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夢云
【摘 ?要】現(xiàn)在的中學生大部分都是00后的獨生子女,00后的孩子是大多數(shù)出生在21世紀的新人類。他們會有著不同于前人的開闊視野與屬于他們自己的遠大理想。作為一名中學英語教師,在面對這樣一群中學生,如何讓自己的課堂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至關(guān)重要。
【關(guān)鍵詞】中學生 ?角色轉(zhuǎn)變 ?興趣 ?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3.41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1-1270(2015)03-0050-01
一、轉(zhuǎn)變角色,愛屋及烏
從哲學的觀點看教與學是一對矛盾的主體關(guān)系,教師和學生怎么樣和睦相處,共同完成教學這一客體。我們常說,愛屋及烏。如果學生喜歡老師,那么他們也會盡他們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學這門功課。相反,如果學生不喜歡老師,他們也許不想上這個老師的課,也不愿花費心思學這門功課。這種現(xiàn)象普遍存在,因此,讓學生愛上自己很重要。作為老師,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加強個人修養(yǎng)
就是個人認識、情感、意志、信念、言行和習慣的修煉和涵養(yǎng)。一個人只有通過自覺地遵循社會道德體系的要求,更好地履行個人的社會義務(wù),并不斷地提升個人的人生境界,才能修養(yǎng)成良好的內(nèi)在素質(zhì)。
(二)提高個人魅力
就是個人滿足他人需求的能力。個人由語言,動作,氣質(zhì)所表現(xiàn)出來的,得到別人的感性認可、甚至模仿自身所能散發(fā)出的氣質(zhì),潛移默化地影響他人的情感,活動。更通俗的說,個人魅力也就是個人對他人的吸引力。
(三)專業(yè)能力的不斷加強
1.寫文章,多發(fā)表個人見解,增加個人思考機會;
2.大量看書,自學,但一定要選好書;
3.多和圈里高手交流,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遇到不懂的多請教;
4.建立個人文件管理系統(tǒng),不斷整理自己的原創(chuàng);
5.參加系統(tǒng)學習,找到短板,快速學習;
6.實踐,大量實踐。
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過去,學生與教師的關(guān)系就像孩子與家長一樣。一般的學生都比較害怕老師,這是我自己還是學生時的最大感受。那時,我就想自己一定要成為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學生有什么心里話愿意和我分享。2009年畢業(yè)后,我在培訓學校工作了四年,在這四年里,我知道了如何和學生相處,學生最喜歡什么。首先要讓學生對我的課堂感興趣,因此,在我的課堂上,我會設(shè)計各種游戲,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大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00后的孩子更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開放的思想,更加注重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由于他們的個性特點很明顯,所以正好利用他們這些特點來更好的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三、靈活的教學方式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已經(jīng)不能適應當前的教學,那么如何轉(zhuǎn)變教學方式呢?
(一)學生好動
現(xiàn)在的學生很好動,所以在課堂上就可以讓他們動起來。例如課前,我們可以做個熱身活動。一方面有利于學生集中精力,另一方面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注意力。
(二)愛表現(xiàn)
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小組建立起來后,要是小組的效能充分發(fā)揮出來,就必須開展競賽活動,充分發(fā)揮各個成員的作用,促使他們在積極完成自身學習任務(wù)的同時,幫助和帶動本組其他成員完成預期的學習任務(wù),并營造出濃厚的你追我趕,互幫互助的學習氣氛,實現(xiàn)“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的目的。
(三)愛唱愛跳
現(xiàn)在的學生興趣愛好很廣泛,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就可以利用他們的愛好,幫助自己完成教學活動。例如在七年級上冊正式單元第二單元,學習this 和that,我就給學生們編了一個chant:
this,this,(這個)
that,that(那個)
Whats this? (這個是什么?)
Whats that? (那個是什么?)
(回答都用)Its...
在學習人稱代詞主格和形代時,我也有一個chant:
我是I,你是you,男他he,女她 she,動物它 it it it,我們我們we we we,你們你們you you you,他們他們they they they.
我的my,你的your,男他的his,女她的her,動物它的its its its,我們的我們的our our our 你們的你們的your your your他們的他們的their their their.
我們一邊拍手一邊說唱,很具有節(jié)奏感,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掌握就變的很容易了。
我們老師應適應時代的要求,增強教師自身發(fā)展的緊迫感。有很多老師認為教師的天職就是能把學生學的知識給學生講清楚,認為能講清楚就是心靈的最大安慰,就不是誤人子弟。實際上學生在校學習聽清老師所講的知識只是個人在校成長的一部分。學生聽清知識就能形成學習能力嗎,能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機會嗎,能形成好的口才嗎,能養(yǎng)成與人相處協(xié)調(diào)和獨立的品格嗎?受人與魚,不如受之與漁。這才是社會發(fā)展對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承擔的社會培養(yǎng)任務(wù)。
總之,作為教師不學習,不進步,要完成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下的高效課堂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只有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學習,不斷進步,隨時和教育現(xiàn)代化的步伐保持一致,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才有可能在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下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才能培養(yǎng)出適合時代發(fā)展要求的學生。
【參考文獻】
[1]九年級全一冊《Go for it》.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6月第2次印刷.
[2]七年級上冊《Go for it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6月成都第2次印刷.
[3]張四保主編.《24字教學模式操作手冊》.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5年1月第7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