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踐(中國人民大學 繼續(xù)教育學院,北京 100872)
?
《中庸》里的社會和諧思想
張踐
(中國人民大學 繼續(xù)教育學院,北京 100872)
[摘要]《中庸》是儒學重要的著作,集中闡述儒家的哲學思想,其中包含著豐富的社會和諧觀念。為了維持社會和諧,儒家倡導“持中守正”的思想方法,反對任何極端主義的行為方式;為了使社會成員心態(tài)和諧,儒家提倡“素位守?!钡纳罘椒ǎ粸榱舜龠M各個民族、國家之間的和睦相處,儒家主張“并行不?!钡陌l(fā)展理念?!吨杏埂分械暮椭C思想,對于我們當代社會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關鍵詞]儒學;《中庸》;中庸之道;和諧社會
《中庸》是儒家四書之一,集中講述了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簡單說,中庸之道就是“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辦事情不走極端。而實行“中庸之道”,就是要達到促使社會和諧的目的。子思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边@里實際上把“中”與“和”放到了“體”和“用”的位置上。“中”是根本的原則和方法,而“和”則是要實現的目標。即通過運用中庸之道,實現社會的和諧。在這里,《中庸》特別強調了中道對于建立和諧社會的價值。為此,儒家提倡思想方法上持中守正,生活態(tài)度上素位守常,發(fā)展觀念上并行不悖。
《中庸》引孔子的話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以下凡引本書不再標注)君子、小人,是孔子評價人的時候最常用的概念,君子是士人應當追求的榜樣。關于君子的概念,儒家經典中有多種論述,但是最基本的含義是指道德高尚之人。而小人在儒家的經典中,則多是指道德品質缺失的人。在這里,孔子明確把“中庸”和“反中庸”作為君子、小人的基本差異。為什么君子的行為應當是堅持中庸之道?因為君子以修德立身為根本,能夠通過“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盡心上》)的反思過程,發(fā)現自己心中稟賦于上天的善良本性,然后再依照本性行事,就是“率性之謂道”,就自然符合包括“中庸之道”在內的各種道德。如首章所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蹦軌蜃苑幢拘牡娜?,就會在行動上符合這種根本的大道。孟子通過堯、湯武說明君子如何“自返本性”。他說:“堯舜,性者也;湯武,反之也。動容周旋中禮者,盛德之至也?!保ā睹献印けM心下》)
小人的行為正相反,是由于小人在為人處
子曰:“素隱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素隱行怪”、“半途而廢”就是小人反中庸的具體表現。第一種態(tài)度是“索隱行怪”,即在現實社會上遇到困難后,就放棄了中庸之道,而靠走極端方法博取社會的關注?!八麟[”是指一些學者不去研究當務之急的現實社會問題,而是在一些隱逸偏僻的問題上做功夫。如朱熹注釋說:“索隱行怪,言深求隱僻之理,而過為詭異之行也。然以其足以欺世而盜名,故后世或有稱述之者?!睘槭裁磿霈F這樣的現象?主要是由于研究現實的社會問題有一定的風險,而且是否可行效果立顯,容易被否定。而做那些偏僻古遠的“學問”,既可以繞過尖銳的社會矛盾,又可以欺世盜名,吸引眼球?!靶泄帧眲t是指行為放蕩怪癖,以自己不符合社會倫理規(guī)范的行動來引起社會的關注,其實這也是一種違反中庸之道的逃避行為。例如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即曹魏正始年間(240~249)的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和阮咸七人。當時社會處于動蕩時期,司馬氏和曹氏爭奪政權的斗爭異常殘酷,導致民不聊生。文士們不但無法施展治世的理想,而且時時擔憂生命,因此崇尚老莊哲學,從虛無縹緲的神仙境界中去尋找精神寄托,用清談、飲酒、佯狂等形式來排遣苦悶的心情,“竹林七賢”成了這個時期極端文人的代表。從正統(tǒng)的儒家立場看來,“素隱行怪”的作風是不符合中庸之道的。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是不是也存在著“素隱行怪”呢?那些奇裝異服,行為怪癖的青少年,例如“嬉皮士”、“朋克”等等,都是這樣的典型。
第二種態(tài)度是“半涂而廢”。涂通途,即半途而廢。朱熹注釋說:“遵道而行,則能擇乎善矣;半涂而廢,則力之不足也。”也就是說一些人開始正確選擇了中庸之道,但是行至半途力不能及,所以放棄了。當然“力之不足”有多種情況,可能只是實力的不足,但可能更多的則是定力不足,因外界欲望的誘惑而放棄中庸之道,自暴自棄,隨波逐流。夫子自謂:“吾弗能已矣”,就是說我是不能自已的。朱熹注釋說:“圣人于此,非勉焉而不敢廢,蓋至誠無息,自有所不能止也?!币驗榭追蜃幽軌蜃龅健奥市灾琳\”,因此可以“志誠無息”,堅守中庸之道不輟。
第三種態(tài)度是“遁世不見而不悔”,這才是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鬃由甏呵飸?zhàn)國的亂世,終生堅守中庸之道不易??鬃訉幵覆粸槭廊酥獣裕膊挥谩八麟[行怪”的方法嘩眾取眾,盜取功名。同時堅持實行中庸之道,即使沒有得到社會的重視也絕不做半途而廢的事情。因此在當時的社會上孔子及其學生們顯得落落寡合,不合時宜,被一些世俗之人看成“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論語·憲問》),“累累若喪家之狗”(《史記·孔子世家》)。但是孔子本人對此只是一笑置之,仍然以無怨無悔的精神堅持死守善道,并通過著書立說,教育學生使之發(fā)揚光大,因此孔子才成為中華文化的圣人。
孔子非常推崇歷代圣王處理事務的中庸方法,他說:“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庇媒裉斓挠^點解讀《中庸》這一章的思想,頗有一些領導科學的意味。從儒學發(fā)展史上看,子思是將孔子的認識論發(fā)展成了方法論??鬃诱f“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保ā墩撜Z·子罕》)也就是說,孔子在調查時,善于通過比較、推論獲得新知。本來自己沒有這方面的知識,不過通過對方的兩方面的極端言論的詰難,綜合分析而獲得新知?!吨杏埂愤@段話,既包括認識方法,同時又產生出符合中庸之道的工作方法。筆者認為其中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其一,“舜好問而好察邇言”,朱熹注釋說:“舜之所以為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諸人也。邇言者,淺近之言,猶必察焉,其無遺善可知?!薄昂脝枴本褪窃诹私馐挛锏臅r候,首先要放下主觀成見,多聽多問,看看民眾是如何想的,他們對事物有什么看法。儒家一向認為:“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保ā渡袝ぬ┦闹小罚┧^的“天命”、“天道”,都是通過民眾的眼睛看到的,通過民眾的耳朵聽到的。敬畏天命、遵循天道,首先必須尊重民意,了解民眾的呼聲。舜帝不僅“好問”,而且特別“好察邇言”,即聽聽普通民眾淺顯的言論。只有保持了這種謙遜的態(tài)度,才能真正聽到來自社會最底層的聲音,把握社會發(fā)展的最深層的問題。
其二,“隱惡而揚善”,朱熹注釋說:“即然于其言之未善者則隱而不宣,其善者則播而不匿,其廣大光明又如此,則人孰不樂告以善哉?!睂τ诿癖娨庖娭猩屏嫉摹⒚篮玫氖挛镆罅μ岢?;對于其中惡劣的、庸俗的東西則要壓抑、隱藏,不使之流傳。傳說舜在傳位給禹的時候曾經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保ā渡袝ご笥碇儭罚┻@里所說到的“允執(zhí)厥中”,也包含了在善和惡之間的把握。因為“人心惟?!保拭癖姷囊庖姴粫峭耆_的,如果讓那些負面的東西得以流傳,則喪失了圣王“道統(tǒng)”導民向善的宗旨。
其三,“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朱熹注釋說:“兩端,謂眾論不同之極致。蓋凡物皆有兩端,如小大厚薄之類,于善之中又執(zhí)其兩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則其擇之審而行之至矣。”也就是說,對于收集到民眾的言論,特別要注意其中兩方面極端的言論,只有把握了兩端才是全面的。但是對于差異極大的極端言論,不能都簡單地當成民意全面用于施政。孟子說:“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更何況于人,更是千差萬別,利益要求懸殊。因此在行政的時候不僅善于體察民情,并能夠在兩端之間保持中道,把握多方的利益平衡,用其中道于民,這樣才能得到大多數民眾的歡迎。朱熹又說:“此知之所以無過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
總之,通過這“三步思維法”,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的圣王的明道之法,行道之規(guī)。它不僅反映了舜帝認識事物時的精細審慎,也反映了舜帝處理事物時的辯證明達。我們可以作為一種良好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借鑒吸收。
為了在社會形成一種和諧穩(wěn)定的氛圍,儒家提倡“素位守?!钡乃枷?。子思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素其位而行”的內容是:每個人都要安于自己的身份、地位、職業(yè),行所當行之事。這是一個教人們如何立身處世的態(tài)度問題,也是保證社會和諧安穩(wěn)的大問題??鬃诱f:“中庸之為德也,民鮮久矣”(《論語·雍也》),認為缺乏中庸之德是社會混亂的原因。很重要一點,就是人們不安于本分。當今社會輿情囂囂,網絡上充斥著各種極端的言論,正是這種不安本分的心態(tài)的具體表現。
《中庸》一書沒有回避社會的矛盾和問題,明確提出了“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社會存在富貴、貧賤,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態(tài)度。有人憤憤不平,有人怨天尤人,有人試圖取而代之,有人主張贏家通吃……儒家的立場不同于這些觀點。儒家并不認為富貴都是合理,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關鍵要看富貴是如何獲得的,必須取之有道。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保ā墩撜Z·述而》)當社會上很多“富且貴”不可求的時候,儒家主張“素其位而行”,要安貧樂道??鬃诱f:“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先進》)顏回的快樂,絕不是對貧困的生活快樂,而是因為自己信守了道義的原則,不為原則出賣靈魂的快樂。子思說:“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就是講君子的一種職業(yè)道德,就是要有干一行愛一行的良好心態(tài),在每一個行業(yè)的奉獻中找到成功的快樂。
儒家這種“素其位而行”的觀念,與某些所謂的“現代觀念”很不一致,因此容易引起很多人的誤解。西方近代資本主義革命之后,“自由、平等、博愛”的觀念成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似乎凡是有違平等的觀念都是反動的,都應當在“革命”中被推翻。但是如果深入理解西方的價值觀念,那么我們就會看到,西方所說的“平等”不是結果的平等,更不是說每一個人都應當獲得平等的財富,而僅指公民身份的平等。其實在各種社會機會面前,財產私有制度使那些含著金勺子出生的人,仍然有平民們無法企及的優(yōu)勢。不過西方經過對資本原始積累階段企業(yè)利潤最大化經營理念的反思,采用了普遍的福利政策,使得社會貧富差別縮小,因而使得社會能夠和諧運轉。當然這也需要生產力發(fā)展長期的積累,需要幾代人為此付出堅苦的代價。而社會的發(fā)展,需要一個漸進的量變過程。只有當社會生產力積累到一定程度,社會才會發(fā)生質變。那種“殺富濟貧”式的“不斷革命論”,并不能自動帶來生產力的發(fā)展,而只能在不斷的動亂中破壞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而在社會發(fā)展的積累階段,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安定的秩序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儒家“素其位而行”的觀念,正好適合了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時期的需要。
“素其位而行”在具體做法是:“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在存在富、貴、貧、賤,等級差異的社會中,最常見的現象就是居上陵下,在下援上。當然首先是在上位者要做出表率,不能欺凌下屬。而我們的社會中恃強凌弱、仗勢欺人、狐假虎威、炫富斗富等等,都會激起下層民眾的極大反感,有違中庸和諧之道。同樣居下位者攀附權勢、阿諛奉承、趨炎附勢、結黨營私,也只能造成社會秩序的紊亂。所以子思說“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君子在存在差異的社會中,要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最終等待命運的決定。而那些沒有道德的小人,則希圖通過投機取巧獲得僥幸的成功。因此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這里涉及到一個關于命運的問題。過去在極左的年代里,一提到命運一詞就馬上被批判為“唯心主義”。其實我們實事求是地看,社會人生確有一些個人意志無法左右的大形勢、大環(huán)境,這也不是我們僅僅憑借愿望就可以改變的。比如人出生的時代、國家、家庭、身體先天條件等等,都是客觀存在的。對于這些問題,不可能因為“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因此儒家不像墨家那樣否定命運的存在,墨子說:“自古以及今,生民以來者,亦嘗見命之物,聞命之聲者乎?則未嘗有也。”(《墨子·非命上》)同時儒家也不像道家那樣主張順從天命。莊子說:“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保ā肚f子·人間世》)儒家則主張在社會大形勢不可改變的情況下,君子應當努力為善,按道德的標準行事,孟子說:“若夫成功,則天也。君如彼何哉?強為善而已矣?!保ā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熬有蟹ǎ再姑岩??!保ā睹献印けM心下》)孟子的這些思想,就是對子思“君子居易以俟命”思想的發(fā)揮。儒家的命運觀,是主張在客觀大環(huán)境無法人為改變的前提下,應當盡量發(fā)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努力按規(guī)則行事,最終等待命運的裁決。后來這個思想就被通俗地演繹成一句俗話:“盡人事而聽天命”。在承認“天命”的前提下,孟子還特別指出:“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保ā睹献印けM心上》)“不立乎巖墻之下”就是“君子居易”的另一種說法,強調道德君子不干鋌而走險的事情。
本章提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边@個思想在當代社會是極富有教育意義的。當前我們國家實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既然是市場經濟,有人就認為必然需要有一定冒險精神,因此“富貴險中求”成為一些所謂的“成功人士”的口頭禪。其實這既是對真正市場經濟的誤解,也是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的背棄。馬克斯·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指出,敢于冒險,追求高額利潤并不是真正的資本主義精神,這樣的冒險家古往今來都有,但并沒有促成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資本主義精神在于通過精確地計算賺取合法利潤的生產方式,這種生產方式就需要嚴謹的工具理性精神。而我國在市場經濟發(fā)展初期的確有一批冒險家利用國家法律、法規(guī)、政策尚不健全的機會發(fā)了大財,但這也對社會造成了一種非常不良的引導,使人們誤以為市場經濟就是要敢于冒險,于是大膽狂想、瘋狂借貸、虛假宣傳、敢于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其結果只能是制造虛假繁榮,破壞市場經濟秩序。他們所謂的“富貴險中求”并非承擔一定的投資風險,而是指寄希望于違規(guī)操作而不被發(fā)現的“僥幸”,這正是《中庸》所說的“小人行險以徼幸”,我們應當引以為鑒。
子思說:“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辟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p>
本章的內容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孔子思想的評價??鬃邮侵腥A文化的最大繼承者,遠承傳說中的圣王堯、舜,近承周朝的開創(chuàng)者文王、武王、周公。同時孔子的思想又順應自然的規(guī)則,符合天人合一之道。中華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連續(xù)性創(chuàng)新,而不是像其他文化一樣創(chuàng)新必與前代文化斷裂。在這里,孔子的“祖述”和“憲章”起了很大的示范作用。古代的優(yōu)秀文化賴孔子得以流傳,后代的文化賴孔子以開新。所以后人形容孔子的文化價值“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第二部分是對儒家思想中“和而不同”、“殊途同歸”性質進行了精辟的論證,這也是中庸之道的重要內容?!昂汀迸c“同”的關系是中國哲學的一個古老命題,是對中國古代民族多元共生歷史實事的正確反映。西周太史史伯說:“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保ā秶Z·鄭語》)在這里,史伯提出了“和”與“同”這樣兩個形式近似但是本質不同的概念?!昂汀笔遣煌挛锏拿芙y(tǒng)一,“以他平他”指不同事物的并存、交織、摻和、影響,故內部生機勃勃,形成“豐長萬物”的生動局面。相反,同一事物的簡單疊加就是“以同裨同”,不僅不能產生新生事物,而且自己也會衰老、枯竭、滅亡。春秋時期齊國的宰相晏嬰繼承了史伯的和、同思想,他說:“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洩其過?!保ā蹲髠鳌氛压辏╆虌胗门腼冏鞅扔鳎鞣N魚、肉,必須加上不同的佐料,并使用不同的火候加工,才能做出美味佳肴。這是因為不同的原料性能不同,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相互彌補,才能使之達到最佳效果。晏嬰用和同的關系告訴齊景公:“君臣亦然。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保ㄍ希┚贾g不同的意見可以相互補充,糾正不足,防止偏差。孔子繼承了史伯、晏嬰的和、同思想,并將其進行了提升,他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孔子將和、同之辨上升到君子、小人的道德判斷高度,認為盲目追求絕對同一的人是小人,而能夠容忍不同意見的人才是君子。自此之后,儒家學者徹底否定了追求絕對同一的觀念,而將“和而不同”當成文化的最高境界。《中庸》第一章提出了“中和”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薄兑讉鳌穭t提出了“太和”說,“天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弊非蟛煌挛锏拿芎椭C,是儒家中庸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國古代歷史幾千年中多民族可以和諧共生的指導思想。同時儒家學者認為,堅持各種不同的思想,走不同的道路人,最終都會走到一起,這就是“殊途同歸”?!吨芤住は缔o下》說:“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p>
《中庸》第三十章講和而不同,可以看到三層遞進關系。第一層是說:“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辟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碧炫c地是不同的,但各具自己的功能和作用。地的作用是“持載”,天的功能是“覆幬”,既不能相互替代,又可以相互配合,并不存在誰戰(zhàn)勝誰,誰消滅誰的問題。春夏秋冬四季的“錯行”,日月晝夜的“代明”也是如此,不能說哪一個季節(jié)更好,太陽比月亮更重要。在儒家的辯證思維的系統(tǒng)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誰也離不開誰。第二層是說:“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這就是說,世界之大可以使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生存、發(fā)展空間,可以并行不悖,互不侵害。中華文明的這種認識,就與當今世界上另一主流文明——亞伯拉罕系文明的認識根本不同。它們這些宗教文明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強調一神崇拜,認為世界上只有唯一的“真神”,只有皈依他們的“神”才能得到救贖,因此需要用自己的文明取代其他文明。他們從根本上認為各種文明之間是相互排斥的,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文明沖突論”。我們應當大力弘揚儒家“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钡挠^點,用儒家的“和而不同論”替代“文明沖突論”。第三層是說:“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薄靶〉隆敝v的是具體的道理,各說各的,各行其道;“大德”講的是各種“小德”中包含著共同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普遍原理,用基督教文明的話講就是“普世價值”。朱熹注釋說:“所以不害不悖者,小德之川流;所以并育并行者,大德之敦化。小德者,全體之分;大德者,萬殊之本。”朱熹用自己的“理一分殊”說來解讀“小德”、“大德”的關系:“小德”如川,各行其道,所以不悖不害,“大德”如水,能夠反映天下所有水的共同性質,“敦化”、“并育”萬物。在當今世界上,“理一分殊”說為各種文明的對話提供了一種根本性的思想方法,讓人們在承認相互差異的前提下去尋找各種文明的共同點。當代中國著名學者費孝通先生生動地比喻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也許就是對《中庸》的發(fā)揮吧。以“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的精神處理世界各國關系,就會有一個和諧的世界。
[注釋]
責任編輯:郭美星
[中圖分類號]B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79(2016)04-0081-06
[收稿日期]2016-03-22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國際政教關系比較研究”(編號:12JJD730004)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張踐,中國人民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教授。事上,一切以個人利益為出發(fā)點,私欲蒙蔽了心中的善良本性。只有堅守心中善良本性的君子,才能時時處處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能在財富面前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笨鬃诱f“無欲則剛”,所以才能在辦事的時候不偏不倚,無過不及。相反小人為人處世,為了一己之私欲,就敢于做出各種違反中庸之道的事情?!盁o忌憚”就是孔子對小人“反中庸”之性的一種批判。當今的世界,各種極端主義(宗教極端主義、原教旨主義、全盤西化論)大行其道,表面看上來他們都有各種冠冕堂皇的口號,用各種貌似誘人的美好前景欺騙群眾。但是如果剝開他們的畫皮,人們看到的都是那些小人為了一己之私所行的種種“不義”。因此反過來說,當我們看到種種肆無忌憚的極端行為時,我們也可以推斷其背后必有各種不可告人的私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