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玲
摘 要: 語文作為基礎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起到有力的支撐作用。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既達到教學目標,又讓學生多學,是本文探究的課題。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效率 提高方法
語文的學習是學生成長的基礎,小學教育是整個教育過程中最基礎的階段,而小學語文教師是學生成長的第一任教師,擔負重任。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既可以學到知識,又可以在能力方面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這是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下面,筆者就在教學實踐中需要關注的幾個方面與大家共同商榷。
1.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重視開端的趣味性。學生是否有學習語文的興趣,直接關系到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那么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興趣。結合課文內(nèi)容可展開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分組討論、比賽朗讀、講小故事、分角色表演,等等。使學生的好奇心、興趣、愛好、求知欲得到充分體現(xiàn),大大激發(fā)學生興趣。使他們愿意學,教師再善于因勢利導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愉快地學習。
2.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并不僅僅停留在教授知識與接受知識的層面,而且可以發(fā)展朋友式的師生關系。教學效率的提高還在于學生與老師的配合,師生關系的融洽正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催化劑。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確立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與引導者,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實踐者。此外教師應該保證自己與學生有良好溝通,充分了解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反饋。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才是最好的。這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教師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狀態(tài)、學習結果及學習過程,用發(fā)展的眼光對學生作出綜合性評價,不要戴著有色眼鏡評價學生。以激勵性的教學方法為主,尊重學生獨立思考的結果,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最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營造競爭氛圍
爭強好勝是小學生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在課堂教學中營造你追我趕的氛圍,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這種心理要求,而且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促使學生積極思考,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筛鶕?jù)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設計一些問題,然后分小組或是大組等進行搶答,看誰答得快,答得準。然后進行小組加分,從而使學生保持高度注意力,培養(yǎng)競爭和團結意識。
在學習生字詞時,利用教學語言努力為學生營造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比如“誰的耳朵靈?同位接讀生字詞,看看誰領的小紙船多?去掉生詞朋友的幫助你還能認領多少只紙船呀?”這樣的設計既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又能有效調(diào)控課堂教學氣氛,可謂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4.鼓勵學生質(zhì)疑,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課堂上有了民主、積極、健康、和諧的氛圍后,教師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因為質(zhì)疑問難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如何促進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呢?首先,營造良好的“提出問題”的氛圍。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大膽懷疑,提出自己的問題,同時老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給予恰當評價。對不善于提出問題的同學,一旦提出問題,首先應及時予以表揚,然后幫助其分析;對于好問但總是抓不住要點的同學,不應嘲笑、諷刺,而應耐心引導;對于提出好問題的同學,應鼓勵其進一步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其次,應教給學生一些質(zhì)疑問難的基本方法,讓學生養(yǎng)成質(zhì)疑問難的習慣。具體做法是:要求學生在教學之前預習所學內(nèi)容,進行獨立思考,找出問題并提出問題;教師有意識設計一些疑問留給學生,啟發(fā)學生探索,從而讓學生在探索學習中有所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從實際生活中提出問題,即引導和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用語文的眼光感受生活、領悟生活,然后概括提煉成語文問題。
5.優(yōu)化學習方法,讓學生善于學習
教學的形式紛繁多樣,不一而足,但各種形教學有各自的功能和適用范圍。語文作為基礎語言學科,朗讀是不可缺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采用不同的朗讀形式更有利于教學效果的強化,當需要激情引趣或?qū)W生讀得不到位時,宜用范讀指導;當需要借助讀幫助學生分清段中的內(nèi)容、層次時,宜用引讀;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課文時,宜采取分角色朗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宜齊讀……但要注意的是:范讀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到“示范啟發(fā)”作用,而不是讓學生機械模仿,因為“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必須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朗讀。一節(jié)課中范讀不能太多,要盡可能多地留些時間讓學生自己練讀,慎用齊讀。齊讀雖有造聲勢、烘氣氛之妙用,但也是“濫竽充數(shù)”和產(chǎn)生唱讀的溫床。學生主動投入、積極參與到閱讀過程中,一點一點地挖掘,才能與作者會面,達到情感的契合。每種形式的讀放在不同環(huán)節(jié),其相互作用又有區(qū)別,如范讀與學生的試讀,先后次序互換,它們各自所擔負的任務、執(zhí)教者要體現(xiàn)的目的意圖也就不同。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朗讀訓練過程,科學合理地選擇好每一環(huán)節(jié)讀的形式,各盡所能。
參考文獻:
[1]齊俊苓.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效率[J].課程教育研究,2015,03:178.
[2]肖春雪,武曉峰.淺議如何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效率[J].語文天地,2015,15:31.
[3]陳潔.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效率[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5,14:76.
[4]韓廣福.新課改視閾下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及改進方案[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36:122.
[5]張玉琴.課前有效預習提高課堂效率——冀教版小學語文教學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5,36: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