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堯
摘 要: 后進生現象無論在教育的任何階段都可能產生。在集體教學中,部分學生由于各方因素影響,導致其在學習上明顯落后于其他學生,跟不上教學節(jié)奏,無法迅速理解和掌握課堂所學的知識和內容。雖然后進生現象無法杜絕,但可以通過一定的措施進行轉化,盡可能地減少后進生現象。
關鍵詞: 初中物理 后進生 類型 成因 轉化策略
新形勢下,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逐漸進入“深水區(qū)”,有效轉化后進生,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已成為當前初中物理教學的要務之一。對此,筆者結合自身實際教學經驗,以后進生作為分析對象,深入探尋在初中物理學科教學中后進生的主要類型和產生原因,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幫助初中物理后進生實現成功轉化。
一、初中物理后進生的類型
通過跟蹤調查發(fā)現,當前初中物理后進生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四種:一是學習暫時困難類型。這部分學生的具體表現為各方面能力都在班集體中處于中游水平,在學習物理時出現短暫性困難,造成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并非源于智力因素;二是學習能力不足的類型。學習能力不足型的后進生一般具有較高的學習主動性,但是他們主要的學習“短板”在于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空間想象能力等弱于他人,這類后進生所占比例很??;三是學習動力不足的類型。學習動力不足類型的后進生是當前存在于物理教學中最主要的一類,這類學生的學習能力通常處于中游水平,甚至是上游水平,但由于他們未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主動學習的意志較薄弱,進而造成其在物理學習上處于下風;四是整體困難型。這類后進生所占比例不高,主要表現在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學習習慣、學習意志、自主能力等方面都較薄弱,所以在學習上不盡如人意。
二、后進行現象的主要成因
后進生現象產生是一個過程,是由于一定時間各種因素的疊加影響才形成的。導致初中物理學科出現后進生現象的原因比較復雜,既有學生主觀方面的原因,又有來自社會、學校、教師、家庭等方面的客觀原因。
(一)主觀原因。
學生主觀方面的原因大致可分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一部分學生由于先天智力發(fā)育不足,因此在學習和接受課堂所學知識的過程中,明顯跟不上節(jié)奏,于是成為后進生。另一部分學生則在智力方面表現與其他學生相差無幾,空間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都相當不錯,他們成為后進生的原因在于他們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未能建立好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同時對知識的汲取和學習也沒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久而久之,淪為后進生。
(二)客觀原因。
后進生現象產生的客觀原因有多方面,包括社會、家庭、學校和教師等。通過調查發(fā)現,一些初中物理后進生之所以產生,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教師未能充分重視個體教育的結果。當前初中物理教學所采用的教學形式是大班授課,也就是一個物理教師要面對幾十個智力水平、學習背景、能力等都存在差異的學生。面對這種情況,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實施分層教學,對不同水平、能力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然而受各方面條件的影響和制約,這部分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未能做到充分考慮每個學生,未能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因材施教,未能分清好、中、差三類學生對學習的不同需求,于是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出現優(yōu)等生“吃不飽”,后進生“吃不下”的尷尬局面。
當然,除了這個原因外,初中物理后進生現象的產生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部分家庭失和影響學生學習,家長不重視學生學習,學校物理課程設置不合理,部分教師教學方法失當,等等。在查找到初中物理后進生類型和產生的主要原因之后,就可以根據成因,找到“癥結”,然后“對癥下藥”。
三、轉化初中物理后進生的策略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物理教學要“注重全體學生發(fā)展”,這是物理教學的基本要求。那么,面對初中物理后進生現象,我們應當如何進行轉化?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有效激趣,因材施教。
通過上面對初中物理后進生類型及成因的分析發(fā)現,大部分后進生是由于自身學習意志不堅定,學習習慣差,以及教師教學物理方式方法稍有欠缺等問題產生的,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本在于學生對物理學習缺乏興趣及教師未能因材施教所致。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一旦培養(yǎng)起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自然會更積極、主動地學習,學習效果必將事半功倍。所以,教師要注重激發(fā)學生興趣,挖掘物理學科的趣味性。同時,針對后進生,教師要實施分層教學,設置符合后進生能力和發(fā)展需求的教學問題,讓后進生也能通過成功建立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比如筆者在教學《功和效率》一課時,就專門針對后進生布置“掌握功的定義和公式,學會直接運用功的公式來計算”這一作業(yè),這項作業(yè)既包含課堂教學重點,又符合后進生的能力、水平,后進生完成起來有所收獲,久而久之就建立起學習物理的自信和興趣。
(二)小組合作,發(fā)揮集體的力量。
后進生有了學習物理的興趣只是轉化的第一步,要想進一步夯實后進生的物理基礎,還需要開展小組合作,發(fā)揮集體的力量,讓后進生成功地融入到其他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在集體合作中查找自身不足,尋求學習進步。比如筆者就設置了物理互助小組,將班級學生以“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分為六人組,發(fā)揮小組幫扶傳帶的作用,讓后進生既能感受集體的溫暖,又能接受來自組內成員的輔導與幫助。
(三)尋本溯源,多方聯(lián)動。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后進生現象產生并非一朝一夕,因此對后進生的轉化無法做到一蹴而就。教師在促進后進生轉化的過程中,要尋本溯源,查找并根據后進生具體的類型和成因,認真了解每一個后進生背后深層次的原因,結合多方力量進行持續(xù)轉化,盡可能地消除導致后進生形成的外在影響因素。
參考文獻:
[1]趙愛萍.淺析“活動單導學”教學模式下初中物理后進生的特征及轉化策略[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2013(5).
[2]黃其.新課程要關注學生的成功體驗——淺談初中物理成功教學的感受[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