安徽潛山薛家崗五期壺形鼎和五期圓腹罐形鼎[8]類同。其他諸于甑、壺、罐、甕、盆等陶器也與周邊上述遺址同期遺址出土遺物相似或類同;出土的B型Ⅰ至Ⅲ式甕和Cb 型甕,分別與湖北宜都石板巷子Ⅰ式斂口甕[9]和宜昌白廟B型甕類同。
周邊同時代文化遺存,如,天門肖家屋脊石家河文化遺存分早、晚兩期,絕對年代為距今4 600~4 000年。宜昌白廟早期文化遺存年代“約在龍山時代晚期至二里頭三期文化之間”[10]。“這些研究成果為推定大路鋪遺址新石器兩期(三段)文化遺存的時代提供了依據(jù)。大路鋪遺址新石器時代第一期文化遺存,所處時代應略晚于天門肖家屋脊石家河文化遺存早期;第二期1、2段文化遺存應相當于天門肖家屋脊石家河文化遺存晚期。由此推測,這兩期年代為距今約4 350~4 100年,其年代下限可能與肖家屋脊石家河文化晚期遺存相當,已進入夏朝紀年時代”[1]。
商周時期文化遺存普遍存在于大路鋪遺址,分為四期。因為沒有測年數(shù)據(jù),文化遺存年代只能依靠與周邊地區(qū)相同時代遺址用考古類型學方法作比較,從而推斷其文化遺存相對時間。
第一期出土的Aa型1式陶鬲、A型Ⅰ式陶罍與安徽潛山薛家崗鼎式鬲和折肩罐的陶系特征和器物形制相近似[8];出土的Aa型Ⅰ式鼎與安徽潛山薛家崗鼎式鬲[8]、荊州荊南寺D型深腹盆形鼎[11]、偃師尸鄉(xiāng)溝商城宮殿遺址陶鼎[12]等,均為大口、深弧腹、圜底、圓柱形錐狀足,陶系特征和整體器物形制相近;出土的Aa型Ⅰ式甕與河南杞縣段崗遺址A型Ⅰ式大口尊[9]、江西樟樹市吳城遺址Aa型Ⅱ式陶尊[14]等器類,均為敞口、弧沿、方唇、斜弧頸、斜折肩,在形態(tài)特征方面亦有許多相似之處。其他出土陶器與同期遺址出土文化遺存有諸多可比之處或相似。
而偃師尸鄉(xiāng)溝商城宮殿遺址H24出土的陶鼎和陶甕為二里崗上層時期;江西樟樹市吳城遺址第三期晚段年代相當于殷墟文化四期早段,絕對年代為公元前1087—前1038年?!坝纱送茢啻舐蜂伾讨軙r代第一期文化遺存年代在二里崗上層二期晚段至殷墟四期早段之間,其相對時代為晚商早期。”[1]
第二期出土的G型鬲與安陽殷墟大司空村Ⅱ式鬲和苗圃北地Ⅲ期早段XIX式鬲整體特征相近[15];出土的E型鬲與武昌放鷹臺西周文化遺存Aa型鬲[16]風格相似;出土的F型鬲與江西瑞昌檀樹咀遺址A型鬲[17]陶系和形制相同,并與吳城遺址C型Ⅲ式鬲[14]、蘄春毛家嘴直壁實足式鬲[18]特征亦相近似;出土的陶卣與安陽小屯西地Ⅳ期Ⅱ式陶卣[15]、大司空村銅卣[15]整體特征相似;出土的Dd型Ⅰ式仿銅陶鼎與安陽小屯西地Ⅲ式銅鼎、Ⅳ式陶鼎[19]整體特征相似。
所舉之例的安陽大司空和苗圃的陶鬲年代屬于殷墟苗圃二、三期;大司空銅卣和小屯陶卣屬殷墟三、四期;小屯銅鼎和陶鼎屬于殷墟三、四期,為商代武丁前后時期。蘄春毛家嘴遺存年代為西周初期或更早,武昌放鷹臺文化遺存為西周早期?!坝纱送茢啻舐蜂伾讨艿诙谖幕z存的年代在殷墟晚期至西周早期?!盵1]
第三期出土的Dd型Ⅱ式仿銅陶鼎為夾砂褐陶,立耳盆形鼎,鼎耳和腹部飾由夔紋組成的饕餮紋圖樣,足根部飾獸面紋。這類紋飾構圖和圖樣所飾部位為西周早、中期所常見,如銅陵縣順安鎮(zhèn)出土的夔龍紋鼎、銅陵市區(qū)出土的變形夔龍紋鼎[20]等。出土的Dd型Ⅱ式仿銅陶鼎整體風格與黃陂魯臺山Ⅱ式銅鼎[21]、蘄春達城新屋灣西周圓鼎[22]等形制相似。而魯臺山的年代為西周早、中期;寶雞茹家莊銅鼎的年代在西周穆王前后為西周中期之初?!皳?jù)此推斷大路鋪商周時代第三期文化遺存的年代在西周中期?!盵1]
第四期出土的Ac型Ⅳ式陶鬲和Ad型Ⅳ式陶鬲,整體形態(tài)與荊州荊南寺遺址西周時期陶鬲[11]相似;Aa型Ⅳ式陶鬲與黃石大冶銅綠山遺址Ⅺ號礦體第5層出土陶鬲形態(tài)相近。荊南寺西周時期陶鬲年代為西周晚期,銅綠山古銅礦遺址Ⅺ 號礦體出土陶鬲的年代為春秋?!坝纱送茢啻舐蜂佭z址商周時代第四期文化遺存的相對年代在西周晚期至春秋初年。”[23]
大路鋪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遺址文化遺存包含內(nèi)容十分豐富,年代跨度較長。從出土器物比對的總體范圍來說,年代越晚,本地文化與外來文化相互交流涉及的范圍越廣:北至中原地區(qū),南至湖南,東南至江西,西至江漢平原、三峽,東至安徽。但是,本地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的考古學文化主體性強,特色顯著。
新石器時期:陶質(zhì)以夾砂褐色陶為主,夾砂顆粒一般為白色小顆粒,依次還有紅、黑、灰和黃色夾砂陶。從紋飾看,以藍紋、凹弦紋、凸弦紋為主。陶器,鼎多側(cè)扁足。有的鼎足外側(cè)飾1~2個圓窩,俗稱鬼臉鼎足。鼎、罐多垂圓腹。有段石錛則是最有時期特點的工具。
商周時期:陶器多以繩紋為主,但繩紋細而密,且多弦切繩紋,粗繩紋少見。陶質(zhì)以夾砂紅陶和泥質(zhì)紅陶為主,出現(xiàn)了一些有別于其它文化遺存的常見器物,如鬲足外側(cè)多有一道豎向刻槽,陶甗的口沿上多有小穿孔并外附一護耳,圈足豆柄多飾長方形鏤孔等。這些風格在其他文化地極少見。
顯然,大路鋪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當是湖北境內(nèi)石家河文化又一個地方類型;大路鋪商周文化遺存則是鄂東南地區(qū)一支具有獨特的考古學文化——大路鋪商周文化。全面弄清這兩個不同時期的考古學文化和文化類型的情況,還需要繼續(xù)進行一些考古發(fā)掘和深入研究。
《陽新大路鋪》遺址考古發(fā)掘報告還公布了一個重要的成果,這就是礦冶業(yè)的萌芽。關于這一地區(qū)的礦冶業(yè)究竟始于何時,在這一遺址發(fā)掘之前,人們更多的是推測,并不確定。
有學者認為:“至于殷人是否已著手開采銅綠山銅礦,雖尚無明證,卻極有可能。在盤龍城遺址中,出土了許多煉鍋,也有一些孔雀石、木炭、紅燒土等,無不說明盤龍城出土的銅器就是冶鑄而成。那么,諸如銅綠山古銅礦、瑞昌古銅礦等,在當時很有可能已經(jīng)成為殷人的原料基地?!盵24]也有學者作了這樣的推測:“《尚書·禹貢》篇記述的產(chǎn)銅地域包括時代的可信度是很高的,結合江南地區(qū)的古文化遺址和礦冶文化遺存來看,甚至完全是真實可信的。所有這些均證實長江中下游南岸地區(qū)采礦煉銅的歷史應當大約起始于蚩尤、黃帝時代,或者至少可以說這一地區(qū)的礦冶文明是從那個時代延續(xù)發(fā)展的文化遺存?!盵25]也有學者從科技考古的角度來推測:“可能從夏代晚期,也就是從二里頭文化晚期,盤龍城就可能已成為中原王朝通往江南的交通樞紐,并且成為獲取長江中游銅礦資源(主要指包括大冶銅綠山在內(nèi)的鄂東南地區(qū)的銅礦資源)的據(jù)點;由此我們也可以推斷,大冶銅綠山等鄂東南地區(qū)的銅礦被開采的時代應該較早,可能在二里頭文化晚期至早商時期已經(jīng)被開采?!盵26]
2003年,在大路鋪遺址新石器時代文化層(第7層)出土“銅片1件(標本03ET2307⑦:13)”,“礦冶遺物9件,其中有礦石4件、爐壁1件、煉渣4件”[1]。
銅片測試分析結果:表面光滑且已完全礦化,見不到金屬基體。為了鑒別該樣品是金屬腐蝕產(chǎn)物還是玉器殘片,采用X射線熒光技術對樣品進行了無損成分檢測,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03ET2307⑦:13樣品XRF無損檢測結果(wt%)
從分析結果來看,這應該是一件Cu—Sn—Pb三元合金物的銹蝕物,因為自然界中還未見到同時含有如此高的銅、錫、鉛的礦物或集合體[1]。
在新石器時代文化層(第7層)出土的礦石3件。其中,礦石樣品編號為:03ET2307⑦:16;03ET2506⑦:15;03ET2506⑦:18。其化驗結果如表2 所示。
表2 銅礦樣品的ICP分析部分結果(wt%)[1]
從分析結果看,礦石標本03ET2307⑦ :16(如圖1所示) 巖相結果為孔雀石、石英、高嶺石;礦石標本03ET2506⑦:15(如圖2所示)巖相結果為輝石、銅藍、孔雀石。
圖1 03ET2307⑦ :16 圖2 03ET2506⑦:15
在新石器時代文化層(第7、8層)分別出土煉渣4件,爐壁殘塊1塊。將其中3件標本采用巖相薄片及XRD進行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煉渣樣品03ET2506⑦:20(如圖3所示)呈灰黑色,硬度較大,玻璃狀斷口,表面滴痕或呈水波流動狀,內(nèi)部有大小分布不均的氣孔,夾有未燒盡的木炭。拋光面上可見銅金屬顆粒,此外還有磁鐵礦、石英、赤鐵礦、透輝石、鈣鋁榴石、赤銅礦、孔雀石、藍銅礦等少量礦物。成分顯示其含F(xiàn)e高,Ca、K、Na等堿質(zhì)成分較低,故煉渣熔融溫度較高。這是正常的煉銅渣。樣品03ET2507⑦:24(如圖4所示)呈多孔蜂窩狀,比重較小,可能是煉銅時的浮渣。
爐壁樣品03ET2507⑧:11樣品成分及巖相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
表3 煉渣樣品XRF粉末定量分析結果(wt%)[1]
表4 爐壁樣品的XRF棟梁分析(wt%)[1]
圖3 03ET2506⑦:20 圖4 03ET2507⑦:24
爐壁礦物成分為黏土礦物、石英、長石、炭屑、植物、纖維等。其他如樣品03ET2407⑧:13(如圖5所示)、03ET2507⑧:3(如圖6所示)均與爐壁成分接近,結合巖性及形貌特征,它們可能是燒流的爐壁或煉銅坩堝渣[1]。
圖5 03ET2407⑧:13 圖6 03ET2507⑧:3
新石器文化層出土的所謂銅片即銅、錫、鉛三元合金物。其銅的含量為19.84%,錫為41.3%,鉛為25.02%。如何稱謂這件三元合金物這是值得探討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件合金物一定不是自然界產(chǎn)物,這或許證明那個時代已經(jīng)有了早期的或是比較原始的冶金業(yè)。從煉渣的化學成分分析,是煉銅渣無疑。加之遺存的高品位銅礦石和廢棄的高品位鐵礦石,說明當時人們想獲取的是銅金屬。同樣,煉爐壁也說明新石器時代晚期冶金業(yè)開始出現(xiàn)。
大路鋪遺址除新石器時代早期及文化層的第9、10層未包含礦冶遺物外,其他各層均包含有礦冶遺物,尤其是商周時期文化層包含有大量的煉渣以及爐壁和其他冶煉遺物,包括銅器等。據(jù)此可以確定這是一處礦冶遺址。
2009年,人們在大冶蟹子地遺址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層,即包含有后石家河文化內(nèi)容的文化層先后出土孔雀石、冶煉工具石砧。這些礦冶遺物再次證明,這一地區(qū)在相當于后石家河文化時期出現(xiàn)早期礦冶業(yè)不是偶然現(xiàn)象。與大路鋪遺址一樣,蟹子地遺址商周時期文化層亦包含有大量的煉銅渣、煉爐壁以及青銅器等文化遺物。
大路鋪遺址第7、8層屬于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層,文化面貌包含有石家河文化晚期內(nèi)容。其時,石家河文化晚期已經(jīng)進入銅器時代。2003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學系、湖北省荊州市博物館聯(lián)合出版了《鄧家灣:天門石家河考古報告之二》。報告認為:“在石家河文化地層中發(fā)現(xiàn)不少銅礦石(孔雀石)碎塊。最大塊的直徑為2~3厘米,有些銅礦石表面被氧化成褐色,呈蜂窩狀。表面看起來似煉銅渣。經(jīng)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史研究室孫淑云教授鑒定仍是孔雀石礦碎末 ?!盵27](如圖7所示)在地層中一直沒有發(fā)現(xiàn)真正的銅渣。
圖7 湖北天門石家河新石器遺址出土的孔雀石
其實,早在1954—1957年,為配合石龍過江水庫建設,對石家河城址外東南邊的羅家柏嶺遺址(石河鎮(zhèn)土城村)進行過搶救發(fā)掘。該遺址面積達50 000m2,發(fā)掘面積1 147m2,出土遺物和揭露的遺跡較為豐富。在石家河文化二期的大型建筑遺跡內(nèi)及上層堆積中,發(fā)現(xiàn)較多石鏃和玉飾品,尤其是在建筑遺跡附近的數(shù)個探方中(T7、T14、T19、T20的1—3層)發(fā)現(xiàn)銅器殘片5件,還有銹蝕煉渣和銅綠石(T3、T14、T20的2—3層),可惜這些實物未能保存下來。資料的整理者提出了“遺址上的石家河文化手工業(yè)作坊中還應有鑄造小型銅工具的生產(chǎn)部門”的觀點[28]。這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結論。
從考古學文化概念來講,黃石地區(qū)部分新石器晚期遺址包括大路鋪遺址、蟹子地遺址具有石家河文化因素,因而,也就是說,那時的這一地區(qū)與石家河文化一樣,已經(jīng)進入銅石并用時代。“是否應當把首次出現(xiàn)的鍛銅作為銅器時代開始的標志呢?按我們的看法,答案是否定的,銅礦的冶煉才是唯一的標準?!盵29]這些發(fā)掘資料不僅可以證明4000年前的黃石地區(qū)已經(jīng)進入銅石并用時代,而且,有冶煉業(yè)的確切證據(jù)來證明這一地區(qū)進入青銅時代的具體時間為新石器時代晚期,即后石家河時代,也就是相當于夏代的早期。至少,這一時期黃石地區(qū)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礦冶業(yè)的萌芽。
大路鋪遺址商周時代文化遺存非常豐富,尤其是礦冶文化遺存。這主要包含有冶煉遺物:漫山遍野的黑色片狀煉銅渣,以及銅、鐵礦石、殘煉爐壁;冶煉輔助工具:石砧、石錘;熔銅、鑄造相關設施:B形陶缸、陶(石)范(模);青銅器:戈、劍、刀、臿、鉤、錐等。
其實,從商代開始,礦冶業(yè)的發(fā)展遂成為這一地區(qū)最為重要的特色。從出土的煉銅渣研究分析,從商代早期開始,這一地區(qū)的粗銅冶煉業(yè)開始有了比較成熟的技術和手段。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研究所對大路鋪遺址的煉渣共分析了70個樣(如表5、表6[1]所示)。其中,64個為正常煉銅渣,這包括第6層3個渣樣,第5層2個渣樣。
表5 大路鋪遺址煉渣樣品出土單位及形狀
表6 大路鋪遺址煉渣樣品基本成分測定(wt%)
分析結果顯示,第6層出土的煉渣(DLP045、DLP046、DLP047、DLP064) 為煉銅渣,3份渣樣4個檢測結果,平均含銅大約1.03%,這個平均值高于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春秋時期煉渣含銅0.7%的平均水平。而渣中鐵的含量則很高,這大約是因為冶煉時銅礦石原料本身含鐵量就比較高?!按舐蜂佭z址較早的第6、5層冶煉技術主要為氧化礦—銅工藝或硫化礦—銅工藝?!盵1]而較晚第2層出土煉渣含鈣量較早期地層煉渣要高,這顯示了造渣技術上的進步,也反映了時代的發(fā)展、經(jīng)驗的積累是促使冶煉技術進步的因素。
大路鋪遺址第6層的考古學時代為“二里崗上層二期晚段至殷墟文化四期早段遺存;第5層為殷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遺存;第4層為西周中期遺存;第2、3層為西周晚期至兩周之際遺存”[30]。所謂“二里崗上層二期晚段”大約相當于商代前期或稍晚。也就是說,黃石地區(qū)的礦冶活動從新石器晚期即相當于后石家河文化時期(夏代早期)開始萌芽,至商代形成一定規(guī)模,到兩周時期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當然,《陽新大路鋪》遺址考古發(fā)掘報告至少給我們提出了兩個重大課題。其一,如同李伯謙先生說的:“我曾經(jīng)提出一個設想、一個假設,就是有沒有可能,包括陜西在內(nèi)的,廣東,這是一個單獨的起源地區(qū)。西邊甘肅、青海、新疆這個是從西邊過來的,這是兩個不同的地區(qū)。這就牽涉到青銅文化的起源是一元的?還是多元的?我是支持多元性的?!盵31]其二如報告所說:“該地區(qū)最核心的問題……是這一地區(qū)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代的礦冶文化的人文背景問題,也是考古學文化共同體問題。也就是說這一區(qū)域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代的礦冶文化先后是由誰創(chuàng)造的?”[1]其實,《陽新大路鋪》遺址考古發(fā)掘報告或多或少提供了這方面的資料或信息,為我們探討這方面的課題提供了一定的幫助,這也是這本報告最重要的考古學學術價值和學術意義之所在。
[1]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黃石市博物館,陽新縣博物館.陽新大路鋪[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2] 李龍章,彭明祺,向緒成,等.湖北通城堯家林遺址的試掘[J].江漢考古,1983(3).
[3] 任式楠,陳超.湖北黃梅陸墩新石器時代墓葬[J].考古,1991(6).
[4] 李龍章.湖北麻城栗山崗新石器時代遺址[J].考古學報,1990(4).
[5] 石家河考古隊.肖家屋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6] 湖北省京九鐵路考古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穴鼓山[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7] 湖南省博物館.湘鄉(xiāng)岱子坪新石器時代遺址[M]//湖南考古輯刊:第二集.長沙:岳麓書社,1984.
[8]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潛山薛家崗[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9] 宜都考古發(fā)掘隊.湖北宜都石板巷子新石器時代遺址[J].考古,1985(11).
[10] 孟華平,胡文春.湖北宜昌白廟遺址1993年發(fā)掘簡報[J].江漢考古,1994(1).
[11] 荊州市博物館.荊州荊南寺[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12] 趙芝荃;劉忠伏.1984年春偃師尸鄉(xiāng)溝商城宮殿遺址發(fā)掘簡報[J].考古,1985(4).
[13] 鄭州大學文博學院,開封市文物工作隊.豫東杞縣發(fā)掘報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14]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樹市博物館.吳城1973—2002年考古發(fā)掘報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1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發(fā)掘報告(1958—1961)[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16]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昌放鷹臺[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17] 李榮華.江西瑞昌市檀樹咀商周遺址發(fā)掘簡報[J].考古,2000(12).
[18] 張云鵬.湖北圻春毛家嘴西周木構建筑[J].考古,1962(1).
[19] 馮孝堂,梁星彭.1976—1978年長安灃西發(fā)掘簡報[J].考古,1981(1).
[20] 安徽大學,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銅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21] 魏益想,蒲顯均,鮑方鐸,等.湖北黃陂魯臺山兩周遺址與墓葬[J].江漢考古,1982(2).
[22] 吳曉松,洪剛.湖北蘄春達城新屋灣西周青銅器窖藏[J].文物,1997(12).
[23] 黃石市博物館.銅綠山古礦冶遺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24] 萬全文.商周王朝南進掠銅論[J].江漢考古,1992(3).
[25] 龔長根,胡新生.大冶之火——銅綠山古銅礦遺址[M].武漢:湖北長江出版集團/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26] 王建鳴.礦冶文化視野錄[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27]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學系,湖北省荊州市博物館.鄧家灣:天門石家河考古報告之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28] 張云鵬,王勁.湖北石家河羅家柏嶺新石器時代遺址[J].考古學報,1994(2).
[29] 泰利柯特,華覺明.世界冶金發(fā)展史[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5.
[30] 陳樹祥.黃石地區(qū)古銅礦采冶肇始及相關問題探析[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5).
[31] 李伯謙.欣慰與期待[M]//大冶市銅綠山銅礦遺址保護管理委.銅綠山古銅礦遺址考古發(fā)現(xiàn)與研究(二).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責任編輯 尹春霞)
Study of the Mining and Metallurgy Archaeological Report of Dalupu Site in Yangxin County
GONGChanggen1,2TANYuanmin2HUXinsheng1
(1Huangshi Museum ,Huangshi Hubei 435003;2Mining and Metallurgy Culture &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uangshi Hubei 435003)
TheArchaeologicalReportofDalupuSiteinYangxinCountyis the first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report from the Neolithic Age to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in Huangshi city, which is of vital importance. It enables us to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ronological sequence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e in this period,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attribute. Especially, it exert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starting, dissemi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mining industry.
TheArchaeologicalReportofDalupuSiteinYangxinCounty;Mining and Metallurgy; cultural legacy;
2015-03-18
龔長根(1953— ),男,研究員,本科,長江中游礦冶文化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主要從事古代礦冶考古與研究、地方史研究。
10.3969/j.ISSN.2095-4662.2015.04.002
K207
A
2095-4662(2015)04-0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