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紅 (武漢理工大學 430070)
?
張曉剛繪畫的心理因素分析
劉曉紅 (武漢理工大學 430070)
摘要:本文主要以作者心理、精神的視角,分析中國當代畫家張曉剛繪畫創(chuàng)作中潛在的心理因素,揭示其藝術風格的演變與心理特質的內在關聯(lián),探尋其繪畫蘊涵的心理含義,以期對他的繪畫做出新的、更為深入的讀解和闡釋。
關鍵詞:張曉剛;心理;精神分析;藝術風格
張曉剛是中國當代藝術家的領軍人物之一。他的藝術發(fā)展足跡與中國當代藝術的發(fā)展并行——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孕育,直到二十一世紀的經(jīng)濟繁榮階段的日漸成熟。三十余年的藝術生涯中,他運用近現(xiàn)代中國流行藝術的風格表現(xiàn)革命時代的臉譜化肖像,傳達出具有時代意義的集體心理記憶與情緒。
如果要對他的繪畫作品進行分析的話,我想從藝術家本人的心理活動或者精神狀態(tài)來分析闡釋。根據(j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一個人的心理或精神狀態(tài)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此人的幼兒、童年經(jīng)歷。所以,首先我們可以通過張曉剛藝術家的個人傳記來了解他的童年經(jīng)歷,這可能跟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有直接的影響。
1958年,張曉剛出生于昆明,他是家中四子中的老三。母親邱愛蘭和父親張敬都是公務員。1963年,隨父母移居四川省成都,在那里渡過童年和少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父母均被隔離審查,他被停學在家;從八歲到成年,張曉剛的童年差不多都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度過的。對于張曉剛來說這是一個傷痕累累的時代,他的父母同許多人一樣受到政府的調查,在對他的采訪中他說道:“每晚都會有人來到我家,要我父母承認錯誤”。這時期不斷的政治騷亂和社會動亂影響著中國的各個階層。不過這也因此成為了張曉剛繪畫的開端。為了逃避外界的喧囂,張曉剛將童年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畫畫上。他的媽媽也很樂意教兒子畫畫,因為他父母更擔心在學校停課期間他會跑到街上找麻煩。
從這些經(jīng)歷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那個時代的動蕩以及個體、社會、家庭之間的不信任、猜疑:政府對他父母的那種國家與個體的不信任,父母出于保護幼子的家庭之間的不信任等。這些都在意識、無意識地影響著的藝術創(chuàng)作。例如他的成名作《大家庭》系列,繪畫采用的是老照片的色調,人物沒有審美鮮明的個性,而且人物面部表情呆板、身體僵硬。人物之間沒有互動,他們能夠在一張畫面上的原因只是因為這些人有著宗親的血緣關系。我認為,他之所以可以創(chuàng)造出這樣的繪畫,其實在他的內心深處或者潛意識里就潛藏著這種意向。在他的此系列繪畫中,人們只是按照他們自己本身的角色在站位,人物之間并沒有互動或者交流,他想表達的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下,每個人的麻木或者感到恐慌之后為求生存的麻木、裝死狀態(tài),畫面整體用這種冷調子,讓人與人之間沒有生氣、沒有感情。不僅表達出人與人之間的淡漠不關心、不無信任的狀態(tài),也在批判這種社會關系。而且,從他將整個畫面籠罩在冷調子下,不給人物任何表情和動作,唯獨只有眼睛是有色彩的、鮮活的和有神態(tài)的。我們知道眼睛是通往心靈的窗戶,是可以遠離外界的內心世界。這個外在的大環(huán)境可以抑制人的各種需求、各種感情,但唯獨人的心卻還是逃離這一統(tǒng)治。他將這種鮮活與麻木對照起來,其實是為了諷刺社會環(huán)境、諷刺時代。不過他只是用這種平靜溫和的方式去批判,而沒有去選擇那種激烈的表達方式,我們其實是可以看出他自己也是被壓抑的其中之一,對于這種感情的放縱表達,不止中國那個時代的人們做不到,他也做不到。根據(jù)他畫面的這種安排可以看出他是將這種過錯更大的放諸于時代,是時代給與了他們幾代人造成了創(chuàng)傷。
然而,這也促使他在1992年去了德國,很容易接受和欽佩西方藝術家的作品的原因。他當時在國內屢次受挫與被壓制狀態(tài)與整個德國的境遇差不多。德國在經(jīng)歷兩次資本主義革命的發(fā)展過程中,使其走向了哲學、政治以及人文等唯心主義道路。人對與自己相同的事務會產(chǎn)生“同情”或者一種感同身受的共鳴。因此,德國當時對哲學問題的思考或者藝術中所表達的哲學思潮很快就抓住了張曉剛的注意力,同時也對他產(chǎn)生了深刻地影響。當時盛行人本主義,探究究竟該如何重新看待社會和處在這個變動的社會中的人?真正的困惑不是來自肉體的被束縛,而是廣闊無垠的精神領域里的選擇。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都直接表現(xiàn)于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之中,他將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轉向了內在的思考和心靈的關注。在他成熟時期的藝術作品中,如上所述,他將與心靈或靈魂相連的眼睛選作是一種情感的宣泄和表達方式。在畫面中,這些人物的表情具有一種不含雜質的零度特征。他們的一切欲望與激情都仿佛被壓抑和封鎖在他們刻板的制服之中。我們不知道畫面中的人物是否在思索,是否充滿困惑,是否在猶豫或者做出抉擇。然而,這些人物的眼睛卻是生動的,充滿感情和言說欲望的。這種在現(xiàn)實中無法得到的解放和自由,使他逃到了心靈這片樂土。
這也同樣隱藏了他對這個時代的不滿與責難。在他的1988年3月28日致毛旭輝的通信之中,他這樣說道:“我們是把藝術視為自己生命的最高層次最高價值來建立自己的生活的。在我們心靈深處,有一種非常嚴肅而又充滿責任感的東西……如果沒有這樣的大熱愛之心,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在整個社會都對我們關上大門的時候,我們也許就不會流著眼淚頑強地繼續(xù)到今天?!蔽覀冎阅茉谶@種壓抑的社會環(huán)境中繼續(xù)走下去,源于我們心靈的崇高和心靈深處的善良和道德。我們成為社會的一部分,占有社會的職位,就對這個社會、家庭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參考文獻:
[1]田建國.試析圖像語境下中國架上繪畫的后現(xiàn)代方式[J].大眾文藝,2011(06).
[2]粟憲庭.中國當代藝術的縮影式藝術家 張曉剛和他的縮影式中國人的肖像[J].東方文藝,2006(12).
[3]陳濤.中國式全家福-當代先鋒藝術中的“三口之家”構圖[J].理論探討,2012(05).
[4]王勁松.王勁松的攝影視角[J].藝術界,1998(5).
[5]楊振忠官方網(wǎng)站.“作品”之《全家福》.HTTP://WWW.yangzhenzhong. com/?p=199&lang=zh-cn.
[6]山鷹.中國人20世紀全家?;胤泡d[J].新天地,2007(11).
[7]栗憲庭.1996-2006王勁松觀念攝影10年[J].中外文化交流,2006 (8).
[8]歐陽江河.大家庭:與張曉剛對話[J].東方藝術,2007(6).
劉曉紅,單位: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學生,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藝術美學及其歷史發(fā)展。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