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蘇
信息技術的恰當運用能為高中英語教學注入活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促進教師業(yè)務水平和計算機水平的再提高,從而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內容多,任務重,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是英語教師一直關注的課題。
1.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的優(yōu)勢
1.1具體化。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夠將眾多的信息資源引入課堂,利用這些相關的資料可以使英語學習內容中比較難以理解的部分有形化、具體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要學習的內容。
1.2形象化。通過計算機制作多媒體課件,將紙質課本上單一枯燥的學習內容進行靈活影像的轉化,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他們對于這些學習內容的記憶與掌握。
1.3系統(tǒng)化。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工作能夠幫助教師在有效的時間之內將一些牽扯較廣的學習體系系統(tǒng)化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利用有圖有聲的多媒體設備,把那些零散的學習內容進行系統(tǒng)的整合,促進學生的整體把握。
1.4活躍性。在過程中,老師通常都會通過豐富的信息資源來設計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使得學生用一種愉悅的心情記憶理解老師所講解的內容。
1.5真實情景化。利用多媒體信息資源,可以把那些在現(xiàn)實情境中會遇到的時間場景進行模擬再現(xiàn),使得學生在一種較真實的環(huán)境之中獲取知識要點,強化他們的記憶。
1.6高效性。通過多媒體設備,老師將那些繁多的紙質學習內容進行有效的簡化,系統(tǒng)地展示那些重要的學習要點,較全面地表現(xiàn)他們的整體面貌,使得學生在一定的學習時間之內有更多的學習內容,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應用信息技術開發(fā)高中英語教學的課程
以往學生學習英語都只能從課本入手,其他知識接觸得非常少,很難有大的提升。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局限性。信息技術通過搜集、整理網絡英語信息,并在課堂中展示給學生,進而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知識面的目的。英語教師可以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分工合作,圍繞教材中的各個話題,每個老師在網絡上收集與之有關的閱讀材料,對收集到的學習材科要過一遍,提取精華,去其糟粕,力求做到因材施教。經過分類、挑選的材料要按照體裁、題材整理,以供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特長和興趣,選擇性地學習。也可以將收集、整理的內容統(tǒng)一發(fā)布在學校網站上,提供學生自主訪問,選擇使用。學生在學習英語中遇到的困難可以通過留言、論壇等方式相互交流溝通。
3.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開口說
說是英語教學中頗重要的一個部分,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將其運用于實際生活中,也就是將英語大聲流利地說出來。但是同時,學習一門語言常常需要一個特定的生活環(huán)境,學習英語只有在一個周圍人常說英語的環(huán)境下才能獲得較好的學習成效。但是,我們處在中文的環(huán)境之中,而現(xiàn)在高中能聘請外籍教師的學校十分少,高中教師中曾經出國或者接受過正宗英語口語訓練的也不多,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無疑為高中英語口語教學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以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進行國際網上交流為例,現(xiàn)在網上的騰訊、微信等交流工具眾所周知,幾乎人手一個號,因此對此都有一種熟悉感。雖然隨著全球化的到來,不僅是一線城市,許多二線三線城市都有外國友人的身影出現(xiàn),但是高中學生往往害羞內斂,不敢上前交流,而在網絡上則截然不同,在誰也不認識誰的基礎上,即使犯了錯誤也可以一笑而過,學生變得更大膽,交流的話題也更多,極大地促進學生口語能力的提升。與此同時,在教師的指導下交流,學生獲得一定的口語交流技能,教師的教學效率將大大提高。
4.信息技術的使用效果
4.1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確實可以強化教學效果,但教師不可對此產生依賴性。重點高中教師在本校優(yōu)越的硬件環(huán)境下課上得心應手,而到了經濟落后地區(qū),在沒有多媒體的情況下上課就無所適從。
4.2在學校并未實現(xiàn)班班都有電子白板的情況下,有些時候電教課并未達到理想效果的原因值得深究。原因是多樣的,這里要提醒的是,當學生從熟悉的教室換到多媒體教室,環(huán)境的轉變也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有些學生在傳統(tǒng)教學中非常認真,而到了多媒體教室,對學習就懶散怠慢。在這些學生的思想中,到電教室上課好比到電影放映室上課差不多。所以,教師應該對此做有預見的思想工作準備。
4.3信息技術在英語學科中的應用如何才能做到適時、適量、適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英語教師必須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實踐、揣摩,還要結合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有所領悟,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5.多媒體環(huán)境下教師的角色定位
在整個教學過程之中,老師處于教學工作的指導地位,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的科學研究表明,老師與學生之間良好的教學關系有利于教學工作的實施。英語作為語言類的學科,具有其獨特的特點,英語的聽、說、讀、寫等各個方面都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門生活性實踐性較強的學科,英語學習需要良好的學習氛圍,活躍的教學環(huán)境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交流溝通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知識記憶、發(fā)散思維。這么具有生命力的課程,如果老師單單選擇固定的多媒體課件進行幻燈片的播放,就會扼殺整個課堂的活力與生氣,壓制學生的學習熱情。整節(jié)課都處于不斷更換幻燈片之中,老師與學生間的交流溝通被省略,同學之間的談論探究被簡化,整個課堂,包括老師與學生都成了多媒體課件的襯托,造成本末倒置的不良影響,不利于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確立。所以,一個良好的課堂,老師應該適時地安排好教學方式,確保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其他的一切手段都是輔助他們更好學習的工具。多媒體整合教學模式僅僅是為了方便老師教學的一種工具,我們不能夠將它的作用放大,更不能因此而忽視老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