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肖敏
摘 要: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的核心是:“以提高國民化學素質為宗旨,以培養(yǎng)高中學生化學創(chuàng)新精神和化學實踐能力為重點。”學生知識的獲得,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關鍵在于課堂,因此,提高課堂效率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自己的教學風格,運用一定的教學藝術和方法,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fā),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效益。
關鍵詞: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2-0350-87
近年來,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改革,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這一話題備受廣大化學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和青睞。構建高效的高中化學課堂是很有必要的,它是為祖國培養(yǎng)有真才實學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前提和基礎。高中階段的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關鍵時間段,化學課程的學習更是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開發(fā)學生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教師在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也要求要有獨特的教學手段和新穎的教學方法,努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
一、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重要性
時代的不斷發(fā)展,科技的不斷進步,使得國際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大,為了適應教育的改革,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在國際競爭中也成了熱議的話題。新背景課程下,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是為了改變當前陳舊和老套的教學方式,為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的化學人才打下良好而堅實的基礎。同時,高效化學課堂的構建,也是為了扭轉和改變自古以來學生被動的學習習慣,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而不是教師的獨白和填鴨式教育。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總是教師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知識,學習的主體就變得很被動,從而使學生無法將其創(chuàng)造性和主觀能動性都發(fā)揮出來,所以,在新課程背景下,構建高效的高中化學課堂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發(fā)揮他們自身的優(yōu)點和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新型的教學體制下能夠更好地學習,不斷提高和發(fā)現(xiàn)自己,增強學習意識,做到積極主動和自覺地學習,從根本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習效果,達到教師和學生雙向的理想狀態(tài)。
二、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方法
(一)課前預習和備課
要想學好每一門學科,課前預習都是少不了的。學生在學習一節(jié)新知識之前,要對新知識進行預習。同時,教師在為學生講一節(jié)新內容之前,也要對新的知識點進行預習,在預習的時候要徹底和細致,面對模糊點要主動翻閱資料進行查詢,不能渾水摸魚式地放過,學生能否學好,有一半的原因取決于教師是否能教好,是否把每一個知識點都講到位。所以,教師在課前不但要預習新內容,在預習的同時還要認真地備課,條理要清晰,教學任務和目標要明確,對知識點要完全熟悉,對重點、難點內容作好記錄,設置相應的問題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互動,考慮學生的疑問點,這都是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準備的內容。對于課堂上要用到的素材,教師要提前尋找和搜集,方便課堂內容有序地進行,也帶給學生更直觀的感受。
(二)課堂上的化學實驗
化學是一門非常有趣的學科,總是能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化學這門學科有很強的理論知識,需要理解然后運用,同時,單靠理論知識的學習是完全不夠的,還要結合實際操作,那就是化學實驗。為了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就要求學生動手操作。俗話說得好,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教師可以帶著學生走進化學實驗室上課,面對一個個實驗儀器,學生的注意力不由自主地都會被吸引住。只要是教材中涉及的化學實驗,教師都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際的操作??梢允墙處熛仁痉兑淮?,然后再帶著學生一起操作一次,新人教版高一化學的第一章就講的是《從實驗學化學》,所以,化學的學習,做實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之一。做化學實驗不但會激發(fā)學生對化學課程的學習興趣,還能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記憶和鞏固,以及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三)生活中的化學
化學本身就是一門自然學科,它來源于生活,并且實實在在地運用于生活中。教師在教學的同時,完全可以把化學知識和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比如,說黑白相片上的黑色物質是金屬銀;醫(yī)用消毒酒精的濃度是75%;萘衛(wèi)生球放在衣柜里變小,這是因為:萘在室溫下緩緩升華;在五金商店買到的鐵絲,上面鍍了一種“防腐”的金屬,它是:鋅;全鋼手表是指它的表殼與表后蓋全部是不銹鋼制的。不銹鋼锃亮發(fā)光,不會生銹,原因是在煉鋼過程中加入了:鉻、鎳;我國世界聞名的制堿專家侯德榜先生,在1942年發(fā)明了侯氏制堿法。這種堿的化學名稱是:碳酸鈉;人被蚊子叮咬后皮膚發(fā)癢或紅腫,簡單的處理方法是:擦稀氨水或碳酸氫鈉溶液。這些都是生活中很常見的化學知識,教師應該在講課之余穿插進去,讓學生都了解和知道,一方面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鼓勵學生也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這些小知識來幫助自己學習化學課程。運用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相結合的方式,是新課程背景下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學生能否學好化學這門學科,除了要做化學實驗,要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化學知識,要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來學習以外,教師在教學手段上要不斷創(chuàng)新。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投影儀和多媒體資源,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和形象。教師應該合理教學,并不是一味地把課本上的知識照本宣科式地灌輸給學生,這樣容易造成學生印象不深刻以及沒有時間進行理解,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教師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讓學生沒有壓力感,在一種放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熱情。
三、結語
總而言之,新課程背景下,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方法就是教師要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盡心盡力地做好備課工作,努力引導和指導學生進行化學實驗的實際動手操作,鍛煉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從生活出發(fā),在實踐中總結學習化學的經(jīng)驗,了解更多的化學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學好化學課程。為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手段要不斷創(chuàng)新,要求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問題,解決問題,總結教學經(jīng)驗,寫出教學心得,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掌握學生對化學課程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從中不斷探索和研究出更加合適的教學方法,從而更加有力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春紅.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方法探討[J].考試周刊,2014(35):134.
[2] 張冬新.如何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J].理科考試研究,2013(23):65-66.
[ 責任編輯 田彩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