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倫敦媒體經(jīng)驗”與老舍國家形象傳播意識之建構(gòu)——兼及《四世同堂》英譯問題

2016-03-19 06:03魏韶華劉致遠(yuǎn)青島大學(xué)文學(xué)院山東青島266071
東方論壇 2016年1期
關(guān)鍵詞:四世同堂國家形象老舍

魏韶華 劉致遠(yuǎn)(青島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山東 青島 266071)

?

“倫敦媒體經(jīng)驗”與老舍國家形象傳播意識之建構(gòu)——兼及《四世同堂》英譯問題

魏韶華 劉致遠(yuǎn)
(青島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山東 青島 266071)

摘 要:“倫敦媒體經(jīng)驗”指老舍寓居倫敦時期對彌漫于周圍、無處不在的各種媒體的感知與經(jīng)驗,因為這些媒體超越了今天狹義的媒體概念,故稱“泛媒體”。它關(guān)乎老舍一生的思想與創(chuàng)作。那些“泛媒體”中的負(fù)面中國形象書寫對老舍的心靈構(gòu)成了極深的精神創(chuàng)痛,促使他建構(gòu)起最初的國家形象傳播意識。在中國現(xiàn)代作家中,屬老舍的異國經(jīng)驗最為豐富,也屬老舍的國家形象傳播意識最為清晰。這甚至直接影響到日后他在美國時期親自參與的《四世同堂》英文翻譯。

關(guān)鍵詞:老舍;“倫敦媒體經(jīng)驗”;國家形象

一、“倫敦經(jīng)驗”中的“泛媒體”

1924年9月10日老舍乘坐德萬哈號輪船抵達倫敦,是老舍生命史中的一個重大“事件”,至1929年夏結(jié)束在倫敦的教書生活,倫敦5年是老舍作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xiàn)代作家的“精神原點”。 對這一精神原點的意義,老舍是有充分自覺的,他認(rèn)為自己設(shè)若始終在國內(nèi),就不會成為一個小說家。

倫敦作為當(dāng)時世界上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城市,為老舍帶來了空前的視覺和精神刺激,這讓他有機會和能力質(zhì)疑中國的舊文明和舊生活,跳出中國文化的窠臼,從而完成現(xiàn)代文化人格的塑造。置身倫敦的老舍,以教書為主業(yè),可是,他無時無刻不置身于這座大都市的環(huán)境氛圍的包圍之中,由這些全部體驗所構(gòu)成的觀察、觀感、思緒和思索等構(gòu)成了老舍獨特的“倫敦經(jīng)驗”。這一經(jīng)驗包括可視的器物文明比如街道、樓宇、美術(shù)館、動物園、植物園、教堂、火車、汽車、電車、地鐵(地道火車)、公共汽車(公眾汽車)、自行車、摩托車(摩托自行車)、電話(電話機)等對老舍的視覺和精神刺激,而更深層的碰撞則來自精神軟環(huán)境比如媒體環(huán)境等。

作為第一個實現(xiàn)工業(yè)化的國家, 英國在過去幾個世紀(jì)中一直領(lǐng)導(dǎo)著世界的潮流,其中,新聞傳播業(yè)在20世紀(jì)上半葉以前, 更是代表著世界傳播業(yè)發(fā)展的方向和主流。老舍客居倫敦時期,英國傳播業(yè)發(fā)展正步入大眾化商業(yè)報刊階段, 考慮甚至迎合大眾趣味的一批新的大眾報刊紛紛涌現(xiàn),其代表是所謂的“ 三每報” , 即哈姆斯沃斯的《每日郵報》、皮爾遜的《每日快報》和哈姆斯沃斯的《每日鏡報》。這些大眾報刊的出現(xiàn)所形成的沖擊波及到高級報紙原有的嚴(yán)肅風(fēng)格。由工業(yè)化和民主化進程所帶來的變化, 彰顯了現(xiàn)代報刊的信息傳遞和輿論宣傳功能, 讀者群迅猛擴大。報刊想要獲得辦報獨立性,就必須實現(xiàn)經(jīng)濟自主性,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廣告成為報刊的重要財政來源,其運作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報刊的生存空間。在報紙購閱者急劇增加、定價降低的情況下,發(fā)行人都會出售報紙上的廣告版面。這一英國新聞傳播新動態(tài),被敏銳的老舍納入自己的視野:“工人們多是叼著小泥煙袋,拿著張小報,在家門口兒念?!盵1](P604)在《我的幾個房東》中,老舍仍能清晰地記起多年前倫敦的房東達爾曼,說“假若他還有什么說的,便是重述《晨報》上的消息與意見。凡是《晨報》所說的都對!這個老頭是地道的英國市民?!彼摹耙庖姴坏∽浴冻繄蟆?,而且是由達爾曼先生口中念出的那幾段《晨報》?!彼畠骸爸豢础冻繄蟆飞系膹V告。”還“在分類廣告上登了一小段廣告——教授跳舞”。小說《二馬》中的李子榮有時候靠翻譯廣告增加收入;他還建議古玩店在“《亞細(xì)亞雜志》和東方學(xué)院的《季刊》全登上三個月的廣告?!盵1](P529)在一個媒體時代,人們知道,“做買賣頂要緊的是廣告?!盵1](P427)李子榮懂得利用廣告效應(yīng)做買賣,華工砸鋪子,李子榮“故意的在事后躲開,好叫馬威的像片登在報上,(一種廣告,)?!盵1](P622)倫敦一到夏天,“車站上,大街上,汽車上,全花紅柳綠的貼著避暑的廣告?!盵1](P451)老舍在這里揭示了現(xiàn)代傳媒對城市普通市民的精神影響?!巴鈬俗钆聢蠹?,可是也最喜歡把自己的姓名,像片,全登出來。這是一種廣告。誰知道小瑪力?沒人!她一在報紙上鬧騰,行了,她一天能接幾百封求婚書?!盵1](P607)東倫敦的華人砸馬家鋪子,報紙紛紛做夸大報道:“各晚報的午飯?zhí)柸么笞值瞧饋恚骸畺|倫敦華人大鬧古玩鋪。’‘東倫敦華人之無法無天!’‘驚人的搶案!’‘政府應(yīng)設(shè)法取締華人!’……馬家古玩鋪和馬威的像片全在報紙的前頁登著,《晚星報》還給馬威像片下印上‘只手打退匪人的英雄’。新聞記者一群一群的拿著像匣子來和馬威問詢。”[1](P618)通過一個事件的媒體反應(yīng),老舍表現(xiàn)了當(dāng)時英國媒體的商業(yè)化運營模式——傳媒與資本的結(jié)合?!抖R》中寫溫都姑娘“手里拿著張報紙,正看最新式帽子的圖樣?!毙★堜伬?, “人人手里拿著張晚報,(倫敦的晚報是早晨九點多鐘就下街的。)專看賽馬賽狗的新聞?!薄坝俗砸袌罂?,是什么也不想說的?!盵1](P445)“晚報上一大半是賽馬和足球隊比賽的結(jié)果,人們在早晨九點鐘便買一張,看看自己贏了沒有??匆娮约菏禽斄?,才撅著嘴念點罵外國的新聞,出出惡氣?!盵1](P531)倫敦市民已深知負(fù)面新聞禁不住報紙的宣揚。[1](P599)不合世俗倫理的事,“報紙上一宣揚”,“一家子也全跟著毀了!”[1](P603)老舍認(rèn)為普通英國人的觀念是由報紙上看來的。雜志也開始與普通市民息息相關(guān),在小說《二馬》中寫到:“凱薩林坐在椅子上,掏出一本雜志來?!盵1](P504)寫到李子榮參加《亞細(xì)亞雜志》的征文,[1](P518)還提到“無線電廣播”。[1](P531)進入老舍視野的媒體環(huán)境,除了報紙、雜志、廣告、廣播等狹義媒體以外,還包括與現(xiàn)代傳媒有關(guān)的電影、戲劇以及市民通俗小說等。為了表述的方便,我們將其統(tǒng)稱為“泛媒體”,而把由“泛媒體”所構(gòu)成的環(huán)境稱為“泛媒體環(huán)境”。

老舍關(guān)注“泛媒體環(huán)境”,關(guān)注“泛媒體環(huán)境”對普通人的影響,作為中國人,他更關(guān)注“泛媒體環(huán)境”對中國的書寫及其后果。即西方人的“討厭中國人也全是由報紙上,電影上看來的。”《二馬》中的保羅就喜歡看“罵中國人的電影”[1](P532)普通市民的邏輯是:“設(shè)若中國不是一團亂糟,外國報紙又何從得到這些壞新聞呢!”“篇篇電影是那樣,出出戲是那樣,本本小說是那樣,就算有五成慌吧,不是還有五成真的嗎?”[1](P454)報紙在那個時候已經(jīng)成為城市市民不可或缺的信息來源,“晚報”“晨報”等各種報紙對中國的歪曲報道也深深地影響著城市市民,而“泛媒體”關(guān)于中國和中國人的報道、虛構(gòu)和想象最能刺激老舍那顆來自弱國之邦的脆弱的心靈。瑪力看的“報紙上說:中國人屠宰了英國人?!盵1](P419)她跟母親辯論道:“我今天在報紙又看見三張像片,都是在上海照來的。他們把人頭殺下來,掛在電線桿子上。不但是掛著,底下還有一群人,男女老少都有,在那塊看電影似的看著!”[1](P459)在小說《二馬》中留有老舍“倫敦經(jīng)驗”的直接印痕,其中多次提及白種人對中國和中國人的夸大報道和妖魔化書寫:“東倫敦”是“最給中國人丟臉的中國城?!薄皼]錢到東方旅行的法國人美國人到倫敦的時候,總要到中國城去看一眼,為的是找些小說、日記、新聞的材料,……就是因為中國是弱國,所以他們隨便給那群勤勞耐苦,在異域找飯吃的華人加上一切的罪名。中國城要是住著二十個中國人,他們的記載上一定是五千;而且這五千黃臉鬼是個個抽大煙,私運軍火,害死人把尸首往床底下藏,強奸婦女不問老少,和作一切至少該千刀萬剮的事情的。作小說的,寫戲劇的,作電影的,描寫中國人全根據(jù)這種傳說和報告。然后看戲,看電影,念小說的姑娘,老太太,小孩子,和英國皇帝,把這種出乎情理的事牢牢的記在腦子里,于是中國人就變成世界上最陰險,最污濁,最討厭,最卑鄙的一種兩條腿兒的動物!”[1](P394-395)這里,老舍深刻揭示了英國“泛媒體”對中國的負(fù)面書寫及其惡劣影響,受其影響,“中國人都好賭”“凡事守秘密”等都成為是英國人對中國人的固定認(rèn)識。[1](P613-614)出現(xiàn)于這部虛構(gòu)小說中的這些文字是帶著作者的深深隱痛的,其中有老舍全部“倫敦經(jīng)驗”的淚痕悲色。

“泛媒體”的中國觀對英國人形成了一種類似精神控制的東西。僅以電影論之,在人類這些最早的活動影像里,匪夷所思的習(xí)俗、麻木狡猾的神態(tài)、病弱的身體,構(gòu)成了其中的“中國形象”。保留在早期記錄片中的中國是一個貧弱不堪的形象:抬轎的苦力與轎子里的權(quán)貴,進出租界的外國軍隊,饑饉的孩童和無家可歸的難民。[3]這里有真實,更有西方人對他者窺探的目光。除紀(jì)錄片外,西方人當(dāng)時拍攝的關(guān)于中國的電影多是有明顯辱華傾向的?!抖R》中的亞歷山大就以金錢誘惑老馬參演辱罵華電影:“我現(xiàn)在幫著電影公司寫布景……現(xiàn)在他們正作一個上海的故事,他們在東倫敦找了一群中國人,全是扁鼻子,狹眼睛的玩藝兒……這群人專為成群打伙的起哄,叫電影看著真像中國……導(dǎo)演的人看這群人和一群羊完全沒分別;演鄉(xiāng)景他們要一群羊,照上海就要一群中國人?!盵1](P561)媒體影響人心形成普泛的社會偏見,又反過去影響媒體制作者。這個電影“是英國最有名一位文人寫的。這位先生明知中國人是文明人,可是為迎合人們心理起見,為文學(xué)的技藝起見,他還是把中國人寫得殘忍險詐,彼此拿刀亂殺;不這樣,他不能得到人們的贊許?!盵1](P620)電影對英國市民心理起著決定性影響。老舍在倫敦時,“繁華熱鬧的倫敦”“七百萬人”,足“有四百個電影院”。[1](P612)《二馬》中的馬威喜歡并且經(jīng)常去看電影,“他??措娪袄锏挠⑿??!盵1](P417)還常請瑪力去看電影。當(dāng)溫都太太第一次見到前去求租房屋的馬家父子時,就拿他們與電影中的中國人做比:“看著:這倆中國人倒不像電影上的那么難看,心中未免有點疑惑。”[1](P412)普通英國人對中國人用毒藥害人的“信仰”就來自電影。在瑪力的意識中,“中國人的用毒藥害人是千真萬確,一點含忽沒有的?!币驗?,“自要戲里有個中國人,他一定是用毒藥害人的。電影,小說,也都是如此。溫都姑娘這個警告是有歷史的,是含著點近于宗教信仰的:回回不吃豬肉,誰都知道;中國人用毒藥害人——一種信仰!”[1](P418)老舍清醒地看到,英國人對中國人的偏見與“泛媒體”的中國形象書寫脫不開干系。他們的邏輯是:中國人“要是不討人嫌為什么電影上,戲里,小說上的中國人老是些殺人放火搶女人的呢?”[1](P454)在英國的中國人深知英國人“本來就看不起我們中國人?!盵1](P446)“溫都姑娘警告她母親留心毒藥以后,想起前幾天看的那個電影?!背穗娪斑€有小說,馬威就“看過英國小說——中國人用毒藥害人的小說。”[1](P419)馬威對瑪力說:“你們看不起中國人;你們想中國人的時候永遠(yuǎn)和暗殺,毒藥,強奸聯(lián)在一塊兒?!薄拔抑滥銈冴P(guān)于中國人的知識是由造謠言的報紙,和下賤的小說里得來的。”[1](P580)“外國人在電影里,戲劇里,小說里,罵中國人,已經(jīng)成了一種歷史的習(xí)慣。”“中國戲臺上不會有黑臉曹操,外國戲臺上不會有好中國人。這種事不是感情上的,是歷史的;不是故意罵人的,是有意做好文章的。中國舊戲家要是作出一出黑臉曹操的戲,人家一定笑他不懂事;外國人寫出一出不帶殺人放火的中國戲,人們還不是一樣笑他。”[1](P580)老舍指出這一偏見是“有歷史的”。

二、作為“他者”的中國形象及其歷史反思

在現(xiàn)代傳媒出現(xiàn)之前,中國就已進入歐洲人的視野。歐洲人心目中的中國與中國人形象是變化的“變色龍”,中國在不同時期不同場合被描述為一個富庶與貧窮、發(fā)達與落后、聰慧與愚笨、美麗與丑陋、強大與虛弱的多面復(fù)合體。僅以英國而論,對中國的書寫也由來已久且變化多端。早在14世紀(jì),曼德維爾就在其作品《曼德維爾游記》中描述了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烏托邦中國。17世紀(jì),英國甚至興起過一股“中國風(fēng)”,中國的瓷器、絲綢、茶葉、建筑一度成為英國人追逐的時尚。那個時期,英國人筆下的中國形象是美好的。進入18世紀(jì)后,英國國力增強,優(yōu)越感助長了霸氣,加之英國特使馬戛爾1793年出使中國失利,遂在英國泛起一股污蔑中國之風(fēng)。拜倫筆下的中國人是被嘲笑的對象,雪萊更是把中國人當(dāng)作“未馴服”的“蠻族”;狄更斯對中國也抱有偏見,他通過筆下人物之口說出“中國怎樣可能有哲學(xué)呢?”在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續(xù)編》中,中國人更是貧困、奸詐、怯懦、愚昧的代名詞。進入19、20世紀(jì),人們對中國的想象與書寫又從17-18世紀(jì)期間的理想化形象,變成了過激、好斗的滑稽丑陋形象。中國慢慢成為一個僵化、落伍、殘暴的帝國,中國人傲慢無知、卑鄙無能、邪惡無恥而又野蠻好戰(zhàn),令人瞬間想到鴉片煙鬼和東方黃禍。值得重視的是馬戛尼爾出使中國一百周年的1893年,英國的皮爾遜(Charles H Pearson,1830-1894)發(fā)表《民族生活與民族性:一個預(yù)測》一書,大力鼓吹有色人種尤其是中國人的“可怕”,它直接導(dǎo)致了席卷西方的“黃禍論”出現(xiàn)。

生活在英國的老舍對英國“泛媒體”中的中國書寫非常關(guān)注。在小說《二馬》中提及的狄·昆西就是一個對中國抱有種族偏見的英國作家。溫都太太“把狄·昆西的《鴉片鬼自狀》找出來念;為是中國客人到了的時候,好有話和他們說?!盵1](P411)可見19世紀(jì)以后,西方人已經(jīng)把中國人和鴉片聯(lián)系起來。狄·昆西現(xiàn)通譯德·昆西(1785-1859)是英國著名的散文家,其懺悔錄《一個英國鴉片吸食者的自白》,自述其鴉片吸食經(jīng)歷,也在虛構(gòu)他對中國的認(rèn)識和想象。在他眼里,中國人非常低能甚至就是原始的野蠻人。他聲稱自己寧愿同瘋子或野獸生活在一起,也不愿在中國生活。他關(guān)于中國的著述正是忠實地展現(xiàn)英帝國殖民心態(tài)的自白書。

以老舍在英國的時間推斷,有一個小說虛構(gòu)人物,老舍不會不知,他就是“傅滿洲”。20世紀(jì)初出現(xiàn)英國作家薩克斯·羅默(Sax Rohmer, 1883-1959)創(chuàng)作了13部傅滿洲系列小說。主人公傅滿洲集聰明、狡詐、兇殘、狠毒于一身,是恐怖和邪惡的化身,令西方人防不勝防。角色原型來自倫敦警方的一樁刑事案件,案件涉及當(dāng)時華人聚居的“中國城”萊姆豪斯區(qū),羅默所任職的雜志社派他跟蹤報道該案件,使他得以近距離觀察當(dāng)?shù)厝A人生活的某些側(cè)面。羅默接觸到一個綽號“金先生”的毒品販子,是非法地下活動的組織者。羅默第一部作品發(fā)表于1913年,題為《狡詐的傅滿洲博士》,在以后陸續(xù)發(fā)表了《傅滿洲歸來》《傅滿洲面具》《傅滿洲新娘》等12部;另外還有中篇《傅滿洲的暴怒》,三個短篇故事:《傅滿洲的詞語》《傅滿洲的頭腦》和《傅滿洲的眼睛》,使傅滿洲這個中國惡棍成為英倫三島家喻戶曉的人物。后來,隨著羅默定居美國,傅滿洲系列借助美國的大眾媒介——好萊塢電影,使得這個負(fù)面中國人形象廣泛出現(xiàn)于美國的影視、廣播、電視及報刊上,為美國隨后的“排華”政策奠定了基礎(chǔ)。正是受到電影中中國人固定形象的影響,“外國人心中的中國人是:矮身量,帶辮子,扁臉,腫顴骨,沒鼻子,眼睛是一寸來長的兩道縫兒,撇著嘴,唇上掛著迎風(fēng)而動的小胡子,兩條哈巴狗腿,一走一扭?!薄爸袊丝捎猩岬缅X買胰子洗臉的?”“中國人向來是哈著腰挨打的貨。”“至于中國人的陰險詭詐,袖子里揣著毒蛇,耳朵眼里放著砒霜,出氣是綠氣炮,一擠眼便叫人一命嗚呼,更是叫外國男女老少從心里打哆嗦的。”[1](P435-436)這似乎說的就是“傅滿洲”。

中國的落后,外國強勢媒體的歪曲報道與書寫,使旅居西方的中國人處境艱難?!爸袊怯羞@樣的好名譽,中國學(xué)生當(dāng)然也不會吃香的。稍微大一點的旅館就不租中國人,更不要說講體面的人家了?!盵1](P394-395)“普通英國人都拿中國人當(dāng)狗看?!盵1](P567)“全看不起中國人?!盵1](P517)“巡警是動不動就察驗”住在東倫敦的中國工人,“多么好的中國人也是一腦門子官司?!盵1](P447)“沒到過中國的英國人,看中國人是陰險詭詐,長著個討人嫌的黃臉。到過中國的英國人,看中國人是臟,臭,糊涂的傻蛋?!盵1](P522)“普通的人誰不把‘中國人’與‘慘殺’聯(lián)在一塊兒說!”“和中國人在一塊兒,生命是不安全的?!盵1](P547)“轉(zhuǎn)眼是工夫就有喪掉生命的危險?!盵1](P568)作為一個生活在英國的弱國子民,老舍感慨道:“二十世紀(jì)的‘人’是與‘國家’相對待的;強國的人是‘人’,弱國的呢?狗!”[1](P394-395)在這里老舍揭示了,普通英國人的中國觀與泛媒體環(huán)境有關(guān),不能親歷中國的英國人的中國形象幾乎全部來自泛媒體所提供的二級經(jīng)驗。當(dāng)尹牧師帶著兩個中國人尋租住房時,溫都太太說:“你想我能叫兩個中國人在我的房子里煮老鼠吃嗎?”“她跟著又問了無數(shù)的問題,把她從小說,電影,戲劇,和傳教士造的謠言里所得來的中國事兒,兜著底兒問了個水落石出?!盵1](P398)“為錢去服侍兩個中國人!叫親友看不起!”[1](P495)作為一個民族意識和個人自尊心都很強的青年,老舍所承受的屈辱和苦悶是可想而知的。

三、“倫敦媒體經(jīng)驗”與國家形象傳播意識

身處20世紀(jì)20年代倫敦的老舍對英國“泛媒體”中的中國形象,不僅有敏銳的關(guān)注,而且有深入的思考。這一精神創(chuàng)痛使老舍具有了國家觀念,完成了國家形象傳播意識之構(gòu)建,其早期作品尤其是《二馬》《小坡的生日》等的寫作帶有了明顯的對西方的抵抗性,他要通過自己的筆寫出真實的中國人,他們有缺陷弱點,更重要的是他們與西方人具有同樣的意識、情感等。“黃臉的就是野蠻,與頭發(fā)卷著的便文明?!薄霸绞窃诒逼阶∵^一半天的越敢給北平下考語,許多污蔑中國的電影,戲劇與小說,差不多都是僅就表面的觀察而后加以主觀的判斷?!盵4](P172)老舍還分析了這些負(fù)面中國形象書寫的來歷和因由——傲慢與偏見:“我頗有幾位交情很好的外國朋友?!薄八麄兛煞譃閮膳桑阂慌墒且詾橹袊囊磺卸家坏?。”“另一派恰恰是與此相反?!薄八麄兊闹鲝埐煌?,而主張之本質(zhì)卻是一樣——偏見。”“他們都是外國人,都帶著外國人那股自居高明的勁兒。所以他們不但談?wù)?,而且要寫成文章,教全世界都曉得他們是中國的救主?!薄斑@些救主很難伺候。”“他們的偏見,以及用偏見養(yǎng)成的傲慢,使他們會把東洋與西洋的禮貌一概忘掉?!崩仙崽嵝阉麄儯骸澳馨寻谅掌鹑?,而虛心的多研究一點什么。中國正在改變,需要批評,而批評不能拿空洞的偏見作基礎(chǔ)?!盵5](P340)《二馬》中出生在中國的保羅回國后在書房里這樣“展覽”他的“中國”:“一根鴉片煙槍,一對新小腳兒鞋,一個破三彩鼻煙壺兒,和一對半繡花的舊荷包?!盵1](P469)在這里,老舍揭示了“中國”只是一個供西方消費的“他者”,只是一個獵奇的對象?!抖R》中的溫都母女外出歇夏,為求“新奇獨份兒”,“帽子上繡著個中國字?!盵1](P523)古玩店圣誕節(jié)前進貨主要考慮英國人的消費心理:有中國刺繡,中國玩藝兒,中國舊繡花的衣裳。西門爵士買了件“老中國繡花裙子”圣誕節(jié)送給夫人。[1](P538)亞歷山大的書房墻上掛著“中國人作壽的喜幛子”。[1](P560)范掌柜請求美術(shù)家在他的飯館墻上畫上:“小腳兒娘們,瘦老頭兒抽鴉片,鄉(xiāng)下老兒,帶著小辮兒,給菩薩磕頭。”“美術(shù)家所知道的中國事兒正和普通人一樣。”“設(shè)若普通英國人討厭中國人,有錢的英國男女是拿中國人當(dāng)玩藝兒看?!盵1](P569)正是出于這樣的傲慢與偏見,“普通英國人知道的中國事沒有一件是好的?!盵1](P470)老舍深知,國家民族間的傲慢與偏見導(dǎo)致的信息不對稱是形成民族國家間隔閡的主因。直到40年代,老舍仍然持續(xù)關(guān)注民族國家間的溝通與交流。他說;“一點知識,最是誤事。民族間的誤會與沖突雖然有許多原因,可是彼此不相認(rèn)識恐怕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盵6](P384)“我聽說過這樣的一個笑話:有一位歐洲人,從書本上得到一點關(guān)于中國的知識。他知道中國人吃飯用筷子。有人問他:怎樣用筷子呢?他回答:一手拿一根?!薄霸谝槐疚餮笕藢懙年P(guān)于中國的小說里有這么一段:一位西洋太太來到中國——當(dāng)然是住在上海嘍,她雇了一位中國廚師傅,沒有三天,她把廚師傅辭掉了,因為他用筷子夾湯里的肉來嘗著!在這里,筷子成了骯臟、野蠻的象征?!薄耙虼?,我想,文化的宣傳才是真正的建設(shè)的宣傳,因為它會使人互相了解,互相尊敬,而后能互相幫忙。不由文化入手,而只為目前的某人某事作宣傳,那就恐怕又落個一手拿一根筷子吧?!盵6](P384-385)這些思考與老舍的“倫敦經(jīng)驗”尤其是英國“泛媒體”對中國的負(fù)面報道與書寫有著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媒體的責(zé)任是溝通,而不是制造隔閡。

除了媒體的偏見所造成的精神阻隔以外,中國的實際落后也是中國遭受歧視的主因?!坝钠胀▽W(xué)校里教歷史是不教中國事的。知道中國事的人只是到過中國做買賣的,傳教的;這兩種人對中國人自然沒有好感,回國來說中國事兒,自然不會往好里說。又搭著中國不強,海軍不成海軍,陸軍不成陸軍,怎么不叫專以海陸軍的好壞定文明程度高低的歐洲人看低了!再說,中國還沒出一個驚動世界的科學(xué)家,文學(xué)家,探險家——甚至連在萬國運動會下場的人材都沒有,你想想,人家怎能看得起咱們!”[1](P460)面對外國對中國的否定性書寫,作為中國人,一方面要建構(gòu)國家形象傳播意識,掌握國家形象傳播話語權(quán);但更重要的是發(fā)展壯大自己。“國與國的關(guān)系本來是你死我活的事。除非你們自己把國變好了,變強了,沒人看得起你。”“在今日的世界上,大炮飛艇就是文明的表現(xiàn)!普通的英國人全咧著嘴笑我們,因為我們的陸海軍不成?!盵1](P471)“中國不但短大炮飛艇,也短各樣的人才?!盵1](P472)“寫文章的要招人笑,一定罵中國人,因為只有中國人罵著沒有危險?!薄澳臉訉W(xué)問是中國的特長?沒有!普通人小看中國人,因為中國人——缺點多了,簡直的說不清!我們當(dāng)時就可以叫他們看得重,假如今天我們把英國,德國,或是法國給打??!更好的辦法呢,是今天我們的國家成了頂平安的,頂有人才的!你要什么?政治!我們的政治最清明??!你要什么?化學(xué)!中國的化學(xué)最好??!”[1](P517)英國人的傲慢來自英國的強勢:“一個英國人睜開眼,他,或是她,看世界都在腳下:香港,印度,埃及,非洲,……都是他,或是她的屬地。他不但自己要驕傲,他也要別的民族承認(rèn)他們自己確乎是比英國人低下多少多少倍?!盵1](P584)老舍清醒地看到:“自要中國人能把國家弄強了,外國人當(dāng)時就擱筆不寫中國戲了。人類是欺軟怕硬的?!盵1](P620)

小說中的中國人形象,一定也在老舍的關(guān)注視野之內(nèi)?!耙驗槟钣⑽?,在街上買了些二角錢一本的英文小說來念。”[7](P400)在這些報攤小說中充斥著迎合大眾趣味的對中國的妖魔化書寫。老舍說:“近年來西洋有許多描寫中國人的小說,十之八九是要憑借一點知識來比較民族的不同;結(jié)果,中國人成為一種奇怪好笑的動物,好像不大是人似的?!彼粲跷鞣饺恕耙悦鑼懭松膽B(tài)度來描寫中國人。”[8](P218)其實,老舍早期小說尤其是《二馬》,其寫作姿態(tài)明顯帶有對西方的抵抗性特征。在談及《二馬》的創(chuàng)作時,他說:“因為念到歐戰(zhàn)以后的文藝,里面有幾本是描寫中國,我便寫一個中國人怎樣在倫敦。”[9]《小坡的生日》是這一抵抗性寫作的延續(xù):“在新加坡停留了一個時期,想寫一個華僑千辛萬苦開辟南洋的小說,可是因為生活不夠,沒寫成?!盵9]這一遺憾在《小坡的生日》里得到了部分補償。老舍一直想去南洋,就是“因為想找寫小說的材料,像康拉德小說中那些材料。不管康拉德有什么民族高下的偏見優(yōu)劣,他的著作中的主角多是白人,東方人是些配角,……我也想寫這樣的小說,可是以中國人為主角,……南洋的開發(fā),設(shè)若沒有中國人行么?中國人能忍受巨大的苦處,中國人能抵抗一切疾痛:青蟒猛虎所盤踞的荒林被中國人鏟平,不毛之地被中國人種滿了菜蔬。中國人不怕死,因為他曉得怎樣應(yīng)付環(huán)境,怎樣活著。中國人不悲觀,因為他懂得忍耐而不惜力氣?!盵9](P175)“我想寫南洋,寫中國人的偉大?!盵9](P176)

在中國現(xiàn)代作家中,屬老舍的異域經(jīng)驗最豐富,也屬老舍在民族國家形象傳播方面的思考最為深刻與持久。早期的“倫敦經(jīng)驗”使老舍比其他任何現(xiàn)代作家都更關(guān)心異國的中國形象書寫。為此,他呼喚中國人的國家觀念自覺,他批評中國人“不明白國家是什么東西”。[1] (P533)小說《二馬》中說:外國人喜歡中國的老人,因為他們“一向不說‘國家’兩個字。”而“中國的青年們雖然也和老人一樣的糊涂,可是‘國家’,‘中國’這些字眼老掛在嘴邊上。”[1] (P522)雖然空泛,可畢竟是進步。 他認(rèn)定:“只有國家主義能救中國!”[1](P471)理解了這些,才能理解臺兒莊大捷后老舍的激動:這場戰(zhàn)役的勝利“使全世界的人都換了一對眼睛來看我們中國人?!澜绲娜碎_始認(rèn)識我們的偉大?!薄爸袊藦拇吮啬芴痤^來,成為自由的國家,與有骨氣的民族?!盵10](P520)

深深植根于“倫敦經(jīng)驗”的老舍的國家形象傳播意識,不僅滲透在他的小說創(chuàng)作中,而且直接影響到40年代他在美國所親自參與的《四世同堂》英譯。

《四世同堂》的英譯本并不是在原作基礎(chǔ)上逐句翻譯的,而是在翻譯過程中,由老舍本人進行了大量刪節(jié),其動因是什么?我們以為,與老舍基于“倫敦經(jīng)驗”所建構(gòu)起來的國家形象傳播意識有關(guān)。正是在遙遠(yuǎn)的英國,老舍開始把文學(xué)視為一項嚴(yán)肅的事業(yè),其“文學(xué)原點”滲入了作者獨特的“倫敦體驗”,其中蘊含著以文學(xué)重塑中國形象的強烈意欲。因為,他深切體會到,除自己的國家極度貧弱外,正是西方對中國的蔑視性書寫使國家和子民受辱。在《二馬》中,老舍通過幾個普通英國家庭中的大部分成員對中國人的歧視與憎惡,揭示了英國社會普遍的排華情緒以及這種情緒的重要來源——不負(fù)責(zé)任的“泛媒體”對中國的丑化和妖魔化。

當(dāng)1946年老舍來到美國,美國公眾對中國的認(rèn)識和美國文化對中國形象的塑造同樣令老舍難以忍受。美國人在19世紀(jì)末以來對中國的認(rèn)識,不僅延續(xù)了歐洲對中國的否定性認(rèn)知,而且到過中國的美國傳教士回國后所寫的有關(guān)中國的書,成為美國人認(rèn)識中國的重要來源。如美國公理會教士明恩溥所寫的《中國人的素質(zhì)》就把當(dāng)時的中國描繪成《圣經(jīng)》中的“大洪水前的人”即“史前人”。費正清認(rèn)為:《中國人的素質(zhì)》影響了美國幾代人對中國的看法?!泵绹挟a(chǎn)階級主流社會就是以這部書為素材“想象”中國和中國人的。到20世紀(jì)中葉,在美國主流文化中,作為一個族群的在美華人和作為“他者”的中國和中國人的民族特征和文化屬性,一直在社會主導(dǎo)性強勢話語下作為“被看”“被書寫”的對象。

美國政府邀請老舍和曹禺赴美交流,目的是希望他們宣傳美國的生活方式。但是,對于被邀方來說,他們也有著向美國傳播中國文化、介紹中國人真實生活的強烈意欲。老舍說:“我們應(yīng)該了解我們自己也是世界人,我們也是世界的一環(huán),我們必須要使美國朋友們能夠真正了解我們的老百姓,了解我們的文化。”“我覺得一部小書與一部劇本的介紹,其效果實不亞于一篇政治論文。過去我們曾經(jīng)向美國介紹我國宋詞,康熙瓶,這最多只是使美國人知道我們古代在文學(xué)藝術(shù)上的成就,但卻不能使他們了解今日中國文化情形?!盵11](P408-409)由于國家落后和對外文化和國家形象傳播的缺失,“無論是在紐約,倫敦,還是羅馬,我都得低著頭走路。人家看不起中國人?!盵12](P449)豐富的異國體驗使老舍意識到,必須以文學(xué)的方式進行有效的跨文化傳播,使外國了解一個真實的、現(xiàn)實的中國。

老舍在赴美之前,已經(jīng)是美國的暢銷書作家,在美國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要用自己的作品告訴更多的美國人,中國人并不是西方人眼中“陰柔的、停滯的、女性化的”中國,而是跟世界上所有國家和人民一樣,可以憑借自己的力量改變自己的命運,這種力量已經(jīng)在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表現(xiàn)出來?!端氖劳谩返挠⒆g本the Yellow Storm就是擔(dān)負(fù)著這樣的國家形象傳播的使命而誕生的,要完成這一使命,他就必須考慮美國受眾的接受習(xí)慣和接受心理,而這正是老舍在《四世同堂》英譯中進行繁復(fù)刪節(jié)的動因。

由于老舍有著較為明確的國家形象傳播意識,這就要求作品要盡可能使更多的讀者所接受。老舍的潛在讀者是廣大的美國普通民眾。20世紀(jì)40年代的美國是個發(fā)達的工商社會,大眾閱讀以休閑性娛樂性的快餐文化為主,故事追求曲折離奇,敘事節(jié)奏相應(yīng)較快。正是為了賦予《四世同堂》英譯本以“美國節(jié)奏”,老舍在與浦愛德的合作中對原作進行了大量刪節(jié),這些刪節(jié),大多表現(xiàn)在對原作“零時距”內(nèi)容與枝節(jié)情節(jié)的刪節(jié)上,如對祁瑞宣在學(xué)生去參加慶祝保定陷落游行時復(fù)雜心理活動的刪節(jié),如在原著第五十九段中詳細(xì)介紹祁天佑在生意上的困頓無奈以及含冤自盡的過程,隨后的第六十段與六十一段都是描寫祁家人在得知祁天佑死訊之后的悲慟與埋葬過程。但是,故事性與戲劇性的增強并沒有使英譯本減少原著的思想性,相反正是英譯本中包含的這種強烈對比,使讀者看到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固有力量和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精神。老舍給《四世同堂》的英文版取名《黃色風(fēng)暴》,“黃色”暗含著故事發(fā)生的地理位置——北平特有的天氣狀況,以及故事中人物的膚色特征;“風(fēng)暴”是一個頗具力感與動感的詞,它不僅指歷史風(fēng)暴,同時也暗含著中國人民的無比威力,以與西方人眼中的“陰柔,安靜,女性化”的中國人固有形象區(qū)別開來。

老舍的國家形象傳播意識還體現(xiàn)在對小說中的風(fēng)俗處理上。在賽珍珠的《大地》中,作者“主要體現(xiàn)在對土地神像、祖宗崇拜以及拜佛心理的記述:對婚、喪、生子風(fēng)俗的記述;對城市下層貧民生活的敘述;對中國蓄婢納妾、裹小腳的描寫;對農(nóng)村重男輕女觀念的表現(xiàn);對殺女嬰和人口買賣、賭博、嗜煙等惡習(xí)的顯示?!钡@些富有“中國情調(diào)”的描寫,未能擺脫美國社會所熟識的對中國的固有想象。而林語堂為了向美國人展示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從小說中對小腳、納妾、婚禮等的詳盡描摹可以見出林語堂在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向西方介紹中國的同時,仍未逃脫西方文學(xué)文本中的“套話”?!端氖劳谩芳仁且徊靠箲?zhàn)小說、文化反思小說,同時也是一部風(fēng)俗小說。作品按照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順序展開敘事,每章開頭,往往緊扣戰(zhàn)局變化,細(xì)致描繪古都年風(fēng)節(jié)俗。這些節(jié)日不僅具有豐富的禮俗文化特點,同時也極富喜慶特色,例如在《四世同堂》中寫到的中秋節(jié)、五月節(jié)、北平夏季的水果時節(jié)、祝壽等。老舍把大大小小的事件穿插在各種傳統(tǒng)節(jié)慶的現(xiàn)實的凄涼氣氛中,正是為了烘托日本軍國主義的罪惡。同時小說中還有大量的對北京民居風(fēng)俗、民居建筑等的介紹。這些內(nèi)容很多是“零時距”的敘事部分,在老舍對大量的“零時距”部分的刪節(jié)中,這些風(fēng)俗風(fēng)物的介紹卻被保留下來。從The Yellow Storm中,異國讀者可以領(lǐng)略到中國人濃厚的人情味。

參考文獻:

[1] 老舍.二馬[A].老舍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9.

[2] 老舍.我的幾個房東[A].老舍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9.

[3] 肖同慶.早年記錄片里的“中國形象”[N].人民日報,2004-11-30(16).

[4] 老舍.我怎樣寫《二馬》[A].老舍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9.

[5] 老舍.批評與偏見[A].老舍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9.

[6] 老舍.筷子[A].老舍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9.

[7] 老舍.讀與寫[A].老舍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9.

[8] 老舍.人物的描寫[A].老舍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9.

[9] 老舍.我怎樣寫小坡[A].老舍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9.

[10] 老舍.致臺兒莊戰(zhàn)士(一九三八年四月十六日)[A].老舍全集: 第15卷[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9.

[11] 老舍.旅美觀感[A].老舍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9.

[12] 老舍.我們在世界上抬起了頭[A].老舍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9.

責(zé)任編輯:馮濟平

"London Media Experie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ao She's Consciousness of Communicating National Image and the Translation of The Yellow Storm

WEI Shao-hua LIU Zhi-yua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China)

Abstract:The London media experience refers to Lao she's stay in London and his contact with all kinds of media or to be more exact, pan media. It has a bearing upon his thought and creation during his lifetime. The negative image of China from the pan media deeply hurt Lao She, prompting him to consciously communicate the national image. Among modern Chinese writers, Lao She's exotic experience is the most abundant, and his awareness of communicating the national image is the clearest. This even directly infl uenced his involvement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Yellow Storm while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Key words:Lao She; London media experience; national image; awareness of communication

作者簡介:魏韶華(1963-),男,山東東阿人,青島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研究;劉致遠(yuǎn)(1992-),女,山東青島人,青島大學(xué)文學(xué)院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研究生。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項目“魯迅東亞影響力研究”(批準(zhǔn)號:14BZW107)階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6-10-26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5-7110(2016)01-0026-07

猜你喜歡
四世同堂國家形象老舍
北平的秋
TWILIGHT LOVE
Twilight Love
家里的寶
周恩來與老舍肝膽相照的友誼
老舍的求婚
《四世同堂》
試論中國主流媒體重大事件報道的國家形象傳播策略
新形勢下國家形象塑造及對外傳播策略研究
全面從嚴(yán)治黨為中國國家形象“加分”
根河市| 甘南县| 灌阳县| 黄大仙区| 怀集县| 沾益县| 甘洛县| 马鞍山市| 乌拉特前旗| 井陉县| 开封县| 安康市| 台安县| 湛江市| 西乌珠穆沁旗| 疏附县| 调兵山市| 德庆县| 水富县| 廊坊市| 曲周县| 陇川县| 田阳县| 长乐市| 福州市| 图们市| 诸暨市| 大关县| 鹤岗市| 古浪县| 扶沟县| 江西省| 嘉兴市| 东乌| 红安县| 夏河县| 额尔古纳市| 浦北县| 琼海市| 新乡县| 成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