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大會
【摘 要】閱讀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重視學生在閱讀課堂的學習方式。在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上,讓學生在課堂中閱讀,通過閱讀來談自己的理解和體會,在老師的引導下來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本文探討了中段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
【關鍵詞】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書籍選擇
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最好的方式是從童年中期抓起,即小學三、四年級。小學中段學生在語文閱讀方面能力普遍不強,究其原因可以分為三點:對生字詞的不理解、生活閱歷不夠和教學模式偏離文本。閱讀對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只有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才能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如何培養(yǎng)小學中段學生的閱讀能力呢?筆者做了以下一些探索。
一、確立學生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在閱讀教學中,師生間應當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系,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自由地學、思、疑、問,在開放性的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才能在課堂上敢說敢想、潛能得到最大發(fā)揮。需求產生行為的動力,興趣則是最好的老師。
二、養(yǎng)成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閱讀習慣是在閱讀活動中形成的,它對于閱讀能力的提高,以至成人后的工作學習都會有直接影響。以下閱讀習慣,以教師在課堂中改變?yōu)橹?,家長在家中糾正為輔。
1.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衛(wèi)生習慣。閱讀是養(yǎng)身之方,但不講“閱讀衛(wèi)生”,用腦不當,用眼不當,不僅不能養(yǎng)身,反而還會傷身。良好的閱讀衛(wèi)生習慣,指正確的坐姿,讀書時眼睛與書本的距離適度,不要邊讀邊做小動作,如:擺弄小玩藝、東張西望等。
2.運用各種方式進行閱讀。小學生的注意力維持時間不長,利用多種方式的閱讀,可以保持學生的注意和興趣,提高閱讀效率。
3.專心閱讀。專心就是身心合一,聚精會神。學習首要是創(chuàng)設學習氣氛和培養(yǎng)習慣,避免分心,要做到身心端正、環(huán)境安靜以及作息定時。
三、指導閱讀方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1.閱讀與書寫相結合。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應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古人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也是我小學時代最熟悉的一句話。好的想法往往稍縱即逝,所以北宋人梅堯臣每次外出都帶“詩袋”,一有感興就把它記下來;大思想家康德從青年時期起就養(yǎng)成一個習慣,就是把頭腦中涌現(xiàn)的任何一個思想都立即寫在紙上等等。中段引導學生讀書時發(fā)現(xiàn)精彩的或者自己喜歡的文字,學會原文摘錄,叫摘錄筆記。
2.閱讀與思考相結合。“讀書”和“思考”密切相關。我這里要說的“思考”并非一般意義上的“想一想”、“問一問”,而是真正意義上激活學生心靈,開啟學生思維的有價值的思考。比如三年級的《趙州橋》一課,對于橋是如何做到防止洪水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思考,明白大拱和小拱的作用,這樣的效果肯定比教師直接給出答案更加印象深刻!因此,有價值的思考應當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活動,讓他們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從而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歡樂。新型的閱讀教學,還要引導學生對閱讀內容要有所發(fā)現(xiàn)與突破。就如我們讓學生觀察同一種植物,比較差的學生只會欣賞植物;中等的學生還會去認識植物的生長并幫忙澆水;而優(yōu)秀的學生,不僅可以找到植物生長的有效辦法,還憑借相同植物的特性,發(fā)現(xiàn)生物的聯(lián)系。
四、擴大閱讀范圍,強化學生閱讀能力
閱讀應該包括課內和課外閱讀。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小,知識少,閱歷淺,鑒別能力和免疫能力都比較差。他們所接觸的課外讀物中并非所有都適合他們讀。所以,如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向他們推薦好的課外讀物,幫助他們選擇適合的課外書顯得異常重要。
1.根據課堂教學選擇推薦。老師可根據節(jié)選的小學課文或與課文相關的內容向學生推薦讀物。如學習完古詩,可以推薦《唐詩三百首》、學習了三年級《盤古開天地》后,教師伺機再講幾篇神話故事,然后推薦《中國神話故事》,還有一些革命人物故事,或與課文體裁相同的讀物。
2.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選擇推薦。中年級的學生知識面有所擴大,閱讀能力有所增強,就可以推薦一些革命故事、科幻故事、《十萬個為什么》、《少兒百科全書》等等。
3.結合學?;顒油扑]選材。為了配合社會、學校、班級開展的某一項活動,可以給學生選擇推薦有關的書籍,如學校開展“全科閱讀”“我的夢想”“書香與科技”等主題活動,可推薦學生閱讀一些音樂家故事、培養(yǎng)品德小文章、科學幻想、小百科、追夢等的書籍。
4.結合重要的節(jié)日、紀念日選擇推薦。如國慶節(jié)到來之際,可以給學生選擇推薦一些介紹祖國悠久歷史、優(yōu)秀文化、科學遺產、壯麗河山、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等方面的書籍,讓學生通過閱讀,進一步了解祖國,更加熱愛祖國。
5.結合小學生個性特點推薦讀物。老師摸清了學生的喜好后,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選擇或推薦讀物,如關于動植物方面,天文方面,機械、建筑方面,或益智動腦的百科知識,音樂、美術、體育等學科專業(yè)書籍等,讓他們通過看自己喜愛的書愛上閱讀。
總之,閱讀能力培養(yǎng)都有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閱讀本質不是技能訓練,而是通過在大量的以了解內容或獲取信息為中心的閱讀中提高閱讀能力和語言水平,點燃學生的感知想象思考創(chuàng)造,照亮學生的心靈、釋放生命的能量。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逐步學會自己進行學習,同時、審美、想象、思維、表達等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不同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小學教學參考》李志銘的《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2008(10)
[2]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