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 彬
地方財政支出的偏向與制度約束
卞彬
內容提要:財政分權以及基于政績考核下的財政競爭等對地方財政支出結構產生了偏向,單純依靠理順財政收支關系無法根除此種扭曲,必須在制度和體制上做文章,從治本上考慮。因此,厘清法治下的財政體制改革與財政體制改革中的法治的關系,優(yōu)化財政支出結構既要從財政體制改革著手,也要從法治建設著手。健全地方政府權力運行的制約和財政支出的監(jiān)督機制、減少自由裁量權,有效避免財政政策制定和財政支出分配過程中的公共權力濫用。構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的制約體系極為重要,依法設定權力、制約權力、行使權力、監(jiān)督權力,以規(guī)則至上、權利本位、權力控制的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財政體制改革。
財政支出財政分權支出偏好制度約束
財政支出約束優(yōu)化一直是現(xiàn)代財政的一個中心議題,由于財政收支的大頭在地方財政,因此,地方財政支出管理在整個財政支出管理中處于特殊重要的地位?;仡櫄v史,我國曾經對財政支出的偏向進行過多次集中治理,但結果卻是陷于“越治理越嚴重”的怪圈之中。地方財政支出的偏向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最深層次的問題還是在于制度和體制中存在不合理因素。從財政的基本內容和主要運行環(huán)節(jié)來看,制度約束地方政府財政收支,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規(guī)則至上的法治思維就是以既定的法律規(guī)則為依據(jù),以法治為先、法治為大、法治為重的基本要求?;獾胤截斦С銎蚴且粓鲭y打的硬仗,要從根本上消除導致財政支出偏向的制度誘因。在地方政府財政收支活動之中進行判斷、觀察和思考。
1.堅持預算編制的完整性
財政分配的強制性和無償性決定了財政支出必須以法律為重要依托,以強制力為保障。牢記法律的紅線不能觸碰,法律的底線不能逾越。法治或規(guī)則制度是各個項目之間相互制約又相互依存的統(tǒng)一整體,具有系統(tǒng)性、根本性和長遠性。財政支出的預算編制是預算管理的起點,財政預算由于是經法定程序審核批準,具有了法律效力,落實我國新的《預算法》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重要標志與基礎。預算的完整性要求各級政府的收支必須整體納入預算管理。從橫向來看,即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社保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四本預算”,關注這四本預算的收支變化,往往能夠反映出當前經濟形勢,和國家重大改革決策部署動向。從縱向來看,預算層級是一級政府一級預算,包括中央、省、市、縣、鄉(xiāng)的“五級預算”。“四本預算”加“五級預算”在法律層面上確立了全口徑預算體系。各級政府、各部門、各單位必須依照《預算法》的規(guī)定,不能使政府收支游離于部門預算之外,不得隱瞞少列。真正實現(xiàn)“大財政”、“大收入”、“大支出”。落實新的《預算法》是規(guī)范地方政府的預算約束,把地方政府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重大舉措。通過政府預算法治化來促進財政行為法治化,通過財政行為的法治化來達到政府行為的法治化。
2.預算執(zhí)行的規(guī)范性
程序是以多數(shù)人和多元利益并存為基礎的社會調整機制,政府必須在程序上要符合規(guī)范,在實體上符合權限,不能肆意發(fā)揮?!邦A算法定”即預算的編制、執(zhí)行、調整、監(jiān)督等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必須依法而行,必須具有法律程序思維。遵照新的《預算法》相關規(guī)定和流程,一是改進年度預算控制的方式,建立跨年度預算,強化三年滾動財政規(guī)劃對年度預算的約束。不再采取基數(shù)法加增長的編制方法,可以消除承認既得利益的基礎上,把以前決策的錯誤進一步強化和累積的效應。二是法律除了具有實體規(guī)定之外,都有程序上要求。法定程序必須遵從,不可或缺與遺漏,改變預算執(zhí)行的長官意志隨意性,人為增加預算、轉移用途的狀況。如果當年有特殊情況,如受災或者戰(zhàn)爭、突發(fā)公共事件處置等需要增加預算支出的,必須要報人大調整預算方案。各級政府動用預備費安排的指數(shù)不算預算調整,用上級增加的轉移支付安排的預算不算預算調整。在預算執(zhí)行中,一般不采取重點支出與生產總值掛鉤事項方式。并且不要出臺新的減少、調整收入支出的措施。以前在預算執(zhí)行中新增加支出的項目非常多,這對預算是一個沖擊,而且對財政壓力也非常大。三是強化財政決算對預算編制的反饋作用。完善評價指標體系和決算報表體系,著力解決預算編制和財政決算“兩張皮”的問題。
3.預算執(zhí)行管理的嚴肅性
習近平強調:“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jù),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這也是正確處理預算執(zhí)行管理的基本原則,特別是涉及重大財政支出改革需于法有據(jù)進行。一是在財政預算管理、預算執(zhí)行、資金分配等核心流程上,必須建立決策、執(zhí)行、監(jiān)督的相互制約和相互協(xié)調的財政支出約束機制。預算執(zhí)行管理的嚴肅性就要拋棄 “邊抓牌、邊定規(guī)則”的思維方式,確立“定好規(guī)則、再抓牌”的法治思維方式。對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國有資產監(jiān)管、政府投資、政府采購、公共資源轉讓、公共工程建設等權力集中的部門和崗位實行分事行權、分級授權,分崗設權、強化內部流程控制,防止權力濫用。二是推進國庫現(xiàn)金管理。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實時動態(tài)監(jiān)控體系,對財政專戶、財政退庫這些資金作出規(guī)定?,F(xiàn)在財政專戶特別多,除了國庫以外還存在著大量的財政專戶,把財政資金都分散了。要明確哪些方面的特定支出可以設財政專戶,沒經過批準的不可以設。三是建立公開透明預算。從預算公開的內容、時間、解釋說明以及法律責任等,及時和廣泛地向社會公布中期財政支出框架和預算總額中的中期制度以及年度各項總額指標、預算執(zhí)行過程中的監(jiān)察情況、違規(guī)行為的處罰情況。擴大部門預決算公開的范圍和內容,除涉及到國家的秘密信息外,逐步將部門預決算公開到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細化公開的項目水平。全過程、多方位的預算公開,把政府和各政府部門手上所運用的權力以統(tǒng)計方式 “列單公布”。把預算變得“透明”,讓社會和公眾知曉,把預算的錢袋子曬到了陽光之下,讓權力在一個公眾可以看得見的范圍內進行活動。
法治作為一種治國理念,其最基本的就是要限權,法定權限即法無規(guī)定無權力,法治本身就是“控權”機制。“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jiān)督、違法必追究”,這是四中全會提出的要求。法治的兩個主題“法定職責必須為,無授權不可為”是管理地方政府財政支出事務的基本準則。
1.依法用權,不“越位”、“缺位”
一是不受約束的權力都會膨脹。任何權力都必須受到法律約束,絕對的權力必然導致絕對的腐敗。這個社會是不是法治社會?重要的不是給老百姓定了多少法,而是給當官的定了多少法,對公權到底有什么法律約束?這才是真正的法治,也是真正的困難所在。公權力具有單方性、主動性、強制性的基本特征。財政支出權作為一項行政權力,其天生就具有侵益性和擴張性的特征,必須對其進行約束,習總書記最近講的最多的是“權力要關進制度的籠子”。地方財政支出存在越位與缺位并存的現(xiàn)象,固然有著體制上的原因,但與財政支出法治約束乏力也不無關系。四中全會提出的“防止地方保護和部門利益法制化”的表述,說明把一切公權力放到法律制度打造的“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的籠子之中。所謂“沒有規(guī)矩則不成方圓”,“權力清單”是賦權思維和法治的限權的表現(xiàn)。如果缺乏法制的規(guī)范和強制約束,那么政府及其官員就可以隨心所欲地進行財政的收支,可以隨意突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導致管理部門不斷自授權力,擴張管理邊界,又因臨事定規(guī)、朝令夕改,硬化預算約束也只能是一句空話,法制的尊嚴和權威就會蕩然無存,主觀隨意性且不必為此承擔任何責任就難以避免。
二是“法無授權不可為”。以法無授權不可為作為保障,從而約束決策者的恣意。隨著財政分權的深化,地方政府從單純的政策執(zhí)行者變?yōu)榱擞凶陨砝孀非螅凶陨碣Y源配置能力,成為了自身在本地經濟發(fā)展中起著特殊作用的理性主體。法律在賦予公權力,與此同時也確立了公權力的界限和責任。但從各地情況來看,地方安排支出結構上存在明顯的偏向,財政支出嚴重越位,比如好大喜功,建設闊氣豪華體面超前的大機場、大廣場,建設雄偉壯麗的公共建筑,甚至建設能夠體現(xiàn)權力尊嚴和氣派的辦公大樓。政府并無此類事權和支出責任,但是攬權,濫權,把這些弄成自己的事權,弄成自己的支出責任,形成自己的支出權力。但正常稅收又不足以維持此類支出,就靠賣地、借債、亂收費、亂罰款創(chuàng)造收入。運用界定公共需要及支出范圍標準,公共財政要從一般經營性、競爭性領域退出。改變部分立法授權過于寬泛,法律條文設計過于原則和簡陋,使執(zhí)法者擁有巨大裁量權,權力實際運行常常背離法律原旨,改變財政供給范圍過濫、過寬狀況。
三是“法定職責必須為”。我國集中式政治體制和分權式財政體制的有效融合使地方面臨政治競爭和經濟競爭的雙重競爭壓力,追求高經濟增長已經成為地方官員競爭的主要目標。各地方政府都有爭取本地方預算收入最大化的沖動,展開了政府間橫向競爭,必然反應在財政支出結構上。分權下的地方政府因其產權的缺失及“經濟人”的特性,由于不同類型的財政支出規(guī)模和結構對推動地區(qū)經濟增長作用是不同的,為了吸引要素尤其是資本的流入,所有政府的官員為獲得稅收返還、參與增量分成,將公共資源優(yōu)先配置在能帶來更多利益的基礎設施等投資,從而忽視非經濟性公共品及公共服務的投資。對民生的教育、衛(wèi)生、社會保障等公共支出產生了擠出效應,甚至有些還被推向了市場,直接導致公共產品支出和公共服務的空間和比例相對減少,導致政府公共支出結構發(fā)生偏向?,F(xiàn)代財政與傳統(tǒng)的“國家財政”或“政府財政”有著本質的區(qū)別,“法定職責必須為”也就成為政府的法定責任。構建約束政府自利性的制度安排,依法治理財政的終極標靶就是制衡缺失和打破利益集團固化的僵局。未來面臨的重大問題是如何在不打擊各地方政府積極性的前提下,制定新的激勵機制以引導地方政府的由功能型財政向現(xiàn)代公共型財政職能轉變。
2.規(guī)范地方政府債務管理
一是健全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各級政府為了進一步擴大融資規(guī)模和來源,建立了地方政府各種類型的融資平臺,向銀行借款搞建設,使地方政府的債務規(guī)模不斷擴張。必須對地方融資平臺進行清理,清理完了以后,有收入來源的就用收入來源還本付息,有部分收入來源的,就把這部分來源化解和降低債務,沒有收入來源的,就要以政府的預算當中來安排專門的資金進行還本付息。對地方政府的債務進行甄別,如果能夠轉為PPP項目的,就不算在里面了;如果不能轉為PPP項目的政府債務,就納入置換。
二是注重防范和化解財政風險。甄別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存量債務,將其分類納入預算管理。消除政府債務管理不規(guī)范、制度不健全、缺乏統(tǒng)一統(tǒng)計口徑的狀況。地方政府債務實行限額控制,中央政府可運用法律明確規(guī)定財政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或赤字與負債的最大規(guī)模,建立對公共債務、財政支出增長率或稅收負擔的限制,嚴格控制預算外行為,公開違規(guī)處罰措施。嚴格限定舉債程序和資金用途。除那個短期赤字資金以外,不能進入到經常性的支出領域。
三是建立權責發(fā)生制的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新《預算法》在為地方政府舉債“開大門”的同時,也設置了若干安全措施來“關小門”,確立了地方政府舉債的基本規(guī)則。地方政府要公開自己政府的綜合財務報表,相應的相關的評級機構要對地方政府展開信用評級,展開信用評級以后又要滿足國家對地方政府發(fā)債這樣的余額管理的要求,只能在余額規(guī)定的范圍內,在市場可以接受的利率標準下,來完成相應的債務支出,使地方債務的風險可防、可控、透明。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
3.防止政府間財政惡性競爭
分稅制后,為了緩解財政收支壓力,獲得更多的財政收入,地方政府往往通過對上爭取稅收優(yōu)惠政策、對內展開稅收競爭。雖然地方政府缺乏獨立的稅權,但是在中國式財政分權體制下,各地方政府能夠展開事實上的稅收競爭行為。主要方式是培養(yǎng)地方稅源財源,制定稅收優(yōu)惠政策,把它看做招商引資的一個重要的手段。政府間的財政惡性競爭具體表現(xiàn)在,稅收的違法減免、財政返還、人情引稅、買賣稅款、稅收強征、稅收打折、濫用征稅裁量權、支出結構扭曲和隨意減免規(guī)費等。政府間財政惡性競爭的社會危害,包括對稅法剛性的損害、稅源流失、支出結構失衡和擾亂財政分配秩序等方面。地方政府隨心所欲的稅收優(yōu)惠違反了稅收法定的原則,破壞了稅法的統(tǒng)一性,違背了稅法公平的理念,最終損害的是整個經濟的運行。如果每個地區(qū)都存在著不同的稅收優(yōu)惠,這個地區(qū)的企業(yè)就不會重視和強調自身的效率提升,而把精力用于在追求稅收優(yōu)惠政策傾斜上。除非有極為特殊情況,否則區(qū)域性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不再安排。未來財政支出還想授權給稅收優(yōu)惠的話,恐怕也得通過稅收優(yōu)惠的立法來進行解決。產業(yè)性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要根據(jù)國家產業(yè)政策進行安排,消滅模糊地帶和減少自由裁量權,避免人為干擾和隨意性,杜絕所謂良性違法或良性違憲的現(xiàn)象,這是解決以權代法、維持改革秩序的治本之舉。
財政分權是國家內部處理政府、政府與企業(yè)之間財政分配關系的財政體制,除了國家權力與公民權利的關系外,還有公權力之間的關系,即中央和地方的財政關系法定關系,實質上是以法律的形式確定國家治理的基本架構,并為其運轉提供財力支撐。
1.界定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事權關系
實現(xiàn)現(xiàn)代財政體制法制化,建立與財政業(yè)務及管理相適應的授權管理體系,必須協(xié)調好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關系,正確劃分事權是依法規(guī)范和核定收支的基礎。政府間財政關系調整要義在于保持憲政制衡,財政分權指標的設置應該能比較全面反映財政分權的狀況和特征,而不是簡單地對財政分權是大是小下結論。本著憲政制衡原則與經濟激勵相融和的目標要求,突出權責對等,構建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運行機制。①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這種政府間財政關系,原來叫財權和實權相匹配,后來改成為財力和實權相匹配,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它改成叫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政治集權與經濟分權緊密結合是中國式財政分權的核心特征,委托代理關系實質上是政治集權與經濟分權的非對稱關系,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不清晰、不合理的交織現(xiàn)象的局面,表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財力向上級政府集中了,而事權卻不斷地向下級政府下放。地方政府主要追求的是預算最大化,不得不追隨中央政府的導向,更多的是對上級負責,努力爭取上級的財政撥款或補助,“跑部錢進”、“要飯財政”等等難以避免,各地方的辦事處、駐京辦遍地開花難以避免。按照財政憲法的基本原理,遵循國家利益原則、受益原則、行政管理原則,按照一級政府事權的不同層次對財權與事權匹配和再造,即由傳統(tǒng)的財力的路徑轉向事權的路徑。通過法律等規(guī)范化的形式,地方政府的事權應取決于公共物品的外部效應的覆蓋范圍決定,而外部效應限于地區(qū)內的公共物品應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擔,從而可以保證政府活動的受益人和成本負擔人范圍一致,這是走向法治的中國特色的財政分權的重要途徑。
2.合理劃分各級政府間支出責任
財政分權在成功地為地方財政松綁,地方政府雖然逐漸獲得了支出的決定權,但這種權力和其承擔的支出責任又是不一致的,支出責任的高度地方化在中國表現(xiàn)得十分突出?,F(xiàn)行的義務教育和公共衛(wèi)生經費的投入體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建立起來的一種以分散管理為主的投資管理體制,經費來源由地方政府負責籌集提供,基層政府是公共經費的支出主體,造成了“事權屬地化”。導致了支出責任在基層、財力分配在上級的不合理局面,形成了支出責任和財力保障的嚴重倒掛,引發(fā)了基層政府的財政困難的現(xiàn)狀,注定了必然會以各種方式斂財,以滿足各類正當或不正當?shù)牡胤介_支的需求。這樣,加劇了預算外的亂收費現(xiàn)象,千方百計籌集非稅收入,形成所謂的“土地財政”。按照一級政府事權的不同層次對財力與事權匹配進行模式再造,要適度加強中央事權和直接支出比重。同時,要簡化預算層級,現(xiàn)在《預算法》規(guī)定的是國家設中央、省、市、縣、鄉(xiāng)五級,以后可能要逐步發(fā)展成中央、省、縣三級。鄉(xiāng)級政府預算可以由縣級代管,縣級政府可以直接對省不再通過市,改革以后市一級的預算和縣一級的預算是并行的,自己管自己的預算。促進權力與責任、辦事與花錢相統(tǒng)一,全面提升國家治理效率。
3.完善轉移支付制度
財政轉移支付應當規(guī)范、公開,公平、建立專項轉移支付定期評估和退出機制。一是逐步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所占比重。以均衡地區(qū)間基本財力為主要目標,對專項轉移支付進行清理、整合、規(guī)范。二是逐步取消競爭性領域專項轉移支付。中央政府在進行相應的專項轉移支付安排時,中央政府往往會要求地方政府進行資金配套,并且地方配套資金過多,多數(shù)專項轉移支付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配套資金達到30%到40%左右,甚至有的項目配套比例達到70%。解決轉移支付的低效率,專項轉移支付的管理成本高效率低,基層政府部門為了爭取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層層向上級匯報,環(huán)節(jié)很多,一些項目審批的資金不夠透明,也很容易滋生腐敗。三是逐步轉移支付的地方資金配套。因為地方資金配套間接支配了地方政府手里的一些可支配財力,形成地方財力不足而難以落實,有些地方政府為落實配套資金去借債。
財政支出改革的過程,就是法治思維根植和法治方式確立的過程。財政支出改革不僅會改變過去的規(guī)則,還會改變國家治理的手段和方式,本身就是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xiàn)代化途徑。
1.財政支出法律責任
政府支出結構是各種力量相互博弈的結果,反映了不同部門、不同地區(qū)、不同群體在財政資金分配中受益的多少,體現(xiàn)了政府對國家發(fā)展目標的追求。首先,建立健全過錯責任追究制度。要按照“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任何失職或瀆職的違法行為都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做到“花錢要有效、無效必問責”。明確過錯責任追究范圍、追究程序、追究方式等。建立過程可倒查、效益可查詢、責任可追究的追溯機制。對于違規(guī)行為應明確和嚴格懲罰措施,把對單位的處罰和對個人的處罰結合起來,從根本上觸動違法違紀責任人的切身利益,真正提高財政監(jiān)督的震懾力,用法律責任機制倒逼嚴格執(zhí)法和普遍守法。其次,建立“行政機關內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堵塞公共資金的“跑冒滴漏”、取消政府的“賬外賬”。防止通過變通繞道的辦法,以“紅頭文件”、“內部規(guī)定”。開展清理整頓“小金庫”行動,取締各單位形形色色的“私房錢”。
2.嚴格財政支出績效評價
首先,財政監(jiān)督是一種貨幣監(jiān)督,由于資源是有限的,因而其使用不能不考慮到效率。我國《審計法》對政府財政支出側重于財政資金的監(jiān)督,而對政府投資效益則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約束。據(jù)報道,當前財政資金“沉淀”顯現(xiàn)突出的,新一年預算相應也會被壓縮。政府支出的無效率是利益集團私利優(yōu)先的結果,官僚無效行為的共同結果就是過度支出。官僚行為將導致支出超過事實上生產必要公共服務所需要的成本,這將引起無效和卸責。其次,創(chuàng)新財政績效管理。中共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建立科學的法治建設指標體系和考核辦法”。財政支出績效評價不同于微觀經濟組織的效益評價,財政支出績效考評的內容是績效,地方財政支出績效考評應遵循“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原則,即所謂的“3E”原則。從地方政府支出績效預算目標、績效預算編制制度、績效獎懲制度、財務報告制度等方面構建地方政府支出績效預算控制體系。建立分級分層分類的績效評價制度,即財政支出行為過程和行為結果的效益、效率和效果,包括目標考評、財務考評、結果與影響考評、資源配置考評、持續(xù)效能及影響力考評等。消除“重收入輕支出、重分配輕管理、重項目輕效益”的財政資金管理的弊端,積極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最終目標是社會福利最大化。
3.創(chuàng)新財政監(jiān)督管理方式
財稅體制改革既是一場自身的求變革的過程,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財政防范違紀違規(guī)與損失浪費的監(jiān)督屏障。一是強化各級人大對預算的審查監(jiān)督。在現(xiàn)代法治社會中,最終的支配力量不是政府的權力而是法律。人大作為人民的代表,對于財政預算安排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必須從一開始就參與決策的制定。以確保財政支出的合理、到位和高效。對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審查監(jiān)督預算的程序內容規(guī)定具體,要求報人大審查的預算要細化。二是政府對預算監(jiān)督的職責,包括財政部門、審計部門等部分部門對預算監(jiān)督的職責,要加強對財政監(jiān)督主體的再監(jiān)督。三是發(fā)展獨立、專業(yè)、多元的外部監(jiān)督機制,善于運用審計、監(jiān)察、司法等部門監(jiān)督的力量,發(fā)揮監(jiān)督綜合疊加效應,由單一監(jiān)督檢查向復合監(jiān)督管理轉型,把財政監(jiān)督與預算改革一體、與決算一體、與審計一體。四是加強民眾的有效監(jiān)督。在現(xiàn)行財政分權體制下,地方政府更多的是對上級負責,從而形成了一種基于上級政府評價的“自上而下”的標尺競爭①標尺競爭(Yardstick Competition)是指通過代理人的績效和類似條件下的其他代理人的績效進行比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發(fā)現(xiàn)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在設置經理人的起始績效時,需要比較類似經理人的起始績效水平,考慮該起始績效的挑戰(zhàn)性以及激勵程度,才能設置具有競爭性的標尺以及獎懲制度。。財政法定主義實質上就是“人民主權”的形式要求,它是實現(xiàn)人民在財政方面基本權利的必要手段。財政收入來源于人民,在理論上也是用之于民的,那么到底如何收取和支配這些財政資金,理應由人民掌握最后的決定權。實行社會公示和社會聽證制度,讓爭議各方平等地表達訴求,從而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聯(lián)動?!坝檬滞镀薄迸c“用腳投票”雙重約束機制。依法治國的道路走通了,那么地方財政支出改革必將脫胎換骨,重振雄風。
1.劉劍雄著:《財政分權、政府競爭與政府治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周剛志著:《財政分權的憲政原理政府間財政關系之憲法比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3.章曉雯:《論市場化改革中的地方財政競爭》,《中國集體經濟》2013年第7期。
4.王亞軍、胡曉宏:《論地方政府良性財政競爭的法律制度保障》,《學術論壇》2012年第11期。
[責任編輯:張震]
F812.2
A
1009-2382(2016)06-0045-05
卞彬,中共重慶市委黨校經濟學部教授(重慶4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