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寬。教育是一項事業(yè),其意義在于奉獻。去年參加骨干教師培訓,在南京曉莊師范陶行知紀念館里,看到了這樣一首詩:“人生天地間,各自有稟賦,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碧招兄壬姆胃?,正是他一生光輝業(yè)績的真實寫照。
曾看過一則故事,讓我久久難忘。有三個建筑工人在共同砌一堵墻。有人問他們?nèi)齻€人:“你們在做什么?”第一個人頭也沒抬,沒好氣地說:“你沒看見嗎?我在壘墻?!钡诙€人想了想說:“我在賺工資呀?!倍谌齻€人邊干活邊唱歌,臉上滿是笑容,說:“我在蓋一棟非常漂亮的樓房,不久的將來,這里將變成一個美麗的花園,人們會在這里幸福地生活?!?/p>
后來,結(jié)果會是怎樣呢?結(jié)果是前兩個工人一生都是普通的建筑工,而第三個工人卻成了有名的建筑師。
三人曾經(jīng)同是建筑工人,而后來卻產(chǎn)生了如此巨大的差別,原因何在呢?
其實原因就在于他們對待自身工作的認識和態(tài)度是不一樣的。第一個工人把砌磚看成是毫無目的的工作,既看不到它的意義,又認識不到勞動的價值,自然是敷衍塞責,缺乏責任感和上進心;第二個工人砌磚的目的就在于賺錢,自然就視錢的多少來干活,也不能充分發(fā)揮出自己的主觀能動作用;而第三個工人熱愛本職工作,把它看成是一種創(chuàng)造,他有濃厚的興趣,有遠大的目標,有強烈的進取心和責任心。他最后成為有名的建筑師,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把職業(yè)當生活來工作,往往一事無成;把職業(yè)當事業(yè)來奉獻,往往成就非凡。人生道路上,每一次輝煌的背后肯定都有一個鳳凰涅槃的故事,世上沒有不彎的路,人間沒有不謝的花。磨難原本就是生命旅途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當你把所從事的工作,不是單純地只看作一種職業(yè),而是把它看成是一種事業(yè),那么,你就會滿懷激情地去努力追求,付出心血和汗水,就會到達事業(yè)的巔峰。
可是環(huán)顧我們的校園,部分中年教師呈現(xiàn)出不佳的精神狀態(tài):職稱也算到了頂,20多年的職業(yè)生涯,早就退卻了新鮮感,再就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分心,身體還漸感不佳,所以職業(yè)倦怠情緒不斷膨脹,工作少了激情、熱情。有時面若枯井,心如止水,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畫畫圈圈守攤子,安安穩(wěn)穩(wěn)過日子,耽于眼前,安于現(xiàn)狀,圓潤通達,不思進取。最致命的是,多年形成的帶有慣性的思維、工作和生活方式,逐漸在心上裹結(jié)成一層剛愎自用的厚硬外殼,針插不進,水潑不入,定型化效應的陷阱將新鮮氣息阻隔在外。
當然,教師此時有幾分惆悵也在常理之中——畢竟,年齡不饒人。但是,長大和老去又是不可違的自然規(guī)律。人活四十,人生交響的華彩樂章方才入味。過早地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給自己的一生“蓋棺定論”,生活在一種慣性而無變化的程序之中,是對自己的一種殘酷囚禁,也是對漫長人生一種不負責任的浪費。
相信凡聽過特級教師于永正課的老師,都會被這個七十多歲老人的一顆鮮活的童心感動,因為在于老師的身上我們能真切地體悟到生命的靈動,欣賞到智慧的體操,享受到生成的快樂。面對老頑童似的于老師,我們不禁要問是什么讓于老在循環(huán)往復、周而復始的教師工作擁有了平和而靜謐、穩(wěn)定而安逸、單純而自足、親近而怡和、感奮而驚喜、鞭策而發(fā)展、神往而進取之境?答案就是于老是在用不斷更新的生命潤澤著事業(yè),從而造就出了優(yōu)質(zhì)的自我。正如一個哲學家所言:“生命具有了信仰的高度,人對未來的夢想就是信仰的超越?!?/p>
“希望的燈一旦熄滅,生活剎那間變成一片黑暗”。相信沒有哪一位教師會心甘情愿地將自己扔向萬劫不復的黑暗。既然如此,那就讓我們帶著無上的責任、明敏的心靈、無畏的勇氣、堅強的毅力、熱誠的信念重新上路,在“等待一個更好的生活,期盼一個更好的存在,追求更高的善與美”中學會放下過多的心理負擔,保持一顆青青心靈,一路前行。
(作者單位:山東棗莊市薛城奚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