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俞允文生平述略

2016-03-07 11:53:40郭俐伽
名作欣賞·評(píng)論版 2016年2期
關(guān)鍵詞:生平明代

郭俐伽

摘 要:俞允文,明代嘉靖時(shí)期文學(xué)家、書法家。善詩(shī)文,好為古文辭。交游廣泛,與王世貞、徐中行等“后七子”成員往來唱和,吟詩(shī)論文,致力于復(fù)古文學(xué)運(yùn)動(dòng)。王世貞列其為嘉靖“廣五子”之首。本文對(duì)其生平進(jìn)行了考證論述,力圖還原其歷史真貌。

關(guān)鍵詞:俞允文 明代 生平

俞允文(1513—1579),初名允執(zhí),字仲蔚,自號(hào)紫芝,昆山(今江蘇昆山)人,明代文學(xué)家、書法家。有詩(shī)文集《仲蔚先生集》二十四卷附錄一卷、《俞仲蔚集》不分卷,詩(shī)歌批評(píng)著作《名賢詩(shī)評(píng)》,并編纂詩(shī)文集《昆山雜詠》二十八卷、《荊溪唱和詩(shī)》一卷。對(duì)于俞允文生平的考證與探究,可以使我們更清晰地認(rèn)識(shí)這位明代名賢,從而為研究其詩(shī)文創(chuàng)作等打下基礎(chǔ)。

正德八年(1513)六月十七日,俞允文生于江蘇昆山縣。嘉靖元年(1522)其父俞璋遷泉州推官?!稌x江縣志·推官》:“俞璋,昆山進(jìn)士,嘉靖元年任。”{1}然仕途不順,屢遭排斥,嘉靖四年(1525)卒于南京任上。當(dāng)時(shí)俞允文年僅十二歲。他與兄俞允升、弟俞允濟(jì)同母黃夫人一起扶父靈柩回鄉(xiāng)安葬。父親為官清廉,積蓄甚少,家中一貧如洗。然俞氏三兄弟侍奉母親黃氏、祖母陸氏,恭謹(jǐn)有道,“外持門戶,內(nèi)外肅然,人謂俞氏有子矣”{2}。

俞允文自幼聰穎好學(xué),“間出驚人語,即為人傳誦”{3}。嘉靖六年(1527),允文十五歲,戲作《馬鞍山賦》?!读谐?shī)集小傳》稱此賦“援據(jù)該博,長(zhǎng)老皆推遜之”{4},可見其才。嘉靖八年(1529),俞允文十七歲,奉母親之命以易學(xué)出試,“郡別駕李公浙由即署左遷,頗以才自負(fù),見君之作,以神龍?zhí)祚R目之”{5},使其得以入郡詳讀《春秋》。隨后,俞允文結(jié)識(shí)了吳中名士張納言、吳中英,“邑中有吳中英先生……見君集有‘黃鶯飛過山庭暮,欲語不語顏色苦之句,大加稱賞,遂忘年而友之……同里張通參石川先生喜吟詠,廣交游,雅與君善……”{6}

讀書期間,俞允文好讀古文辭而不喜《春秋》,“素厭苦之,數(shù)欲衣冠,焚書冊(cè)”,從而“浮游塵埃之外”,但“黃夫人力禁之,乃止”。{7}嘉靖十年(1531),俞允文娶妻梁碩人(1513—1581)。家中貧困,俞允文不治生產(chǎn),梁氏幫人洗衣掙錢,維持家中生計(jì)。嘉靖十一年(1532)俞允文二十歲,結(jié)識(shí)了歸有光,后常以古文辭與之切磋。嘉靖十六年(1537)母親病逝,俞允文悲痛不已。嘉靖十八年(1539)十二月七日奉母親靈柩葬于夾潮塘,并作《先妣夫人黃氏行狀》。母親去世后,俞允文對(duì)舉業(yè)再無留戀,漸生歸隱之心。

嘉靖二十四年(1545)昆山縣大旱,民不聊生。俞允文深為憂慮,約于次年即嘉靖二十五年(1546)作《治水述》,指出治理蘇州水利須謀三事:近海置閘、低洼地區(qū)筑圩、博選干臣,唯有如此才能“朝廷無宵旰之憂,而長(zhǎng)有東南之利”{8}。嘉靖二十六年(1547)俞允文三十五歲,這一年,他最終下定決心謝去諸生,歸隱家中??な胤稇c愛惜他的才學(xué),“固留之不得也”。從此他“閉戶讀書,肆力古學(xué)”“成模榻古書刻,暇則玩禽魚花卉以自?shī)省?,不再過問科場(chǎng)之事。{9}

自俞允文謝去諸生之后,其活動(dòng)范圍雖僅限于昆山一帶,但因其才名遠(yuǎn)播,八方賢士紛紛前來造訪,尤其是與“后七子派”成員的結(jié)識(shí),為俞允文的后半生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嘉靖三十二年(1553)閏三月,海賊猝發(fā),戰(zhàn)火蔓延之處,百姓流離失所?!昂笃咦优伞鳖I(lǐng)袖之一王世貞來吳地避難,聞?dòng)嵩饰拿皝碓煸L,二人一見如故。王世貞在《俞仲蔚先生集序》中寫道:“余以嘉靖癸丑有維揚(yáng)讞,而投俞先生詩(shī)與定交?!眥10}七月,王世貞遷刑部郎中返回京師時(shí),俞允文特作《送王郎中元美還京師序》送之:“余自念偃蹇淪棄于世久矣,若復(fù)欲推而引之于通達(dá)之中,斯不已過乎?……于其行,姑以是謝之?!眥11}對(duì)王世貞的知遇之恩心懷感激。隨后,在王世貞的介紹下,俞允文結(jié)識(shí)了“后七子派”的其他成員。嘉靖三十五年(1556)秋,俞允文將自己的詩(shī)文集交付給王世貞,請(qǐng)他審定。王世貞“更之為四卷,賦及詩(shī)、雜文若干篇”{12},并為之作序。是年,俞允文作五古詩(shī)《貽元美》:“用懷我良友,翱翔于上都?!眥13}感謝他對(duì)自己的提攜,并表達(dá)希望兩人攜手致力于文學(xué)事業(yè)的愿望。王世貞作《答仲蔚》:“將為同枝誓,良辰去我遒。”{14}以誓言相酬,絕不負(fù)友人所托。嘉靖三十八年(1559)七月,王世貞因父難赴京上書乞休。俞允文得知此消息后,非常擔(dān)憂友人的處境,立刻寄書信《與王元美》:“尊公功多而援薄,疵淺而猜深,其份當(dāng)未能即解也……愿足下深思之?!眥15}勸他深思行事。隨后,王世貞因父難復(fù)赴京師,俞允文又作五古詩(shī)《與王元美》三首送別,表達(dá)依依不舍之情。

自從與王世貞、徐中行等結(jié)識(shí)后,俞允文名聲更盛,達(dá)官貴族紛紛來請(qǐng)其出山,“使者行部及守土諸公與達(dá)官貴人之道昆者,往往禮君之廬,寄以布素之意”{16}。然而俞允文不喜邀名,不為權(quán)貴所折腰,他說:“吾不徇人,亦不避人,吾不厭世,亦不侮世,吾不以名就名,亦不以匿名釣名,如是而已?!眥17}楚藩以修書聘,郡侯以修志聘,“皆以疾辭不就”,俞允文“愈以謙虛恬靜自牧,終歲不一至公庭”,遇到有事非去不可的時(shí)候,“僅于舟中一報(bào)謝而已”,可見其志。{18}

嘉靖四十年(1561),顧從義、朱察卿等八人游宜興,以所唱和之詩(shī)托俞允文,允文合而刊為《荊溪唱和詩(shī)》,并作《荊溪唱和詩(shī)序》。嘉靖四十二年(1563)徐中行罷汝寧知府,經(jīng)過吳地,適逢王世貞因父難里居,他們一同看望了俞允文。俞允文喜出望外,賦詩(shī)《歲晏逢二子行(二子徐使君子與王副使元美)》。五月,俞允文同王世貞及彭年、周天球等名士游玩,泛舟石湖。俞允文作七言古詩(shī)《徐汝寧被播后經(jīng)吳門,周公瑕、王元美兄弟載酒邀泛石湖,分得客字》。之后,王世貞筑成離園,俞允文同諸名士來園中游覽,題詩(shī)《王元美離園》,對(duì)園中風(fēng)光贊賞不已。嘉靖四十三年(1564)春,王世貞游西山,邀請(qǐng)俞允文同往,但俞允文身體抱恙不能隨行,作詩(shī)《貽王元美》問之:“誰憶袁生掩扉臥,白頭敗絮相陵竟。”{19}當(dāng)時(shí),徐中行自罷汝寧知府,有不出之意,王世貞兄弟遺之百金,促其北行。徐將行之時(shí),俞允文作詩(shī)《長(zhǎng)歌行送子與北上》送別,對(duì)友人前程給予希望。嘉靖四十五年(1566)二月十二日,歸有光赴任長(zhǎng)興縣令。俞允文作《送歸開甫赴長(zhǎng)興序》送之。

隆慶元年(1567)正月,王世貞與王世懋赴京訟父冤。俞允文作詩(shī)《送王元美、敬美赴闕上書》為他們送行。隆慶二年(1568)七月二十日,弟俞允濟(jì)亡。侄子伯良孤苦孱弱,五個(gè)女兒“皆髫?cái)剡m人”{20},允文為弟撫孤,悲嘆:“生民之艱,殆極于此?!眥21}隆慶三年(1569)三月二十日,歸有光赴任順德通判。臨別之際,俞允文作《送歸開甫之信都》。隆慶四年(1570)九月,俞允文編成《昆山雜詠》二十八卷,并作《昆山雜詠序》。隆慶五年(1571)七月,俞允文為徐中行的詩(shī)集《青蘿館詩(shī)》作序。是年,俞允文收到徐中行來信,內(nèi)附岳麓寺碑、峋嶁碑拓片,驚喜不已,作五言律詩(shī)《喜得徐少參子與滇中書》二首。

萬歷元年(1573)六月初七,王世貞赴任湖廣按察使,俞允文作五言排律《送王觀察元美之武昌》送之。萬歷六年(1578)十月十三日,徐中行卒。俞允文作《天目徐公誄》(《天目先生集》卷二十一)悼之。萬歷七年(1579)八月四日,俞允文卒于家中。

{1} (清)周學(xué)曾等纂修:《晉江縣志(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58頁(yè)。

{2}{3}{5}{6}{7}{9} (明)顧章志:《明處士俞仲蔚先生行狀》,《仲蔚先生集(卷二十二)》,齊魯書社1997年版,第800頁(yè),第800頁(yè),第801頁(yè),第801頁(yè),第801頁(yè),第801頁(yè)。

{4} (清)錢謙益:《列朝詩(shī)集小傳(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39頁(yè)。

{8} (明)俞允文:《治水述》,《仲蔚先生集(卷二十二)》,齊魯書社1997年版,第778—779頁(yè)。

{10}{12}{16}{17}{18} (明)王世貞:《俞仲蔚先生集序》,《州山人續(xù)稿(卷四十四)》,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第600頁(yè),第600頁(yè),第600頁(yè),第600頁(yè),第600頁(yè)。

{11} (明)俞允文:《送王郎中元美還京師序》,《仲蔚先生集(卷十)》,齊魯書社1997年版,第702頁(yè)。

{13} (明)俞允文:《仲蔚先生集(卷三)》,齊魯書社1997年版,第613頁(yè)。

{14} (明)王世貞:《州山人四部稿(卷十三)》,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第260頁(yè)。

{15} (明)俞允文:《仲蔚先生集(卷二十三)》,齊魯書社1997年版,第794頁(yè)。

{19} (明)俞允文:《仲蔚先生集(卷四)》,齊魯書社1997年版,第634頁(yè)。

{20}{21} (明)俞允文:《己弟季通墓志》,《仲蔚先生集(卷十三)》,齊魯書社1997年版,第738頁(yè),第738頁(yè)。

參考文獻(xiàn):

[1] 王世貞.州山人四部稿[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2] 錢謙益.列朝詩(shī)集小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 俞允文.仲蔚先生集[M].濟(jì)南:齊魯書社,1997.

[4] 周學(xué)曾等纂修.晉江縣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5] 于浩輯.明代名人年譜[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6] 王世貞.州山人續(xù)稿[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7] 張廷玉.明史[M].臺(tái)北:臺(tái)灣商務(wù)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0.

[8] 徐中行.青蘿館詩(shī)[M].濟(jì)南:齊魯書社,1997.

[9] 俞允文.昆山雜詠[M].濟(jì)南:齊魯書社,1997.

[10] 徐中行.天目先生集[M].濟(jì)南:齊魯書社,1997.

[11] 王世懋.王奉常集[M].濟(jì)南:齊魯書社,1997.

[12] 陳子龍等編.皇明詩(shī)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1.

猜你喜歡
生平明代
傅忠誠(chéng)教授生平
曾鞏生平
美文(2018年20期)2018-10-23 05:52:30
包何生平考述
潑盡水墨是生平
文史春秋(2017年12期)2017-02-26 03:16:19
元曲三家生平新考
中華戲曲(2017年2期)2017-02-16 06:53:42
論明代賓禮制度下的禮樂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5:01:57
明代科舉對(duì)高考制度改革的啟示
東南亞香藥與明代飲食風(fēng)尚
古代文明(2016年4期)2016-11-14 23:06:21
明代休寧隆阜戴氏荊墩門的派分、建構(gòu)及生活
古代文明(2016年4期)2016-11-14 22:57:04
明代容像的繪制表現(xiàn)及技法淺析
戲劇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3:19:10
晋州市| 蒙阴县| 锦州市| 辰溪县| 会同县| 福清市| 收藏| 南溪县| 应城市| 拜城县| 义乌市| 拉萨市| 温州市| 钦州市| 府谷县| 呼玛县| 丰宁| 富阳市| 灵宝市| 甘谷县| 肇源县| 洪湖市| 舟山市| 瓦房店市| 依安县| 伊金霍洛旗| 周宁县| 洮南市| 紫阳县| 泰安市| 巴林右旗| 河北省| 临洮县| 黄浦区| 色达县| 南京市| 渑池县| 南雄市| 汉川市| 博爱县| 凤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