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shù)主持人語
本期“東北亞城市文學”專欄所收錄的五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均屬于城市文學研究范疇的外國文學研究論文,它們以不同的研究視角和理論路徑在各自所屬的選題中有所創(chuàng)新與突破。在此集中刊出,以饗學界同仁。傅星寰、張一瑩的《陀氏妥耶夫斯基筆下的彼得堡城市空間》以列斐伏爾的城市空間理論為依據(jù),深入解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系列“彼得堡文本”中,諸如干草市場、地下室、小酒館、瓦西里耶夫島、涅瓦大街等城市空間,認為上述城市空間為作家破解“人之謎”提供場域。在那里,“人間”依托于“空間”生存,而“空間”又反作用“人間”。彼得堡之城與彼得堡的城中之人相互映襯,互為鏡像。特定的城市空間是存在于這一空間中的社會階層的意識形態(tài)的表達。本文為文學城市文本中城市空間區(qū)位研究提供了范例。孫娜在《現(xiàn)實空間與非現(xiàn)實空間的“迭加”與“坍縮”——空間理論視角下的〈彼得堡〉透視》中嘗試運用城市空間理論和量子力學原理探究了20世紀俄羅斯作家安德烈·別雷的長篇小說《彼得堡》。研究者認為,在《彼得堡》中,存在著處于“迭加”與“坍縮”中的“現(xiàn)實”與“非現(xiàn)實”的兩個空間,作家藉此表達時代精神的裂變,人類意識的混亂,俄羅斯命運圖景的虛幻。將量子力學原理運用于文本分析,這在《彼得堡》研究的學術(shù)史中尚屬首次。王秋菊、劉楚婷的《日本作家的沈陽體驗與文學創(chuàng)作——以安部公房的〈野獸們奔向故鄉(xiāng)〉為中心》,以安部公房的《野獸們奔向故鄉(xiāng)》為例,考察了以中國沈陽為舞臺或背景創(chuàng)作的近代日本文學。論者認為,故鄉(xiāng)喪失、無國籍漂泊、彷徨在國境線上不知所從等主題,是戰(zhàn)后日本文學的重要特點。本文對日本戰(zhàn)后文學中的“中國形象”研究有獨特建樹。郭雪妮的《帝國欲望與帝國恐懼——日本古代文學中的長安書寫》,以“異國形象”的研究路徑,探討了日本古代文學中的長安書寫。筆者認為,日本古代文人筆下的長安形象,從將平安京視為“東移”的長安城,到幽閉日本使者的“恐怖之都”直至烏托邦式的“海外仙都”的變化,是與古代日本在東亞的政治格局及其國家意識的確立和文化身份的想象密切相關(guān)的。柴紅梅的《都市空間中的現(xiàn)代性體驗: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韓國作家的上海書寫》在城市空間理論的視域下,將論題集中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韓國作家的“上海書寫”中的“現(xiàn)代性”體驗上。筆者認為,韓國作家以“他者”身份出現(xiàn)在異域都市上海,對于“上海化”的現(xiàn)代性體驗,雖有驚異和艷羨,但更多的是質(zhì)疑和反抗。本論文在上海的城市“現(xiàn)代性”與韓國作家文學創(chuàng)作的關(guān)系研究層面有不俗的表現(xiàn)。本文的亮點在于扎實的學術(shù)史調(diào)查、嚴謹?shù)奈谋究紦?jù),語言精練且富神韻。
——傅星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