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惠安縣木麻黃沿海防護林建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2016-01-20 20:24:00王玨新
安徽農學通報 2016年1期
關鍵詞:木麻黃面臨問題解決對策

王玨新

摘 要:該文主要分析了惠安縣木麻黃防護林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臺風破壞、病蟲害損害、困難地恢復、遺傳多樣性單一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收集和引進遺傳資源、開展抗性育種、改良造林和經(jīng)營措施、引進其它抗性木麻黃品種和其它沿海樹種等對策,以期能對木麻黃沿海防護林建設起到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木麻黃;沿海防護林;面臨問題;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01-65-03

1 前言

木麻黃(Casuarina)屬于木麻黃科(Casuarinaceae)植物,天然分布于澳大利亞、東南亞和太平洋西南群島等地區(qū),具有速生、抗風、耐干旱、耐鹽堿、耐瘠薄和生物固氮等特點[1-2],在世界上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被廣泛應用于沿海的防風固沙、固氮改土、困難地植被恢復和建立農林復合系統(tǒng)等,也是我國華南東南沿海防護林的主要造林樹種,在沿海前緣干旱沙荒地帶的防風固沙和植被恢復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木麻黃是外來樹種,引種到我國已有100a以上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后,福建、廣東等大面積營造木麻黃防護林用于防治沿海地區(qū)的風沙災害,獲得巨大成功。但由于自然災害襲擊、人為破壞、病蟲害頻發(fā)等原因,加之經(jīng)營措施不當,木麻黃林木長勢衰弱甚至成片枯死,很多地區(qū)木麻黃防護林的斷帶現(xiàn)象嚴重,極大地影響了沿海防護林生態(tài)防護效益的發(fā)揮[4]。

現(xiàn)就惠安縣木麻黃沿海防護林建設面臨的一些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對策,以期能對木麻黃沿海防護林建設起到積極的作用。

2 惠安縣木麻黃沿海防護林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2.1 臺風破壞 惠安縣是受臺風影響較嚴重地區(qū),每年對惠安縣造成較大影響的臺風有4~5次。如2007年的“圣帕”臺風在惠安縣崇武鎮(zhèn)登陸,對惠安縣赤湖國有防護林場的木麻黃防護林造成了嚴重破壞,特別是一些抗臺風性能較差的無性系,3~4a生木麻黃遭受臺風毀滅性的損毀,影響了木麻黃防護林的防護效果,同時增加了防護林的建設成本。

2.2 病蟲害 木麻黃的病害主要有青枯病、黑粉病、潰瘍病、白粉病和立枯病等,另外還有一些生理性的病害如鹽害腫枝病等[5]。青枯病是危害木麻黃最主要和最嚴重的病害之一。木麻黃青枯病是由茄科雷爾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細菌性病害,它原發(fā)生在茄科作物如番茄、茄子、辣椒和其他作物如馬鈴薯、甘薯、煙草、花生等,通過土壤、雨水等途徑傳染到木麻黃,能夠堵塞寄主樹木的輸導組織,造成整株木麻黃的干枯死亡。1964年我國首先在廣東陽江市海陵島發(fā)現(xiàn)青枯病危害,隨后在很多地方陸續(xù)有該病發(fā)生的報道[6]。20世紀70~80年代我省的長樂、平潭等地發(fā)病較嚴重,林分枯死率高達20%~40%,特別是臺風襲擊后發(fā)病率大幅度提高,對木麻黃防護林造成了重大損失,且目前尚未有很好的治理辦法。

木麻黃的主要害蟲包括有蛀干害蟲和食葉害蟲,其中主要蛀干害蟲有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多紋豹蠹蛾(Zeuzera multistrigata)和相思擬木蠹蛾(Arbela bailbarana),主要食葉害蟲有木毒蛾(Lymantria xylina)和棉蝗(Chondracris rosea)。星天牛是木麻黃害蟲中發(fā)生面積最大、危害最嚴重的害蟲。該蟲的主要危害來自于幼蟲,被成蟲產(chǎn)于木麻黃樹干基部的蟲卵孵化成幼蟲后,在木麻黃樹干基部中蛀食韌皮部,使得樹體和根系的養(yǎng)分和水分吸收和傳輸功能受破壞,造成被害樹體干枯死亡,更重要的是因為樹體基本被蛀食,遭遇強風或臺風時極易從基部折斷而死亡。在惠安地區(qū)的研究發(fā)現(xiàn),星天牛對不同年齡的木麻黃的危害程度不同,木麻黃不同無性系的危害率為0~85.0%[7]。

3 困難地恢復

惠安縣共有139.9km的大陸海岸線,其中泥質海岸有33.2km,沙質海岸有52.0km。在這些困難立地中營造木麻黃防護林時往往面臨著鹽堿、沙埋、風折、干枯等難題[8-9]。

沙荒風口造林特別困難。在沙荒風口營造木麻黃常遭失敗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冬季干冷強風的危害。據(jù)多個風口的觀測表明,沙荒地風口大多是面朝正北、東北和西北3個方面的干冷風侵襲,每年冬天8級以上大風約有60~110d,尤其是連續(xù)的冬季干冷強風卷起的細沙對幼樹的樹皮、樹枝和枝干的擊打造成嚴重的機械損傷,造成樹木韌皮部受傷,影響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的上下傳送,導致幼樹局部缺乏水分和營養(yǎng)而形成枯梢或死亡。風口的木麻黃幼樹不但被強風揚起的飛沙嚴重傷害,同時還受到沙埋致死的威脅。據(jù)福建省林科院的觀測數(shù)據(jù),在秋冬強風的吹襲下,風口地帶海沙的移動能力極強。在秋冬4個月時間內,風沙在沙障前堆積的高度可達0.93m,平均每hm2堆積海沙4 290t。由此可見,風口地帶海沙的移動性極強,在強風的吹襲下,常有飛沙埋幼林的現(xiàn)象發(fā)生。另外,沙荒風口的強風裹帶的高鹽分也造成了木麻黃小枝受鹽分脅迫而腫脹變形,形成生理性病害(腫枝?。瑖乐赜绊懥四韭辄S幼樹的生長[10]。

4 遺傳多樣性

木麻黃新品種缺乏和無性系人工林的遺傳多樣性單一是木麻黃沿海防護林建設面臨的嚴峻問題。20a來沿海絕大部分新造木麻黃防護林均使用木麻黃無性系,近年營造的木麻黃防護林絕大部分使用主要幾個木麻黃無性系,如“惠安1號”、“平潭2號”等,雖然木麻黃林的生產(chǎn)力被大大提高,成林速度大大加快,但長期大面積使用單一的無性系使木麻黃防護林的抗性不斷減弱,病蟲害不斷增加,生產(chǎn)力不斷下降,迫切需要選育一些新的木麻黃品種或無性系,改變木麻黃遺傳多樣性單一的問題。木麻黃無性系沒有主根,根系分布淺,使得它在遭遇臺風時易被連根拔起,或遭遇較長時間干旱時易被旱死,且無性系木麻黃防護林提早衰退現(xiàn)象也很嚴重,嚴重影響了木麻黃防護林的防護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

5 對策

5.1 遺傳資源的收集和引進 20世紀80年代營造的實生苗人工林由于衰退老化、自然災害或人為破壞等原因,大部分已經(jīng)被木麻黃無性系林所代替,造成木麻黃的遺傳基礎狹窄,種質資源貧乏、近交衰退較嚴重等現(xiàn)象[4],再采用原有的方法進行無性系選育已很難行得通。要開展木麻黃遺傳改良工作,首先要改變我國木麻黃遺傳基礎狹窄、種質資源缺乏的現(xiàn)狀。因此,開展我省乃至華南東南地區(qū)尚存的木麻黃遺傳資源收集工作,同時從國外引進新的木麻黃種質資源,對拓寬我省木麻黃的遺傳基礎,開展木麻黃的遺傳改良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從2009年開始,我縣從福建、廣東等地收集了48個木麻黃無性系,在惠安縣赤湖國有防護林場建立了木麻黃基因庫約1.3hm2,用于木麻黃速生、抗風、抗蟲、抗病等性狀的選育[7];2014年,在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yè)研究所的幫助下,從澳大利亞林木種子中心(ATSC)引進了11個國家的短枝木麻黃種源27個,家系143個的種子,在惠安縣赤湖國有防護林場建立了種源家系測定林和種質資源保存林。這些遺傳資源的收集和引進為木麻黃的多世代遺傳改良奠定了材料基礎。

5.2 開展抗性選育和雜交育種 針對木麻黃面臨的遭受臺風破壞、病蟲害嚴重等問題,迫切需要開展木麻黃的抗性選育和雜交育種研究。在20世紀80年代木麻黃青枯病初次爆發(fā)的時候,梁子超等[11-12](1982,1984),郭權等[13]曾從粗枝木麻黃和短枝木麻黃×粗枝木麻黃雜交品種中選育了幾個速生抗青枯病的木麻黃無性系,大規(guī)模推廣后成功地控制了青枯病的擴散和發(fā)生。李茂瑾[14]發(fā)現(xiàn)木麻黃無性系和實生苗間的抗蟲性存在著顯著的差異;黃金水等[15]發(fā)現(xiàn)不同種木麻黃的抗蟲性具有顯著的差異。聶森等[7]在惠安縣赤湖國有防護林場對48個木麻黃無性系進行了速生性、抗風性和抗蟲性的比較,發(fā)現(xiàn)這些無性系在這3個性狀間都有極顯著差異,并從中選擇了速生、抗風和抗蟲無性系共10個。木麻黃種內的不同種源間也有較大的遺傳差異。不同種源的生長和抗逆性狀表現(xiàn)差異很大,如所羅門群島種源的耐鹽性顯著高于馬來西亞和中國海南等種源或次生種源,所羅門群島的種源、中國廣西的次生種源的耐旱性顯著高于澳大利亞和肯尼亞種源。利用木麻黃種間和種源間雜交可親和的有利條件,對木麻黃開展種間或種源間雜交,有望把它們的優(yōu)良性狀結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具有速生、干形優(yōu)良和具有特定抗性的新品種或無性系。已有的研究表明,木麻黃種間雜交在苗期已開始表現(xiàn)出較顯著的雜交優(yōu)勢,經(jīng)過苗圃和田間的遺傳測定和選擇,有望從子代中獲得同時兼有父母本目標性狀的個體用于生產(chǎn)推廣。

5.3 改良造林和經(jīng)營措施 沿海的困難立地多,這些困難立地中營造木麻黃防護林時往往面臨著鹽堿、沙埋、風折、干枯等難題。針對海岸前沿干旱風口沙地的特殊困難生境條件,福建省林科院研究獲得了一整套沙荒風口的造林技術。該技術采用抗旱造林和防風固沙防海潮工程措施相結合的配套技術,即選用抗逆性強的種植材料,冬季挖深穴整地、放適量客土和磷肥、春季雨天造林,客土拌泥漿、容器大苗深栽30~50cm,分層填土踩緊,旱季培土撫育保墑或澆水保苗,海灘低地筑沙堤防海潮,秋季設1~2道風障防風固沙。造林方式視微地形變化,采用籬式、叢狀、團塊狀、島狀或行狀三角形配置等多種造林方式,造林密度6 000~8 000株/hm2,起苗時先澆水,栽植后將苗木側枝修剪至1/3~1/2,并澆足定根水。該技術能顯著提高苗木的抗逆功能,如苗木成活率較常規(guī)方法的提高了35%,風倒率降低了19%[16]。

5.4 引進其他抗性木麻黃種和其他沿海樹種 除了沿海已有的短枝木麻黃、細枝木麻黃和粗枝木麻黃外,惠安縣赤湖國有防護林場也從澳大利亞引進了短枝木麻黃亞種因卡那(Casuarina equisetifolia ssp incana)。該亞種為小喬木,高6~12m,原產(chǎn)于澳大利亞東北部沿海地區(qū),小枝疏散下垂,能抵抗沿海的強風及冬天的干冷風,(下轉117頁)(上接66頁)同時能耐沿海最前沿的鹽沫和沙擊對小枝的侵害,防止木麻黃小枝的腫枝病等生理性病害。因卡那木麻黃對沙荒風口的植被恢復和治理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另外,赤湖林場從澳大利亞引進了一些適合于沿海沙地生長的植物進行生長和適應性試驗,包括有白千層屬的綠花白千層(Melaleuca viridiflora)、黃金香柳(M.bracteata)、下垂白千層(M.armillaris),紅千層屬的柳葉紅千層(Callistemon salignus)、串錢柳(C.viminalis),松柏屬的澳洲柏(Callitris rhomboidea)、藍絲柏(C.columellaris),相思屬的耳果相思(Acacia salicina)等,還從臺灣引進海岸防護林樹種臺灣海桐(Pittosporum pentandrum Merr)、海檬果(Cerbera mangamia L.)等,試驗表明這些澳洲植物和臺灣海岸防護林樹種在我省沿海沙地具有很好的適應性,且一些品種具有優(yōu)美的樹形或漂亮的花序。利用這些樹種在我省沿海后沿營造防護林,不僅可以增加沿海防護林的生物多樣性,也可以豐富其景觀多樣性。

參考文獻

[1]Beadle NCW.The vegetation of Australia[J].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2]Dilcher DL,Christophel DC,Bhagwandin HO and Scriven LJ.Evolution of the Casuarinaceae:morphological comparisons of some extant species[J].Amer.J.Bot.1990,77:338-355.

[3]仲崇祿,張勇.我國木麻黃的引種培育和經(jīng)營[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03,17(2):3-5.

[4]張水松,葉功富,徐俊森,等.木麻黃基干林帶分類更新理論、更新方式和更新造林關鍵技術研究[J].防護林科技,2000,???,41-50.

[5]黃金水,何學友編著.中國木麻黃病蟲害[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12.

[6]梁子超,岑炳沾.木麻黃抗青枯病植株的無性系繁殖法[J].林業(yè)科學 1982,18(2):199-202.

[7]聶森,張勇,仲崇祿 等.福建沿海木麻黃速生抗性無性系選育[J].福建林學院學報,2012,32(4):300-304.

[8]林傳鳳.木麻黃無性系在沙荒風口的造林試驗[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 2006,20(5):81-82.

[9]吳逸波.海岸沙荒風口建立木麻黃防護林關建技術研究[J].海峽科學 2007(2):62-63.

[10]邱廣昌,梁子超.木麻黃鹽害腫枝病研究[J].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 1987,8(2):49-56.

[11]梁子超,王祖太.粗雜木麻黃對青枯病抗性的測定[J].熱帶林業(yè)科技 1982,1:31-34.

[12]梁子超,陳小華.木麻黃抗青枯病品系的篩選[J].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 1984,5(1):53-59.

[13]郭權,梁子超.木麻黃抗青枯病品系的篩選技術和綜合防治措施[J].林業(yè)實用技術,(4):7-9.

[14]李茂瑾.木麻黃無性系及實生苗間抗蟲性差異的研究[J].防護林科技,2010(5):56-58.

[15]黃金水,何益良,鄭輝棋.幾種木麻黃抗病蟲性調查報告[J].福建林業(yè)科技1985,50(2):41-45.

[16]張水松,林武星,葉功富,等.海岸帶風口沙地提高木麻黃造林效果的研究[J].林業(yè)科學2000,36(6):39-46.

(責編:吳祚云)

猜你喜歡
木麻黃面臨問題解決對策
木麻黃記
沿海山地木麻黃+厚莢相思混交造林試驗
防護林科技(2019年1期)2019-03-13 05:27:50
木麻黃凋落物化學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春天的木麻黃
閩南風(2017年12期)2018-01-04 18:13:52
漳州市對臺經(jīng)貿合作面臨的問題
營改增的新形式下施工企業(yè)的影響以及應對策略
一項必須做好的育人工程
科技視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2:18:51
關于我國商業(yè)銀行個人理財業(yè)務的幾點思考
國有企業(yè)人才招聘模式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
淺析農村宅基地登記發(fā)證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玉山县| 西林县| 额济纳旗| 锡林郭勒盟| 东兰县| 武宁县| 台安县| 墨江| 建瓯市| 祁阳县| 大同市| 息烽县| 西华县| 彝良县| 莲花县| 金寨县| 怀集县| 丹巴县| 永寿县| 枣强县| 乌鲁木齐市| 松江区| 峨边| 湄潭县| 招远市| 德惠市| 富裕县| 宁蒗| 许昌县| 鄯善县| 大埔县| 巴楚县| 扎兰屯市| 合川市| 江门市| 瑞丽市| 东丽区| 基隆市| 牟定县| 小金县| 武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