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王肅《家語》注與韋昭《國語》注的比較

2016-02-13 20:45郭萬青
唐山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16年4期
關(guān)鍵詞:國語

郭萬青

(唐山師范學(xué)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

王肅《家語》注與韋昭《國語》注的比較

郭萬青

(唐山師范學(xué)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東漢三國魏晉是《國語》研究的重要時期,出現(xiàn)了唐固、虞翻、孫炎、王肅、韋昭、孔晁等專門為《國語》作注的學(xué)者。此六家注中,唯韋昭《國語解》存有完本,唐固、虞翻、孔晁都有相當(dāng)數(shù)量的輯佚條目,唯孫炎注沒有一點材料留下來。王肅注存世也比較少,但由于《孔子家語》有些篇章和《國語》相同,因此王肅《孔子家語》注可以和韋昭《國語解》相關(guān)內(nèi)容進(jìn)行比較。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王肅注比較清通簡潔,而韋昭注則引經(jīng)證傳,所釋較詳。

《孔子家語》;王肅;《國語》;韋昭

東漢三國魏晉時期是《國語》研究史上的黃金時期,鄭眾(?-83)、賈逵(30-101)、服虔、唐固、虞翻(164-233)、王肅(195-256)、韋昭(204-273)、孔晁等相繼為《國語》作注。流傳至今且保存完整的唯有韋昭《國語解》一種,其他各家注唯零星見于群書所引述。自清以降,輯佚《國語》舊注各書于各家注多有輯佚條目,而于王肅注則汪遠(yuǎn)孫(1794-1836)《三君注輯存》唯輯佚1條,張以仁(1930-2009)《國語舊注輯?!芬蛑?。雖黃奭(1809-1853)輯佚王肅注 8條,然不為諸家所信從。因黃奭所輯佚王肅另外 7條皆見于《史記·孔子世家》集解,且《集解》亦未明言為王肅《國語》注,而其注文與王肅《家語》注內(nèi)容多同。是諸家或以黃奭所輯者實為王肅《家語》注而非《國語》注,故不錄。然《家語》中有多篇與《國語》內(nèi)容相同,如《家語·辨物篇》與《魯語下》兩篇故事內(nèi)容相同,又《家語·正論解》4篇分別與《魯語下》《晉語八》等部分篇章的內(nèi)容相同,故而《家語》中與《國語》相同內(nèi)容篇章的王肅注對研究王肅《國語》注具有參證作用。

今擷《家語》各篇有注文之句共32條,以與《國語》相關(guān)篇章韋注以及其他各家輯佚之舊注比較,借以窺王肅注之面貌。《家語》用《四部叢刊》影明翻宋本,《國語》用《中華善本再造工程》影宋刻宋元遞修本。先引《家語》,次引《國語》原文及韋注。

一、《家語》注與《國語》注的比較

1.《家語·辨物》:吳伐越,隳會稽

王注:吳王夫差敗越王勾踐,棲于會稽,吳又隳之。會稽,山也。隳,毀者也。

《國語·魯語下》:吳伐越,墮會稽。

韋注:會稽,山名。墮,壞也。吳王夫差敗越于夫椒,越王句踐棲于會稽,吳圍而壞之。在魯哀元年。

【按】韋昭敘述吳越故事原委較王注為詳。王注“棲”字之前蒙前省主語“越王勾踐”。王注“隳,毀者也”用聲訓(xùn)。“墮”上古音在定紐歌部,中古音在定紐果韻;“隳”上古音在曉紐歌部,中古音在曉紐支韻,“果”“支”二韻皆在歌部。《故訓(xùn)匯纂》收“隳”字故訓(xùn)11條,“墮”字故訓(xùn)則較多。二字本為正俗關(guān)系,所記實一詞?!段褰?jīng)文字·阜部》云:“墮,俗作隳?!保?]《廣韻·支韻》亦謂“隳”為“墮”俗字。后則語音分化,遂以為二詞,實非。

2.《家語·辨物》:賓即將事,乃發(fā)幣于大夫,及孔子

王注:賜大夫,及孔子。

《國語·魯語下》:賔發(fā)幣于大夫,及仲尼。

【按】韋注皆在“爵之”下,不斷開?!秶Z》稱“仲尼”,《家語》則稱“孔子”?!翱鬃印币圄敶蠓蛑?。

3.《家語·辨物》:孔子爵之

王注:飲酒。

《國語·魯語下》:仲尼爵之。

韋注:發(fā)所齎幣於魯大夫,次及仲尼也。爵之,飲之酒也。

【按】韋注“齎”釋“幣”之效能,《說文·貝部》:“齎,持遺也?!保?]韋昭釋“爵之”亦較王注為詳?!帮嬀啤睘橐话銧顟B(tài),“飲之酒”則明動作指向。

4.《家語·辨物》:山川之靈足以紀(jì)綱天下者,其守為神

王注:守山川之祀者為神。

《國語·魯語下》:山川之靈足以紀(jì)綱天下者,其守為神。

韋注:山川之守,主為山川設(shè)者也。足以紀(jì)綱天下,謂名山大川能興雲(yún)致雨以利天下也。

【按】韋注較王注釋義為詳。就清通而言,王注則更清通簡切易曉。

5.《家語·辨物》:諸侯社稷之守為公侯

王注:但守社稷、無山川之祀者,直為公侯而已。

《國語·魯語下》:社稷之守為公侯。

韋注:封國立社稷,而令守之,是謂公侯也。

【按】王注前后貫通一氣,韋注釋義詳盡,然語句較散,未如王注釋義明了。

6.《家語·辨物》:山川之祀者為諸侯,皆屬于王

王注:神與公侯之屬也。

《國語·魯語下》:皆屬于王者。

【按】韋無注?!都艺Z》文本較《國語》為繁?!都艺Z》“公侯”“諸侯”二現(xiàn)。

葢謂諸侯之職守山川之祀者為神,守社稷者為公侯,皆屬于王。

7.《家語·辨物》:汪芒氏之君,守封、嵎山者

王注:汪芒,國名。封、嵎,山名。

《國語·魯語下》:汪芒氏之君也,守封、隅之山者也。

韋注:汪芒,長翟之國名。封,封山。隅,隅山。今在吳郡永安縣。

【按】《家語》較《國語》、王注較韋注都為簡潔。韋注所釋較《家語》為詳?!秶Z》公序本、明道本亦存在字作“隅”或“嵎”的問題,二字皆從“禺”得聲,事物之名本因聲托義,后世因音以造文。因其名山,則自以“嵎”字最為彰顯命意,然作“隅”亦未可言誤。

8.《家語·辨物》:今曰大人

王注:周之初及當(dāng)孔子之時。其名異也。

《國語·魯語下》:今為大人。

韋注:今,孔子時。

【按】本處王注所釋較韋注為詳,二者釋“今”范圍不同,韋注以“今”即指孔子之時,而王肅則以“今”指周初一直到孔子之時。從上文“于周為長翟”,則知“今”當(dāng)即指孔子之時,非“周之初及當(dāng)孔子之時”,王注誤。

9.《家語·辨物》:有隼集陳侯之庭而死

王注:隼,鳥也。始集庭,便死。

《國語·魯語下》:有隼集于陳侯之庭而死。

【按】韋注與王注施注位置異,韋注施于“咫”下。

10.《家語·辨物》:楛矢貫之石砮

王注:楛,木名。砮,箭鏃。

《國語·魯語下》:楛矢貫之石砮。

11.《家語·辨物》:其長尺有咫

王注:咫,八寸也。

《國語·魯語下》:其長尺有咫。

韋注:隼,鷙鳥,今之鶚也。楛,木名。砮,鏃也,以石為之。八寸曰咫。楛矢貫之,墜而死也。

【按】韋注較王注為詳。王注出現(xiàn)了副詞“便”。根據(jù)葛佳才《東漢副詞系統(tǒng)研究》,“便”字既可表順承,又可表轉(zhuǎn)折[3]。王注“便”字應(yīng)是傳世文獻(xiàn)中“便”用作副詞的較早用例。

12.《家語·辨物》:此肅慎氏之矢

王注:肅慎氏之矢也。

《國語·魯語下》:此肅慎氏之矢也。

韋注:肅慎,北夷之國,故隼來遠(yuǎn)矣?!秱鳌吩唬好C慎、燕、亳,吾北土也。

【按】王注幾乎與原文相同,釋如不釋。韋注釋國族之名及其地理方位,恐其不足,又證以《左傳》所載。引《左傳》見《左傳·昭公九年》,杜注云:“肅愼,北夷,在玄莬北三千余里?!保?,p2056]洪亮吉(1746-1809)《春秋左傳詁》云:“韋昭《國語》注:‘肅慎,東北夷之國,去扶夷千里?!疟敬??!保?]審孔穎達(dá)(574-648)《正義》云:“《書序》云:‘成王旣伐東夷,肅愼來賀。’《魯語》云:‘武王克商,肅愼氏貢楛矢?!f昭云:‘肅愼,東北夷之國,去扶余千里?!瘯x之玄菟即在遼東北,杜言玄菟北三千里,是北夷之近東者,故杜言北夷,韋言東北夷。”[4,p2056]則洪說本《正義》。所引韋注與今傳《國語》各本韋注俱不一致,《御覽》引《國語》注亦作“北夷”,不作“東北夷”。今所參據(jù)《國語》各本中,董增齡《正義》或據(jù)孔穎達(dá)《正義》等增“東”字,沈镕(1886-1949)《詳注》、徐元誥(1878-1955)《集解》亦云“東北夷”①,或本董氏《正義》。孔穎達(dá)所引韋注“去扶余千里”為今傳《國語》韋注所無,未知是今本韋注有脫誤還是孔氏有增文。因“扶余”之名漢時即有,《漢書·地理志》有“夫余”,《后漢書·地理志》有“扶余國”,故頗難定是非。

13.《家語·辨物》:通道于九夷百蠻

王注:九夷,東方九種。百蠻,夷狄百種。

《國語·魯語下》:通道于九夷百蠻。

韋注:九夷,東夷九國也。百蠻,蠻有百邑也。

【按】董增齡《正義》引《後漢書·東夷傳》:“夷有九種,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元夷、風(fēng)夷、陽夷。”引《詩·大雅·韓奕》毛《傳》:“百蠻,蠻服之百國也。”[6]《偽古文尚書·旅獒》等作“八蠻”,且有學(xué)者以《旅獒》用《國語》文者?!鞍恕薄鞍佟苯猿扪云涠?,非定數(shù)。王注以“種”釋“八”“百”,而韋注以“國”“邑”釋之,恐以王注更合語境文義。

14.《家語·辨物》:故銘其栝曰:肅愼氏貢楛矢

王注:楛箭栝也。

《國語·魯語下》:故銘其栝曰:肅愼氏之貢矢。

韋注:刻曰銘。栝,箭羽之間也。

【按】王注唯釋“其”字,韋注則釋“銘”“栝”之義。《家語》“肅愼氏貢楛矢”與《國語》“肅愼氏之貢矢”語法結(jié)構(gòu)相同,皆為限定語+中心語形式,《家語》之中心語為“楛矢”,定語為“肅慎氏貢”,為一主謂結(jié)構(gòu)?!秶Z》有結(jié)構(gòu)助詞“之”連接定語和中心語,其定語為“肅慎氏”,名詞;中心語為名詞性成份“貢矢”。

15.《家語·辨物》:以分大姬,配胡公,而封諸陳

王注:大姬,武王女。胡公,舜之后。

《國語·魯語下》:以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諸陳。

韋注:分,予也。大姬,武王元女。胡公,舜後,虞遏父之子胡公滿也。諸,之也。

【按】韋注較王注為詳,且所釋之詞亦較王注為多。

16.《家語·正論解》:晉邢侯與雍子爭田,叔魚攝理

王注:叔魚,叔向弟。理,獄官之名。

《國語·晉語九》:叔魚為贊理,邢侯與雝子爭田。

韋注:叔魚,羊舌鮒也。贊,佐也。景伯如楚,故叔魚攝其官也?!秱鳌吩唬骸笆弭~攝理?!倍咏詴x大夫也。邢侯,楚申公巫臣之子也。巫臣奔晉,晉與之邢。雝子,故楚大夫,奔晉,晉與之鄐。爭鄐田之疆界也。

【按】韋注本于“贊理”“爭田”下分別施之。韋注不釋“叔向弟”者,《晉語八》已有之。又引《傳》曰:“叔魚攝理。”則《家語》之文與《左傳》同。

17.《家語·正論解》:罪在雍子,雍子納其女于叔魚,叔魚獄邢侯。

王注:弊,斷。斷罪歸邢侯。

《國語·晉語九》:雝子納其女於叔魚以求直。及蔽獄之日,叔魚抑邢侯。

韋注:蔽,決也。抑,枉也。

【按】韋注“直”下亦有注文,此處唯錄“邢侯”下注。“蔽”“弊”可通,“決”“斷”義同。

18.《家語·正論解》:韓宣子問罪于叔向

王注:宣子,晉正卿韓起也。

【按】《晉語九》作“韓宣子患之”,韋無注。

19.《家語·正論解》:三奸同坐,施生戮死可也

王注:施宜為與。與猶行,行生者之罪也。

《國語·晉語九》:三奸同罪,請殺其生者而戮其死者。

韋注:陳尸為戮。

【按】王注與韋注關(guān)注點不同?!都艺Z》作“施生”,《國語》作“殺其生者”。故王注謂“施宜為與?!睂崱笆币嘤小靶小绷x,不必作“與”字。從下文《家語》《國語》皆作“施邢侯”,亦可知“施”字不誤。

20.《家語·正論解》:乃施邢侯,而尸雍子叔魚于市

《國語·晉語九》:遂施邢侯氏,而中叔魚與雝子于市

【按】遞修本“中”為“尸”字之誤,今所據(jù)《國語》他本字皆作“尸”。

21.《家語·正論解》:公父文伯之母

王注:文伯母,敬姜也。

【按】《國語》無此句,唯作“其母”,因《魯語下》上文有“公父文伯”,韋亦不注。

22.《家語·正論解》:王后親織玄紞

王注:紞,冠垂者。紞,丁敢反。

《國語·魯語下》:王后親織玄紞。

韋注:說云:紞,冠之垂前後者。昭謂:紞,所以縣瑱當(dāng)耳者。

【按】韋注所引“說云”與王注“冠垂者”近似,清人蔣曰豫以為“說云”為虞翻注。賈逵亦釋“冠垂也”,《左傳》杜注同。又王注音,韋無。拙撰《小學(xué)要籍引〈國語〉研究》引諸說比證,知韋注與鄭箋近,或即本鄭箋。實際上韋注與賈、王等所釋命意不同,賈、王釋狀態(tài),韋注釋功能?!都艺Z》注音注與《經(jīng)典釋文》同。

23.《家語·正論解》:公侯之夫人加之紘綖

王注:纓屈而上者,謂之紘。綖,冠之上覆也。紘,為萌反。綖,令戰(zhàn)、余旃二反。

《國語·魯語下》: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纮綖。

韋注:既織紞,復(fù)加之纮、綖也。冕曰纮。纮,纓之無緌者也,從下而上,不結(jié)。綖,冕上之覆也。

【按】王注、韋注釋“綖”同,韋釋“纮”較王為詳,恐亦用鄭箋。錢玄(1910-1999)先生《三禮通論》有圖[7]。其圖既顯示“纮”之形狀,又標(biāo)出“紞”之形狀,可為腳注。

24.《家語·正論解》:卿之內(nèi)子為大帶

王注:卿之妻為內(nèi)子。

《國語·魯語下》:卿之內(nèi)子為大帶。

韋注:卿之適妻曰內(nèi)子。大帶,緇帶也。

【按】所釋“內(nèi)子”同。韋注復(fù)釋“大帶”,王注不釋?!抖Y記·玉藻》:“大夫大帶四寸,雜帶。君朱綠,大夫玄華,士緇,辟二寸,再繚四寸。凡帶,有率無箴功?!编嵶⒃疲骸按蠓虻柎梗庖孕?,內(nèi)以華。華,黃色也。士禆垂之下,外內(nèi)皆以緇,是謂緇帶。大夫以上以素,皆廣四寸。士以練,廣二寸,再繚之。凡帶,有司之帶也,亦繂之如士帶矣?!保?,p1481]若依《玉藻》及鄭注,則士之大帶方為緇帶。韋注似非。

25.《家語·正論解》:命婦成祭服

王注:大夫之妻為命婦。

《國語·魯語下》:命婦成祭服。

韋注:命婦,大夫之妻也。祭服,玄衣、纁裳。

【按】所釋“命婦”同。韋注“祭服”從《周禮》及鄭注。

26.《家語·正論解》:社而賦事,烝而獻(xiàn)功

王注:男女春秋而勤,歲事各祭,祭而獻(xiàn)其功也。

《國語·魯語下》:社而賦事,烝而獻(xiàn)功。

韋注:社,春分祭社也。事,農(nóng)桑之屬也。冬祭曰烝。烝而獻(xiàn)五穀、布帛之功也。

【按】韋注較王注詳盡。董增齡《正義》引《周禮·大司馬》注、桓七年《公羊傳》注以疏證之。

王注:績,功也。辟,法也。

《國語·魯語下》:男女效績,愆則有辟,古之制也。

韋注:績,功也。辟,罪也。

【按】王、韋釋“績”同,然施注位置不同。又釋“辟”雖異,然“法”“罪”實一詞之二義,以韋注最合語境,然王注亦不誤?!啊睘椤绊碑愺w字,《廣韻·仙韻》已謂“”為“愆”俗字。

28.《家語·正論解》:先王制土,藉田以力

王注:田有稅收,藉力以治公田也。

【按】《國語》韋注施注在“遠(yuǎn)邇”下。

29.《家語·正論解》:而底其遠(yuǎn)近

王注:底,平。平其遠(yuǎn)近,俱十一而中。

《國語·魯語下》:先王制土,藉田以力,而砥其遠(yuǎn)邇。

韋注:制土,制其肥磽以為差也。藉田,謂稅也。以力,謂三十者受田百畝,二十者五十畝,六十還田也。砥,平也。平遠(yuǎn)近,遠(yuǎn)近有差也。周禮:近郊十一,遠(yuǎn)郊二十而三,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也。

【按】王、韋釋“底(砥)”同,而如何體現(xiàn)“平”,則王、韋正相反。明章潢(1527-1608)《圖書編》卷八七《田制》引《國語》并注云:“籍田,耕而蹈藉也。砥,正也。平遠(yuǎn)邇,如不易之地家百畝,一易之地家二百畝,再易之地家三百畝類?!保?]雖所釋與韋注不同,然“有差”之思想與韋同。明人湛若水(1466-1540)《格物通》卷八二引《國語》并注云:“平遠(yuǎn)邇,因其道里以為之差,而使之平也?!保?]是從韋注之說。江永(1681-1762)《周禮疑義舉要》卷二云:“此言似與《孟子》合。藉田以力,助耕公田也。砥其遠(yuǎn)邇,似謂遠(yuǎn)者用助法,近者可用貢法也?!保?0]金鶚(1771-1819)《求古録禮說》卷一四云:“江慎修據(jù)《國語》‘先王制土,藉田以力,而砥其遠(yuǎn)邇’以為田賦有遠(yuǎn)近取平之法,近遠(yuǎn)、郊甸、稍縣都、賦法不同,是《周官》砥遠(yuǎn)邇之法也。力役先取諸近,近者多而遠(yuǎn)者少,益遠(yuǎn)民之賦以補(bǔ)近民之力,政乃均平,不知鄕遂用貢,都鄙用助,貢為什一,助為九一,九一稍重于什一。又車椉馬牛芻茭皆征于都鄙,而鄕遂無之。蓋力役與師旅皆出于鄕遂,詳《千椉之國出車考》。而都鄙不征,有大役、大軍乃征于都鄙,然亦?矣。先王砥遠(yuǎn)邇之法蓋如此,安有什一之法僅行于近郊,而自遠(yuǎn)郊以外皆重于什一且至什二乎?”[11]與江持論不同。董增齡《正義》引江永為說。

30.《家語·正論解》:賦里以入,而量其無有

王注:里,廛。里有稅,度其有無為多少之入也。

《國語·魯語下》:賦里以入,而量其有無。

韋注:里,廛也,謂商賈所居之區(qū)域也。以入,計其利入多少,而量其財業(yè)有無以為差也?!吨芏Y》:國宅無征,園廛二十而一,漆林之征二十而五。

【按】韋注較王注為詳。“底其遠(yuǎn)邇”與“量其有無”固當(dāng)皆“有差”,是韋注上文為是,王注恐非。從句法關(guān)系看,“底其遠(yuǎn)近(砥其遠(yuǎn)邇)”是“藉田以力”的伴隨條件,“量其有無”是“賦里以入”的伴隨條件。韋注引《周禮》出《周禮·地官司徒·載師》。朱熹(1130-1200)《儀禮經(jīng)傳通解》引雖稱“傳”,而此處用王肅注,不用韋昭注,或以王注簡要而韋注較繁蕪。

31.《家語·正論解》:任力以夫而議其老?

王注:力,作度之事,丁夫任其長?,或重或輕。

《國語·魯語下》:任力以夫而議其老幼。

韋注:力,謂徭役。以夫,以夫家為數(shù)也。議其老幼,老幼則有復(fù)除也。

【按】韋注釋“力”優(yōu)于王注。王引之(1766-1834)《經(jīng)義述聞》謂:“議其老幼,言度其老幼也?!保?2]朱熹《儀禮經(jīng)傳通解》引雖稱“傳”,而此處用王肅注,不用韋昭注,理與上同。

32.《家語·正論解》:于是鰥、寡、孤、疾、老者,軍旅之出則征之,無則已

王注:于軍旅之役,則鰥、寡、孤、疾或有所共。無軍事,則止之。

《國語·魯語下》:於是乎有鰥、寡、孤、疾,有軍旅之出則征之,無則已。

韋注:又議其鰥、寡、孤、疾而不役也。疾,廢疾也。征,征鰥、寡、孤、疾之賦也。已,止也。無軍旅之出,則止不賦。

【按】王、韋釋同。韋注于“疾”“已”下各施注。

33.《家語·正論解》:其歲,收田一井,出獲禾秉、缶米、芻藁,不是過

王注:其歲,軍旅之歲。一把曰秉。四秉固稜穗連。藁芻不可分,故曰步缶。十六斗曰也。

《國語·魯語下》:其歲,收田一井,出稯禾、秉芻、缶米,不是過也。

韋注:其歲,有軍旅之歲也。缶,庾也?!镀付Y》曰:十六斗曰庾,十庾曰秉。秉,一百六十斗也。四秉曰筥,十筥曰稯。稯,六百四十斛也。

【按】《家語》《魯語下》正文不盡相同,注亦然。韋注仍較王注為詳。審《家語》寬永十五年(1638)風(fēng)月宗智本王注“固”字作“因”,“”作“秉”。早稻田大學(xué)圖書館藏寬永十五年風(fēng)月堂刊批校本則劃去“獲”字,書眉書“稯”字。張緜周(1893-1952)句讀本《家語》則改王注“固”字作“曰”,“四秉”之“秉”復(fù)誤作“黍”。陳士珂《疏證》則引《魯語下》及韋注為釋。范家相《證偽》則改“獲”作“稯,亦謂《家語》取《國語》文。又孫志祖(1737-1801)《家語疏證》卷五“出稯禾、秉芻、缶米”條云:“宋本與《國語》同,今本《家語》作‘稯禾秉、缶米、芻藁’,譌?!保?3]則《家語》正文與《國語》異者,諸家以為訛誤。審?fù)踝⒈居小稗黄c”二字,恐非可以斷言為譌。

二、結(jié)語

從《家語》《國語》相同內(nèi)容篇目的王注、韋注比較來看,王注比韋注更為簡略,主要在疏通文義,其中典章制度、名物故實少有涉及,而韋注則于典制制度、名物故實言之較詳,且引《左傳》《周禮》《聘禮》等以明之。其注有采鄭箋、鄭注者。及新、舊《唐書》藝文志,則皆錄有王肅《春秋外傳國語章句》二十二卷,宋庠《國語補(bǔ)音敘錄》亦錄。關(guān)于《家語》的真?zhèn)螁栴}目前尚有不同看法。無論真?zhèn)?,《家語》注和王肅的其他注總有一個撰述先后的問題,就《家語》注如此簡略而言,《家語》注或當(dāng)在王肅注三《禮》《左傳》《國語》等書之后。

[注釋]

① 王樹民、沈長云點校本《國語集解》刪去“東”字,謂為衍文,恐亦未審。

[1] 張參.五經(jīng)文字[A].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24冊)[C].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6:274.

[2]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130.

[3] 葛佳才.東漢副詞系統(tǒng)研究[M].長沙:岳麓書社,2005:106-108.

[4] 阮元校刻.十三經(jīng)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0:2056.

[5] 洪亮吉.春秋左傳詁[M].北京:中華書局,1987:688.

[6] 董增齡.國語正義[M].成都:巴蜀書社,1985:36.

[7] 錢玄.三禮通論[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6:87-89.

[8] 章潢.圖書編[A].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71冊)[C].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6:612.

[9] 湛若水.格物通[A].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16冊)[C].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6:734.

[10] 江永.周禮疑義舉要[A].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1冊)[C].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6:729.

[11] 金鶚.求古録禮說[A].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10冊)[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21.

[12] 王引之.經(jīng)義述聞[A].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75冊)[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2.

[13] 孫志祖.家語疏證[A].續(xù)修四庫全書(第931冊)[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49.

(責(zé)任編輯、校對:韓立娟)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ei Zhao's Annotated Guoyu and Wang Su's Annotated Kongzijiayu

GUO Wan-q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The period from Donghan, the Three Kingdoms to Wei and Jin dynasties is an important period in the study of Guoyu,as it saw Tang Gu, Yu Fan, Sun Yan, Wang Su, Wei Zhao, Kong Chao and other scholars who annotat ed Guoyu. Among their annotated editions, only Wei Zhao's is complete. Wang Su's has been rarely seen. As some content of G uoyu is the same as that o f Kongzijiayu, a comparison of Wei Zhao's Guoyuiie and Wang Su's Annotated Kongzijiayu is helpful to our understanding. It is found that Wang Su's annotation is simple while Wei Zhao's annotation is detailed.

Kongzijiayu; Wang Su; Guoyu; Wei Zhao

H109.2

A

1009-9115(2016)04-0022-05

10.3969/j.issn.1009-9115.2016.04.005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xué)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15YJA770004)

2016-03-03

郭萬青(1975-),男,山東寧津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訓(xùn)詁學(xué)。

猜你喜歡
國語
大學(xué)校園推進(jìn)國語普及路徑研究
——以新疆財經(jīng)大學(xué)為例
舊邦新言:《新青年》與國語運動
新疆中職學(xué)校國語教學(xué)策略探討
《〈國語〉研究》
《國語·周語》“奉禮義成”辨析
《國語》故訓(xùn)與古文字
怎樣提高少數(shù)民族初中學(xué)生學(xué)習(xí)國語的積極性
容祖兒《一百個我 國語新曲+精選》
五十團(tuán)少數(shù)民族教師國語強(qiáng)化培訓(xùn)
媽,你好
定西市| 资阳市| 且末县| 馆陶县| 阿勒泰市| 历史| 北川| 西和县| 綦江县| 徐汇区| 苏尼特右旗| 洛南县| 南京市| 江永县| 蒲城县| 灌云县| 营山县| 油尖旺区| 济阳县| 乐都县| 永德县| 越西县| 营山县| 永顺县| 禹城市| 阳泉市| 巴林左旗| 广西| 拉孜县| 兖州市| 彰武县| 通化市| 开江县| 河北区| 玉龙| 遂川县| 高雄县| 福鼎市| 秀山| 拜泉县|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