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方,周明鑒
(1.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基礎(chǔ)醫(yī)學院,北京 100029;2.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北京 100081)
?
《圣濟總錄》流傳小史
楊東方1,周明鑒2
(1.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基礎(chǔ)醫(yī)學院,北京100029;2.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北京100081)
[摘要]《圣濟總錄》的流傳頗為曲折。其由宋徽宗主持編纂,但在靖康之變中被金人掠奪,在南宋未能流傳。元代朝廷對其非常重視,不但詔令校刊頒布,還將其列為醫(yī)學各科必修教材。明代政府不再重視《圣濟總錄》,但嘉靖皇帝將其賜與日本醫(yī)官吉田宗桂,使其在異域大放異彩。到了清代,中國本土已經(jīng)沒有足本《圣濟總錄》存在,晚清時期很多學者到日本訪書,終使其完璧歸趙。
[關(guān)鍵詞]圣濟總錄;醫(yī)學教材;版本
《圣濟總錄》,又名《政和圣濟總錄》,是宋徽宗時朝廷組織人員廣泛搜集歷代方書及民間方藥而成的一部大規(guī)模方書。全書共200卷,280多萬字,是一部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經(jīng)驗的醫(yī)學巨著。該書流傳過程較為曲折,現(xiàn)介紹如下。
1宋代遭遇戰(zhàn)火,未及流傳
《圣濟總錄》的編纂與《圣濟經(jīng)》有關(guān)。宋徽宗《政和圣濟總錄序》云:“萬機之余,著書四十二章,發(fā)明《內(nèi)經(jīng)》之妙,曰《圣濟經(jīng)》。其意精微,其旨邁遠,其所言在理,所以探天下之至賾。亦詔天下以方術(shù)來上,并御府所藏,頒之為《補遺》一卷,《治法》一卷,卷凡二百,方幾二萬。以病分門,門各有論,而敘統(tǒng)附焉。首之以風疾之變動,終之以神仙之服餌,詳至于俞穴經(jīng)絡、祝由符禁,無不悉備,名之曰《政和圣濟總錄》?!督?jīng)》之所言者道也,醫(yī)得之而窮神;《總錄》之所載者具也,醫(yī)用之而已病?!盵1]3可見,《圣濟經(jīng)》言道,《圣濟總錄》言技,兩書相輔相成。
兩書雖都由宋徽宗主持編纂,但受重視程度截然不同。《圣濟經(jīng)》由朝廷頒賜海內(nèi)外?!端问贰せ兆诒炯o》載:“(重和元年五月)壬辰,頒《御制圣濟經(jīng)》。”[2]400《玉?!肪矶偃掇o學指南》載,宣和三年的試題有“《代夏國謝賜御制圣濟經(jīng)》(辛丑)”。夏國,即當時的割據(jù)政權(quán)西夏??梢?,《圣濟經(jīng)》頒賜之廣。此外,《圣濟經(jīng)》還以教材的方式進行推廣,有專職教師進行講讀,并以此命題進行考試。宋人趙希弁言:“《御制圣濟經(jīng)》十卷,右徽宗皇帝所制也。政和八年五月十一日,詔頒之天下學校。九月二十四日,大司成李邦彥等言:乃者從侍臣之請,令內(nèi)外學校課試于《圣濟經(jīng)》出題,臣等切謂今《內(nèi)經(jīng)》《道德經(jīng)》既已選遵博士訓說,乞更以《圣濟經(jīng)》附二經(jīng)兼講。從之?!盵3]當時還出現(xiàn)了注釋、研究《圣濟經(jīng)》的著作?!端问贰に囄闹尽分洠骸包S維《圣濟經(jīng)解義》十卷?!盵2]5319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圣濟經(jīng)》十卷,政和御制,辟雍學生昭武吳禔注?!盵4]707
《圣濟總錄》則不然,宋代典籍未見記載。日·丹波元簡《醫(yī)賸》曰:“《政和圣濟總錄》二百卷,《宋史·藝文志》《藝文略》《玉?!罚?、陳二氏并不載其目,南宋諸方書未見引據(jù)者。蓋此書之成在于徽宗之季年,《圣濟經(jīng)》《和劑局方》之后。洪景盧《容齋隨筆》云:宣和殿、大清樓、龍圖閣所儲書籍,靖康蕩析之余,盡歸于燕??贾端问贰?,則云:靖康二年,少帝在青城,金人盡索國子監(jiān)書版、三館秘閣四部書、大嘗禮物、大成樂舞、明堂大內(nèi)圖,以至乘輿服御珍玩之物,輦致軍前。意者如此書鏤版才成,未及頒布,亦在其中。爾后南北殊界,彼此不通,故南宋之士不得觀之,遂至有并其目而無知者?!盵5]24
金人取得后加以刊刻,進而傳世。日·丹波元簡《醫(yī)賸》言:“及金世宗大定中,取所俘于汴都重刊頒行,因傳于今矣。嗚呼。是書成于北宋而晦于南宋,不傳于中國而存于夷狄,而徽宗慈心之所寓,得不泯于千載之后者,抑亦奇矣。”[5]24
2元代宮廷重視,成為醫(yī)學教材
到了元代,《圣濟總錄》得到朝廷的重視。元成宗詔令??C布。焦養(yǎng)直《大德重校圣濟總錄序》:“惜其始成于政和,重刊于大定,既綿歷百年之久,不能無三豕之訛?!嗽t江浙行省,刊于有司,布之天下。”[1]4參與??亩际钱敃r的醫(yī)官,其中不乏韓公麟這種醫(yī)學見長者?!蹲滔母濉べY善大夫太醫(yī)院使韓公行狀》載,韓公麟以醫(yī)術(shù)先后見賞于元世祖、元成宗,并言:“又嘗校定《圣濟總錄》,醫(yī)者賴焉。”[6]該版本成為后世一切版本的祖本。
元代朝廷還將《圣濟總錄》作為醫(yī)學各科必修的教材?!锻ㄖ茥l格·醫(yī)藥·醫(yī)學》:“大德九年五月,中書省禮部呈:澤州知州王佑言考試醫(yī)學事理,移準太醫(yī)院關(guān)送據(jù)諸路醫(yī)學提舉司申,各處設立醫(yī)學,蒙都省令太醫(yī)院講究到合設科目壹拾叁科,合為拾科,各有所治經(jīng)書篇卷方論條目。擬合遵依已定程序,為考試之法,不精本科經(jīng)書,禁治不得行醫(yī)。今將程式科目、各習經(jīng)書開具于后。都省準呈?!盵7]合設科目是大方脈雜醫(yī)科、小方脈科、產(chǎn)科兼婦人雜病科、口齒兼咽喉科、風科、正骨兼金鏃科、眼科、瘡腫科、針灸科、祝由書禁科。每科選用不同的教材,但均包含《圣濟總錄》,只不過學習的卷數(shù)不同而已。具體是:大方脈雜醫(yī)科學習《圣濟總錄》82卷;小方脈科學習《圣濟總錄》16卷(167~182卷);風科學習《圣濟總錄》16卷(5~20卷);產(chǎn)科兼雜病科學習《圣濟總錄》17卷(105~121卷);眼科學習《圣濟總錄》13卷(102~114卷);口齒兼咽喉科學習《圣濟總錄》8卷(117~124卷);正骨兼金鏃科學習《圣濟總錄》4卷(139~140及144~145卷);瘡腫科學習《圣濟總錄》21卷(100~114卷,116卷,125~128卷及141卷);針灸科學習《圣濟總錄》4卷(191~194卷);祝由書禁科學習《圣濟總錄》3卷(195~197卷)。大方脈雜醫(yī)科中的“《圣濟總錄》八十二卷”記載不詳,查《元典章·禮部·醫(yī)學科目》,記載為:“《圣濟總錄》八十三卷(第二十一至一百卷,一百八十五至一百八十七卷)?!盵8]元廷還把《圣濟總錄》頒賜給學校。元蒲道源《洋州三皇廟記》:“又創(chuàng)樓曰拱圣,庋藏頒賜《圣濟總錄》等書。”[9]
3明代傳入日本,大放異彩
到了明代,朝廷不再重視《圣濟總錄》,既沒有刊刻,也沒有將其列為教材,但嘉靖皇帝將其賜與日本醫(yī)官吉田宗桂,使其在異域大放異彩。日本森立之《經(jīng)籍訪古志補遺》載:“《大德重校圣濟總錄》二百卷,目錄一卷。元大德四年刊本。吉田氏稱意館藏。首載大德重校焦養(yǎng)直序,次政和序。篇末有大德二年七月開讀雕造申甫等三人官銜,及四年二月內(nèi)畢工在局提調(diào)官梁曾等五人官銜。每半版八行,行十七字,高七寸五分強,幅六寸二分強,版心記字數(shù)及刻手姓名。按:此本吉田宗桂入明時所赍歸,其家譜稱天文八年與遣明使僧彥同往留學五年,治驗甚多,至十六年再往,適世宗有疾,宗桂措劑,不日亟愈,帝喜,賞以書畫珍玩,此其一也。子孫能守不失?!盵10]448日人杉本良《聚珍版圣濟總錄序》亦云:“我邦天文丁未之歲,吉田宗桂意安從僧策彥入明留居四年,其歸也,赍《大德重校圣濟總錄》二百卷來,其家世世珍藏,不啻拱璧也?!边@些記載都表明,吉田氏因治愈嘉靖皇帝的疾病,獲賞《圣濟總錄》。
有關(guān)吉田宗桂的生平,日本黑川道祐《本朝醫(yī)考》載:“宗桂稱意安,以醫(yī)術(shù)大有聞。陳日華宋開寶年中撰《諸家本草》,能分寒溫辨性味,宗桂亦能辨倭藥,故世人以‘日華子’稱之,遂以為別號。天文八年伴入明使僧天龍寺策彥而赴大明,明人以宗桂之診治有神察,呼稱意安,蓋取‘醫(yī)者意也’之義也。梅崖書‘稱意’之二大字以贈焉,同十六年與使僧策彥再游大明,于時獻藥于大明皇帝,著醫(yī)于異域,而攜方書歸本朝。而后令名彌彰,自成一家,子孫以‘意安’為號?!盵11]郭秀梅云:“吉田宗桂(1512-1572年),名宗桂,又稱意庵、意安,號日華子。以醫(yī)技侍奉足利義晴,天明七年(1583年)隨策彥周良航海至中國,十年歸國。十六年,再次隨策彥渡海,拜謁明世宗。因愈世宗疾,蒙賜元版《圣濟總錄》二百卷等書。十九年歸國。后世代家號‘稱意館’,藏書甚豐,醫(yī)業(yè)昌盛。官至宮內(nèi)卿,法印。元龜三年(1572年)十月二十日歿?!盵12]679可見,吉田宗桂是中日醫(yī)藥交流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
即使在吉田宗桂之前,《圣濟總錄》已經(jīng)流傳到日本。但吉田氏所藏版的價值仍是無法比擬的。后來中國本土《圣濟總錄》已殘,杉本良等人在日本文化十三年(1816年)據(jù)此版活字印刷了200部,使《圣濟總錄》得以完整傳世。杉本良《聚珍版圣濟總錄序》載:“是西土所佚而存于我東方,如有神物呵護,可謂醫(yī)門一大幸矣。良因謂,印本之全者,止此一部,倘罹祝融陽侯之厄,則將如之何。癸酉春,山本錫侯,丹波紹翁,謀借之于吉田氏十世孫子穎,以為原本。以丹波氏家藏本及古寫本校讎,活字刷印于醫(yī)學,凡二百部,庶幾古醫(yī)方籍以不至埋沒焉。斯舉也,醫(yī)官暨其子弟,肄業(yè)于醫(yī)學者若干人,分掌其役,不加手工人而竣其事情。”可見,此書均由醫(yī)學人士完成。另有奉朝請醫(yī)官醫(yī)學施藥局監(jiān)理井上玄方等5人收掌,奉朝請醫(yī)官醫(yī)學施藥局直事久志本常定等15人擺印,醫(yī)學典薄大野世成等2人監(jiān)造。在這些專業(yè)人士的努力下,《聚珍版圣濟總錄》順利完成,且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
4清代多方訪書,終成足本
到了清代,中國本土已經(jīng)沒有足本《圣濟總錄》存在??滴跄觊g,程林編纂《圣濟總錄纂要》時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自言:“是書三副湊合,仍缺小兒方五卷。一百七十三至一百七十七卷。余于秘閣內(nèi)府,江浙齊梁諸鑒古家遍訪,無有藏本,欲補全而未能。同學項視庵搜求小兒古今方論,補全五卷,議論簡要,方法詳明,可稱全璧矣?!T疳’以下即其所補也?!盵12]693但項視庵所補畢竟不是原貌。乾隆年間,藏書家汪鳴珂四處訪書,刊刻《圣濟總錄》,雖歷經(jīng)困難,汪鳴珂等人仍沒能補足《圣濟總錄》。
到了晚清,國門漸開,《圣濟總錄》開始了回歸歷程。出使日本的楊守敬曾購歸日本抄本,見《觀海堂書目》。其他學者也設法購求。沈德壽《抱經(jīng)樓藏書志》載:“《大德重校圣濟總錄》二百卷,東洋刊本……丁未歲正月,舍親前往瀛洲,臨行謁謁囑托購置《圣濟總錄》一書,后僅覓寄《圣濟纂要》以歸,展卷翻閱,并未原書,復函致尋獲,時達一載余,始于神戶坊間搜羅東洋刊本《圣濟總錄》一冊”[13]。晚清學者馮一梅曾想據(jù)日本刊本刊刻此書,其作于清光緒九年《擬重刻古醫(yī)書目》云:“《圣濟總錄》二百卷,宋政和中奉敕撰?!端膸臁分浿埂蹲胍范?。乾隆五十年震澤汪氏始以二百卷原本梓行,今所傳燕遠堂本是也。但此本尚非完帙……近日見有東洋刻本,凡汪本所缺,皆洋本所有?!`擬用汪本為底本,再購洋本一冊,與之參校付刻,必成善本。或洋本不易購致,向近時已購得洋本之家,借鈔缺卷,似亦較便?!盵14]惜未成功。直至民國,樓藜然等藏書家還得到處尋求日本刊板,《諸暨圖書館目錄》卷五載:“《圣濟總錄》二百卷,宋政和中奉敕編。日本文化十一年,即清嘉慶十九年,彼國醫(yī)學據(jù)元槧以聚珍版精印,大字本?!既粬|游見之,以重金購歸……昔陳氏鳣藏明抄大德本《圣濟總錄》,印有小像圖記云:‘得此書,費辛苦,后之人,其鑒我?!鄰暮M鈹y來,敢亦以仲魚印語,敬告邑人珍護之。”[15]直至民國八年(1919年),上海文瑞樓才據(jù)《聚珍版》將《圣濟總錄》石印出版。《圣濟總錄》才真正完璧歸趙。
參考文獻:
[1]宋·趙佶.圣濟總錄:第1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2.
[2]元·脫脫.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
[3]日·丹波元胤.醫(yī)籍考[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350.
[4]中華書局編輯部.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一:第1冊[M].北京:中華書局,2006.
[5]日·丹波元簡.醫(yī)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3:24.
[6]元·蘇天爵.滋溪文稿[M].北京:中華書局,1997:372-374.
[7]黃時鑒.通制條格[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261.
[8]陳高華.元典章[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北京:中華書局,2011:1110.
[9]李修生.全元文第21冊[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272.
[10]中華書局編輯部.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一:第19冊[M].北京:中華書局,2006.
[11]楊晶鑫.近世日本漢方醫(yī)學變遷研究[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44.
[12]日·岡西為人.宋以前醫(yī)籍考[M].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679.
[13]清人書目題跋叢刊:五[M].北京:中華書局,1990:402-403.
[14]馮一梅.擬重刻古醫(yī)書目[J].中醫(yī)新生命,1935(5):6.
[15]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古籍影印室.明清以來公藏書目匯刊:四十四[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529-530.
歡迎投稿歡迎訂閱
收稿日期:(2014-07-13;編輯:張倩)
作者簡介:楊東方(1978-),男,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4BTQ063)
[中圖分類號]R221[DOI]10.3969/j.issn.2095-7246.2015.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