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宏艷(吉林省集安市朝鮮族學校)
“留守兒童”教育不容忽視
樸宏艷
(吉林省集安市朝鮮族學校)
隨著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出國打工者越來越多,也就是說留守兒童也逐漸增加,這就給現(xiàn)代教育帶來一定程度的困難。
留守兒童;教育;原因
隨著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韓國對中國朝鮮族的開放政策越來越多,為中國朝鮮族提供了大量的就業(yè)機會,導致朝鮮族學校留守兒童人數(shù)大幅度增加,給我們這些一線教育工作者增加了不少工作難度。
所謂留守兒童就是父母雙方流動到其他地區(qū),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只能托付給親屬及他人的14歲以下的兒童。
我所在的城市集安,南鄰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是一個朝鮮族集居地。全市23萬人口,朝鮮族占1.5萬,其中外出打工人員高達63%(不完全統(tǒng)計),留在家里的一半以上都是老人和孩子。我校是集安市唯一一所朝鮮族學校,父母出國打工,是我校“留守兒童”形成的主要原因。
據(jù)統(tǒng)計,我校小學部有學生107人,“留守兒童”91人,占學生總數(shù)的85%。其中老人監(jiān)護的有65人,占學生總數(shù)的60.7%,寄養(yǎng)他人的有26人,占學生總數(shù)的24%。
這些孩子自理能力相當差,在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諸多方面存在一系列問題。他們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財物;學習成績偏差、作業(yè)常常不按時完成;經(jīng)常會有孤獨感和失落感的傾向,大多數(shù)學生有嬌縱、任性等壞脾氣,對待他人冷漠,我行我素;不關心班集體,經(jīng)常違反紀律且屢教不改……
1.父母長期在外,缺乏家庭教育是形成留守兒童的主要原因
曾經(jīng)在學生中間做過一個小調查:當你有問題時,最想和誰討論?98%以上的學生都回答是父母??梢姡改?、家庭的關愛對于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個問題一直得不到家長的重視。與家長的一次對話,像烙印一樣,讓我至今難忘。我說:“錢賺多少是多啊,孩子耽誤了,是多少金錢都換不來的?!奔议L無奈地回答:“生活所迫啊,沒辦法,不賺錢怎么供孩子上學,怎么給他更好的生活環(huán)境啊?!鄙踔劣行┘议L錯誤地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和老師的職責,他們每個月只要按時寄生活費回來就可以,對于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成績:日常一切行為的好壞是老師的事,最終在這種無人關懷的環(huán)境下,這些孩子變成屢教不改的問題學生。
很多父母認為自己沒有在家好好照顧孩子,所以更好的補償辦法就是多給孩子一些零用錢。漸漸地,孩子們就養(yǎng)成了貪圖享受、不知珍惜勞動成果的不良習氣。偶爾因為某些原因他們的財源斷了,孩子們很容易就學會去偷去騙,慢慢地走上歧途。
2.隔代教育或上代教育的不足
多數(shù)留守兒童是被托付給老輩人監(jiān)護的,形成了隔代教育。而這些爺爺、奶奶們,多數(shù)人文化素質和思想覺悟都比較低,經(jīng)常溺愛孩子,簡單地認為只需要給孩子們物質上的滿足就可以,對孫輩縱容、放任,認為能讓孩子吃飽、穿暖、健康就行了,而對于他們的學習、日常行為、心理狀況根本沒有辦法去管教。
3.學校的教育不到位
留守兒童是我國社會的特殊群體,學校、老師對他們的家庭背景、心理狀況,沒有做全面的、深層次的分析,對他們的認識幾乎也是一片空白。
4.孩子自身的自我監(jiān)護能力差
孩子好奇心強,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分辨能力和自控能力極差??沼鄷r間他們會尋找新鮮刺激的事去做,模仿大人抽煙喝酒,有時還會和同學打架,染上一些不良習氣,導致無心上學,學習成績急劇下降。
1.建立留守兒童個人檔案和心理健康卡
建立留守兒童個人檔案,留守兒童的家庭住址、父母打工地點、目前監(jiān)護人的聯(lián)系電話要另類登記造冊,并針對留守孩子的性格、家庭等不同的特點進行分類管理,建立留守學生成長記錄卡,把他們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日常行為和情感變化以及成長過程等相關評價材料留存在成長記錄袋中,分析他們的成長過程,掌握留守兒童的身心發(fā)展動態(tài)。
2.關注留守學生生活,用愛開啟留守學生孤獨寂寞的心扉
教師在愛心建立留守學生檔案基礎上,班主任要清楚每個留守孩子及監(jiān)護人的基本情況,清楚孩子的父母外出務工的去向及聯(lián)系電話,定期與留守孩子談心交心,定期到留守孩子家里家訪,用愛開啟留守兒童孤獨寂寞的心扉。
3.多給予鼓勵和表揚,既要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又要輔以良好的行為指導和訓練
留守兒童大多數(shù)其實是很自卑的,老師可以在他們取得小小的進步和成績時,及時地進行表揚,增強他們的信心,讓他們覺得自己其實并不比其他孩子差。
4.要號召全班學生關心和幫助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團結友愛、溫暖和諧的班集體
作為班主任,我們要讓他們學會怎樣和別人交流,怎樣很好地融入班集體,使他們的心理能健康地成長,從而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溫暖的班集體。
5.多同其親人溝通,教會他們怎樣教育和管理孩子
和他們的監(jiān)護人互相溝通,使其積極配合學校共同教育:每天要督促孩子完成學習任務,要經(jīng)常和孩子進行情感、語言上的交流,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建立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習動機。
6.教師要引導留守兒童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教師在和他們交流的過程中要正確引導他們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艱辛,讓他們懂得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道理,珍惜現(xiàn)在難得的學習機會,努力學習。
總之,教師不僅要關注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更要關注留守學生的心理,細心體會,耐心傾聽,讓他們的各種煩惱與困惑有地方傾訴,為他們打開心結。
郭玲霞.農(nóng)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成因與對策的分析[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0(5).
·編輯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