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凱
摘 要:教育改革帶動了課堂教育的改革,教育由原來老師的“教”變成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創(chuàng)設好導入情境,把握好教學目標,采取有效的評價方式,努力提高課堂效率,煥發(fā)課堂新的活力,使學生對數學知識有自己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關鍵詞:優(yōu)化;課堂;教學
為了課堂學習進行得更加充分,課堂教學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應有的功能,并煥發(fā)出課堂新的活力。在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一、優(yōu)化情境創(chuàng)設
情境教學就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環(huán)境和具有色彩樣式的場景對學生實行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意識、思維和能力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導入情境可以點燃學生學習的激情,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中。
1.在實踐活動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數學源于生活實踐,所以在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盡量多讓課堂教學回歸學生實踐,讓學生主動體會知識的積極作用,展示現實生活對知識的實際需求。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有關知識時,可在上課的前一天,要求學生分學習小組,并且制作不同的三角形,分別有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其他多種多樣的三角形。在上課期間,讓各小組拿出自己準備的三角形,并設置疑問引入主題,并且讓全體學生去量取每一個三角形的三條邊及其角度,兩邊之和是否都大于第三邊?三角形的內角之和是否都等于180度?在直角三角形中是否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并最后如何證明?讓學生給出不同的結果,通過比較、討論,得出答案,并明確接下來應該做什么?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讓學生多進行觀察、討論、總結,使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獲得知識。
2.在問題回答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知識從問題中來。想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要善于提出問題,想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方法要會引導學生回答問題。例如,在探究二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時,可引導學生作如下問答:(師)數學最常用思想方法是什么?(生)轉化思想。(師)那要把二次函數的知識轉化為什么知識呢?(生)無語了。(師)還有什么思想方法呢?想想分式方程那章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生)類比法。(師)對了,那怎么研究二次函數呢?(生)各種研究方向就出來了。多進行幾次這樣的問答與思考,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就慢慢變強了。
3.在活動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趣味性是學習的根本源泉與動力,不斷激發(fā)自身的學習趣味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若教師能夠將枯燥、抽象的知識嵌入一定的活動情境之中,通過學生動手來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說明順次連接各種四邊形中點會得到什么樣的四邊形時?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各種四邊形的制作,然后將各邊的中點用繩子進行連接,對產生的四邊形讓學生進行比較、分類、總結。教師再引導為什么,出現各種特殊平行四邊形是由什么因素決定的?這樣就可以輕松地解決
問題。
4.在日常生活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生活當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體現著數學結晶。關鍵是教師要能根據生活現象與生活實例,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為課堂教學服務。例如,在進行“空間圖形研究”活動時,教師可以提問:“用六根一樣長的火柴可以擺出四個正三角形嗎?”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火柴給予學生,讓學生親自探究,在學生的親自實踐過程中,得出不可以的答案。然后教師取出實際模型,說明六根火柴在空間中可以擺出四個正三角形。在這個問題的學習中,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而且對高中數學產生一定的向往。
二、優(yōu)化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一節(jié)課的靈魂所在。要想教學目標有效地實現,就必須優(yōu)化教學目標。
1.深入研究教材,把握三大目標的關系
知識與技能的目標是要求學生學會;過程與方法目標是要求學生會學;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是要求學生樂學。任何分割三維目標的教學都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要注意根據學生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身發(fā)展需要的學習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豐富學生的知識,發(fā)展學生的能力,讓主體參與有效化、情感態(tài)度個性化、目標任務多樣化。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正確地將三維目標有機結合起來,使它統一于教學活動過程之中。
2.妥善處理教材,進行分層次教學
課堂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要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但學生的基礎知識、智力水平和非智力因素存在差異,所以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層次教學。讓后進生“有進步”、中等生“吃得飽”、優(yōu)等生“吃得好”。
(1)進行分組
分組是實施分層教學的前提,為了提高教學的質量,根據學生的成績水平、思維水平,將學生分成A、B、C三個組。A組是比課程教學要求低一點的學生;B組是課程教學要求的學生;C組是比課程教學要求高一點的學生。學生分組不是固定的,而是隨著階段學習情況而調整的。
(2)分層授課
教師根據學生的分組情況對授課的要求做好劃分,注重知識與運用的關聯。教學過程要遵循“學生是主角”的教學方針,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保證分層次教學的實施。例如,在講選學內容根與系數的關系時,A組學生只要知道公式,并會懂得代公式就行了。B組的學生要會懂得公式推導,還有如:“設x1、x2是方程x2-4x+1=0的兩個根,則x12+x22=
,(x1-x2)2= ,若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px+q=0的兩根互為相反數,則p= 若兩根互為倒數,則q=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x2+bx+c=0的兩個根是-1、3,則b=
,c= 。已知方程5x2+kx-6=0的一個根是2,求它的另一個根及k的值。”之類的問題。C組的學生還要懂得如:“兩根均為負數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A.4x2+2x+5=0;B.6x2-13x-5=0;C.7x2-12x+5=0;D.2x2+15x+8=0。已知關于x的方程:x2+(2k+1)x+k2-2=0滿足:兩根的平方和比兩根之積的3倍少10,求k的值。在解方程x2+px+q=0時,小張看錯了p,解得方程的根為1與-3;小王看錯了q,解得方程的根為4與-2。這個方程的根應該是什么?”之類的問題。
3.時常反饋,注重教育目標的評價
教育目標的評價是對教育活動與學生個體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斷的活動。教學反饋在教學的過程中起到一定的影響作用。教師要有強烈的目標意識,同時有意識地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對目標的達成情況加以評價,以便適時調整教學活動??梢圆捎靡韵碌膬煞N反饋方法,進行教學目標的總體性評價。
(1)學生評價
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抽取一定的時間對教學質量進行評估。
可以將結果進行分組,分為A、B、C三組,A組代表教學效果比較好。B代表教學水平能夠符合教學的要求。C組代表教學水平停滯不前。在教師不參與的情況下,讓學生進行自主的投票,用結果反映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
(2)同行評價
由于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有教師進行“聽課”,可以將不同學科的教師集中在一起,讓他們寫出聽課意見以及他們理想中的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方式。這樣改進不足、發(fā)揮優(yōu)勢,會促進專業(yè)成長。
三、優(yōu)化課堂評語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正確及時地把握課堂動態(tài),對學生適當地進行評價,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進展,使課堂充滿人文關懷。
1.多元化,不單一
一成不變的評價語,經常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對學生而言,他們在接受評價的時候都喜歡追求新鮮,追求驚喜,陳詞濫調會讓學生產生厭惡心理,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教師應該不定期地對自己的上課語言和課堂上使用的手勢進行調整,與時俱進,給學生創(chuàng)造不同的感受,讓學生百聽不厭。
2.要公平,不主觀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能因為學生的相貌、成績、身高、家庭背景等對學生產生偏袒或歧視的心理。比如,有的教師上課的過程中,經常對學習好的學生的回答大加贊賞,而對成績不好的學生的回答加以批評,在長此以往的過程中,使得成績差距非常大,影響課程教育的目的。
3.多鼓勵,少諷刺
鼓勵是精神催化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加強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在一節(jié)數學練習課評價中,教師在中等學生站板常規(guī)解題后說:“這位同學做得好不好呢?”全班齊聲說:“好?!苯處熣f:“給個點贊,還有什么補充的嗎?”一位同學站起來說:“他的解題雖然做得比較好,但是還可采用更簡單的方法?!苯處煴硎举澝??!斑@位同學說得對,數學方法有很多,大家要有發(fā)散思維,多思考。”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中使用“你真棒”“你還可以有更好的思路不是嗎”“你的想法太好了”“你就是小天才”等,用這些語言不斷進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4.有情感,不平淡
情感是進行表揚的重要因素,對教學的推進與強化具有顯著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評語盡量帶些情感色彩,這樣既可以達到公正的評價,還可以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
總之,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幽默的語言、深情的眼神、迷人的微笑等各種方法對學生進行評價,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
在教學中要時時優(yōu)化課堂,真正建立“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建立師生友好的學習合作氛圍,讓教與學得到和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曉奇.教學資源及其優(yōu)化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2]劉麗華.利用情感教學優(yōu)化中學課堂教學管理[D].西北師范大學,2012.
[3]邵迎.優(yōu)化中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實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