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間沙
美食與文藝都需要感性與靈性,廚房與書房可以相通。只是,從二次元變成三次元,也要做好喪失魅力的心理準備。
“本棚”在日語里指“書架”,“本棚食堂”就是動手還原書里寫到的料理??梢姽夂贸允遣粔虻?,還需要有說頭,美食背后的故事能產生驚人的附加值,感知有多深就看你夠不夠文藝。
“姬川羅莎娜”以創(chuàng)作少女漫畫成名,女粉絲對其幻想是:害羞沒男友,牽手會臉紅,住在凡爾賽宮那樣的豪宅里,好像瑪麗·安托瓦內特……但實際上,“姬川羅莎娜”是成天窩在家里沒日沒夜趕稿的男子二人組,一個俊,一個丑。但無論顏值高低,他們都沒有時間談戀愛甚至吃飯,經常掙扎在截稿死限上。相比那些一天到晚上電視出風頭、夸夸其談的作家明星,他們更像是體力透支、蓬頭垢面的“漫畫民工”。
每當絕望痛苦時,二人組就用一把夸張的鑰匙打開一間神秘書房的門。他們從書架上尋找著名小說、漫畫里出現(xiàn)的料理,也就是所謂“二次元美食”。在得到精神滿足后,兩人隨即動菜刀、開灶火、起油鍋,噼噼啪啪將“二次元美食”做成了三次元,然后開吃。
他們做出了江國香織小說《好想痛痛快快哭一場》里只用大蒜爆炒的海蝦和蘑菇,一邊讀一邊感嘆:“真是簡單又美味啊,‘只用大蒜爆炒的‘只說得好棒啊?!彼麄兛境隽恕洞迳淆埩侠硇≌f集》里的西班牙海鮮意面,把極細的意面敲碎成兩三厘米長,加入蝦、魚類、貝類等高湯煮,再放入烤箱,還原的重點是小說里女人那一句“好像在吃大海”?!翱植里垺边@集,二人組還原了料理漫畫《華中華》里的西瓜炒飯?!度A中華》又叫“貴妃上菜”,說的是餐廳學徒偶遇楊貴妃幽靈并受她指導做菜的故事。這客奇特的西瓜炒飯,用掏空內瓤的碧綠瓜皮碗盛黃黃的飯粒,頂上擺兩小塊鮮紅西瓜,頗具二次元風。
《本棚食堂》開拓了一條文藝小清新親近美食的新路,雖然情節(jié)比較扁平單一,年輕演員的吃相也略顯做作,但劇里做出來的菜倒是跳出了日本料理的局限,風格多樣。這完全借助于題材廣袤的文藝作品帶來的靈感。協(xié)助此劇取材的片末名單中,角川書店、集英社、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新潮社等赫然在列。編劇田口佳宏的作品還有《孤獨的美食家》《食之軍師》等,都是劇情偏弱的系列美食劇。美食這個東西,往往受制于個體的飲食經驗,很難搞出新花樣,而腦洞大開的小說與漫畫提供了更具沖擊的想象力。相比之下,劇中勤勉女助手與暴力女編輯在外頭飯館大吃特吃的煎餃、天婦羅蕎麥面、豬排蓋飯等日常食物,就顯得太普通不夠文藝了。
“文藝小清新”群體其實盛產“吃貨”。宮崎駿漫畫里的食物就被一一還原過,例如《天空之城》里的加蛋厚吐司,《紅豬》里的法式白汁鮭魚。日本動畫協(xié)會在東京秋葉原開了家“動漫飯店”,推出《我是小甜甜》里森尺優(yōu)家烤甜餅、《魯邦三世》中魯邦吃的熏火腿等。伊豆市賣過以作家命名的“文士玉手箱”限量盒飯,包括夏目漱石、井上靖、若山牧水、川端康成四人。粉絲的行動力是驚人的,早些年出過本《村上春樹美食廚房》,作者是“村上春樹美食書友會”,廣告語宣稱:“喜愛村上春樹的書迷們絕不會錯過這一場以最私人化的感性方式,接觸到心儀作家內心最本質部分的華麗盛宴!”這真是愛得越深,就越往胃里去。
在我們中國,有人饒有興致地設計“紅樓宴”,還原書里的糟鵝掌鴨信、茄鲞、蝦丸雞皮湯等。有人根據(jù)金庸武俠小說,仿制出“玉笛誰家聽落梅”“二十四橋明月夜”。有人自娛自樂“張愛玲宴”,重現(xiàn)女作家文字提及的蝦仁吐司、合肥丸子、蒜炒莧菜、螃蟹面。還有年輕人把動畫片《中華小當家》里的菜一一做出來,拍照貼到豆瓣上,廣受歡迎。迷戀的最感性表達方式,大約就是吃下肚了。
美食與文藝都需要感性與靈性,廚房與書房可以相通。只是,從二次元變成三次元,也要做好喪失魅力的心理準備。當幻想中的美食被真正做出來后,很可能反而喪失了誘人的魔力,變得油膩又煙火氣。那種從來不會制作失敗的“二次元美食”、從不會積灰的敞開式書架,正如永遠都是小學生的柯南、永遠不會被打敗的奧特曼,只存在于虛擬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