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 奇
(山西省運城市第三醫(yī)院手術室 山西 運城 044000)
近年來,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腹腔鏡手術因具有微創(chuàng)、患者術中的出血量少、住院的時間短、術后恢復快以及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得到了臨床上的廣泛應用。有研究表明[1],對進行腹腔鏡手術的患者在實施麻醉前為其注射長托寧與阿托品等抗膽堿類藥物,可有效地抑制其在麻醉過程中產生過多的氣道分泌物,從而能有效地降低其術后呼吸系統(tǒng)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了比較對進行腹腔鏡手術的患者使用長托寧與阿托品進行治療對其術中血流動力學的影響,我們對近年來在我院進行腹腔鏡手術的78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F(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間在我院進行腹腔鏡手術的78例患者。這些患者均具有進行手術治療的指征,均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在這些患者中,排除存在有嚴重的心、肺、肝、腎等器官功能障礙的患者以及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存在禁忌癥的患者。我院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有39例患者。在實驗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0例,其年齡為25~76歲,平均年齡為(55.4±11.3)歲,其體重為46~74kg,平均體重為(62.7±4.8)kg。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1例,其年齡為26~77歲,平均年齡為(54.9±10.8)歲,其體重為45~75kg,平均體重為(63.4±5.1)kg。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不明顯(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我院為實驗組患者在進行麻醉前注射長托寧,具體的方法是: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為其建立靜脈通路,在對其進行麻醉前30min時,使用劑量為0.01mg/kg的長托寧對其進行肌肉注射,然后聯(lián)合使用芬太尼(劑量為2ug/kg)、丙泊酚(劑量為2mg/kg)、維庫溴銨(劑量為0.1mg/kg)與咪達唑侖(劑量為:0.05mg/kg)對其進行麻醉誘導,同時對其進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然后持續(xù)泵注異氟醚對其進行麻醉維持,異氟醚的濃度為1%~1.5%。術中持續(xù)監(jiān)測并記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我院為對照組患者在進行手術前注射阿托品,具體的方法是: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為其建立靜脈通路,在對其進行麻醉前30min時,使用劑量為0.01mg/kg的阿托品其進行肌肉注射,對其進行麻醉誘導與麻醉維持的方法與實驗組患者相同。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在注射長托寧與阿托品前、注射15min和30min后其心率(HR)、收縮壓(SBP)、舒張壓(DBP)以及平均動脈壓(MAP)的變化情況。
我院采用SPSS19.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正負標準差(± s )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在注射長托寧與阿托品前其HR、SBP、DBP、MAP的水平相比差異不明顯,無統(tǒng)計學意義。實驗組患者在注射長托寧30min后其HR的水平明顯高于注射前,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患者在注射阿托品15min和30min后其HR的水平均明顯高于注射前,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實驗組患者在注射長托寧前后其SBP、DBP與MAP的水平相比差異不明顯(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患者在注射阿托品15min與和30min后其SBP、DBP與MAP的水平明顯高于注射前,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注射長托寧與阿托品前后其HR、SBP、DBP、MAP水平的比較(± s )
表1 兩組患者在注射長托寧與阿托品前后其HR、SBP、DBP、MAP水平的比較(± s )
組別 時間 HR(次/min) SBP(mmHg) DBP(mmHg) MAP(mmHg)實驗組注射前 65.33±7.12 116.78±6.98 74.56±6.01 89.34±8.83注射 15min 后 72.45±7.71 125.25±7.84 78.34±6.58 95.36±9.21注射 30min 后 77.38±8.54 128.39±8.01 80.69±7.04 98.27±10.26注射前 65.21±7.35 118.35±7.02 74.26±5.56 90.23±9.61注射 15min后 67.36±7.08 120.37±7.85 75.81±6.02 91.35±10.92注射 30min后 70.27±8.12 121.33±7.54 76.13±7.28 91.37±10.52對照組
臨床研究表明,對進行腹腔鏡手術的患者實施麻醉前為其注射長托寧與阿托品等抗膽堿類藥物能抑制其呼吸道產生過多的分泌物,降低其迷走神經的興奮性[2],從而起到維持其呼吸通暢,減少其術后發(fā)生呼吸系統(tǒng)并發(fā)癥的作用。但阿托品對毒蕈堿型受體(M受體)無明顯的選擇性,其在抑制迷走神經興奮性的同時,也作用于M2受體,可引起患者出現(xiàn)心率加快和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3],嚴重時甚至可誘發(fā)其出現(xiàn)心律失常,增加了其手術治療的風險。長托寧則對M1和M3受體均具有高度的選擇性,對M2受體、神經元突觸前膜及心臟均無直接的影響[4],從而使患者的心率維持在安全的范圍內。此外,長托寧還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5]。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在注射長托寧30min后其HR的水平明顯高于注射前,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患者在注射阿托品15min和30min后其HR的水平均明顯高于注射前,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實驗組患者在注射長托寧前后其SBP、DBP與MAP的水平相比差異不明顯(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患者在注射阿托品15min與和30min后其SBP、DBP與MAP的水平明顯高于注射前,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見,與使用阿托品相比,使用長托寧對進行腹腔鏡手術的患者進行治療對其術中的血流動力學影響更小,更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劉小勇.長托寧與阿托品在婦科腹腔鏡手術前用藥的臨床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3,34(23):4702-4703.
[2] 曹爽,何虹,姜治國,等.長托寧與阿托品配伍新斯的明用于婦科腹腔鏡全麻后肌松拮抗的血流動力學變化比較[J].廣東醫(yī)學,2012,33(17):2662-2664.
[3] 鄒學軍,羅興均,簡道林,等.阿托品聯(lián)合甲氧明對脊麻剖宮產手術產婦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3,34(12):1923-1925.
[4] 袁東彬,韋世陽,楊小立,等.長托寧在小兒腹腔鏡手術前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13(9):154-155.
[5] 閆鴻濤,李凱,莊曉晨,等.鹽酸戊乙奎醚用于婦科腹腔鏡患者手術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04(8):158-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