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萍(山西省文水縣南武鄉(xiāng)西莊學校)
讓孩子愛上習作
李紅萍
(山西省文水縣南武鄉(xiāng)西莊學校)
習作,對于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既是一個重點,又是一個難點。那么,如何讓學生在快樂中輕松愛上習作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在教學工作中,不斷鉆研、探索……
每個階段,學生的興趣取向都不同。小學三年級,學生對神話、童話故事很著迷,那么,這一階段,教師就要多給學生講這類型的故事。首先,要讓孩子愛上這些故事;然后,鼓勵學生復述故事、編簡單的故事,并將自己編好的神話、童話故事講給家長、伙伴聽;最后,將故事用流暢的語言寫下來。
到了高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自我認知能力,他們學會了觀察,并能對事物進行簡單評價。這時,教師就應多讓孩子寫觀察類的文章。比如:觀察一幅漫畫、一種昆蟲、一個熟悉的人物等。
就拿觀察昆蟲來說吧,一次習作課,我?guī)е⒆幼哌M學校庫房,近距離地觀察墻角的蜘蛛。看著蜘蛛網(wǎng),學生問我蜘蛛吃什么呀,它為什么織網(wǎng)呀等,在我的一番講解過后,學生自己就對蜘蛛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通過仔細觀察才能在寫作過程中胸有成竹,寫出好的文章。
總之,教師應分階段,選擇適合學生“口味”的話題讓學生去寫,做到循序漸進,讓孩子輕松愛上習作。
這是我最為贊賞的一種習作技巧?!敖?jīng)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的確如此,一件事只有親身經(jīng)歷了,你才會有所感悟。
有幸聽了一位名牌老師的作文課后,我更加堅定了這一觀點——游戲在寫作中的必要性。
剛上課,她便提出問題:“你如何看待盲人?”“你聽到盲人這個詞想說什么?”學生有的哄堂大笑;有的脫口而出瞎子;有的三五成群地討論起了盲人。李老師沒有馬上引導孩子改變對盲人的看法,而是問學生:“你們要不要體驗一回盲人呢?”學生爭先恐后地大喊著:“我要,我要……”接著李老師拿出一條毛巾,讓學生甲體驗盲人,學生乙?guī)芬龑鋸慕淌易叩綐堑溃儆蓸堑老蜃笾弊叩綐堑辣M頭。當學生甲被蒙上的那一刻,李老師不緊不慢地問:“你現(xiàn)在什么感覺?”學生回答:“感覺一片黑,有些害怕,不敢動?!崩罾蠋熥寣W生乙?guī)?,用語言提示學生甲,體驗為其設計好的“盲人之路”,并要求其他同學跟在其后,認真觀察“盲人”走路時的神情、動作以及步調。老師發(fā)出指令,“盲人”體驗開始。學生甲在引路人的指引下扭捏地走著,只見他東倒西歪,雙臂不停地摸索著,好像在找救命稻草。圍觀的學生哄笑著,甚至惡搞來誤導“盲人”。體驗結束后,學生甲回到教室接受老師的“采訪”。老師問:“你現(xiàn)在的感受是什么?做了一回盲人你現(xiàn)在想說些什么?”學生甲長出一口氣說:“平時覺得很短很直的一條樓道,當了‘盲人’后變得又長又彎,當撞墻后不敢相信別人的幫助,覺得每邁一步都可能再次撞墻?!?/p>
隨后,李老師讓每位學生都體驗了一次“盲人之路”,在采訪中每個學生的感受都不同,有的說蒙上眼睛后伸手不見五指,感覺一不小心就會撞墻;有的說行走時不敢相信別人,只能靠著感覺走;有的說在體驗過程中,覺得時間過得很慢,仿佛過了一個世紀??傊ㄟ^體驗,學生都對盲人多了一份認識——盲人的生活很不方便。
體驗結束了,李老師對這次活動作出小結,并要求學生以“盲人之路”為話題寫一篇600字的作文。同學們在短短40分鐘的時間內全部完成。單看題目就特別吸引人的眼球:《“盲人”》《當了一回盲人》《盲人游戲》《黑暗一分鐘》《盲人的世界》……再看內容,每個學生在活動中通過觀察、親身體驗都寫出了他們對盲人的認識,由課前對盲人的嘲笑諷刺到同情理解。我知道這是成功的一節(jié)課。這堂課之所以這么成功是因為老師讓課堂活了起來,讓學生通過活動體驗而有了寫作思路,習作當然就輕而易舉了。
聽了李老師的作文課后,我感觸頗深,在自己的作文課上借鑒了她的方法,那一次我記憶猶新,是因為習作很成功,不僅僅是因為學生寫得好,更重要的是,通過那次活動,大大激發(fā)了學生自我習作的興趣。在一次課外活動課上,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在玩“撕名牌”游戲,(這是綜藝節(jié)目《奔跑吧,兄弟》里淘汰賽中的一個游戲。)于是我突發(fā)奇想,組織孩子們進行了一場游戲。
游戲精彩、有序而激烈。游戲后,我趁熱打鐵,立馬要求學生以撕名牌游戲為話題進行習作。習作中的一個小時,我在期待與緊張中度過,當我看了孩子們交來的一篇篇習作時,我激動萬分,孩子們的文章,不論從題目、內容,還是游戲感悟,寫得都很有味道,都有讓我感嘆的地方。他們在游戲中的角色不同,所以站的角度也不同,當然寫下來的感悟也就不同了。我不禁感嘆道:“真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通過游戲,我和孩子們在習作方面都收獲了不少,何樂而不為呢?
在每次習作后,我都會讓優(yōu)秀文章的學生在課堂上朗誦自己的成果。這樣做的效果一舉兩得:一是表揚該同學,讓其在全班同學面前體會成功后的快樂;二是激勵班里其他學生,讓每個有上進心的學生都戀上習作。只有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體驗才會有真正的、內在的、高層次的愉悅,爭取新的、更大的成功。
當然了,要想讓自己的文章鮮味十足,還要多讀書、多思考、多積累。書讀得多了,詞匯量自然就大了,再加上平時的積累,想寫好文章就不難了。
我想,關于習作的技巧還有很多,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會一如既往地探究,努力幫孩子們解決掉語文學科中的這一難點,讓孩子們真正愛上習作!
楊艷.開放習作:給孩子愛上作文的理由[J].新教育,2014(7).
·編輯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