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燕
(山東省新泰市第一實驗小學)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探討
◆方 燕
(山東省新泰市第一實驗小學)
閱讀教學是現(xiàn)代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需要教師在課程導入、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手段、課后作業(yè)等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使整個小學閱讀教學緊隨時代發(fā)展步伐,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落實閱讀教學的教育目標。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為著手點,展開了探討與分析。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創(chuàng)新策略
小學生處于最具好奇心的年齡段,需要教師通過各種手段,把握其好奇心理,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而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需要教師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將現(xiàn)有的閱讀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保證學生在閱讀教學方法下習得更多知識,提升語文素養(yǎng)。
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同時自控能力較差,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做好課程導入,力求在課程開始的第一時間抓住學生的眼球。教師在進行備課時需要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將所授課程的背景及相關信息進行查閱,盡量多搜集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與課文相關的材料,作為一個導入來展示給學生。也可以將課程導入部分設置成各種小游戲。這樣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保證在幾十分鐘的課堂上注意力集中。
例如,《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在進行教學之前可以安排學生對自家的寵物、動物園中的小動物進行觀察,特別是它們的腳印,并在授課之前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讓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提升對這一課文的好奇心,讓學生喜歡學習這篇課文。這一導入,還能夠幫助學生更細致地觀察生活,讓他們喜愛動物、愛護動物。這樣的導入不近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還降低了授課的難度。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是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好的方法。對情境創(chuàng)設進行創(chuàng)新,就需要教師運用好各種教學工具?,F(xiàn)代小學的教學設施基本完善,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對這些教學設施進行合理地利用。情境創(chuàng)設首先離不開文字的描述,這一點需要教師在授課之前做好準備,將所需要創(chuàng)設的情景進行自我模擬,對其所需要的語言不斷進行完善,力求選擇最具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的語句。這樣才能在情境創(chuàng)設過程中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同時,這一過程也離不開背景音樂、圖片、道具、視頻等物品的配合。小學生的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選擇多種道具,從而更好地幫助其理解課文。
例如,《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課,教師可以自己制作或者安排學生制作小白兔、小灰兔、老山羊的頭像,并準備關于白菜的圖片,并用課件制作出菜園、小車、白菜的生長過程等視頻,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比較逼真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進行分角色表演,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表演欲,并逐漸加深對語文學科的喜愛。這一情境的創(chuàng)設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這樣對情境創(chuàng)設進行創(chuàng)新,幫助學生更好地配合教師進行閱讀教學。
新課程改革之后,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真正的將學生看作教學過程中的主人翁。首先教師要轉變教授法為主的教學手段,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不斷地融入新的教學手段,使閱讀教學的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起來。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的難易程度,選擇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習、課本劇編排、師生合作學習等不同的教學手段。這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愿意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同時,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發(fā)揮互幫互助的精神,并激勵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提升學生思維的活躍度,讓學生的閱讀水平得到整體提升。
例如,《晏子使楚》一課就十分適合進行課本劇的編排。教師可以首先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晏子出使楚國的過程分段進行情景表演,并選出表現(xiàn)最好的“晏子”。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在進行課本劇的編排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晏子的聰明機智。讓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故事更感興趣,從而幫助教師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
由于小學生能力有限,無法給其安排高強度的家庭作業(yè)。而為了保證其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需要教師對課后作業(yè)進行創(chuàng)新,力求讓學生能夠在“玩”中學習。課后作業(yè)并不一定要以紙質形式呈獻給學校和家長,需要通過各種形式讓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掌握并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yè)時,可以安排學生與家長共同完成,這樣不僅方便家長及時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還能加深家長與孩子的感情,并幫助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監(jiān)督。一些課文還可以進行內容上的擴充與改編,從而挖掘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學習過《小攝影師》一課之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與家長共同搜集高爾基的其他作品,并進行閱讀,在下節(jié)課上課時講給其他同學。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高爾基生活的那個年代的社會背景,體會人間疾苦。同時,也要注意跳出這篇課文,讓每位學生都體驗一下攝影師這一職位,回家之后利用課余時間到公園或者大自然中拍攝下自己喜歡的景物。也可以拍攝自己的家人,只要是學生感興趣的都可以用手中的照相機記錄下來。并在全班進行展示,選擇出被更多同學喜歡的作品進行一個小型的展覽。這樣讓學生體會到閱讀教學并不是死板的文字,而是生動靈活并且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一項具有一定的難度但又十分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需要教師在課程導入、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手段、課后作業(yè)幾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落實閱讀教學的教學目標,并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1]馬英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延安大學,2014.
[2]姚秉含.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學,2014.
[3]田春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5,(06):160-161.
[4]鄒佳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與改進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