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沖突化解研究諸領域及其對公共沖突化解研究的影響*

2015-12-09 07:45:16常健王玉良
上海行政學院學報 2015年3期
關鍵詞:沖突

常健 王玉良

(南開大學,天津 300071)

沖突化解研究諸領域及其對公共沖突化解研究的影響*

常健 王玉良

(南開大學,天津 300071)

沖突化解研究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成為學界和實務界關注的熱點。國際沖突化解、社會沖突化解、非訴訟糾紛化解、組織沖突化解和家庭沖突化解是其中形成一定規(guī)模的研究領域。其研究成果對近年來興起的公共沖突化解研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強調化解沖突的基本導向,注意利用沖突正面功能的基本態(tài)度,注重采取談判和第三方干預的和平手段,注意通過溝通和對話消除誤解,以及強調沖突化解的制度和機制建設。

沖突化解;公共沖突化解;談判;第三方干預

“沖突化解”(conflict resolution)一詞具有特定的內涵。伍德豪斯(Tom Woodhouse)等認為,沖突化解意味著強調沖突產生的深層次原因,改變沖突雙方的行為使其不再暴力,改變態(tài)度不再相互敵對,改變結構使其不再剝奪和榨取。[1]瓦尼(Hilal Ahmad Wani)認為,沖突化解是一個涵蓋性術語,指處理沖突的一系列的手段和方法:從談判到外交,從調解到仲裁,從協(xié)調到裁定,從說服到沖突預防等等。[2]沃勒斯丁(Peter Wallensteen)認為,沖突化解指沖突各方能夠達成解決他們核心利益的不相容、認可各方的持續(xù)存在、停止彼此之間一切暴力行為的約定或合約的情形或措施。[3]貝爾科維奇(Jacob Bercovitch)等認為,沖突化解是關于如何提高我們理解沖突和減少暴力、增強調和利益的政治進程的集體實踐的思想、理論和方法。[4]

概括以上觀點可以認為,沖突化解是采取和平的手段消除或改變沖突各方對抗狀態(tài)的過程,其采用的手段和措施主要包括對話、談判、調解、仲裁等。與“沖突化解”相對的,是以暴力方式來制止、控制或預防沖突。從目標上看,沖突化解更強調消除沖突產生的根源,而不僅僅限于使沖突受到抑制。從效果上看,沖突化解旨在更長時段消除或改變沖突狀態(tài),而不是只著眼于短期對沖突的控制。

自20世紀中期以來,沖突化解研究成為學界的熱點,在許多領域開展起來,其中形成一定規(guī)模

的研究領域包括國際沖突化解研究、社會沖突化解研究、非訴訟糾紛化解研究、組織沖突化解研究和家庭沖突化解研究。盡管這些領域的沖突化解研究在理論基礎、研究方法和研究結論上呈現出明顯的學科特色,但卻相互影響、相互借鑒。它們的研究成果為公共領域的沖突化解研究提供了重要啟示。

一、國際沖突化解研究

國際沖突是最引人矚目的沖突,國際領域的沖突化解研究歷來是學者關注的核心議題。蒲寧、陳曉東認為:“國際沖突是國際社會各行為主體間為爭奪稀有的權力、地位和資源而進行的壓制、傷害或消滅對方的行為或其目標不相容時所處的狀態(tài),包括一般沖突、國際危機和戰(zhàn)爭三種主要形態(tài)。”[5]劉清才認為:“所謂國際沖突,就是指國際行為主體為了追求和維護各自所確認的利益、價值和目標而發(fā)生的有目的的摩擦、對抗與爭斗。目標對立之爭,造成沖突形勢;沖突者的敵意感受,進一步加劇沖突傾向;為了達到有爭議的目標,或迫使對方修改、放棄其目標而最終采取沖突行為。沖突形勢、沖突態(tài)度和沖突行為構成國際沖突的三維結構?!盵6]懷特(Quincy Wright)認為:國際沖突是“國家間關系的一種特殊形態(tài)且以不同程度存在于各種不同的層次”[7]。他將國際沖突的發(fā)展過程劃分為4個階段:(1)意識到目標間的差異與分歧;(2)引發(fā)緊張關系;(3)由于缺乏解決差異與分歧所需的軍事力量而產生壓力;(4)為尋求解決差異與分歧而訴諸軍事介入或戰(zhàn)爭。

國際沖突的研究者們從不同角度分析了國際沖突產生的原因?;魻査沟?(Kalevi J.Holsti)認為:“互動的國家間不相容的目標及政策行為構成了國際沖突的基礎?!盵8]華爾茲(Kenneth Waltz)認為:“國家之間,和人與人之間一樣,無政府狀態(tài),或者沒有政府的狀態(tài),是與暴力的發(fā)生聯系在一起的?!盵9]基歐漢(Robert O.Keohane)和小約瑟夫·奈(Josegh S.Nye)則認為,國際沖突來源于國際社會行為主體之間相互依賴不斷增強,但相互依賴存在非互利性和非對稱性,依賴性的增強將引發(fā)不和。如果在既有利益沖突又有利益趨同的情況下,國家拒絕政策協(xié)調,結果就是國家之間的沖突。[10]溫特(Alexander Wendt)則從建構主義視角指出,國際行為主體基于共有觀念(shared ideas)建構起彼此間的認同和利益,但當行為主體間產生高度的信任缺失時,勢必會產生威脅感,從而造成國際沖突。[11]

國際社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無政府主義。正如基歐漢所指出的,如果要進行全球治理,那么更可能出現的是國家間的合作和跨國網絡而非世界政府。[12]由于國際社會沒有統(tǒng)一的法律、法規(guī),國際規(guī)則、國際慣例盡管具有規(guī)范國際社會行為的作用,但對國際行為主體卻沒有強制力,并非每個主權國家必須遵守。因此,沖突化解成為解決國際沖突的重要路徑。

國際沖突化解的主要方式可以是基于利益,也可以是基于規(guī)則?;诶娴臎_突化解方式主要是談判和非強制性的第三方干預。伯克維奇(Jacob Bercovitch)和加特納(Scott Sigmund Gartner)指出,國際沖突化解的主要方式有:(1)正式和非正式的雙邊談判;(2)各種非強制性的第三方干預,即通過第三方調停尋求共同利益。[13]

談判化解國際沖突的結果具有多種形式。概括來講有四種:(1)回避:這是一種自動避免沖突的方式,即沖突中的一方在討價還價過程中決定放棄原來的主張和立場,取消對抗行動。(2)交換:即沖突雙方以允諾或施惠的方式以實現相互滿意,從而化解沖突。(3)妥協(xié):沖突各方均同意做出大致相當的讓步,放棄部分目標、立場、要求,從而使得沖突得到解決。(4)“凍結式化解”:即各方達成協(xié)議或默契,將沖突的問題擱置起來,等待條件成熟時再解決。[14]

第三方干預是在沖突各方談判無法取得進展的情況下采取的沖突化解路徑。其主要方式包括調停和裁決。國際沖突調停的主體可以是國家、國際組織或個人,他們基于不同的動機向沖突方提

供調?;蛭有?。喬納森·維爾肯菲爾德(Jonathan Wilkenfeld)等人認為,國際沖突調停主體及動機具有多樣選擇性(如表1所示)。

表1 國際沖突調停裁決主體的類型及其動機

在調停無效的情況下,沖突各方可能愿意把問題交給有權威的第三方進行裁決,基于雙方都認可的規(guī)則來化解彼此的沖突。

二、社會沖突化解研究

與國際沖突相對的社會沖突,主要是指在一國國內由于民族、種族、宗教、文化、性別、階層等社會性因素所導致的沖突,它通常是社會學領域的研究主題。萊溫格(G.Levinger)和威爾莫特(W.W. Wilmot)將“社會沖突”定義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關方表達出信念、價值或利益上的差異,不論這種差異是真實的還是感覺到的。[15]拉希姆(M.A.Rahim)認為社會沖突是社會實體內部或社會實體之間出現的不相容、不調和或不一致的一種互動歷程。[16]瑞文(B.H.Raven)認為,社會沖突是由于實際的或希望的利益互不兼容性而產生的兩個或多個社會成員之間的緊張狀態(tài)。[17]達倫多夫(Ralf G.Dahrendorf)認為,社會沖突表示“有明顯抵觸的社會力量之間的爭奪、競爭、爭執(zhí)和緊張狀態(tài)。”[18]特納(Jonathan H.Turner)則認為,社會沖突“是兩方之間公開與直接的互動,在沖突中每一方的行動都是意在禁止對方達到目標”。[19]

社會學家們對社會沖突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多角度分析??迫↙ewis A.Coser)從社會制度視角指出,當社會成員對一系列社會制度規(guī)范所造成的相對剝奪感迫使剝奪者不再認同現存制度時,社會沖突就可能發(fā)生。[20]西美爾(Georg Simmel)指出,社會沖突的最大原因之一是人類行動者的先天生物因素諸如感情、本能和利益導致的,沖突不僅是利益沖突的反映,也是敵對本能的反映。[21]達倫多夫則認為,社會沖突的根源既不能歸結為諸如人的侵犯性沖動等心理因素,也不能歸結為偶然的歷史事件,而要歸結為社會的權威和權力結構。他強調,社會沖突的根本根源于由社會壓制造成的社會利益分配不平等。[22]

達倫多夫闡述了一系列化解社會沖突的制度化策略:一要達成共識,明確承認利益沖突的客觀存在并為其提供表達與協(xié)商的各種有效途徑,從而減弱沖突的強度和烈度;二要建立機構,具體包

括談判、仲裁與調停等機構。各方定期舉行談判,如協(xié)議不成,還須借助非官方的仲裁與調停等機構,從而避免沖突激化或訴諸激烈手段;三要約定規(guī)則,各方必須約定處理相互利益矛盾關系的正式游戲規(guī)則以規(guī)范有效化解社會沖突。[23]科塞將政治寬容和民主視為將社會沖突轉化為“進步源泉”的條件。[24]普魯伊特(Dean G.Pruitt)和金(Sung Hee Him)指出,第三方干預能夠深刻地影響社會沖突各方相互之間的行為,而且在大部分社會沖突情境中,第三方的干預行為能夠阻止破壞性沖突的升級。他們認為,第三方調解應主要致力于三件事情,即緩和沖突的自然結構和社會結構,改變沖突事項的結構,推動沖突各方達成沖突化解的結果。[25]基南認為,第三方的任務就是為社會沖突雙方化解沖突給予指導,提出解決方案。根據沖突的強度和對他人的關懷,干預者可以使用五種風格的社會沖突化解方式:整合型風格、遷就型風格、支配型風格、逃避型風格和妥協(xié)型風格。[26]

三、非訴訟糾紛化解研究

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縮寫ADR),又稱替代性、選擇性糾紛解決機制。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對其作了各具特點的界定。沙米爾(Yona Shamir)指出,ADR是一個總括性術語,用于定義一組旨在采用一種非對抗方式化解糾紛的方法和技術,包括從沖突雙方或多方談判以達成雙方都接受的決議這種最直接方式,到由第三方干預的調解、仲裁和裁決。[27]威爾 (S.J. Ware)認為,ADR是包括所有除訴訟以外的法律允許的糾紛解決程序。[28]哈雷(J.M.Nolan-Haley)認為,ADR是一個涵蓋性術語,通常指替代法院糾紛裁決的方法,如談判、調解、仲裁、小型審理和總結審理等,它也被稱之為適當性糾紛解決機制或合意性糾紛解決機制。[29]西邁卡(Joseph A.Scimecca)認為,ADR是作為正式法律或法院系統(tǒng)的替代性選擇的非行政強制過程,尤其如多門法院程序,鄰里公益中心或社區(qū)司法中心。[30]曼林(Nancy J.Manring)拓展了ADR的涵義,認為ADR包括“協(xié)作解決問題,聯合調查和引導”。[31]日本學者棚瀨孝雄認為,ADR是以合意為基礎,以當事人為中心的程序,其可以使糾紛解決避免無疑所獲的僵硬的選擇,使ADR具有實體上的高度靈活性和變化的余地。[32]由此看出,盡管學界對ADR的界定并不完全一致,但都強調ADR具有合意性和非暴力性。同時,ADR的外延也隨著實踐而呈現出不斷發(fā)展的趨勢。

針對ADR興起的原因,主要從訴訟缺陷和ADR優(yōu)勢兩種視角闡述。莫諾·卡佩萊蒂認為,形式主義和冗長的訴訟程序不夠彈性,無法迅速、效率、經濟地順應新社會和經濟要求;法官的社會背景以及政治觀點、文化視野,致使法官難于以社會所需的方式處理問題。[33]英國公民咨詢局認為,ADR的優(yōu)勢在于,“你可能解決你的問題;你可能獲取補償;程序不像法院訴訟那么正式;費用比法院訴訟少;過程是保密的”。[34]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仲裁調解中心指出,ADR程序的優(yōu)勢有:過程單一性,即糾紛解決過程是單一的,可以避免多方訴訟管轄帶來的昂貴費用和復雜性;當事人自治,即當事人可以自己控制他們爭端的解決方式,不像在法院審案那樣;中立性;機密性,即ADR程序是私下的;裁決終結性,即不像法院判決可能有一個或多個回合的訴訟,而ADR是終結裁決;裁決可執(zhí)行性等。[35]法茲(C.Fazzi)發(fā)現,“與法院化解相比,ADR程序的利用使得糾紛能以一種非正式和更加合意的方式得以化解?!盵36]過程基本原理表明,減少利用訴訟糾紛解決辦法,ADR過程更令人滿意、產生更好的結果、更加隱私和有利于塑造文明的市民社會。[37]

在ADR的具體化解方式、程序等方面,杰拉切(Rosemary Gerace)認為,ADR方法包括引導、協(xié)作、調解、仲裁、共識決策、規(guī)則協(xié)商制定、利用監(jiān)察手段等,以解決糾紛。[38]哈拉德克(Daniel Hladky)認為,ADR化解過程包含第三方干預、調解、談判、仲裁、實情調查、監(jiān)察官員和同行互查。[39]魯本將ADR化解糾紛形式分成三個過程:裁定過程(最典型的是仲裁);合意過程(最典型的是調解)和咨詢過程(最典型的是早期中立評估和簡易陪審團審理)。[40]麥圭爾(James E.McGuire)等人認為,

“ADR即任何試圖以非訴訟方式解決糾紛的程序。談判、調解及仲裁均屬主要的ADR程序。斡旋機制、個案評估、中立的事實調查、和解會議及建立共識都是ADR的一部分?!盵41]國內比較有代表性的如張罡以比較研究為視角,闡述了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和我國臺灣地區(qū)的ADR化解方式,如美國ADR有“基本的”替代性糾紛解決方式(包括法院附設的談判、調解和仲裁)、“混合性”糾紛解決程序(包括早期中立評價、中立專家實情發(fā)現、簡易陪審團審判、小型審判、聘請法官、調解—仲裁)和和解程序(主要是和解會議)等。[42]

當然,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由于沒有國家強制力作保障,因此它只能是訴訟機制的補充和替代。雖然訴訟機制在解決糾紛方面存在弊端,但是非訴訟機制也不可能完全代替訴訟機制。它是在承認既有審判制度作為解決糾紛最高級別或最重要方式的前提下對其進行補充的方式和方法。[43]

四、組織沖突化解研究

組織沖突化解是組織行為學研究的一個重要主題。馬奇(J.G.March)和西蒙(H.A.Simon)認為,組織沖突是組織決策標準機制出現故障或崩潰,從而使得某個體或團體在選擇備選方案時陷入困境。[44]泰代斯基(J.T.Tedischi)等人認為,組織沖突是“行動者的行為或目標與另一行動者或團體的行為或目標一定程度的不相容的一種交互式狀態(tài)”[45]。史密斯(C.G.Smith)的界定是:“組織沖突是一種情形,在這種情形下,不同組織參與者的條件、實踐或目標在本質上不相容。”[46]利特(J.A.Litterer)則認為,組織沖突是“當兩個或更多的團體與另一個人或團體在活動或相互交往過程中因感受到相對剝奪感而進行對立或爭斗的行為”[47]。拉希姆(M.Afzalur Rahim)認為:組織沖突是“一種交互式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社會實體內部或之間出現的不相容、不一致或不調和情況”[48]。

研究者們從不同角度分析了產生組織沖突的原因。決策理論學派代表西蒙和馬奇認為,當組織成員不能接受選擇、選擇不確定或不能比較選擇這三種情況下,都會產生組織沖突。[49]羅賓斯(Stephen R.Robbins)則把組織沖突的動因歸結為三個方面:溝通因素、結構因素和個體行為因素。溝通因素指語義理解的困難、信息交流不充分以及溝通渠道中的“噪音”等障礙;結構因素包括組織規(guī)模、管轄范圍的清晰度、領導風格、獎酬制度等;個體行為因素則指組織成員的價值觀或知覺方式所表現出來的個體行為差異等。[50]拉希姆指出,組織沖突的原因主要有六種:情感的沖突,利益的沖突,價值觀的沖突,認知的沖突,目標的沖突和實質的沖突。[51]杜布林(Andrew J.Dubrin)認為,組織沖突的原因大致包括八個方面:人的放肆本性;爭奪有限資源;價值和利益沖突;基于本位的沖突;追逐權力;責任不清;引起變革;組織氛圍。[52]

研究者們根據組織沖突產生的不同原因,提出了化解組織沖突的各種方法。其中影響較大的有以下幾類。

建立暢通的溝通交流機制。組織中的許多沖突是因為缺乏了解,彼此有成見或誤解所致。沃森(G.B.Watson)和約翰遜(D.W.Johnson)指出,有效的沖突管理,需要溝通交流,以達到四個目的:一是清楚地了解對方的深層動機和要求;二是實現真正的相互了解;三是傳遞信任的態(tài)度;四是將沖突視為雙方共同的問題。[53]桑德沃(Markus H.Sandver)指出,外部環(huán)境、工作場所和個人需求是導致勞動過程中工作緊張沖突的基本因素。因此,化解這種沖突,個人會選擇接受管理或主動退出,或者是通過工會解決;工會解決沖突的基本手段就是集體談判。[54]

組織結構優(yōu)化法。郭振璽、管華等認為,許多組織沖突都是由資源上或工作上的相互依賴引起的。因此,通過組織結構的設計,把沖突各方進行分離,可以減少彼此間的資源相互依賴性,降低組織沖突。[55]具體方式包括:(1)崗位輪換人員流動。以避免各部門、各崗位人員價值觀、認知和態(tài)度形成部門固化,消除部門小團體主義和本位主義,促進互動和坦誠交流,減少沖突。(2)拆離方式。這是

一種逃避沖突的化解方法,即按照工作任務的性質和特點改變組織結構設計,使得部門之間在空間上得到分離,這對于激烈的短期沖突具有明顯的效果,但從長遠看,可能為新的沖突埋下隱患。(3)職能整合。機構合并裁減,既可以減少機構數量,也可以避免職責重疊交叉,模糊不清,相互扯皮,減少各個部門之間的沖突。金東日認為,可以“從根本上改革組織結構,如通過人事交流、設置調整機構或職位、合并產生沖突的部門、改革業(yè)務體制、改革地位體制等來解決沖突”[56]。

建構分割和組織化認知機制?;纛D(Kate E.Horton)、巴耶爾(P.S.Bayerl)和雅克布斯(G.Jacobs)認為,在組織中的認同沖突存在部門內認同沖突和部門間認同沖突兩種,并認為建構分割和組織化認知機制是化解部門內認同沖突的兩種重要方式。重新解釋認同目標的性質和價值也是有效化解部門內認同沖突的方式之一。他們指出,利用分割或聯結策略是化解部門間認同沖突的倡導方式。[57]焦亞(D.A.Gioia)等提出,通過設置模糊愿景,組織可以避免認同沖突,因為這樣可以允許組織中不同的個體和亞團體在同樣的模糊愿景中去表達各自獨特的認同訴求。[58]

基于權力、權利和利益的沖突化解機制??扑固沟僦Z(Costantino CA)和麥遷特(Merchant CS)區(qū)分了四種基本途徑,幫助組織有效化解處理沖突:(1)以權力為基礎的途徑:一方對他方在爭端結果上施加影響,它適用于個人之見、團體之見和組織整體水平方面的沖突;具體途徑如罷工、停工、企業(yè)運動等。(2)以權利為基礎的途徑:在合同、集體談判協(xié)議等基礎上制定規(guī)則和原則,幫助確定法律或者合同規(guī)定的權利是否受到侵犯;具體途徑如抱怨程序、仲裁以及早期中立性評估。(3)以利益為基礎的途徑:利用問題解決技巧來處理爭議各方的利益訴求。具體途徑如整合性談判、調解等。(4)利益相關者為基礎的途徑:強調利益相關者通過參與過程來描述各自的利益,聯合解決問題或進行決策。[59]法國社會學家克羅齊耶(Michel Crozier)和費爾德伯格(Erhard Friedberg)認為,由于掌握的資源不同,組織中各行動者之間存在著大量的資源交換行動,這就意味著組織中存在著多樣化的結構,而這些結構自身的運行邏輯差異塑造了組織行動者不同的習慣,外顯為行動的沖突。要化解沖突,就必須運用作為行動能力的權力,促進沖突各方達成妥協(xié)的均衡。[60]查爾斯·巴貝奇(Charles Babbage)提出“利潤分享計劃”用以化解工人同工廠組織的沖突,即支付報酬的方式能夠使每個工人都會從整個工廠的成功中得到好處,以及每一個人的收益會因工廠利潤的增加而增加;工人若能提供任何改進建議,將獲得額外的好處。[61]

五、家庭沖突化解研究

家庭沖突屬于私域沖突。它是由家庭成員角色需求多元或者家庭成員間對抗、爭論、反對及不協(xié)調性造成的??ǘ鳎≧.L.Kahn)等人指出,工作領域與家庭領域間存在某種程度的不相容,從而能造成角色間的沖突與壓力。[62]格林豪斯(J.H.Greenhous)和博伊特爾(N.J.Bautell)認為,若扮演家庭角色,會使另一個角色扮演困難,即來源于工作和家庭領域的角色壓力在某些方面是相互矛盾的。[63]張敏杰和基爾帕特里克認為,家庭沖突是家庭成員之間出現的人際關系矛盾、障礙與危機,它是不同于其他人際關系問題的一種特殊社會問題。[64]

對家庭沖突緣由的分析主要集中于家庭成員所擔任的角色分析,包括工作角色、家庭角色和自我角色,因而涉及三個方面的因素:(1)工作層面的因素:工作壓力、工作特征和工作投入等。工作壓力與家庭沖突的關系更為密切,更多的工作壓力會導致更高水平的家庭沖突。工作特征主要包括工作時間、工作環(huán)境和工作資源等,工作時間是家庭沖突的一個顯著預測變量,工作時間長的個體體驗到更多的家庭沖突。[65]工作環(huán)境的不可預知性也會導致工作與家庭沖突,如工作可變性和周末工作或者輪流換班都與更高的沖突有關。(2)家庭層面的因素。主要有婚姻幸福狀態(tài)、小孩的數量年齡、家庭規(guī)模、配偶就業(yè)、配偶(家庭)支持度等。[66](3)個體層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人格、價值觀、心理

狀態(tài)、負面情感、文化水平、家庭角色顯著性等。[67]

家庭作為一種私人領域,其既沒有家庭內部的法律法規(guī),也沒有規(guī)章制度,主要靠家庭成員長期形成的習慣或是達成的共識來維護家庭的和諧運轉。學者們研究的化解方式主要有:

角色再定義,即家庭成員通過對自身角色進行調整來盡量滿足不同的角色需求,消解角色沖突,減少家庭沖突。霍爾(D.A.Hall)區(qū)分了三類角色沖突化解方式:(1)結構角色再定位,即改變其他人對自己外在的、結構上的期望,使其與自己的興趣和目標更一致。具體策略包括獲得內外部角色支持、改變社會期望與規(guī)范等。(2)個人角色再定位,即改變自己對所承擔的角色需求的知覺。具體策略包括角色排序、分割、消除等。(3)回應性角色行為,即通過角色行為來提高角色績效,更好地滿足所有的角色需求。具體策略包括周密計劃、安排、努力工作等。[68]凱茨(Marsha Kaitz)發(fā)現,結構角色再定位對化解工作角色和家庭角色的沖突最有效。[69]

內外部導向化解機制。謝爾頓(Lois M.Sheldon)從工作-家庭角度提出了兩類不同的應對策略:(1)內部導向的工作-家庭處理機制,它側重于思想和情感的管理,一般是指在沖突已經發(fā)生的情況下,個體通過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來緩解沖突造成的負面影響。(2)外部導向的工作-家庭管理策略,它側重于行為和需求的管理,一般是指個體通過管理工作與家庭的角色需求,來降低實際受到的沖突水平。[70]

工作時間安排與工作場所的社會支持。阿伊(S.Aryee)等人提出通過重新安排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的社會支持來化解工作-家庭的角色沖突。在工作時間的安排上,通過制度設計安排一定的休假計劃,或通過減少工作時間來照顧家庭的政策和福利,或實施彈性工作安排,讓員工自行安排其工作時間使其更具彈性,包括遠程工作等。在工作場所方面,對有孩子或老人要照顧的員工,給予他們一定的工作場所社會支持,如托兒中心、老年親屬照顧服務等,從而使員工不必分心在這些問題上,減少家庭沖突。[71]

工作、家庭、情感的分類導向策略。格林豪斯(J.H.Greenhaus)和巴拉蘇羅門(S.Parasuraman)開發(fā)出了工作、家庭、情感三分法沖突導向策略。與工作相關的沖突導向策略包括:改變工作環(huán)境、尋求工作幫助、調整責任水平;與家庭相關的沖突導向策略包括:推遲或放棄要小孩、尋求家務和育兒幫助、勞動力分配再談判、放棄一些家庭角色、增加與配偶的溝通;情感導向的化解則包括尋求情感支持、重新定義個人的績效標準、重新評估個人的工作和事業(yè)的成功、承認自己不能完美地扮演好所有角色、角色排序等。[72]這種分類導向策略對于有效化解不同層面角色引發(fā)的沖突具有較好的針對性。

化解家庭沖突的不同風格。羅通多(D.M.Rotondo)、卡爾森(D.S.Carlson)和金凱德(J.F. Kincaid)提出了四種不同的沖突化解風格:(1)直接行動型,指個體采用有效行為來消除壓力源;(2)尋求幫助型,指設法獲取社會支持以消除壓力源;(3)積極思維型,指個體控制自我認知,以樂觀方式看待壓力源;(4)回避型,指個體運用認知漠視或忽視沖突存在,設法避開壓力源。[73]阿馬蒂(E. S.Amatea)等人則提出了主動策略與被動策略:主動策略指的是積極地解決問題,而被動指的是回避或拖延。他們劃分了四種應對策略類型:主動情感導向、主動問題導向、被動情感導向、被動問題導向。[74]摩恩(P.Moen)等著眼于長期化解策略,將化解工作-家庭沖突的承諾按照夫妻雙方各自對事業(yè)的投入程度分為四種類型:雙重承諾、交叉承諾、新傳統(tǒng)主義、選擇性承諾。[75]

六、各領域沖突化解研究對公共沖突化解的影響和啟發(fā)

公共沖突化解研究是近些年來新興起的一個研究領域。所謂“公共沖突”,是指在公共領域中發(fā)生的那些事關公共利益的沖突。這些沖突所涉及的事項或者直接就是公共事項;或者是私人事項,

但其發(fā)展卻影響到了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福利、公共道德等公共利益。由于事關公共利益,公共沖突的主題經常涉及政府和公眾以及各種類型的以公共利益為目標的社會組織;公共沖突所涉及的事項經常涉及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

“公共沖突”的概念與“國際沖突”、“社會沖突”和“組織沖突”有一定的交叉:國際沖突可以被認為是國際社會的公共沖突;社會沖突中有一部分也涉及公共利益,因而可以被視為公共沖突;組織沖突中所包含的公共組織沖突也可以被視為公共沖突的一種形式。但目前對公共沖突的研究,主要還是著眼于各國國內的公共沖突,更多專注于政府與公眾之間的關系。因此,盡管與其他沖突研究領域有一定的交叉,但仍然具有自身相對獨立的研究領域。

由于公共沖突化解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研究領域,因此它從沖突化解的其他領域吸取了很多研究成果,將其“移植”到公共沖突化解之中。這種“移植”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第一,公共沖突化解研究汲取了各領域沖突化解研究的基本導向,主要不是著眼于沖突控制,而是專注于沖突化解,力圖通過消除產生沖突的潛在和現實的各種原因來實現具有長期效果的沖突管理。如萊曼(Cordula Reinmann)從結果、過程和結構三個維度探討了三種不同的沖突管理途徑:沖突處置、沖突化解和沖突轉化,并強調與沖突處置不注意追尋沖突產生的原因不同,沖突化解途徑則致力于尋找并解決造成沖突的社會、文化和經濟的結構性暴力等深層原因,從而積極推進社會變革以消除產生社會壓力的根本癥結。[76]常健等認為,沖突管理的戰(zhàn)略目標分為表層平靜和深層穩(wěn)定兩個層次。表層平靜以制止、控制沖突為主要目標,而深層穩(wěn)定是公共沖突得到有效化解。社會利益的多元化趨勢要求戰(zhàn)略轉向以維護深層穩(wěn)定為主導目標,這就不能簡單壓制沖突,而是建立沖突化解的各種有效機制,旨在化解沖突的根本原因,尋求沖突各方能夠接受的滿意解決方案。[77]并且,在公共沖突的處置、化解和轉化三個層次中,沖突化解處于解決沖突問題的層次,主要功能是消解深層的緊張關系。如果缺少了沖突化解環(huán)節(jié),就會使矛盾長期積累,沖突頻繁爆發(fā),愈演愈烈,加大沖突處置難度。[78]

第二,在對沖突的態(tài)度上,吸取了社會沖突化解的研究成果,強調沖突既有負面功能,也有正面功能。因此,在沖突化解的策略中,不是一味地強調預防、抑制和消滅沖突,而是作出具體區(qū)分,要求抑制和轉化沖突的負面功能,引導和利用沖突的正面功能。科爾里瑟(George Kohlrieser)指出,事實是我們可以利用妥善管理的沖突為人類和公司帶來巨大的利益。處理和引導好沖突,它可以使人更具創(chuàng)新性,能建立有效的團隊和提高績效。[79]福利特(M.P.Follett)認為,與其譴責沖突,不如好好利用它,“對待分歧和差異有三種方式:控制、妥協(xié)和整合。通過控制僅僅一方得到他想要的;通過妥協(xié)雙方都得不到所想要的;而通過整合我們會發(fā)現一種達到雙方預期的方式?!盵80]烏林(C.Uline)等人認為,沖突當被妥善管理時,能幫助我們個體處理好生命和能量的關系,促使個人更具創(chuàng)新性和生產力。[81]巴羅(R.Ballew)指出,沖突不應該被簡單地判斷或評價為“好”或“壞”,而應該從更廣泛的視角評價。沖突可能帶來抱怨和不滿的減少,提高士氣,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人力資源。[82]

第三,在沖突化解手段上,吸取了國際沖突化解的思路,特別強調談判和第三方干預。同時,在第三方干預方面,又特別吸取了國際沖突化解和司法沖突化解研究所強調的調解方式。墨菲特(Michael L.Moffitt)和波爾多納(Robert C.Bordone)認為,談判是人們進行互動的最基本形式之一,是任何聯合行動的內在本質,問題解決和糾紛化解也不例外。并指出做好談判準備的七要素:明確利益、最佳替代方案、公平合理性、關系處理、可能或潛在的協(xié)議選擇、有效承諾以及溝通。[83]杰克遜(Richard Jackson)指出,作為一種沖突管理模式,討價還價和談判是社會行動者化解糾紛的主要方法。糾紛雙方之間直接談判是化解沖突的最理想的方式。它是最有效的方式,因為它減少很多形式,消除第三方的費用,并有助于避免對方訴訟而加重彼此的敵意。[84]常健認為,從主體角度劃分,公共沖突化解的最主要策略是談判和第三方干預,如何用談判來解決公共沖突成為公共管理者必須掌

握的一個重要方法。并在對80個經濟沖突事件和66個社會沖突事件進行分析基礎上指出,這些公共沖突事件的化解過程中,都用到了協(xié)商、政府介入調解等。[85]辛格(L.R.Singer)指出,紐約鄰里公益中心每年通過調節(jié)化解超過14000起糾紛。[86]

第四,在沖突化解方式上,吸取了組織沖突化解的許多辦法,特別強調通過溝通和對話來消除誤會、加深理解、加強信任和促進合作共贏。沃爾頓(Richard E.Walton)指出,對話方式不僅可以幫助沖突各方增強自身發(fā)展優(yōu)秀控制技巧的能力,也為潛在的問題帶來了解決的可能性。[87]查爾莫斯(W.Ellison Chalmers)指出,如果沖突各方能避開第三方進行直接對話,則其構建彼此間有效關系的可能性將越高。而即便是有第三方介入沖突過程,則應該“減少不必要的參與,僅僅做到促使雙方重新對話的工作即可”。[88]常健等認為,對話對沖突化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對話可以體現出沖突各方的平等地位,促使沖突各方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消除沖突化解過程中的重要主觀障礙,激發(fā)沖突各方探討問題解決方案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使各方能夠將沖突視為雙方共同的問題,為化解創(chuàng)造必要條件。[89]

第五,在沖突化解的基礎上,吸取了國際沖突化解、社會沖突化解和組織沖突化解的成果,強調沖突化解的制度和機制建設,以便使沖突各方建立合理的預期,選擇更加理性的策略和行動方式。科塞(Lewis A.Coser)指出:“沖突制度化的社會更加穩(wěn)定,整合程度更高,這種社會系統(tǒng)允許對立的要求迅速而直接地表達出來,能夠通過消除不滿的根源而不斷調整自身的結構?!盵90]杰西(N.G. Jesse)和威廉姆斯(K P.Williams)認為,構建制度可以克服不平等,可以提供信息、建立規(guī)則、保護預期和減少不確定性,還可以使承諾更加可信,促進互惠和創(chuàng)造問題之間的聯系,從而減少民族沖突等。[91]常健等指出,公共沖突的有效管理需要建立相應的機制。有效的機制可以為沖突各方提供明確的行為規(guī)則,為公共管理者提供化解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公共沖突的適當路徑,從而使公共沖突得到有序的表達、協(xié)商、整合和化解。并提出了公共沖突管理的五大機制:不同主張的表達機制、對立觀點的交流機制、沖突利益的整合機制、爭議事項的裁決機制和對抗行動的制動機制。[92]而且,依據社會結構去行政化這一基本特點,沖突管理體制應從原先的行政化模式擴展為社會化模式。社會化模式需要包含“制度化區(qū)分機制、平等化的協(xié)商機制、中立化的干預機制、有限步驟的終局機制和社會化的化解機制”。[93]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沖突化解各領域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由于不同領域的沖突具有各自不同的性質和特點,因此并不是其他領域沖突化解研究的成果都直接適用于公共領域的沖突化解。對于各種“移植”內容對公共沖突化解的適用性,不僅需要進一步的理論分析,而且需要腳踏實地的實踐檢驗。

[1]Tom Woodhouse and Tamara Duffey,Peacekeeping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 Resolution[M].New York:Dag Hammarskj?ld Centre,2000,p.33.

[2]Hilal Ahmad Wani,Understanding Conflict Resolu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2011,Vol. 1,No.2,p.105.

[3]Peter Wallensteen.Understanding Conflict Resolution,War,Peace and the Global System[M].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andon,2002,p.8

[4]Jacob Bercovitch,Victor Kremenyuk and I.William Zartman,Introduction:The Nature of Conflict and Conflict Resolution,The Sage Handbook of Conflict Resolution[M].p.1.

[5]蒲寧、陳曉東.國際沖突研究[M].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p.9.

[6]劉清才.國際政治學[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pp.113-114.

[7]Quincy Wright,The Escal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J],The Journal of Conflict,Dec,1965;9,4;ABI/INFORM complete,p. 434.

[8]K.J.Holsti,Resolv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A Taxonomy of Behavior and some Figures on Procedures[J],The Journal of Conflict;Sep 1996;10,3;ABI/IN-FORM complete,p.272.

[9]Waltz Kenneth.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M].Boston:Mac-Grau Hill,1979,p.103.

[10]Robert O.Keohane,Af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Economy[M].Princeton:Princeton UP, 1986,pp.51-52.

[11]A.Wend,.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Preface.

[12]羅伯特·基歐漢.部分全球化世界的治理[J].何俊志等譯,新制度主義政治學譯文精選[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p. 279.

[13]Jacob Bercovitch and Scott Sigmund Gartner,New Approaches,Methods and Findings in the Study of Mediation,in Jacob Bercovitch and Scott Sigmund Gartner,eds.,International Conflict Mediation,p.5.

[14]趙海月.國際沖突:概念、類型與解決[J].松遼學刊,2001(2).

[15]G.levinger and J.Z.Rubin,Bridges and Barriers to a More General Theory of Conflict,Negotiation Journal,1994(10),pp.201-205.W.W.Wilmot and J.L.Hocker,Interpersonal Conflict Resolution,Boston:Mcgraw-Hill,1998.

[16]M.A.Rahim,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English Education in Muslim Bengal:1871-1912[J].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1992,36(3),pp.309-321.

[17]B.H.Raven,J.I.Shaw.Interdependence and Group Problem-Solving in the Triad[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0(6),p.78.

[18]Ralf G.Dahrendorf,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p.135.

[19]喬納森·H·特納.社會學理論的結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p.212.

[20]劉易斯A.科塞.社會沖突的功能[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21]蓋奧爾格·西美爾.社會學:關于社會化形式的研究[M].林榮遠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22]Ralf Dahrendorf,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

[23]Ralf Dahrendorf,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

[24]科塞.社會沖突的功能[M].孫立平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p.137.

[25]Dean G.Pruitt&Sung Hee Kim,Social Conflict:Escalation,Stalemate and Settlement(Third Edition)[M].The McGraw-Hill Company,2004,pp.232-242.

[26]Kenan Spaho,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 Management[J].Management:Journal of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Issues,2013,18(1),pp.103-118.

[27]Y.Shami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Approaches and Their Application[R].Technical Documents in Hydrology,UNESCO,2003(7),pp.1-2.

[28]S.J.Ware,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M].St.Paul,2001,p.2.

[29]J.M.Nolan-Haley,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in a Nutshell[M].St.Paul,2008,p.2.

[30]Joseph,A.Scimecca,Theory and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A contradiction in terms[M]?in Sandole et.al.1993,pp. 212.

[31]Nancy,J.Manring,Collaborative Resource Management:Organizational Benefits and Individual Costs[J].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1998,30:3,p.276.

[32]棚激孝雄.糾紛的解決與審判制度[M].王亞新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年.

[33]莫諾·卡佩萊蒂.當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權與未來的民事訴訟[M].徐昕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p.37.

[34]Citizens Advice Bereau,www.adviceguide.org.uk/wales/c_alternative_dispute_resolution.pdf+&cd=2&hl=zh-CN&ct=clnk&gl=us.

[35]WIPO Arbitration and Mediation Center,http://www.wipo.int/amc/en/center/advantages.html

[36]C.Fazzi,A History of Dispute Resolution[J].Dispute resolution Journal,2005(60),pp.1-2.

[37]Frances McGovern.Beyond Efficiency:A Bevy of ADR Justifications(An Unfootnoted Summary),3DISP.RESOL.MAG,1997, pp.12-13.

[38]Rosemary Gerace,A Study of Policy and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as Related to the New York State Department of Public Service Office of Hearings and Dispute Resolution[D].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2003:pp.3-4.

[39]Daniel Hladky,Analyzing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Processes in the Federal Sector[M].Arizona:Northcentral Uni-

versity,2007,p.19.

[40]Richard C.Ruben.Constitutional gravity and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A Unitary Theory of Public Civil Dispute Resolution[M].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1998,pp.21-22.

[41]詹姆斯·E.麥圭爾等.和為貴:美國調解與替代性訴訟糾紛解決方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p.119.

[42]張罡.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研究[D].內蒙古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pp.15-25.

[43]杜聞.論ADR對重塑我國非訴訟糾紛解決體系的意義[J].政治論壇,2003年(6).

[44]J.G.March&H.A.Simon,Organizations[M].New York:Wiley,1958,p.112.

[45]J.T.Tedeschi,B.R.Schlenker,&T.V,Bonoma,Conflict,Power and Games: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M].Chicago:Aldine,1973,p.232.

[46]C.G.Smith,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ome Conditions and Consequen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nflict[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66(10),pp.504-529.

[47]J.A.Litterer,Conflict in Organization:A Re-examin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66(9),pp.178-186.

[48]M.Afzalur Rahim,Managing Conflict in Organizations[M].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2001,p.18.

[49]James G.March&Herbert A.Simon,Organizations[M].1958,p.112.

[50]史蒂芬·P·羅賓斯.組織行為學精要[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0年,pp.255-257.

[51]M.Afzalur Rahim,Managing Conflict: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M].Praeger Publishers,1989,p.150.

[52]安德魯·J·杜布林.組織行為基礎——應用的前景[M].奚慧等譯,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85:pp.179-183.

[53]G.B.Watson&D.W.Johnson,Social Psychology:Issues and Insights[M].Lippincott:Philadelphia,1972.

[54]Markus H.Sandver,Labor Relations:Process and Outcome[M].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87.

[55]郭振璽、管華等.組織沖突的處理方法[J].探索,1990(4):pp.51-53.

[56]金東日.現代組織理論與管理[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p.107.

[57]K.E.Horton,P.S.Bayerl and G.Jacobs,Identity Conflicts at Work:An Integrative Framework[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3,pp.6-22.

[58]D.A.Gioia,R.Nag&K.G.Corley,Visionary Ambiguity and Strategic Change:The Virtue of Vagueness in Launching Major Organizational Change[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2012(21),pp.364-375.

[59]Costantino CA and Merchant CS,Designing Conflict Management Systems:A Guide to Creating Productive and Healthy Organizations[M].San Fransico:Jossey-Bass,1996.

[60]埃哈爾·費爾德伯格.權力與規(guī)則——組織行動的動力[M].張月等譯.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61]參見丹尼爾·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變[M].孫耀君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p.80.

[62]R.L.Kahn,D.M.Wolfe,R.Quinn,J.D.Snoek and R.A.Rosenthal,Organizational Stress:Studies in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M].New York:Wiley,1964,p.144.

[63]J.H.Greenhaus and N.J.Beutell,Sources of Conflict between Work and Family Rol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5(10),pp.76-88.

[64]張敏杰、A·C·基爾帕特里克.家庭沖突的調解:中美方法的比較[J].浙江學刊,1991(6).

[65]S.Md-Sidin,M.Sambasivan and I.Ismail,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Quality of Life: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J].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2010,25(1),pp.58-81.

[66]M.L.Fox and D.J.Dwyer,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Time and Involvemen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ors and Work Family Conflict[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1999(4),pp.164-174.

[67]A.Z.Stoeva,R.K.Chiu and J.H.Greenhaus,Negative Affectivity,Role Stress,and Work Family Conflict[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2(60),pp.1-16.

[68]D.T.Hall,A Model of Coping with Role Conflict:The Role Behavior of College Educated Wome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2,pp.471-486.

[69]Marsha Kaitz,Role Conflict Resolution for Women with Infants[J].Birth Psychology Bulletin,1985(06),pp.10-20.

[70]Lois M.Shelton,Female Entrepreneurs,Work-Family Conflict,and Venture Performance:New Insights into the Work-Family Interface[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2006,44(2),pp.285-297.

[71]S.Aryee,V.Luk,A.Leung&S.Lo,Role Stressors,Inter-Role Conflict,and Wellbeing:The Moderating Influence of Spousal Support and Coping Behaviors among Employed Parents in Hong Kong[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99(54),pp.259-278.

[72]J.H.Greenhaus&S.Parasuraman,Research on Work,Family and Gender: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M].in G.N. Powell(Ed.),Handbook of Gender Work,SAGE Publications Inc,1999.

[73]D.M.Rotondo,D.S.Carlson&J.F.Kincaid,Coping with Multiple Dimensions of Work-Family Conflict[J].Personnel Review,2003,32(3),pp.275-299.

[74]E.S.Amatea,etc,Through a Different Lens:Examining Professional Woman's Inter-Role Coping by Focus and Mode[J].Sex Roles,1987(17),pp.237-252.

[75]P.Moen and Y.Yu,Effective Work/Life strategies Working Couple,Work Conditions,Gender and Life Quality[J].Social Problem,2000,47(3),pp.291-326.

[76]C.Reimann,Assessing the State-of-the-Art in Conflict Transformation,Berghor Research centre for Constructive Conflict Management,pp.9-13,http://www.berghof-handbook.net.

[77]常健、鄭玉昕.沖突管理目標的兩個層次-表層平靜與深層穩(wěn)定[J].學習論壇,2012(12).

[78]常健 許堯.論公共沖突治理的三個層次及其相互關系[J].學習與探索,2011(2).

[79]G..Kohlrieser,Six essential skills for managing conflict[J].Perspectives for Managers,2007,149:pp.1-3.

[80]M.P.Follett,Constructive conflict.In H.C.Metcalf&L.Urwick (Eds.)Dynamic administration:the collected papers of Mary Parker Follett[M].New York:Harper&Brothers Publishers,(1940),pp.30-49.

[81]C.Uline,M.Tschannen-Moran and L.Perez,Constructive Conflict:How Controversy Can Contribute to School Improvement[J]. The Teachers College Record,2003,105(5):pp.782-816.

[82]R.Ballew,Conflict Resolution,2000,Retrieved March 21,2009,from http://www.ballew.org/conflict.html.

[83]Michael L.Moffitt and Robert C.Bordone,eds.The Handbook of Dispute Resolution[M].John Wiley&Sons,2005,pp.279-284.

[84]R.Jackson Successful Negotiation in International Violent Conflict[J].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2000,37(3):pp.323-343.

[85]常健等著.中國公共沖突化解的機制、策略和方法[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pp.156-192.

[86]L.R.Singer,Settling disputes:Conflict Resolution in Business,Families,and the legal System (2nd ed)[M].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1994,p.10.

[87]理查德·E·沃爾頓.哈佛商學院沖突管理課[M].王艷晴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4:p.186.

[88]W.Ellison Chalmers,The Conciliation Process[J].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1948(4),p.341.

[89]常健、原珂.對話在公共沖突化解中的有效運用[J].學習論壇,2014(10).

[90]科塞.社會沖突的功能[M].孫立平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p.114.

[91]N.G.Jesse and K.P.Williams,Identity and Institutions:Conflict Reduction in Divided Societies[M].SUNY Press,2012, p.10.

[92]常健、許堯.論公共沖突管理的五大機制建設[J].中國行政管理,2010(9).

[93]常健、田嵐?jié)?沖突管理體制應走向社會化模式[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3月7日,第B02版.

The Fields of Conflict Resolution Research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Public Conflict Resolution

Chang Jian/Wang Yuliang

Since the 1950s,the study of conflict resolution has become a hot spot of academic and practical fields.International conflict resolution,social conflict resolution,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organizational conflict resolution and family conflict resolution are research fields with a certain scale.The research findings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study of public conflict resolution springing-up recently,which mainly reflect in emphasis on the fundamental orientation of resolving conflict,the attitude of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ositive function of conflict,the adoption of peaceful means like negotiation and third-party intervention,the attention of using communication and dialogue to eliminate misunderstand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ystems and mechanisms of conflict resolution.

Conflict Resolution;Public Conflict Resolution;Negociation;Third-party Intervention

國家社科規(guī)劃重點項目“公共領域沖突管理體制研究”(13AGL005)。

2015-1-20

常 健 男(1957-)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 教授 博士生導師王玉良 男(1982-)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yè)博士生

(責任編輯 譚力)

D631

A

1009-3176(2015)03-041-(12)

猜你喜歡
沖突
合理解決沖突,有效續(xù)寫
基于合作博弈的多機沖突解脫算法
耶路撒冷爆發(fā)大規(guī)模沖突
以巴沖突問題多多,答案寥寥
英語文摘(2021年7期)2021-08-14 02:36:26
一種新的沖突衡量方式
“三宜”“三不宜”化解師生沖突
井岡教育(2020年6期)2020-12-14 03:04:32
低空自由飛行短期沖突探測算法
也談醫(yī)患沖突
農村房屋征收中的博弈與沖突
“捐腎事件”中的情法沖突
临汾市| 邵阳县| 大关县| 绥江县| 长沙市| 峨山| 大冶市| 洛浦县| 随州市| 大城县| 九龙坡区| 昌乐县| 红河县| 八宿县| 离岛区| 闵行区| 濉溪县| 五常市| 吴江市| 梨树县| 松江区| 平乡县| 青龙| 泸西县| 孟津县| 南丰县| 吐鲁番市| 勐海县| 惠安县| 多伦县| 眉山市| 定襄县| 垫江县| 伊通| 鹿泉市| 黄山市| 筠连县| 克拉玛依市| 民县| 金寨县| 鹤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