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成
(江蘇理工學院 外國語學院,江蘇 常州 213001)
?
依托常態(tài)化實踐基地的科技翻譯實踐教學研究
靳成
(江蘇理工學院 外國語學院,江蘇常州213001)
科技翻譯具有極強的實踐性??萍挤g教學既要關注理論教學,更應關注實踐教學。以常態(tài)化實踐基地為依托的科技翻譯實踐教學可使學生盡快形成科技翻譯職業(yè)能力。常態(tài)化基地的選擇應以能為學生營造翻譯工作真實環(huán)境為基本條件,堅持有計劃、分階段開展實踐教學,加強校企合作指導,規(guī)范教學管理。
常態(tài)化; 實踐基地; 科技翻譯; 實踐教學
《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教思政〔2012〕1號)指出:“實踐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學生獲取、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各高校要結合專業(yè)特點和人才培養(yǎng)要求,分類制訂實踐教學標準,增加實踐教學比重?!痹摗兑庖姟敷w現了國家對于實踐教學的高度重視,是我國高校開展實踐教學的基本依據。
科技翻譯具有極強的實踐性??萍挤g工作者通過提供翻譯產品和服務,協(xié)助工程技術人員解決生產實踐中的相關問題[1]。因此,科技翻譯教學既要關注理論知識的傳授,更應注重實踐教學的開展,通過多種形式,提升學生的翻譯實踐能力。
日語專業(yè)畢業(yè)生,只要從事日語相關工作,無論在生產制造型企業(yè)還是在貿易服務型企業(yè),無論是否擔任專職翻譯,幾乎都要承擔一定的技術資料翻譯任務。但另一方面,高校日語專業(yè)的科技翻譯教學,尤其是實踐教學,卻遠遠無法滿足社會對于日語人才科技翻譯能力的要求。
以江蘇為例,江蘇省目前共有23所公辦本科高校開設了日語專業(yè)。筆者以科技翻譯實踐教學為重點,對各高校日語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進行了逐一梳理,并通過走訪、電郵、日語教師QQ群、學術會議交流等方式,對其中17所高校的日語專業(yè)教師進行了調查和訪談。雖然調查涉及的樣本較小,但涵蓋了綜合類、師范類、理工類、財經類、本二、本一以及“211”“985”等各類型、各層次院校,因此調查數據對于描述科技翻譯實踐教學現狀仍具有一定的說服力。
23所高校中,僅南京農業(yè)大學日語專業(yè)單獨開設了科技翻譯課程(選修,2學分)。在其他各高校,科技翻譯僅是綜合翻譯課程(具體課程名稱各有不同)的一個模塊,一般設置1個教學單元,4~8課時。其中,理論教學還需占用1/3~1/2的課時量。揚州大學、江蘇理工學院單獨開設了科技日語課程(均為選修,2學分)??萍既照Z課程中雖包含科技翻譯的內容,但主要作為課堂練習或作業(yè)出現,幾乎不涉及對科技翻譯職業(yè)能力的系統(tǒng)培養(yǎng)。此外,各校人才培養(yǎng)方案雖均專門安排了實訓、實習、社會調查等實踐教學模塊,但僅有2所學校的實踐教學模塊包含翻譯實踐內容。
針對科技翻譯實踐教學的質與量, 88%的受訪者反映由于自身缺乏理工科背景,很難有效地指導學生開展科技翻譯實踐,理論教學和實踐訓練均以教材內容為主,缺乏前沿性;71%的受訪者認為科技翻譯課時量偏少,實踐訓練量則更少,無法達到培養(yǎng)學生科技翻譯職業(yè)能力的目標,但考慮到總體教學計劃、專業(yè)方向設定、學生語言基礎、自身背景等制約因素,58%的受訪者表示上述問題短期內難以從根本上加以改善;94%的受訪者表示科技翻譯作業(yè)的布置次數不超過3次,總作業(yè)量在3000字以內,29%的受訪者表示會抽樣或部分進行細改,其余受訪者均表示不進行細改,僅做全班統(tǒng)一講評;所有受訪者均表示所在高校日語專業(yè)建有學生實踐基地,但僅有2所高校建有翻譯實踐基地;82%的受訪者表示由于大多數學生自行、分散開展校外實踐,因而無法對學生的實踐內容、形式、效果等做有效監(jiān)控和科學評價。
綜上所述,日語專業(yè)科技翻譯實踐教學的質與量均差強人意。在質的方面,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不夠、教學內容局限于課本、教學改革困難重重、學生校外實踐活動缺乏有效監(jiān)控和科學評價;在量的方面,總課時偏少、實踐訓練不足、教師反饋不充分、缺乏實踐基地。
受現行高校管理體制的制約,科技翻譯實踐教學中出現的許多問題往往難以靠教師個人或專業(yè)系部在校內循常規(guī)途徑加以解決。如在現行高校人事管理體制下,考慮到對學歷、薪酬、授課時間等的限制,從校外常態(tài)化引進具有一定科技翻譯實務經驗的人才幾乎不可能。又如考慮到多數高校日語專業(yè)方向為商貿方向,在公共課、語言專業(yè)課、商貿專業(yè)課已占用大量課時的情況下,單獨安排或增加科技翻譯實踐課時,似乎既無可能又無必要。隨著高校擴招,近年來日語專業(yè)每一教學班學生數基本在20~30人左右,而且很多時候教師同時為兩、三個平行班授課,要面對40~90個學生[2]。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教師精力有限,很難通過多收多改作業(yè)來增加實踐訓練量和反饋率。此外,考慮到校外實踐單位的多元屬性,不可能要求各實踐單位均安排翻譯實踐,即使部分單位安排了一定的翻譯實踐,教師往往也難以做到有效監(jiān)控和科學評估。
當然,教師也可進一步降低理論教學比重,并通過大型作業(yè)、翻譯工作坊等形式增加實踐訓練量。但這些方式本質上是一種模擬翻譯訓練。模擬訓練雖具有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目的性、參與性和創(chuàng)造性等優(yōu)點,能夠實現“在虛擬和建構環(huán)境下的功能真實”[3]。但作為一種人為設計的翻譯活動,其與真實的翻譯工作環(huán)境、工作目標、工作流程之間仍存在不少差異,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翻譯職業(yè)能力效果有限。
利用校外實踐基地,開展實踐教學是彌補高校軟硬件條件不足的重要途徑?!督逃康炔块T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教思政〔2012〕1號)也指出:“實踐育人基地是開展實踐育人工作的重要載體。各高校要努力建設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學校與社會密切合作的實踐教學基地,有條件的高校要強化現場教學環(huán)節(jié)?!钡硪环矫妫恍└咝;驅I(yè)在實踐基地的利用效率與利用方式上還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間。如由于無力組織學生集中開展實踐教學,而要求學生各自聯系單位、分散完成實踐學習環(huán)節(jié),同時又疏于監(jiān)督管理,事實上形成一種“放羊”狀態(tài)。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不僅應利用社會資源,共建實踐基地,更應注重實踐基地的利用效率與利用方式。筆者主張通過構建常態(tài)化科技翻譯實踐基地(以下簡稱常態(tài)化基地或基地),開展常態(tài)化實踐教學活動,提升科技翻譯實踐教學效果。
所謂常態(tài)化指高校與實踐基地在合作關系、合作方式、合作內容等方面實現常態(tài)化,即:高校與基地間的合作是長期的,高校依托基地開展常態(tài)化實踐教學活動,實踐教學內容具有相對固定性和針對性。常態(tài)化基地應經過必要的篩選,確保合作單位在行業(yè)視野、專業(yè)資質、實務經驗、指導師資和硬件條件等方面具有一定優(yōu)勢。實踐教學內容應以科技翻譯為主,并最大限度地確保專業(yè)性和前沿性。實踐教學時間應根據教學內容和階段有計劃地加以安排,保持與理論教學的必要銜接,并充分利用寒暑假、實訓見習、畢業(yè)實習等時段。實踐教學應規(guī)范開展,安排帶隊教師,集中組織學生進入基地開展實踐學習,以便實現有效監(jiān)控和及時反饋。
4.1常態(tài)化基地的選擇
社會建構主義的翻譯教學觀認為情景學習,即在真實完整語境下的翻譯職業(yè)技能訓練比在課堂討論節(jié)選的脫離語境的文本更有效[4]。因此,常態(tài)化基地的選擇應以能為學生營造翻譯實踐真實語境為基本條件,注重職業(yè)相關性。根據科技翻譯自身特點,常態(tài)化基地宜選擇日資企業(yè)、中日合資企業(yè)、對日加工出口企業(yè)、科技翻譯公司、專利事務所、相關科研院所等。
4.2實踐教學的目標設計
實踐教學的目標設計應堅持階段性原則,各階段實踐教學應與該階段理論教學相配合,安排學生分批、分階段參加實踐學習。以江蘇理工學院日語專業(yè)為例,為循序漸進培養(yǎng)學生的科技翻譯職業(yè)能力,自大三第一學期開始,即分批安排學生進入基地開展實踐學習。除寒暑假時間外,也利用了專業(yè)見習、專業(yè)實訓、畢業(yè)實習等短期實踐教學時段。因此,學生在大三、大四兩個學年,每年至少可參加1次依托常態(tài)化基地進行的科技翻譯實踐學習。每次實踐周期一般不少于10天或80小時,翻譯實踐量不少于2萬字。
大三學年,主要安排學生到日資企業(yè)、中日合資企業(yè)、對日加工出口企業(yè)等進行實踐學習。在這一階段,學生剛剛開始翻譯課程的學習。在上述類型的基地中,學生所接觸的科技文本一般較為簡單。學生的主要任務是了解產品研發(fā)、生產的基本過程和技術原理,獲得對科技翻譯工作環(huán)境、工作流程等的感性認識,并協(xié)助完成較為簡單的科技翻譯任務。
大四學年,主要安排學生進入科技翻譯公司、專利事務所、相關科研院所等進行實踐學習。這一階段,學生基本完成翻譯課程的系統(tǒng)學習,并經過大三學年的實踐訓練,已對科技翻譯工作有了初步的認識和體驗。本階段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如何完成專業(yè)性較強、翻譯質量要求較高的科技資料(專利文獻、大型技術文件)翻譯工作。具體目標包括學習和掌握術語處理、初譯、編譯、審校、翻譯項目管理、翻譯軟件使用等專業(yè)技能。
4.3師資組成
常態(tài)化基地的師資配備可由高校教師帶隊統(tǒng)管,合作單位選派企業(yè)導師,負責專業(yè)指導。這種合作教學模式能夠解決高校翻譯師資缺乏理工科背景或翻譯實務經驗不足的問題,并保證學生在“語言+專業(yè)”兩方面均有收獲。為保證實踐教學質量,每個企業(yè)導師負責的學生一般不宜超過5人。此外,由于學生在實踐基地所完成的翻譯文檔都要用于實際生產經營,因此合作單位一般均會安排專人(如企業(yè)導師)負責審閱,從而保證了翻譯實踐的高反饋率。
4.4教學管理
學生實踐學習期間必須進行嚴格、規(guī)范的管理。首先,應進行必要的篩選。通過筆試、問卷調查、座談等形式摸清學生的專業(yè)水平,合理安排他們分批進入基地開展實踐學習。其次,應使學生充分了解實踐學習的目標、實踐基地情況、可能遇到的挑戰(zhàn)。如可舉辦實踐說明會、實踐基地宣講、崗前培訓等。第三,企業(yè)導師應及時反饋學生實踐情況。帶隊教師應保證與學生及基地方面的經常聯系,配合企業(yè)導師及時解決學生出現的問題。學生應每天撰寫實踐日志,由企業(yè)導師審閱,高校帶隊教師進行抽查。實踐學習結束后,學生應提交實踐報告或實踐成果,并由企業(yè)導師和高校帶隊教師共同對實踐表現做出評價。實踐期滿后,帶隊教師應通過整理實踐日志、實踐報告、實踐成果,以及問卷和座談等形式了解學生的實踐學習效果,收集學生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典型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提煉,融入以后課堂教學中。
隨著《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的陸續(xù)出臺,我國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未來必將更加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為包括科技翻譯實踐教學在內的各類實踐教學活動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江蘇理工學院日語專業(yè)依托常態(tài)化基地開展科技翻譯實踐教學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進行的教學改革探索。它能夠使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huán)境中,通過實踐提升自身能力,實現由課堂知識學習向職業(yè)能力形成的轉變,也將為高校翻譯教學改革提供有益探索。
[1]李欣.加強科技翻譯人才的培養(yǎng)[J].中國科技翻譯,2001(2):37-39.
[2]趙子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的翻譯實踐教學平臺的應用:以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翻譯學院為例[J].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學報,2013(S1):54-56.
[3]王愛琴.“實習式”翻譯實踐教學模式探索與思考[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1):83-88.
[4]伍志偉,穆雷.構建翻譯專業(yè)實踐教學的創(chuàng)新模式[J].外語教學,2015(10):98-102.
責任編輯俞林
Research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technical translation supported by normalized practice-base
JIN Cheng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JiangsuUniversityofTechnology,Changzhou213001,China)
Technical translation is highly practical, and its theoretical teaching should be focused more on practical teach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for technical translation supported by normalized practice-base will soon enable students to acquire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technical translation. The selection of such base should be on the basis of whether it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real working environment for translation. Furthermore, practical teaching must be carried out step by step as planned,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struction must be enhanced,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must be regulated.
normalization; practical-base; technical transl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2016-05-26
項目來源:江蘇理工學院2014年度教學改革與研究課題(11610811432)
靳成(1984—),男,江蘇徐州人,講師,研究方向:翻譯職業(yè)教育。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6.05.007
H 059
A
1671-7880(2016)05-0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