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雋
(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7)
?
“中”的文化審美意義生成*
楊雋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江蘇南京210097)
摘要:“立象以盡意”是商、周先民傳情達意的基本途徑,不僅語言采取立象盡意的言說方式,文字也呈現(xiàn)為由象形而象意的特征。古老漢字的“象意”符號印證了中國早期文化的“象-意”思想延伸路徑,漢字元初符號無異于中國文化的“元象”符號?!爸小钡脑笈c“立中”政治實踐活動密切關聯(lián)標志著“中”位觀念的形成,“中”位觀為周代“中正”政治理念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成為周代“中正”教化的思想核心,并凝聚為孔子“中庸”思想的主干。正是在“中”的元象召喚下,在“中正”精神傳統(tǒng)的激勵下,“中和”化成中國文化階層的精神動力,中正勇武、溫柔敦厚的品質鑄就了中華民族的靈魂。
關鍵詞:“立象以盡意”;“中正”;“中庸”;“中和”
中國早期漢字“立象以盡意”的符號特征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意象”思維習慣的反映,匯聚著中華先民靈動遐思的漢字“象-意”世界是昭示中國文化精神的永恒符號系統(tǒng),生動顯現(xiàn)著中國早期文化的“象-意”思想延伸路徑。然而歷經(jīng)輾轉演進,漢字的“象-意”符號日益抽象為簡單的筆畫,導致目前漢字符號系統(tǒng)與中國文化、民族精神的部分斷裂。因此回溯立象盡意的歷史記憶,恢復漢字的“象-意”思想延伸系統(tǒng),對中華民族而言是極具價值的文化尋根。在這個宏深博大的文化符號體系中,“中”字具有極為特殊的意義。它的特殊在于,“中”代表了政治意味的封建“中國”的建立,“中”是民族靈魂的出處,是民族品格的典范,是“中和”審美觀念的核心。
一、“中”的“象-意”符號與“中國”的原初意義生成
“意象”思維是中華民族最原初、最具民族辨識度的思維方式,商、周時期的甲骨文、金文呈現(xiàn)的“象-意”世界正是對中國早期詩意象征文化特質的生動反映。甲骨卜辭和金文的“中”字寫作“”、“”或“”,象旗豎立,中間的豎畫為旗桿之象,向右或向左的四條流線形筆畫象旗幟上的游,羅振玉曾云:“象四游之形[1]50,因此“中”本旗幟之象,其意義也由旗幟之象而生成、延伸。唐蘭在《殷虛文字記》中談到:
余謂中者最初為氏族禮會之徽幟……蓋古者有大事,聚眾于曠地,先建中焉,群眾望見中而趨附,群眾來自四方,則建中之地為中央矣。列象為陣,建中之酋長或貴族,恒居中央,則群眾左之右之望見中之所在,即知為中央矣。然而中本徽幟,而其所立之地,恒為中央,遂引申為中央之義,因更引申為一切之中。后人既習用中央等引申之義,而中之本義晦。[1]53-54
依據(jù)唐蘭先生的釋義,甲骨卜辭“中”的元象符號及其意義的生成源于氏族的建中政治實踐活動。建“中”之人與“恒居中央”的人是氏族的酋長或貴族,是四方民眾集結趨附的中心,而四方之眾由其統(tǒng)領。因此“中”字所顯示出的列陣之象無非是以“徽幟”宣示“中”位對于四方的絕對權力,如卜辭云:“中不離眾”[1]50,一語道出“中”位確立的目的在于為民眾建立趨附的明確方位。
“中”的“徽幟”之象作為統(tǒng)治中位的象征進而確立為氏族首領“正”位的標志,如吳大澂云:“中,正也?!盵1]51而且甲骨卜辭中“立中”(7371、7365、7367)[2]2942的出現(xiàn)往往又與征伐卜辭出現(xiàn)在同一版,對此胡厚宣斷定:“立中者,當為軍事駐扎,武裝墾殖,或者是原始氏族社會立旗圈地開辟疆土的孑遺?!盵2]2943由此不難推斷,“中”字最初的“象-意”符號是模擬原始氏族“立中”政治實踐活動的具體樣態(tài)與意義而創(chuàng)造的,“中”在征伐集眾、墾殖圈地的政治活動中既是“中”位的標志,也是首領統(tǒng)御“正”位的象征,“中”字的原初意義明確指向了政治層面。例如,何尊載:“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于天曰:余其宅茲中或(國),自之乂民?!盵3]41“宅茲中國”具體指興建洛邑,建成的洛邑作為天下四方諸侯、群臣、民眾趨就順附的政治文化中心更是西周王權的象征。對此《史記·周本紀》亦有相關記載:“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笨梢姲顕赜蛏系摹爸小蔽皇紫仁擒娛隆⒄巍罢蔽坏南笳?,因此洛邑也稱成周。這里“中國” 雖然具體是指西周都城,其意義雖然與今之所謂“中國”不可同語,卻明顯帶有封建政治“中國”的意味。
《詩》有云:“定之方中”[4]315,以方圓之“中”的建立象征王權“中正”地位的確立,這無疑顯現(xiàn)的是“中”的封建“中國”的實質意義。因此,透過“中”的“象意“符號首先撿拾的是關于早期部族“立中”實踐活動以及營建封建“中國”的政治圖景,從中不難發(fā)現(xiàn)“中” 的“象-意“符號與“中國”原初意義的對應性。
二、“中正”思想與“中庸”之道
“中”的“象意“符號不僅是具體有形的王權標志,而且還是部族首領凝聚四方、平成天下的精神信仰——“中正”觀念的生動反映。由“立中”的徽幟之象而至“中正”觀念的思想路徑,呈現(xiàn)了由具體形象向主觀理念的超越趨勢,由此揭示出“中正”思想與封建“中國”政治意義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這也是“中正”思想能夠全面融入周代禮樂文化的核心思想體系并成為孔子“中庸”之道的思想主干最為直接的原因。
“中正”思想的影響在周代的政治文化生活中隨處可見。周代統(tǒng)治者熱衷于將先祖塑造為部族英雄,擅長借助英雄先祖的人格力量獲得精神支撐與政治威信,因此“祖述堯舜,憲章文武”[5]1634實際是一種強大的文化慣性。堯、舜、文王、武王無不是擁有“中正”之位的部族英雄,他們在“立中”政治大業(yè)中表現(xiàn)出的威武鷹揚、文德韜略都為后人所崇拜、敬奉??鬃釉疲骸八雌浯笮⒁才c?德為圣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nèi),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盵5]1435孔子對舜的評價不乏溢美之辭,言辭溢美中不難見出時空遷轉間被神化的氏族英雄的形象,這使得英雄事跡與史實真相產(chǎn)生一定距離,但同時這種英雄化也客觀上表明人類精神在逐步走向自足自適,周代統(tǒng)治者很大程度上就是將“中正”理念寄托在以堯、舜、文、武為代表的王者的精神人格中,以此表明政治意志、傳達政治訊息。因此,堯、舜、文、武在后代周王那里的價值更大地顯現(xiàn)于精神人格的力量,堯、舜、文、武的“中正”人格風范對周代政治、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這也是后代周王著力彰顯先賢、先王“中正”精神品格的重要原因。
隨著西周王權正宗地位的確立,宗法政治色彩濃重的“中正”思想在周代政治思想體系中發(fā)揮著重大作用,并成為孔子“中庸”之道的重要思想源泉??鬃咏虒W中反復強調君子人格的養(yǎng)成持守,注重塑造“中和”、“庸和”的氣度風范??鬃诱J為成就“中庸”品格首先源始于心靈、精神的“中正”持守,而后外顯于“庸和”的儀容氣度,如《禮記·中庸》云:“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nèi)桑瑥娫粘C;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孔子認為,作為君子應該堅定守持精神信念的“中正”,性情和合而不流移,中正獨立而不偏倚,國有道則胸懷忠正不變之道,國無道則恪守中正之德至死不變。又云:“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 “中正”指向內(nèi)心的修行,是理性的顯現(xiàn),而“庸”德則是“中正”理念支撐下的言行一致的自覺,因此孔子所謂“中庸”要求的是以“中正”理念為思想基礎而形成的常態(tài)化的君子行為風范,營造“中正”、“庸和”的理想境界。
“中”的“象-意”符號所透射出的“中國”的原初意義是“中正”思想生成的政治原因,并伴隨周代禮樂文化而發(fā)揚遠播,筑就了孔子“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內(nèi)涵。時至今日,雖不能說“中庸”思想全面代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但“中庸”思想對中國歷代文化階層的精神追求發(fā)生了的深刻影響顯然是不爭的事實。
三、“中正”品格與“中和”審美觀念
“中”的“象-意”符號既是以徽幟之象標志王權統(tǒng)治的“中正”地位,同時又隱含著四方集結于“中”的和同之象,這種“中正”與“和同”之間的密切關聯(lián)源始于氏族“立中”政治實踐活動?!爸小钡摹跋?意”符號通過揭示“中正”與“和同”聯(lián)袂合一的源始政治力量而將“中”字的符號意義向“中和”延伸,因此高揚“中正”理念的同時,“和同”天下必然作為同一主題的序曲或尾聲而出場。
“中正”品格的養(yǎng)成是周代禮樂教化的首要德育目標,這成為西周王權“中正”地位確立的標志,反映出周代統(tǒng)治集團的政治自信與威嚴。與此同時,西周統(tǒng)治者并沒有沉醉于過往的勝利,而是迫不及待地以文化姿態(tài)消解伐取天下的猙獰面目,“揖讓而治天下”[5]1529渲染為西周統(tǒng)治集團的美好政治理想,禮樂文化登上了周代政治舞臺?!抖Y記·樂記》云“合和父子君臣,附親萬民也,是先王立樂之方也?!陛x映著王者威儀的“中正”精神在洋溢著合敬歡愛的禮樂演詩儀式中藝術化地憧憬著君臣和敬、長幼和順、父兄和親的理想境界,“中正”與“和合”交融的禮樂藝術集中反映了周人的“中和”審美觀念,“中和”也成為中國政治文化體系中最恒久最具折服力的話語。
《論語》曾載孔子在齊國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并對《韶》樂發(fā)出盡善盡美的贊嘆,而稱《武》樂盡美未盡善。其原因在于,相傳舜揖讓而取天下,無需干戈,天下歸一,而后作《韶》樂,《韶》樂是對舜的崇高精神品格的藝術顯現(xiàn),因此孔子稱贊《韶》樂盡善盡美;《武》樂著力展現(xiàn)武王伐取天下的功烈精神,藝術化地完美詮釋了武王的勇武精神,其藝術表現(xiàn)形式可謂美極,但由于難掩武力奪取天下的血腥,在精神品格上難免遜于揖讓有禮的《韶》樂??鬃铀扇〉拿郎萍骖櫟膶徝罉藴收恰爸泻汀睂徝烙^念的顯現(xiàn)。而且,孔子的審美觀念很能代表西周禮樂文化的基本思想路徑,西周統(tǒng)治者在暴力取得政權之后,首當其沖就面臨政權鞏固的重大問題,血腥殘忍的面目急待溫情面紗的美化,“偃干戈,振兵釋旅,示天下之不復用也?!盵6]129由是代之而起的是禮樂文化??梢娢幕牡菆稣菫榱讼狻段洹窐繁硌葜羞^度張揚的武力與戾氣,這意味著武王的勇武中正人格精神的發(fā)揚需要揖讓式的“庸和”融匯其中。
綜上,回溯“中”的“象意”符號并不是止于漢字本身的考察,而是試圖超越時空的局限展開了漢字與藝術、與政治、與文化整體融通的歷史過程,“立中”—“中國”—“中正”—“中庸”—“中和”不僅是語詞的連綴,而是由“中”的元象出發(fā)的中國文化思想系統(tǒng),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脊梁,動態(tài)呈現(xiàn)了漢字、詩歌、音樂等中國古代藝術合力構筑的“中和”審美理想。
參考文獻:
[1] 唐蘭.殷虛文字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1.
[2] 于省吾.甲骨文字詁林[M].北京:中華書局,1996.
[3] 王輝.商周金文[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4] 孔穎達.毛詩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1980.
[5] 孔穎達.禮記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1980.
[6] 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責任編輯:萬蓮姣
Cultural Aesthetic Significance Generation of “Medium”
YANG Jun
(CollegeofArts,NanjingNormalUin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97,China)
Abstract:“Making image to express meaning” is the basic approach for ancient people of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to convey feelings and ideas. Not only the language adopts the way of making image to express meaning, but also the Chinese character appears the development trend from hieroglyphic to ideography. The “image and meaning” signs of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 confirm the “image-meaning” ideological extension path of early Chinese culture. The original signs of Chinese character are tantamount to the “original image” symbols of Chinese culture. The original image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zhong” (medium)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olitical practice of “neutrality”, which marked the formation of “neutralization” concept. The “neutralization” concept provided the “justice” (moral advocacy and people protection)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Zhou dynasty with a solid ideological foundation, and became the core idea of “medium” moralization of Zhou dynasty, and condensed into the backbone of Confucius's “moderation” thought. It is under the summoning of the original image of “medium” and the inspiration of the spiritual tradition of “justice”, “neutralization” idea powers into Chinese culture class. Therefore, the qualities of just, brave, tender as well as honest and sincere forge the soul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words:“making image to express meaning”; “justice”;“moderation”;“neutralization”
收稿日期:2015-04-12
作者簡介:楊雋(1970-),女,黑龍江哈爾濱人,文學博士,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周秦文學思想研究。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簡帛文獻與諸子時代文學思想研究》(項目編號:11BZW003)的研究成果。本文為江蘇高校優(yōu)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APD)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I0-02;B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5981(2016)03-00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