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雨
WEI Chunyu
1963年出生
2001年入學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在職博士)
現(xiàn)任湖南大學建筑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科專業(yè)指導委員會委員
2011年深圳·香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公眾獎
2012年中國建筑學會“當代中國百名建筑師”稱號
2012年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教育獎
2013年第十三屆威尼斯國際雙年展
中國建筑學會建國60周年建筑創(chuàng)作大獎
全國優(yōu)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yè)獎
國家教育部優(yōu)秀建筑設計獎
1“你是東南人”
2012年我受邀參加鄭州龍湖新區(qū)集群設計,匯報完畢后,參加競賽的一票人坐在休息廳等候,王建國老師突然掰起指頭說:“今天幾乎是東南系的聚會,參加的9位建筑師除湯樺、崔彤和朱小地外全是東南的,有我(王建國)、張永和、孟建民、張雷、錢方、魏春雨。”當時我心想雖然自己已拿到東南大學的博士學位,但常年在外已習慣以湖大人自居,卻不敢自詡為東南人,忙說:“王老師把我也算進去?我還是代表湖南大學的好?!蓖趵蠋熅o接著說:“你當然要代表東南,你在東南呆了近10年!”掐指一數(shù),我在東南斷斷續(xù)續(xù)的求學路確實已跨越10年,自2001年考入東南大學城市建筑研究所,師從齊康老師、鄭炘老師攻讀博士,到2011年出師門,還真是“十年寒窗”,比我在湖南大學求學居然還多出幾年,但自己卻不敢以東南人自居。
2 齊先生的“3件事”
在讀博士期間,對我影響最深的當屬齊康先生平日里的言傳身教,每次去看齊先生,他總是離不開3件事:改方案、寫文章、畫畫。我后來也拿這3件事來教育與勉勵自己的學生。讀書期間,我還喜歡和大家一起圍坐聽鄭炘老師娓娓道來的建筑哲學課,中西方多種哲學流派,如數(shù)家珍,聽得我們云里霧里。而張十慶老師的中國建筑營造課關(guān)注營造細節(jié),極具思辨。
3“做”出來的博士論文
1《異質(zhì)同構(gòu)》
2 中國書院博物館
3 張家界博物館景觀
我的論文答辯請王建國老師作為主席主持,仲德崑老師一同參加。王老師的評價令人印象深刻:你的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因為在文中我大量地運用了在湖南所做的項目作為支撐,自己也經(jīng)常拿這句話來與學生交流:進行建筑設計,“做”比簡單地寫與畫要來得重要。
在大學求學期間,雖然資訊匱乏,但楊廷寶、童寯、劉敦楨等先生一直在我們心中被視為先圣。本科實習我就到了東南,對東南一直有種朝圣的心態(tài)。湖南大學建筑學的創(chuàng)始人柳士英先生和劉敦楨先生是早期留日的一批建筑先賢,劉敦楨先生作為湖南人到了東南大學,而作為江蘇人的柳士英先生則來到了湖南,這樣看來東南大學與湖南大學原本就是有歷史淵源的,而我們能夠作為后輩續(xù)寫這種淵源實為責任與榮幸。
最后,作為東南建筑學人,深切地體會到母校具有的一種內(nèi)斂、實在、儒雅的學術(shù)氛圍,它似乎看不見,摸不著,像只無形的手始終浸印和影響著我的學術(shù)之路。再次謝謝東南,我是東南人。
雖然我的生活、科研與創(chuàng)作大部分時間都在湖南,但真正對設計感悟卻是在這近10年間的事情,而這也恰恰是我在東南大學讀博求學的10年,屬于“半工半讀”。我的設計工作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前10年是對復合界面的塑造,這也是我1990年代癡迷類型學的研究結(jié)果,現(xiàn)在看來這只是一個初步認知階段。而2000年以后,也就是近10年,不再過多地關(guān)注簡單的形式類型,而是更關(guān)注對它們之間、聚落組群之間及所處環(huán)境的關(guān)聯(lián)的認知,形式的、簡單的仿生慢慢被消解,更加自由的形態(tài),源自湖南淺丘、山地、湖泊、濕地的大地地景認知慢慢呈現(xiàn)出來?!暗匦涡蜆?gòu)”與“地景知覺”是將關(guān)注重點轉(zhuǎn)向外部生成條件和地景肌理,以及對地景肌理的特殊敏感度,是一種積極響應。從2011年深圳·香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作品《巖排溪村》到2012年第13屆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中國館“原初”主題下的作品“異化”,以及張家界博物館、常德三中心、李自健美術(shù)館等建筑設計都體現(xiàn)了我們在尋找一條由外而內(nèi),強調(diào)建筑形態(tài)與外部地景互動生成,外部公共空間建構(gòu)及建筑語言傳達地景基因特征的途徑。
4 常德市規(guī)劃展示館、美術(shù)藝術(shù)館、城建檔案館
5 湖南大學綜合教學樓
6 第十三屆威尼斯國際雙年展中國館 《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