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基于課標的初高中英語銜接課程開發(fā)策略

2015-12-26 19:29:06邢文駿
教學與管理(中學版) 2015年11期
關鍵詞:課程標準

邢文駿

摘 要 文章針對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的現狀,基于課標和教材的比較和分析,提出初高中英語銜接課程開發(fā)及應用的策略。主張初高中英語銜接課程開發(fā)應以單元話題為中心,以語篇為載體,依據英語語言能力的要求設置語言技能和知識、學習策略、情感態(tài)度和文化意識等板塊,并以銜接課程為教學平臺,進行有效的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

關鍵詞 課程標準 初高中教材 英語銜接課程

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是為學生從初中英語學習順利過渡到高中英語學習,并為高中英語學習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的初高中銜接教學可以整體提升高中英語教學的質量。已有的初高中銜接教學大多是割裂式的教學,延續(xù)“語法”講解輔之以“練習”強化的傳統模式,銜接教學重語言知識輕語言技能、教學內容脫離學生生活、語篇意識淡薄、文化意識缺位、學習策略指導缺失,與高中課程標準的要求存在明顯差距。高中教師須不斷探索如何進行有效的初高中銜接教學,以幫助學生盡快地適應高中英語學習。

一、初高中英語教學要求及教材比較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指出,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標,發(fā)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能力的內涵包括語言知識和技能、學習策略、情感態(tài)度和文化意識等。其中,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是語言能力的基礎,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率、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的先決條件,情感態(tài)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文化意識是綜合能力的保障。[1]本文從語言能力方面,探討如何進行有效的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

1.初高中英語教學要求比較

(1)詞匯教學要求

依據課程標準,初中學生須掌握1600個左右的單詞和200~3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2]高中學生須掌握3500個左右的單詞和500個左右的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3]我們對譯林版牛津英語系列教材的詞匯表進行統計發(fā)現,初中教材每單元平均生詞數在40詞左右,高中教材每單元平均生詞數在75個左右。隨著高中英語詞匯量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培養(yǎng)學生詞匯自主學習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而學生詞匯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有賴于有效的詞匯學習策略。

(2)語法教學要求

初中教材的語法教學對9種詞性、基本語法中的6種動詞時態(tài)(即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現在完成時、一般過去時、過去進行時和一般將來時)、3種動詞語態(tài)、賓語從句、狀語從句要求掌握,對定語從句中的who、which和that要求理解。[4]高中教材對9種詞性、8種時態(tài)和語態(tài)、名詞性從句、狀語從句和定語從句均要求掌握。[5]比如,初中定語從句教學要求為理解含有who、which和that的定語從句,高中定語從句教學要求為掌握who、which、that、when、where和why引導的限定性和非限定性定語從句,高中語法教學要求以理解為主提高到以掌握、運用為主,語法教學的中心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語篇中的語法教學是提高學生語用能力的關鍵。

(3)閱讀教學要求

除教材外,初中學生課外閱讀量達到或超過15萬詞,高中學生課外英語閱讀量達30萬詞以上。[6]對于閱讀技能的要求,高中學生要能識別不同文體的特征,能分析和理解長難句,能理解閱讀材料中的不同觀點和態(tài)度,能根據學習任務的需要從多種媒體中獲取信息并進行加工處理,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欣賞淺顯的英語文學作品。[7]高中課程標準對高中學生的閱讀量要求提高,學生除了教材之外要大量閱讀英語文章,擴大閱讀量,以提高閱讀能力,否則無法適應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擴大閱讀量對于閱讀能力的提高幫助是有限的,培養(yǎng)學生形成有效的閱讀策略是提升閱讀能力的核心。

(4)寫作教學要求

新課程對初中學生“寫”的要求是能根據寫作要求,收集、準備素材,能獨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師指導下進行修改;能使用恰當的連接詞表示順序及邏輯關系;能簡單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據所給圖示或表格寫出簡單的段落或操作說明。[8]對高中學生“寫”的要求是:能根據所讀文章進行轉述或寫摘要,能根據文字及圖表提供的信息寫短文或報告,能寫出語意連貫且結構完整的短文,敘述事情或表達觀點和態(tài)度,能在寫作中做到文體規(guī)范、語句通順。[9]高中英語寫作要求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概述能力、質疑能力和正確使用文體的能力,這些都要求高中英語教學中要注重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2.初高中教材比較

譯林版牛津系列教材根據課程標準的總體設計思路,突破了傳統模式,體現了語言教學的整體性和綜合性。在整套教材中,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跨文化意識等有機結合、緊密聯系、相互滲透和相互補充。教材按照“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相結合的體系設計和編寫,以話題為主線,任務為主導,輔以功能和結構項目,學習難度循序漸進,有利于初高中順利銜接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1)初高中教材的共同特點

初高中教材各板塊的設置相似(見表1),都是以話題為主線、任務為主導的框架設計。

《牛津初中英語》全套教科書共六冊,每學期完成一冊的教學任務。每冊教科書下設兩個模塊(Module),每個模塊圍繞一個大的主題,由三個單元(9B為兩個單元)組成。另外,每個模塊之后設置一個語言實踐型課題(Project)。各單元板塊之間緊密聯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前后照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Grammar、Integrated skills和Study skills板塊的學習中,通過真實語境,讓學生完成不同程度的各項活動,在此過程中學習和運用語言。在每單元的Task板塊,設置真實語境,提出明確目標,并給出清晰的步驟,指導學生在經過前面各項活動之后,順利完成該單元的最終目標。最后通過Self-assessment,讓學生通過自我評價,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

《牛津高中英語》分為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其中1~5模塊為必修模塊,6~11模塊為選修模塊,每學期完成兩個模塊的教學任務。每單元有七個功能不同的板塊構成。每個單元圍繞一個話題展開。所選定的話題大多是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讓學生了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觀點、態(tài)度和文化差異。在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Wordpower、Grammar、Task板塊的學習中,通過真實語境,讓學生完成程度不同的各項活動,讓學生在完成活動的過程中學習和運用語言。在每單元的Project板塊,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把英語聽、說、讀、寫的訓練從課堂內拓展到課堂外。Self-assessment板塊學生通過自我評估,可以體驗自己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進步與成功,不斷建立信心,同時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控自己的學習策略。

(2)初高中教材的不同特點

初中教材形象生動。比如:初中教學的導入板塊通過卡通漫畫中可愛的小狗埃迪(Eddie)和電子狗霍波(Hobo)之間簡潔而有趣的對話,導入單元學習的話題,并點出單元的內容要點。高中教材的導入板塊通過照片、圖片等引出一個或幾個相關的話題,由下面的三個問題引發(fā)討論。從編排體例上初中教材更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高中教材則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初中教材的Reading板塊主要是圍繞閱讀材料展開教學,重在語言知識的講解。高中教材除了對閱讀材料本身的講解之外,專門設置了Reading strategy(閱讀策略)板塊,介紹一些常用的閱讀技巧和策略,同時也配合主閱讀文章的體裁、結構和行文特征介紹相應的閱讀方法,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Wordpower板塊從兩個方面幫助學生學習新的單詞,力求快速、高效地擴大他們的詞匯量。一是通過介紹英語單詞的構詞方法(合成、派生、轉化等),幫助學生對所學過的單詞進行歸納,從中發(fā)現規(guī)律,同時,根據這些規(guī)則向他們介紹更多的符合這些規(guī)則的生詞;二是根據本單元的有關話題,從單詞歸類的角度,向學生介紹該話題的更多分類詞匯。

二、初高中銜接課程開發(fā)策略

通過對初高中課程標準和初高中教材的比較發(fā)現,盡管初高中教學要求、內容和教學設計之間存在一定差異,但初高中英語教學之間的聯系非常緊密,可以從語言技能和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進行教學銜接。我們從課程整體設計、教學內容設計、板塊內容設計等方面作具體闡述。

1.建構課程整體框架

銜接課程在2~3周內安排20個課時的教學任務。初高中銜接課程按照“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相結合的體系設計和編寫,共分6個單元。以單元話題為主線,以單元各版塊的多樣任務為主導,以語言技能和知識、學習策略、情感態(tài)度和文化意識等板塊的多樣任務為主導,凸顯語用功能,學習難度循序漸進,有利于初高中順利銜接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2.確定單元話題內容

銜接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教學活動設計必須遵循“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使學生能夠按照個人的興趣、愛好、學習基礎、學習潛能來制訂發(fā)展目標和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內容,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通過對南京市部分學校的銜接教學三年的跟蹤研究,我們發(fā)現高一新生進入高中之后最大的挑戰(zhàn)是適應新的環(huán)境,比如:新的學習環(huán)境、新的同學、新的學習和生活體驗、新的學習任務。結合課程標準的相關話題,我們選定新體驗(New experience)、新朋友(New friends)、正能量(Positive energy)、綠色生活(Green life)、世界文化(Global culture)、高科技(High technology)等6個話題作為單元主題。單元版塊語篇選材都緊密圍繞單元主題展開。

3.確定板塊教學目標

語言知識部分包括語音、詞匯和語法知識。第一單元前面的導入部分安排了語音銜接教學。語音教學內容包括音標朗讀、音節(jié)劃分訓練、讀音規(guī)則訓練、意群和停頓訓練、語調訓練等。詞匯能力教學包括詞性的正確使用、詞塊搭配、上下文猜詞義以及派生、合成和轉化等常見構詞法的教學。語法教學內容包括句子成分、句子種類(簡單句、并列句和復合句)、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簡單句的五種基本句型、并列句的分類、復合句(定語從句、狀語從句和名詞性從句)等。學習策略教學包括高中英語學習一日常規(guī)、聽說學習策略、閱讀策略、高中英語閱讀量和閱讀能力的提高策略、文化意識與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策略和資源策略等。其中閱讀策略教學包括預測與略讀、找讀、猜測生詞、推斷、指代關系和概括等,資源策略教學主要圍繞培養(yǎng)學生如何合理地使用網絡資源、詞典資源、圖書館資源、微課資源等進行自主學習。將語言技能和知識、學習策略、情感態(tài)度和文化意識按照從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有機地融合到各個單元相應的板塊教學中,板塊之間以話題為主線、以語篇為載體,讓學生通過話題相似的語篇的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克服高中英語學習的畏難情緒,逐漸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

4.凸顯高中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

通過單元之后的附錄,讓學生從初高中銜接教學的開始便明確高中階段英語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附錄內容包括:高中普通閱讀語言技能目標、高中英語課程結構、閱讀記錄表和讀書報告、推薦閱讀英語課外分級讀物和閱讀具體辦法介紹、被動思維與主動思維對比表以及學習資源使用和管理建議。通過對高中學習目標的介紹,學生知道高中階段英語學習的具體目標,通過學習策略的介紹,學生從初高中銜接教學開始便有意識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為學生有效的學習提供必要的幫助。

通過初高中英語銜接課程的教學,教師可以以銜接課程為載體,深化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強化課程意識,也能引導并幫助學生進行初高中平穩(wěn)過渡的策略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克服學習上的畏難情緒,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延長良好的高中英語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王 穎】

猜你喜歡
課程標準
落實《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實踐反思
遼寧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 07:21:44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權威出版
體育教學(2022年9期)2022-10-11 08:20:26
依托《課程標準》的一輪復習側略
立足《課程標準》優(yōu)化一輪復習
穩(wěn)中求進,不斷替身
——依托《課程標準》的二輪復習策略
關于高職課程標準建設的若干思考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34
學前教育課程標準的實現與超越——《美國學前教育課程標準的實踐與思考》評略
基于課程標準的問題導向式學習
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數學教學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
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課堂
語文知識(2014年10期)2014-02-28 22:01:00
章丘市| 兰州市| 大丰市| 瑞金市| 二连浩特市| 西华县| 浙江省| 前郭尔| 上饶市| 永胜县| 抚宁县| 登封市| 礼泉县| 康马县| 措勤县| 清涧县| 合阳县| 吴堡县| 崇文区| 千阳县| 江口县| 武功县| 通道| 乌兰县| 两当县| 安丘市| 丹阳市| 孟村| 达孜县| 嘉善县| 云阳县| 北宁市| 兴安县| 邯郸县| 宣城市| 广安市| 神池县| 东乌珠穆沁旗| 盐津县| 垫江县| 江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