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立團
(華北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 河北 唐山 063009)
?
“精神荒原中的一朵奇葩”——《最藍的眼睛》中克勞蒂亞成長研究
謝立團
(華北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 河北 唐山 063009)
關鍵詞:克勞蒂亞;學校教育;社會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健康成長
摘要:克勞蒂亞是托妮·莫里森處女作《最藍的眼睛》中的敘述者,也是該小說的主人公之一。通過分析《最藍的眼睛》中克勞蒂亞的成長歷程,指出雖然學校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像精神荒原一樣對克勞蒂亞的成長起著消極影響,但由于在家庭環(huán)境中父母對其從物質(zhì)到精神無微不至的呵護,使她如一朵奇葩,沖破外界種種桎梏,依然成長為一位心地善良、樂觀向上、陽光健康的女孩。
小說《最藍的眼睛》通過克勞蒂亞講述了佩科拉的悲慘遭遇,以及渴望擁有一雙藍眼睛不得而瘋掉的故事。小說主要情節(jié)籠罩在陰暗、悲觀的氛圍中。由于多年來黑人女性一直受到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和白人價值觀的摧殘,對于她們,學校和社會變成了缺少溫暖與關愛的精神荒原。然而,我們知道,學校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三要素,三者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最終在被教育者身上得到綜合的折射。當三者目標一致時,便會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推動或者阻礙受教目標的成長;反之,當三種力量目標方向出現(xiàn)差異時,則會出現(xiàn)其中的一種或者兩種力量消解于另一種力量之中的現(xiàn)象。在小說《最藍的眼睛》里,克勞蒂亞的例子就屬于后者。雖然在學校環(huán)境以及社會環(huán)境中飽受各種漠視、侮辱,但是由于有一個溫馨和睦、充滿愛和友善的家庭環(huán)境,克勞蒂亞就像精神荒原中的奇葩一樣得以健康地成長,在她身上,讀者可以看到美國非裔生存的一線希望。
一、學校環(huán)境
學校教育是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指個人在學校里接受計劃性的指導,系統(tǒng)地學習文化知識、社會規(guī)范、道德準則和價值觀念。從某種意義上講,學校教育決定著個人社會化的水平和性質(zhì),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基地。除了主要任務,即要求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一定的技能外,學校教育還以班級為單位,一方面促進青少年迅速學會共同生活,另一方面也很好地鍛煉了青少年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溝通合作能力。學生通過參與目標一致的活動,學會在各種“磨合”之中找到新的認同,確立新的共識,并從中獲得實際的體驗,從而了解自身,發(fā)現(xiàn)他人、尊重他人到與他人和諧相處,使青少年更好地融入群體和社會當中。除此之外,學校作為教育機構(gòu),為青少年的健康發(fā)展提供了可能和條件,使他們擁有獨立、健全的人格和鮮明、健康的個性,也使得他們在紛繁復雜的事物中學會選擇,具有正確的價值判斷能力,同時也使青少年擁有善良的人性、美好的內(nèi)心和優(yōu)雅的舉止。其實,像任何事物一樣,學校教育也有弊端,就是負向功能。學校教育對學生的個體發(fā)展負向功能包括顯形和隱性兩方面。顯形負功能(比如體罰等)很容易被發(fā)現(xiàn),而隱形負功能不易察覺,并且對人的負面影響是持久的,甚至影響人的一生。在小說《最藍的眼睛》中,作為學生,克勞蒂亞和佩克拉一樣在學校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歧視。一有機會老師便嘲笑她、數(shù)落她。黑人男同學在走廊里伸腿拌她,放學后將她圍住,唱著侮辱她的小調(diào);淺膚女孩搞惡作劇捉弄她,白人男孩仍石頭打她,白人女孩藐視她。她不僅遭到身體上的虐待而且還得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像佩克拉一樣的黑人女孩在學校感到緊張、壓抑甚至恐懼。由于種種心理壓力,隱形負功能轉(zhuǎn)化為顯形負功能,最終導致佩克拉心理失衡,精神崩潰。而學校教育對學生的個體發(fā)展負向功能之所以對克勞蒂亞沒有明顯的消極影響,主要原因在于濃濃的母愛和和睦的家庭環(huán)境培養(yǎng)了她強大的內(nèi)心和化解一切消極影響的能力。
二、社會環(huán)境
社會環(huán)境即人類所處的政治環(huán)境、經(jīng)濟環(huán)境、法制環(huán)境、文化環(huán)境和科技環(huán)境等宏觀因素。社會環(huán)境對人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起著重要作用。克勞蒂亞所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是種族歧視非常惡劣的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美國社會。整個社會對美的宣揚就是擁有:藍眼睛、白皮膚,而黑皮膚被認為是丑陋的。在白人主流文化下,各大媒介所宣揚的也是白人為優(yōu)等民族,而黑人是劣等民族。好多黑人因此感到自卑無助,于是背棄了黑人本民族文化,崇尚白人文化,從而迷失了自我,成為白人主流文化的附庸。布萊德拉夫人自從來到北方城市工作以來,由于丈夫喬利不如以前愛她了,她除了看白人主演的電影,就是在白人家里做仆人并從中尋找到一點點精神安慰,這代表了當時美國社會中大部分黑人的生存處境。而克勞蒂亞全家卻與其他黑人完全不同,他們沒有受到白人主流文化價值觀的任何影響,一家人快快樂樂地生活。同樣在白人眼中丑陋不堪的克勞蒂亞卻沒有像佩克拉那樣對自己的相貌敏感并為此自卑。她曾說,“我們對自己的皮膚并不感到丟人,享受著感官給予的信息……”48在克勞蒂亞看來膚色不同只是人的外表不同,沒有什么大不了的。雖然有白人主流文化的浸染,一些像克勞蒂亞的媽媽——麥克蒂爾夫人一樣的母親仍然能夠自尊自愛并且影響、鼓勵、呵護著她們的子女。黑人文化正是因為有很多像麥克蒂爾夫人一樣的黑人才得以持續(xù)傳承下來,他們并沒有認為自己的民族比別的種族低劣。黑皮膚只是黑人民族天生的,就像白人的皮膚是白色的一樣,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黑人民族的民族自愛和自尊。另外,他們也像認同自己的生理特征一樣認同自己的黑人民族文化。同樣生活在白人主流文化猖獗的社會氛圍中,她們不像布萊德拉夫人那樣打罵自己的女兒,而是全身心地愛著自己的女兒們,并不時地暗示她們:好好地活著,黑人和白人沒有什么區(qū)別。這種積極正面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與消極的學校和社會教育環(huán)境相反,在三者的較量中,受教者的傾向直接決定了它們力量的大小。
三、家庭環(huán)境
家庭環(huán)境是指以家庭這一社會群體為核心形成的物質(zhì)條件和精神條件的總和,包括物質(zhì)環(huán)境和精神環(huán)境。青少年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環(huán)境提供的物質(zhì)條件和精神條件。 家庭環(huán)境,由家庭物質(zhì)、家庭行為、家庭意識三方面組成。家庭物質(zhì)主要反映家庭生活環(huán)境、消費趨向、經(jīng)濟狀況等。家庭物質(zhì)包括經(jīng)濟收入、支出、衣食住行等。家庭行為反映家庭成員的各種活動和行為規(guī)范。家庭行為包括家庭成員的各項活動,如文藝、體育、學習、娛樂、衛(wèi)生保健、家務勞動等;也包括家庭中自己規(guī)定的行為原則,如家法、家規(guī)等。家庭意識包括家庭的道德觀念、理想觀念、價值取向、審美情趣等,通俗地說,就是一個家庭的家風。家庭意識反映家庭成員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心理,從而形成家庭的是非標準,約束家庭成員的行為。
家庭物質(zhì)條件為青少年成長提供了物質(zhì)基礎和推動力。首先,家庭的地理位置對青少年的思維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綜合素質(zhì)有重要影響。其次,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決定了青少年成長所需的物質(zhì)條件,如營養(yǎng)、學習資料、受培訓的機會等。好的經(jīng)濟基礎,不但可以為青少年提供好的學校,優(yōu)化智力,同時還可以為青少年提供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使他們有一個好的體質(zhì)。由于克勞蒂亞的父母文化程度低,只能從事體力勞動,收入微薄,沒有能力為女兒們提供更好的受教育機會。住房條件也很差,房子又舊又冷,四處漏風,為防止冷空氣進屋,窗戶經(jīng)常用破布堵著,但是克勞蒂亞還是經(jīng)常生病。為了取暖,她們經(jīng)常撿拾煤渣,但屋子仍然很冷。為了三夸脫牛奶,麥克蒂爾夫人抱怨個沒完,可見她們的飲食條件也是相當差勁。低劣的家庭物質(zhì)條件并沒有給克勞蒂亞的身心發(fā)展造成太大的影響,她們依然樂觀、向上,究其根本,與父母所創(chuàng)造并給予他們的精神財富有很大關系。
家庭精神環(huán)境主要包括家庭關系、文化氣氛、家庭成員的期望水平等。良好的家庭關系對青少年的心理品質(zhì)、人格、情緒產(chǎn)生良好的影響。在良好的家庭氣氛中,青少年能感到愉快、安全,因此,就會顯得情緒穩(wěn)定,有獨立性、主動性等。另一方面,家庭成員的文化素質(zhì)和特定的家庭文化氛圍也直接影響青少年的自我價值體系和人才思想素質(zhì)。在整個家庭精神環(huán)境中,父母作為孩子的直接監(jiān)護人,對其有著極其重要的保護、引導作用。當外界環(huán)境惡化時,父母的保護和引導則成為孩子精神上的避風港,并對其價值觀、人生觀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1母親在克勞蒂亞成長中的正面作用
麥克蒂爾夫人是一個中年黑人婦女。麥克蒂爾夫人把克勞蒂亞看作自己的心肝寶貝,當她們上學時,母親給她們準備好新的棕色長筒襪和魚肝油。摔傷時母親會說“你們瘋了嗎?”5感冒時,母親皺起了眉頭,“上帝啊,趕緊上床,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把頭包起來?!?找些舊布把窗戶縫堵上”6。這些話語雖然粗俗,卻體現(xiàn)了母親的關心與疼愛。令克勞蒂亞感到幸福和安全的地方是廚房,母親在廚房為克勞蒂亞姐妹烹飪佳肴,給她們提供營養(yǎng)豐富的飯菜,廚房也成了精神支柱的象征??藙诘賮喸趶N房心情愉快,度過了幸福的童年,健康地成長。雖然家境貧窮,麥克蒂爾夫人依然樂觀,喜歡唱歌,并以最大的努力向孩子提供盡可能多的物質(zhì)保障。這也影響著自己的女兒健康地成長。
2父親在克勞蒂亞成長中的正面作用
在《最藍的眼睛》中,麥克蒂爾先生是唯一一個積極正面的黑人男性。他和夫人一樣是黑人民族文化的繼承者、捍衛(wèi)者和傳承者。他具有黑人的傳統(tǒng)美德,時刻不忘本民族文化,他和夫人把愛的接力棒傳遞給女兒們,使她們即使在逆境中也依然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在得知女兒弗里達被房客亨利調(diào)戲后,他很憤怒,把亨利趕出了家門。他以父親和丈夫的身份,十分努力地維護著自己的這個幸福的家。他不僅給家人提供物質(zhì)保障,同時也是全家的精神支柱,可以說是個盡職盡責的優(yōu)秀男人。
四、健康成長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之下,克勞蒂亞姐妹開始呈現(xiàn)出了與其他黑人女孩不同的氣質(zhì)。
克勞蒂亞由于母親點點滴滴母愛的滋潤,心中也盛開著愛的鮮花,進而以真誠的愛心奉獻給他人。無家可歸的佩科拉來到麥克蒂爾家生活,這件事促成了克勞蒂亞迅速成長。小小的年紀就開始思考“無家可歸”這個嚴肅的問題。于是她們把從母親那里學到的愛心傳遞到佩科拉那里,她們同吃、同住、同娛樂,像親姐妹一樣,麥克蒂爾夫人也給予她從未得到過的母愛。當?shù)弥蹇评瓚蚜怂赣H的孩子的時候,克勞蒂亞真誠的希望這個孩子能夠順利地降生,于是她們省吃簡用,為佩科拉積攢生孩子所需的費用。
由于對洋娃娃的恐懼和憎恨,克勞蒂亞拆毀了洋娃娃。但是她漸漸發(fā)現(xiàn)自己所恐懼和憎恨的不是洋娃娃,而是社會對黑人的不公平待遇。她發(fā)現(xiàn)喜愛的目光老是投到白人女孩身上,黑人女孩從來都是被人漠視的。但是在家人尤其是母親的關懷下,她懂得并且珍惜自己的黑人特點,沒有放棄自己的黑人身份,而是通過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態(tài)積極地面對自己的身份問題。同時她也看到了白人女孩的優(yōu)點,逐漸地學會講衛(wèi)生?!俺砷L小說展示的是年輕主人公經(jīng)歷了切膚之痛的事件后,或改變了原有的世界觀,或改變了自己的性格,或兩者兼有。這種改變使他擺脫了童年的天真,并最終把他引向一個復雜的成人世界。32” 克勞蒂亞便是這樣的一個例子,在與社會環(huán)境較量的過程中,她能夠清醒而理智地看到對方身上值得借鑒和吸收的地方,對自身行為進行積極調(diào)整,從而獲得迅速成長的機會,而這樣的特質(zhì)在其成長過程中無疑是非??少F的。
五、結(jié)語
總之,通過分析學校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對克勞蒂亞的成長的消極影響,家庭環(huán)境對她們的成長的積極影響的過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雖然黑人在白人主流文化下不可能得到主流社會的認可,但是通過黑人之間自尊、自愛和傳承黑人傳統(tǒng)文化以及借鑒吸收白人優(yōu)秀文化為我所用的過程中,黑人民族是可以驕傲而自豪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這一啟示對于一切被壓迫民族來說,同樣適用。
參考文獻:
[1]劉寧,莫里森.最藍的眼睛中皮科拉的成長. 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4.
[2]托尼·莫里森.最藍的眼睛.陳蘇東,胡允恒譯.北京:南海出版公司,2005.
[3]威廉·柯伊爾.美國文學中的年輕人:啟悟主題.紐約:奧德賽出版社,1969.
Abstract:Claudia is both a narrator and one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oni Morrison’s first novel The Bluest Eye. Through reading The Bluest Eye, the paper analyzed the process of the growth of Claudia. Though, like Spiritual Wasteland, schoo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nvironment played negative role on her growth,her family environment including her parents’ physical and spiritual care made her a kind, happy and healthy girl, who is like a wonderful flower.
“A Wonderful Flower in Spiritual Wasteland”: Growth of Claudia in The Bluest Eye
XIE Li-tu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Hebei 063009, China)
Key words:Claudia; school education; social environment; family environment; healthy growth
中圖分類號:I10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708(2016)01-01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