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高校體育教學中微課程的應用探討
王晶
在簡要概述微課程來源及主要特征的基礎上,結合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分析微課程應用于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的可行性,并以籃球項目為例,探討其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旨在為高校體育教學提供有效參考。
微課程;高校體育教學;籃球項目;應用
作為高校體育教學理念的集中體現(xiàn),體育課程的構建對高校體育教學的質(zhì)量及培養(yǎng)目標的達成有著直接影響。通過調(diào)查資料顯示,在我國體育課程形成與發(fā)展的過程中,微課程對推動創(chuàng)新型高等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微課程最早是由美國高級教學設計師戴維·彭羅斯(David Penrose)所提出,采用構建主義方法,將移動或在線學習作為主要目標的教學內(nèi)容,其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課程設計、開發(fā)、教學實施及教學評價等。在我國,微課程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與標準,其教學載體主要為教學視頻,涵蓋了知識點涉及教與學的全過程。并且,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與高校體育教學融合程度的加深,微課程正處于快速發(fā)展階段,因而研究其在高校體育教學的具體應用,符合新形勢的發(fā)展趨勢。
1.1體育課程教學觀念較為滯后,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國內(nèi)大部分高校體育教學在教學內(nèi)容上,仍以體育項目運動技能教學作為主要任務,在實際教學中過于強調(diào)對大學生體能的鍛煉,將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作為體育教學的唯一目標,并不斷較大運動鍛煉的強度,致使學生對體育運行項目產(chǎn)生一定的負擔。同時,許多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依舊使用傳統(tǒng)單一的講述、灌輸方式,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體育項目教學質(zhì)量不高,并最終影響到高校體育教學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因此,對于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問題,不僅需要相關教育部門及高校體育科研部門深化推行體育改革,還需要與時俱進,結合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發(fā)展特征,積極引進多媒體技術,并建立體育教學激勵機制及現(xiàn)代化教師培訓體系,以促進體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1.2大學生在體育教學實踐及運動項目中的參與度較低
當前,國內(nèi)許多高校領導及相關部門主任都還未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在高校教學資源分配上,體育科研及基礎教學設施投入所占比重較少,一些高校甚至在大三或大四時,直接取消體育課程。高校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在課堂教學中練習的機會較少,也很少組織參與體育課程教學外的各項體育運動,體育教師對學生課外體育運動的指導也較為缺乏。雖然在部分高校內(nèi),為鼓勵學生進行體能鍛煉,會定期舉辦校園運動會,會組織策劃足球、籃球、排球等多種類型的體育比賽,并設置豐厚的獎品,但這些比賽的參與對象是以各院系為單位的形式進行,而每個院校的學生眾多,為了在比賽中取得較好的成績,往往都會直接委派體能較好、體育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參加,其他大部分普通學生仍舊沒能參與到這類具有群體性特征的校園體育活動中去。
1.3體育課程教學內(nèi)容繁雜,涉及運動項目較多
高校的體育教學還存在教學內(nèi)容松散、混雜的問題。具體而言,是指大部分高校在體育課程設置上,將其劃分為體育必修課與體育項目選修課兩種形式,但體育必修課課程內(nèi)容較為繁雜,基本為延續(xù)基礎義務教育中體育教學的特點。同時,大部分高校在體育課程教學上,仍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學生體育技能及能力的培養(yǎng)較不全面。此外,高校體育課程教學內(nèi)容涉及項目較多,教師為確保在限定學時內(nèi)完成教學任務,通常會在完成一些項目的技能示范及基本教學后,并會馬上開始下一個運動項目的教學,留給學生的練習時間極少,使得學生在教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疲于應付的狀況,并最終使得學生在長期的體育課程學習中,對各類體育運動項目都略有知曉,但卻沒有自身較為感興趣的項目,也沒有一項較為精通的運動技能,甚至連最為簡單、基本的體育運動鍛煉方法都沒能完成掌握。
在當前計算機網(wǎng)絡通訊應用普及的背景下,新的媒介環(huán)境逐步形成,“微時代”也隨之到來,而作為“微時代”中教育的主要表現(xiàn),微課程的產(chǎn)生與應用完全符合快節(jié)奏社會發(fā)展需求。長期以來,教學資源的整理與錄制,包含的內(nèi)容都極為全面且冗長,使得學生在汲取其中知識時,難以準確找到其重點所在,并在大量知識學習中滋生厭倦心理。而微課程的產(chǎn)生與應用,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對比于傳統(tǒng)教學資源,存在較大的優(yōu)勢,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微課程相比于傳統(tǒng)課程而言,內(nèi)容較為單一,為體育教師所精選,容量相較傳統(tǒng)課堂教學要少一些,但針對性較強;2)微課程教學的主要方式為視頻教學,并且教學時間不長,以教學視頻而言,時間基本為10min左右;3)微課程內(nèi)容相對較簡單易懂,學生在學習中能更充分的理解教學知識點。并且,在微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學目的、教學價值以及教學信息均能體現(xiàn)出來;4)微課程作為一項基本單元,存在完整性與獨立性,不可進行再分割;5)微課程擁有其既定的教學模式,即可傳播的媒介格式,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極大便利。
3.1課程教學時間較短,利于學生反復學習技術要點
在微課程教學中,教學視頻是最為關鍵的部分,將微課程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中,需要體育教師結合高校學生的整體學習狀況及不同院系學生之間存在的群體差異,有針對性地錄制一些較為精短的教學視頻,視頻教學的時間通常都不會超過10min,并且隨著當前多媒體技術的不斷成熟,各項功能的一體化,對教師視頻錄制操作水平的要求也不斷降低,教師只需通過簡單的幾步操作,便可順利進行教學視頻的錄制。教師通過視頻錄制,可針對學生在體育運行項目練習中反饋的問題及教學難點,全方位地向?qū)W生展示一些關鍵動作,并讓學生通過反復播放,逐漸熟悉其技術動作、掌握要領。同時,低于10min的微課程視頻為學生的實時播放提供了較大便利,學生可在課余休息時間觀看到完整的教學內(nèi)容。針對當前高校體育課程設置不合理、課時較少的現(xiàn)狀,學生難以在限定時間內(nèi)完成掌握課堂教學內(nèi)容,通過采用微課程視頻這種教學模式,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3.2有助于明確體育教學內(nèi)容,因材施教
在微課程教學中,所選取的教學內(nèi)容主要是課堂教學中涉及的一些難點疑點,通過微課程,能有效增強體育課程教學的針對性,為學生練習中遇到的難點,提供合理的解決途徑。同時,利用微課程不僅可為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做好前期導入工作,便于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還可針對體育課堂教學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拓展延伸,充實體育教學知識,突出體育課堂教學的主題,確保教學內(nèi)容的完整、全面。高校體育教師在微課程教學內(nèi)容設計上,可根據(jù)教學要求及高校學生發(fā)展需求,來進行微課程知識結構的組合,讓教學層次順序變得更為合理,將教學目標更好地融入在體育教學中去。此外,微課程教學充分運用了視頻、聲效、圖形等多種方式,讓教學內(nèi)容變得更為生動、有趣,有效避免了以往體育教學中極易出現(xiàn)的沉悶、枯燥氛圍,為學生提供了多感官體驗,讓學生形成對體育教學知識更深刻的印象。
3.3提高學生興趣,激發(fā)積極性和自覺性
高校學生正處于一個自我個性宣揚、尋求新突破的階段,敢于嘗試新的事物。而微課程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能有效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微平臺便捷、多元化的互動交流方式,更好地調(diào)動高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在微課程教學中,教學的主要載體為教學視頻,教師圍繞教學視頻片段,進行教學素材的選擇、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及教學課件的制作,并在此基礎上組織教學測試、教學點評、教學反思,師生互動交流,構成一個結構緊湊、內(nèi)容充實、類型豐富的體育教學主題單元資源包,為高校學生營造出具有加強感官體驗的情景化體育項目教學資源環(huán)境。此外,通過微課程還可借助網(wǎng)絡平臺,合理設置一些有趣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增進體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幫助師生之間更好地進行學習交流,讓學生沒有負擔地向教師提出自身學習中產(chǎn)生的疑問。而體育教師則可通過互動,及時了解與掌握學生的體育項目練習狀況,并有針對性地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改善教學方式,進而提升體育教學質(zhì)量,促進體育教與學之間良性循環(huán)模式的形成。因此,微課程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存在較高的實用價值。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微課程的應用前提是進行微課程設計,而對微課程的設計必須遵循體育教學特征及高校的實際教學情況進行,并結合高校教育資源及人才培養(yǎng)目標,合理劃分不同的課程類型。如,籃球項目的微課程設計,需考慮到其項目內(nèi)容涉及到投籃、運球急停跳投、傳接球、跑位等,有針對性地制作教學視頻,做到主次分明、重點突出。同時,還需注意課程分支間知識點的有限銜接,明確其教學路徑,以便于學生更好地進行深入學習,并能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找到不同課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lián)性,進而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微課程的設計人員在課程設計中,還要善于將體育教學、體育精神及技術有機結合起來,熟練運用多種鏡頭語言將其充分呈現(xiàn)出來。
高校體育微課程的設計制作涉及環(huán)節(jié)較多,設計過程較為復雜,為確保其微課程制作的高水平,必須綜合考慮到資源開發(fā)、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策略、學習評價等多方面因素。為此,本文以籃球項目為例,詳細探討了其微課程的設計:
1)教學目標。高?;@球教學首先需要讓學生了解與掌握籃球的基本動作概念及進間傳球的技術特點;其次,傳授學生基本的進攻步伐及訣竅;最后,讓學生學會并熟練其行進間傳接球動作。2)教學策略?;@球教學可在傳球、接球等概念教學中合理引入NBA短片,并以簡述的方式講解最主要的接球動作及技巧,對NBA短片展現(xiàn)出的各個接球動作、位置、步伐以及時機等一一進行分解,同時設置一些練習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能更好地鞏固知識。增加單元測試環(huán)節(jié),測試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建立討論區(qū),便于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探討,加強課外籃球指導,鼓勵學生參與各種性質(zhì)的籃球比賽。3)學習評價。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置相應的學習結果評價習題,并添加學生互評、自評環(huán)節(jié),豐富教學評價過程及途徑。同時,掌握學生的實時學習動態(tài),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4)師生交互。通過利用社交軟件,如QQ、微信等,建立學習同步交流平臺,也可利用郵箱、論壇等實現(xiàn)異步在線討論。教師在充分掌握學生具體情況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及時指導。5)資源開發(fā)。體育教師可結合教學需求,參與到微課程視頻的編輯中去,深入挖掘更多的教學資源,同時也可靈活運用現(xiàn)有的公開課視頻。
5.1明確微課程教學目標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籃球?qū)I(yè)課程教學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有著較大作用,也是學生最感興趣的體育項目之一。微課程在籃球項目教學中的應用,首先需要明確其教學目標,將教學的重點集中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確保學生掌握扎實籃球運動基本功的前提下,盡可能提升學生的綜合體育素質(zhì)。同時,還可根據(jù)高校實際教學狀況及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將娛樂性比賽作為籃球教學的主線,以營造更為活躍、積極的教學環(huán)境。
5.2豐富微課程教學資源,便于學生練習
為了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對籃球項目的學習興趣,在籃球項目微課程應用中,還需制定科學的教學策略,以確保微課程應用教學的質(zhì)量。其中,教師可將極具代表性的NBA籃球賽精彩片段作為教學資源,并配備相應的解說,在豐富學生學習體驗時,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致。同時,在微課程中,教師可利用相關軟件向?qū)W生展示球星投球、扣球的慢動作,通過輔助講解,為學生提供更詳細、直觀的學習資料,便于學生的自學及練習參考。利用NBA比賽視頻進行教學,能有效避免普通視頻教學可能造成的枯燥感,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進而更好地提升籃球課程教學質(zhì)量。此外,視頻教學對所有學習者一視同仁,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存在的教學偏差缺陷,實現(xiàn)了優(yōu)質(zhì)資源的充分共享。
5.3加強師生互動,提高學習開放性
在傳統(tǒng)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只局限于課堂內(nèi),學生如果在課外練習中產(chǎn)生了一些疑惑,也難以在第一時間尋求教師的指點。而通過微課程學習,打破了以往的時間與空間限制,學生能根據(jù)實際情況自由安排學習時間,并通過網(wǎng)絡將自身存在的問題公布開來,不僅教師能解答問題,一些籃球?qū)I(yè)領域的人士也能對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時,學生還可到各名校的課程網(wǎng)站進行學習,并實現(xiàn)與不同高校籃球?qū)I(yè)課程教師的視頻對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習的開放性與自由性。在這個過程中,體育教師可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措施,鼓勵與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注重教學講解的方式,盡可能通過簡單易懂、輕松愉悅的講解與對話,營造和諧、生動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以更輕松的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去,并最大限度調(diào)動學生的體育項目學習積極性,進而培養(yǎng)學生更深層的體育愛好及體育晉升,最終形成自我鍛煉的習慣。
5.4多元化微課程學習評價方式
微課程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還涉及到學習評價。傳統(tǒng)的籃球教學評價,將重點放在對學生籃球技術的考核上,忽視了對學生籃球?qū)W習過程的考核以及學生原本的個體差異,教學評價內(nèi)容與方式極為單一,難以反映出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而微課程的應用,讓籃球課程的評價方式也隨之發(fā)生變革。學習評價考核內(nèi)容不僅包含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技術掌握程度,還包括學生線下對微課程教學知識的掌握狀況,主要為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實時評價,在學生學習的每一階段,評價標準及評價方法都會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適當調(diào)整,能充分展現(xiàn)出學生在學習中取得的進步,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籃球?qū)W習自信心,有利于學生的自我反思及自我調(diào)節(jié)。而體育教師也可通過學生的微課程學習記錄,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及遇到的問題,并給予適當?shù)闹笇А?/p>
總而言之,微課程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促使體育教師將更多精力投入到課程資源應用及電子備課中去,具備較強的實效性和針對性,能有效提升體育教學的質(zhì)量。但同時,體育教學中微課程的應用也存在較高的挑戰(zhàn)性,教師只有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身專業(yè)水平,并積極探索教育規(guī)律,認真履行教師職責,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贏得學生的敬重,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發(fā)揮出微課程教學的最大功效,并讓學生在體育項目中得到自我鍛煉并終身受益。
[1]李娟.高校體育教學中多媒體網(wǎng)絡教學平臺的推廣分析[J].電子測試,2014(20).
[2]陳欣,管月泉.微課程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7).
[3]楊光照.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影響因素及應對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5(19).
[4]趙秋云.對向微課程轉變過程中的問題及意義的研究[J].現(xiàn)代經(jīng)濟信息,2015(15).
[5]班長青.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中教學評價多元化模式建設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4(11).
[6]劉瑩,田文欣.基于移動學習平臺的微課程設計初探[J].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3).
Application of micro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WANG Jing
This paper,based on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sources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cro-curriculum,combin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ports teaching,analyzes the"micro lesson"feasibility of applying university sports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basketball.And the article,taking the basketball as an instance,discusses its specific appli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intending to provide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micro course;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basketball;application
G807.4
A
1003-983X(2016)01-0070-03
2015-11-17
王晶(1980-),男,河北邢臺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山西省財政稅務??茖W校,山西 太原030024
Taxation Institute of ShanxiProvince,Taiyuan Shanxi,0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