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晉峰
摘 要:當前職業(yè)教育的目標是探索和構建適合時代特征和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工學一體、現代學徒制等培養(yǎng)模式隨即應運而生。而職業(yè)教育欠發(fā)達地區(qū)還需要一些小、快、靈的教學方式作為補充。微課作為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方式深受廣大學生喜歡,文章就微課程在“機械基礎”課程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微課程;中等職業(yè)教育;機械基礎;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2-0043-01
“機械基礎”是技工院校機械類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主要使學生掌握必備的機械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懂得機械工作原理,了解液壓傳動與氣壓傳動的基本知識和運用。著重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诋斍凹寄苋瞬排囵B(yǎng)的需求和技工院校學生的特點,教材在改版過程中注意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化、生動化,注重加強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及構建“做中學”“學中做”的學習過程,充分體現職業(yè)教育特色。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絕大多數院校不可能提供大量和教材完全配套的實訓設備,最有效的辦法是利用優(yōu)秀視頻資源。好的視頻資源可以清晰地表現書本上不可能用語言和文字表述的內容,學習效果也十分明顯。因此,如何構建高效的現代化的教學資源成為我們一直努力思索的問題。2014年4月,第一屆中國職業(yè)教育微課程研討會在上海同濟大學召開,困擾我們多年的問題終于迎來了轉機。
一、微課程的特點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其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微課程主要體現了其“短小精悍”的特點,即時間短、內容少、講解精、效果好。同時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反復學習,利用率高。
二、微課程的設計要點
為了保證微課程的教學質量,必須在選題、課程設計、視頻拍攝、后期制作等環(huán)節(jié)下功夫。(1)選題恰當。微課應選取傳統(tǒng)教學中不好解決或解決不好的課題,主要應選取教學中的典型、重點及難點,還需要考慮是否適合多媒體的表達。(2)課程設計。完整的課程設計包括教學過程、課件、教學資源、教學反思等多個方面,應力求實現情景創(chuàng)設新穎、過程精練、實效性強、資源有針對性等。(3)視頻制作。微課時間短,除了在教學設計上有特色外,還要使用多媒體技術,如動畫、圖表、音視頻等方式來表達,能夠吸引眼球。
三、微課程教學實踐
以平面連桿機構的演化為例,采用“講課式+PPT”的方式進行微課程制作,并輔以錄音和字幕。第一步搜集媒體素材,制作PPT課件;第二步用錄頻軟件一邊演示一邊講解,錄制視頻;第三步對錄好的視頻進行處理。微課程制作好之后,應根據學校和學生實際,采用課下自主學習或課上集中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結束后,教師必須組織學習討論和作業(yè)輔導,同時結合行動導向教學模式,讓學生將討論的結果集中展示,及時發(fā)現問題和不足,并盡快解決。為了及時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內化所學知識,必須做好配套資源的設計,即課后測試題的設計。學習結束后,學生需利用網絡接收相應的測試題(以每一個微課件講解的知識點作為考點),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完成后回傳,教師根據考點要求做出評閱,學生得到最終測試成績的同時,還能看到教師反饋,及時發(fā)現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和不足,再次利用微課件學習,最終達到每個考點每個學生都能夠掌握的目的。為了提升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應注重測試題的游戲性和趣味性,如消消看、連連看等游戲闖關型的測試題非常受學生歡迎。教學反思作為課程的結束環(huán)節(jié),亦是不可或缺的。在本次教學活動中,通過反饋,發(fā)現學生普遍能夠理解平面連桿機構的演化過程,但是對演化后的每一種機構的特點不是很明確,針對上述情況,對微課程進行改進和再設計,將平面連桿機構的演化修改為演化過程和演化后導桿機構的特點兩節(jié)微課件,分別講解演化過程和演化后機構的特點。經過再一次的學習和實踐,順利完成了平面連桿機構的課程教學,教學效果顯著提升。
四、結束語
學生自主學習前提下的微課程學習中,把握好“恰當的選題”“合理的過程”“高效的課件”“豐富的教學資源”“及時的反饋”及“持續(xù)改進”等環(huán)節(jié),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習效果。同時,我們應認清職業(yè)教育微課程的本質,采用積極合適的教學方法及策略,不盲目夸大微課程的應用范圍;我們應認清微課程資源建設仍然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我們只是通過資源建設,實現教與學方式方法的變革,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和效果;我們應認清職業(yè)教育微課程的教學設計和服務學生的初衷,不過分強調微課程的呈現效果;我們還應重視微信(訂閱號)+微課程的平民化方式,不過分要求學校提供大量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傊?,職業(yè)院校要加強微課程的教學設計,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陳長生.機械基礎[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1.
[2]胡鐵生.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3]楊明,郝雙美.高等職業(yè)教育微課教師培訓項目的障礙及對策[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5(01).
[4]邵華.微課理念引導的高職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成人教育,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