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東漢注釋副詞連用的順序和規(guī)律

2016-03-28 09:44
關(guān)鍵詞:公羊傳呂氏春秋用例

周 廣 干

(陜西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陜西 西安 710062)

?

東漢注釋副詞連用的順序和規(guī)律

周 廣 干

(陜西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陜西 西安 710062)

副詞連用是漢語史中常見而重要的語言現(xiàn)象,這一現(xiàn)象與副詞的特點和功能密切相關(guān)。東漢注釋是研究漢語史的重要語料,能體現(xiàn)中古早期漢語語法的發(fā)展和變化。以東漢注釋的副詞連用為研究對象,通過對連用現(xiàn)象的分析,發(fā)現(xiàn)東漢注釋材料中副詞連用的形式較原文更為多樣、用例更為豐富,反映出較為嚴(yán)整的同現(xiàn)規(guī)律。

東漢注釋;副詞連用;線性順序;同現(xiàn)規(guī)律

漢語副詞的內(nèi)部分類歷來是語法學(xué)的難點問題,從系統(tǒng)的漢語語法研究出現(xiàn)以來,各家說法不一,很難形成一個理想的分類狀態(tài)。我們按照較為適中的分類意見,將副詞分為否定副詞、時間副詞、程度副詞、范圍副詞、情態(tài)副詞、語氣副詞六類,通過對東漢注釋語言中副詞連用現(xiàn)象的描寫和分析,可以總結(jié)東漢時期副詞連用的特點;通過原文與注文的比較,也可以觀察副詞連用現(xiàn)象的歷時變化。

沈培(1992)總結(jié)了甲骨卜辭中副詞連用的一般順序,這一順序是漢語副詞連用的最為古老的順序。沈著討論了以下幾種情況:

1.情態(tài)副詞“其”和否定副詞連用時的順序,一般是“不/弗/毋+其+VP”,同時強調(diào)這種用法在先秦古籍中是非常少見的。

2.否定副詞和情態(tài)副詞“允”的連用。在甲骨卜辭中,同時出現(xiàn)“不/弗+允+VP”和“允+不/弗+VP”的形式。

3.否定副詞和“亦”的連用。與“亦”連用的否定副詞只有“不”一個。連用的順序有兩種:“亦+不+VP”和“不+亦+VP”。一方面兩者的使用場合不同(據(jù)沈培文“亦+不+VP”主要出現(xiàn)在占辭里,“不+亦+VP”只出現(xiàn)在命辭里);另一方面,二者表達的語義有明顯差別。“不”和“亦”的順序不同,語義表達存在明顯的差異,這也是研究副詞連用的一個重要出發(fā)點。

關(guān)于東漢副詞研究,目前可見的系統(tǒng)研究是葛佳才的《東漢副詞系統(tǒng)研究》(2005)。該著第三章“否定詞前強調(diào)徹底否定語氣的極量副詞”上討論的是否定副詞與其他副詞連用的現(xiàn)象,包括:時間與徹底否定、范圍與徹底否定、程度與徹底否定、語氣與徹底否定。葛著強調(diào)的是“極量”和徹底否定,因此這些極量詞語都出現(xiàn)在否定詞前,也是本文所要討論的副詞連用的一種情況,而葛著中的“否定詞”包括副詞,也包括動詞(如“無”)。

東漢時期出現(xiàn)的注釋作品眾多,是古代注釋發(fā)展的高峰時期。注釋材料口語性較強,是該時期重要的語料選材。本文主要選擇東漢時代趙歧、王逸、何休、高誘等人的注釋作品,通過對注文副詞連用現(xiàn)象的描寫和分析以及注文與原文的對比,觀察注釋中副詞連用的現(xiàn)象,進而總結(jié)連用的順序和規(guī)律。

一、副詞連用與語義變化

針對沈培關(guān)于情態(tài)副詞“其”和否定副詞連用的現(xiàn)象,我們對東漢注釋語料進行相應(yīng)的調(diào)查,結(jié)果未見這種用法。沈著提到“其+不+VP”的用法在古文獻中較為常見,卜辭中也可見到少數(shù)用例??梢妭魇赖浼c早期的甲骨文存在明顯的差別。在注釋中,“其”用在否定副詞前僅見極少用例[1]161,如:

1)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孟子·梁惠王上》) 趙注:順向者所為,謂構(gòu)兵諸侯之事,求順今之所欲蒞中國之愿,其不可得,如緣喬木而求生魚也。

2)戎夷太息嘆曰:“嗟乎!道其不濟夫?!?《呂氏春秋·恃君覽》) 高注:死之,道其不濟也。

趙岐注文中“其”是表示推測的語氣副詞,原文未見“其”“不”連用,此例是趙注單用;高誘注是照錄原文,只是句末的語氣詞用“也”注“夫”,“其”表示推測語氣。

根據(jù)葛佳才的研究成果,我們用東漢注釋語言的材料也進行了進一步檢索。發(fā)現(xiàn)葛文所說的“徹底否定”在東漢注釋中并不多見。主要有如下幾例:

【初不】

3)不夢見像,無形于目也。(《淮南子·說林訓(xùn)》) 高注:目初不見像,故曰無形于目也。

此例中的“初不”與葛文所述“初不”不同,例中的“初不”不表示徹底否定,而是時間副詞“初”與否定副詞“不”的連用,義為:“剛開始的時候不……、最初不……”。表徹底否定的“初不”當(dāng)為上述組合進一步虛化而來。

【永不/永無】

4)屈原之詞,誠博遠矣,自終沒以來,名儒博達之士著造詞賦,莫不擬則其儀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竊其華藻,所謂金相玉質(zhì),百世無匹,名垂罔極,永不刊滅者也。(《楚辭·離騷》王逸章句)

5)今則稽之舊章,合之經(jīng)傳,以相發(fā)明,為之符驗,章決句斷,事事可曉,俾后學(xué)者永無疑焉。(王逸《楚辭·天問》序)

6)寶此三者,以為國珍;寶于珍玩,以殃其身。諸侯如茲,永無患也。(《孟子·盡心下》章指)

【終不】

用例較多,尤其在王逸《楚辭章句》中,出現(xiàn)50例。在其他注文中都有用例,只是數(shù)量較少。如:

7)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楚辭·離騷》) 王注:言己履行忠信,執(zhí)守清白,亦我心中之所美善也。雖以見過支解九死,終不悔恨。

8)終不察夫民心。(《楚辭·離騷》) 王注:言己所以怨恨于懷王者,以用心浩蕩,驕傲放恣,無有思慮,終不省察萬民善惡之心,故朱紫相亂,國將傾危也。

9)深固難徙,更壹志兮。(《楚辭·九章·橘頌》) 王注:屈原見橘根深堅固,終不可徙,則專一己志,守忠信也。

10)顧瞻郢路,終不反兮。(《楚辭·劉向〈九嘆·離世〉》) 王注:言河水淫淫,流行日遠,誠我中心之所愿慕也。觀視楚郢之道路,終不復(fù)還反,內(nèi)自哀傷也。

11)若楚王之妻媦,無時焉可也。(《公羊傳·桓公二年》) 何注:引此為喻者,明其終不可名有也。經(jīng)不正者,從可知省文也。

12)荊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呂氏春秋·異寶》) 高注:言荊人畏鬼神,越人信吉兇之機祥,此地名丘,畏惡之名,終不利也。

13)庶女叫天,雷電下?lián)?,景公臺隕,支體傷折,海水大出。(《淮南子·覽冥訓(xùn)》) 高注:庶賤之女,齊之寡婦,無子不嫁,事姑謹(jǐn)敬,姑無男有女,女利母財。令母嫁婦,婦終不肯。

未見“素不”“更不”的用例。以上為時間副詞與否定副詞的連用引起的語義變化。

【適不】

葛佳才指出:“‘適’在否定句中表示徹底否定語氣,一般以‘適+否定詞(無、不)’的形式出現(xiàn),相當(dāng)于‘毫(不),根本(不)’”。也提到“‘適’在否定句中表徹底否定也并不發(fā)達,不但罕見于中土文獻,在早期漢譯佛經(jīng)中也集中出現(xiàn)在支讖的譯經(jīng)中?!盵2]182我們在《淮南子》高誘注中發(fā)現(xiàn)1例,理解為“根本不、毫不”比較符合文義,葛說可從。

14)華不時者,不可食也。(《淮南子·說林訓(xùn)》) 高注:華實若今八九月食晚爪,令人病虐,此之類故曰不食,喻人多言不時,適不可聽用也。

【并不】

15)不與念母也。(《公羊傳·莊公元年》) 何注:至此乃貶者,并不與念母也。又欲以孫為內(nèi)見義,明但當(dāng)推逐去之,亦不可加誅,誅不加上之義。

16)文公之享國也短,美未見乎天下,故為之諱本惡也。(《公羊傳·僖公十年》) 何注:并不言惠公、懷公出入者,明非徒足以除身篡而巳,有足封之明較也,美不如桓公之功大。

上舉兩例屬于范圍副詞與否定副詞的連用,包括總括副詞與否定副詞的連用和限定副詞與否定副詞的連用。其中總括副詞與否定副詞的連用是漢語史上最常見的副詞連用,不僅涉及副詞問題,還包括漢語極量否定的問題。范圍副詞與否定副詞連用時,線性順序不同,所表達的語義便明顯不同,在現(xiàn)代漢語中這種不同仍存在,除了范圍副詞的歷時替換外,這種連用順序及所表達的語義從古至今沒有發(fā)生變化。再如:

【皆不】

在東漢注釋中出現(xiàn)39例,幾部原文出現(xiàn)25例。

17)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畝,余夫二十五畝。(《孟子·滕文公上》) 趙注:《王制》曰“夫圭田無征”,謂余夫圭田,皆不出征賦也。

18)秋,筑臺于秦。何以書?譏。何譏爾?臨國也。(《公羊傳·莊公三十二年》)何注:言國者,社稷、宗廟、朝廷皆為國,明皆不當(dāng)臨也。

19)以人心為皆有之,則曷為獨于娶焉譏?(《公羊傳·文公二年》) 何注:據(jù)孝子疾痛,吉事皆不當(dāng)為,非獨娶也。

20)以邑聽者,祿之以邑;(《呂氏春秋·懷寵》) 高注:《周禮》:“八家為井,四井為邑?!比乙病4松相l(xiāng)邑皆不從《周禮》。

21)皋陶馬喙,是謂至信,(《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 高注:喙若馬口,出言皆不虛,故曰至信。

《呂氏春秋》見1例“無不皆”用例,“無不”與“皆”不是副詞連用,“”“無不”為連用,而“皆”用以修飾后一動詞。用例極少,如:

22)山云草莽,水云魚鱗,旱云煙火,雨云水波,無不皆類其所生以示人。(《呂氏春秋·應(yīng)同》)

【俱不】

共5例,其中1例引古:

23)吉禘于莊公,譏。然則曷為不于祭焉譏?(《公羊傳·文公二年》) 何注:據(jù)吉禘于莊公,譏始不三年,大事圖婚,俱不三年。大事猶從吉禘,不復(fù)譏。

24)自然而斷相過,李克之對文侯也亦過。(《呂氏春秋·舉難》) 高注:過,長也?!墩撜Z》曰“過猶不及”,言俱不得其適。

25)今謂狐貍,則必不知狐,又不知貍。(《淮南子·繆稱訓(xùn)》) 高注:俱不知此二獸。

另有“不”與“俱”連用例,共4例,《呂氏春秋》3例,注釋中僅出現(xiàn)1例,在《淮南子》高誘注中:

26)暴虐奸詐之與義理反也,其勢不俱勝,不兩立。(《呂氏春秋·懷寵》)

27)凡禾之患,不俱生而俱死。是以先生者美米,后生者為秕。(《呂氏春秋·辯土》)

28)鄧析巧辯而亂法。(《淮南子·詮言訓(xùn)》) 高注:鄧折教鄭人以訟,訟不俱回,子產(chǎn)誅之也。

【舉不】

僅見1例,在何休注中:

29)冬,公至自伐鄭。(《公羊傳·僖公七年》) 何注:事遷于救許,以伐鄭致者,舉不得意。

【都不】

僅見1例,在何休注中:

30)冬,十有一月,諸侯盟于扈。(《公羊傳·文公十五年》) 何注:不序不日者,順上諱文,使若扈之盟,都不可得而知。

以上為總括類范圍副詞與否定副詞連用的用例。到東漢時期,漢語總括副詞與上古漢語相比,相對集中使用皆、俱等,又出現(xiàn)了新的總括副詞“都”。

【曾不】

在注文中共見8例,趙岐注2例,王逸注6例;原文有11例。

31)為此詩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國家,誰敢侮之?!睹献印す珜O丑上》 趙注:剌邠君曾不如此鳥。孔子善之,故謂此詩知道也。

32)曾不知夏之為丘兮。(《楚辭·九章·哀郢》) 王注:懷王信用讒佞,國將危亡,曾不知其所居宮殿當(dāng)為墟也。

王逸注文中另有“曾無”5例。

【殊不】

在原文中出現(xiàn)5例,《戰(zhàn)國策》高誘注1例,為照錄原文。

33)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戰(zhàn)國策·趙策四》)

34)靜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呂氏春秋·知士》)

以上為程度副詞“曾”“殊”與否定副詞連用的用例。

可以看出,否定副詞與其他類副詞連用的現(xiàn)象是很常見的,也表現(xiàn)出豐富的語義。連用順序?qū)φZ義變化起到重要的影響。

二、不同類別副詞的連用順序及規(guī)律

除否定副詞與其他類副詞連用之外,東漢注釋中還能見到不少其他類別副詞連用的用例,以下分別討論。

【否定副詞+范圍副詞】

除上文提到的“不”與“俱”連用外,東漢注釋中還出現(xiàn)了一批否定副詞與其他范圍副詞連用的用例。

1)當(dāng)是時也,內(nèi)無怨女,外無曠夫。王如好色,與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 趙注:言太王亦好色,非但與姜女俱行而已,普使一國男女無有怨曠。

2)天戒之,故大之也。(《公羊傳·僖公十五年》) 何注:明此非但為微者異,乃公家之至戒,故尊大之。

3)非徒不能也,雖罪施,于民可也。(《呂氏春秋·樂成》) 高注:言非但不能有為也,雖此二人罪罰,于民意亦可。

4)何往營班祿,不但還來?(《楚辭·天問》) 王注:營,得也。班,徧也。言湯往田獵,不但驅(qū)馳往來也。

5)是故傷死者其鬼嬈,時既者其神漠。是皆不得形神俱沒也。(《淮南子·俶真訓(xùn)》) 高注:道家養(yǎng)形養(yǎng)神皆以壽終,形神俱沒,不但漠而已也。老子曰以道治天下,其鬼不神此謂俱沒也。

6)賞罰信乎民,何事而不成,豈獨兵乎?(《呂氏春秋·慎小》) 高注:言非獨信用兵以成功也,大信用賞罰以成事,故使秦人不敢東向犯盜西河也。

除了“盡”是總括副詞之外,其他與否定副詞連用的均為限定性副詞,如“但”“獨”“徒”“唯”等。“非但”在注文中出現(xiàn)8例,在《戰(zhàn)國策》原文見1例;“不但”在注文中出現(xiàn)18例,《楚辭》原文1見;“非徒”注文中僅出現(xiàn)3例,原文中共出現(xiàn)13例,在先秦漢語時期有較多使用,到了漢代已經(jīng)衰落;“非獨”在注文中共15例,其中有2例為照錄原文;在原文中共出現(xiàn)17例,也可以看出“非獨”在先秦時期已有連用用例;“非唯”在注文中僅出現(xiàn)1例,另《孟子》見“非惟”2例;“不盡”在注文中4例,原文未見。從以上副詞連用的情況可以看出:否定副詞與范圍副詞的連用普遍存在,到了東漢時期,早期的連用形式仍在使用,不過也出現(xiàn)了新的連用形式,這些新的形式是在原有形式的基礎(chǔ)上,通過詞語的歷時替換實現(xiàn)的,如“但”表示限定,是中古新興的限定副詞,該時期與“獨”“徒”并用。

【否定副詞+情態(tài)副詞】

7)則將應(yīng)之曰:為天吏則可以伐之。(《孟子·公孫丑下》) 趙注:彼不復(fù)問孰可,便自往伐之。

8)今君聽讒人之議,而不知我,西河之為秦取不久矣,魏從此削矣。(《呂氏春秋·長見》)高注:秦將取之,不復(fù)久也。魏失西河,故從此削弱也。

9)嬰聞察實者不留聲。(《呂氏春秋·觀世》) 高注:言欲察人之功實,不復(fù)留意考其名聲也。

10)是猶或紾其兄之臂,子謂之姑徐徐云爾,亦教之孝悌而已矣。(《孟子·盡心上》) 趙注:不若教之以孝悌,勿復(fù)戾其兄之臂也。

11)吾使修涂裘,吾將老焉。(《公羊傳·隱公四年》) 何注:故南面之君,勢不可復(fù)為臣,故云爾。

最常見的否定副詞與情態(tài)副詞連用是“不”和“復(fù)”的連用,在注文中共出現(xiàn)94例;此外還有“勿”“無”等。另外我們將“不可”也分析為否定副詞,出現(xiàn)了“不可復(fù)VP”這樣的表達。另有“不”“勿”和“相”“自”等連用用例,如:

12)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離婁上》) 趙注:問禮男女不相親授。

13)昔上世之亡主,以罪為在人,故日殺僇而不止,以至于亡而不悟。(《呂氏春秋·論人》)高注:以罪為在他人,故多殺僇,是滅亡之道也,而不自覺知也。

14)義曰利身,君曰勿身。(《呂氏春秋·先己》) 高注:為君之道,務(wù)在利民,勿自利身,故曰“勿身”。

【否定副詞+時間副詞】

15)曰:“舍館未定?!?《孟子·離婁上》) 趙注:故不即來。

16)蚩尤非作兵也,利其械矣。(《呂氏春秋·蕩兵》) 高注:始作亂,伐無罪,殺無辜,善用兵,為之無道,非始造之也,故曰非作兵也。

“即”作時間副詞,相當(dāng)于“馬上”。否定副詞有“不”和“非”等。在注釋中否定副詞用在時間副詞前的用例較少,我們發(fā)現(xiàn)下面兩例,可以作為此類:

17)前此則曷為始乎此?僭諸公猶可言也,僭天子不可言也。(《公羊傳·隱公五年》) 何注:禮樂接于身,望其容而民不敢慢,觀其色而民不敢爭,故禮樂者,君子之深教也,不可須臾離也。

否定詞和時間副詞之間有助動詞:“可”和“敢”。雖然不是連用,不過屬于共現(xiàn),也是值得關(guān)注的。

【程度副詞+否定副詞】

18)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與不恭,君子不由也。(《孟子·公孫丑上》) 趙注:柳下惠輕忽時人,禽獸畜之,無欲彈正之心,言其大不恭敬也。

19)靜郭君之交,大不善于宣王。(《呂氏春秋·知士》) 高注:交,接也。大不為王所善也。

20)吳主會也。(《公羊傳·哀公十三年》) 何注:以諸夏之眾,冠帶之國,反背天子而事夷狄,恥甚不可忍言,故深為諱辭。

程度副詞用在否定副詞之前,主要有“大不”“甚不”的用例,位置如果發(fā)生變化,變?yōu)椤安淮蟆焙汀安簧酢保磉_的語義也會發(fā)生明顯變化。例如:

21)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孟子·梁惠王下》) 趙注:孟子言王何故不大好樂,効古賢君與民同樂,則可以王天下也。

22)恩不甚兮輕絕。(《楚辭·九歌·湘君》) 王注:言人交接初淺,恩不甚篤,則輕相與離絕。

可見程度副詞與否定副詞的連用順序是兩可的:可以是程度副詞+否定副詞,也可以是否定副詞+時間副詞,不過表達的語義具有明顯的差別。

【情態(tài)副詞+否定副詞】

23)經(jīng)德不回,非以干祿也。言語必信,非以正行也。(《孟子·盡心下》) 趙注:體德之人,行其節(jié)操,自不回邪,非以求祿位也。

24)晉人執(zhí)季孫隱如以歸。公至自會。不與盟者何?公不見與盟也。(《公羊傳·昭公十三年》)何注:時晉主會,疑公如楚,不肯與公盟,故諱使若公自不肯與盟。

25)固不知,悖也;知而欺心,誣也。(《呂氏春秋·振亂》) 高注:論說事情,固不知之,是為悖;實知之而自欺其心,是為誣。

26)七十城,微田單固幾不反。(《呂氏春秋·行論》) 高注:故曰無田單幾不及反矣。

比較常見的是情態(tài)副詞“自”“幾”與“不”的連用。在具體的處理中,是否將“自”“幾”視作情態(tài)副詞,各家意見不一,其實這也是導(dǎo)致目前討論副詞連用問題時出現(xiàn)不一致甚至爭論的一個原因所在。

【情態(tài)副詞+類同副詞】

27)動我者何?內(nèi)辭也。其實我動焉爾。(《公羊傳·文公十五年》) 何注:鄉(xiāng)者不去,幾亦入我郛,故舉入郛以起魯恥,且明兵之所鄉(xiāng),茍得其罪,則莫敢不懼。

28)越王太息曰:“余不聽豫之言,以罹此難也?!币嗖恢酝鲆?。(《呂氏春秋·審己》) 高注:愚既愚也,其惑固亦甚也,故曰亦不知所以亡。

“幾亦”和“固亦”在注文中各僅見1例,用例少,不過值得注意。情態(tài)副詞和類同副詞的連用順序一直存在,直到現(xiàn)代漢語仍有大量用例。

【時間副詞+情態(tài)副詞]

29)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孟子·公孫丑下》) 趙注:夫人既自謂有治行事,我將復(fù)何言哉。

30)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國。(《孟子·滕文公上》) 趙注:惟文王新復(fù)修治禮義以致之耳。

31)使者報言燕王之甚恐懼而請罪也,畢,又復(fù)之,以矜左右官實。(《呂氏春秋·行論》) 高注:說燕王謂伏罪,訖,又復(fù)使說之,以自矜大于左右官實,官、長也,使聞知也。

32)十有一年,春,正月,齊人、衛(wèi)人、鄭人盟于惡曹。(《公羊傳·桓公十一年》) 何注:今復(fù)使微者盟,故為魯懼,危錄之。

33)《春秋》錄內(nèi)而略外,于外大惡書,小惡不書,于內(nèi)大惡諱,小惡書。(《公羊傳·隱公十年》) 何注:于內(nèi)大惡諱,于外大惡書者,明王者起當(dāng)先自正,內(nèi)無大惡,然后乃可治諸夏大惡,因見臣子之義,當(dāng)先為君父諱大惡也。

34)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呂氏春秋·先己》) 高注:知人則哲,惟帝其難之,故當(dāng)先自知而后求知人也。

35)固妄誹訾,豈不悲哉?(《呂氏春秋·長利》) 高注:既不得,又妄誹謗訾毀之,故曰豈不悲哉。痛傷之也。

時間副詞與情態(tài)副詞的連用是常見的副詞連用現(xiàn)象。從上舉用例來看,情態(tài)副詞“復(fù)”“自”等常用在時間副詞之后,一方面因為這些情態(tài)副詞自身的語義特點和表達語義的需要,另一方面,用在時間副詞后,能凸顯時間上的對比。因此這種連用在表達中是非常必要的。

【時間副詞+否定副詞】

36)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絜之士而與之,是獧也,是又其次也。(《孟子·盡心下》) 趙注:既不能得狂者,欲得有介之人,能恥賤惡行不絜者,則可與言矣。

37)三月,公至自齊,居于運。(《公羊傳·昭公二十六年》) 何注:后不復(fù)月者,始錄可知。

38)從王正也。(《公羊傳·桓公五年》) 何注:不使王者首兵者,本不為王舉也。

另有“終不”的用例,前文已舉。

【時間副詞+范圍副詞】

39)其后廩人繼粟,庖人繼肉,不以君命將之。(《孟子·萬章下》) 趙注:其后倉廩之吏繼其粟,將盡復(fù)送,

40)三晉之事,此天下之豪英。(《呂氏春秋·知分》) 高注:晉之三卿韓、魏、趙氏,皆以豪英之才,專制晉國,三分之為諸侯,卒皆稱王,故曰三晉之事,此天下之豪英。

【時間副詞+程度副詞】

41)文摯至,不解屨登床,履王衣,問王之疾,王怒而不與言。(《呂氏春秋˙至忠》) 高注:故不解屨以履王衣,欲令王怒也。王果甚怒,不與文摯言也。

【時間副詞+語氣副詞】

42)終亦必亡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趙注:棄善忘德,終必亡也。

43)孤雖知要領(lǐng)不屬,首足異處,四枝布裂,為天下戮,孤之志必將出焉。(《呂氏春秋˙順民》) 高注:將必死以出伐吳也。

【時間副詞+類同副詞】

44)賢而桓賤也。(《公羊傳˙桓公二年》) 何注:桓公本亦弒隱而立。

【語氣副詞+否定副詞】

45)是未可知也。(《孟子·滕文公下》) 趙注:是殆未可知也。

46)孟子曰:“言人之不善,當(dāng)如后患何?”(《孟子·離婁下》) 趙注:好言人惡,殆非君子。

47)好得惡予,國雖大不為王。(《呂氏春秋˙士容》) 高注:好得,厚斂也。惡予,恡嗇也。多藏厚亡,故必不為王。

【類同副詞+范圍副詞】

48)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孟子·梁惠王上》) 趙注:百乘之家,謂大國之卿食采邑有兵車百乘之賦者也,若齊崔、衛(wèi)寧、晉六卿等,是以其終亦皆弒君,此以百乘取千乘也。

49)諸搏攫柢噬之獸,其用齒角爪牙也,必托于卑微隱蔽,此所以成勝。(《呂氏春秋·愛士》)高注:若狐之搏雉,俯伏弭毛以喜說之,雉見而信之,不驚憚逺飛,故得禽之。軍賊亦皆如此,故曰所以成勝。

【類同副詞+時間副詞】

50)茍不志于仁,終身憂辱,以陷于死亡。(《孟子·離婁上》) 趙注:志仁者,亦久行之。

【類同副詞+否定副詞】

51)故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離婁上》) 趙注:法度亦不能獨自行也

52)故往教者不化,召師者不化,自卑者不聽,卑師者不聽。(《呂氏春秋·勸學(xué)》) 高注:《易》曰“匪我求童蒙,童蒙來求我”,故往教之師不見化從也。童蒙當(dāng)求師而反召師,亦不宜化,師之道也。

53)狼執(zhí)固橫敢而不可辱害。(《呂氏春秋·士容》) 高注:狼,貪獸也。所搏執(zhí)堅固。橫猶勇敢。之士若此者不可辱,亦不可害也。

類同副詞與否定副詞的連用,沈培(1992)已經(jīng)提到,最常見的連用形式即為“亦+不+VP”,到了東漢時期,這種形式依然大量存在。誠如沈文所說:“‘亦不+VP’不是對‘亦+VP’的全面否定?!薄耙嗖?VP”以“不VP”為前提。從上舉用例來看,說明“不VP”在前文已經(jīng)存在或發(fā)生,“亦”用以表示類同,是對“不VP”的進一步修飾。

【類同副詞+情態(tài)副詞】

54)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孟子·告子上》) 趙注:是亦各有性也矣。

55)意者為其實邪?茍慮害人,人亦必慮害之。(《呂氏春秋·順說》) 高注:不得財實也。為財利廣出,茍謀害人,人亦必謀害之。《傳》曰“晉侯誣人,人亦誣之”,其此之謂也。

56)夫不肖人也,又惡能與國士之衣哉?(《呂氏春秋·長利》) 高注:惡,安也。不肖人亦自愛其死,安能與國士之衣哉?

【范圍副詞+否定副詞】

57)孟子曰:‘為政不難,不得罪于巨室。(《孟子·離婁上》) 趙注:言不難者,但不使巨室罪之,則善也。

58)為獲麟大之也。曷為為獲麟大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 何注:據(jù)鸛鵒俱非中國之禽,無加文。

59)主也者,使非有者也,舜、禹、湯、武皆然。(《呂氏春秋·圜道》) 高注:湯使桀臣,武王使紂臣,皆非其有也。

前文大致分析了“皆不”“俱不”“舉不”的用例。范圍副詞用在否定副詞之前,表示全量否定,這在古漢語中非常常見,并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代漢語,總括副詞和否定副詞連用,是漢語全量否定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

【范圍副詞+時間副詞]

60)天下之父歸之,其子焉往?(《孟子·離婁上》) 趙注:子當(dāng)隨父。二父往矣,子將安如?言皆將往也。

61)是月也,乃合累牛騰馬游牝于牧。(《呂氏春秋·季春》) 高注:累牛,父牛也。騰馬,父馬也。皆將群游從牝于牧之野,風(fēng)合之。

【范圍副詞+情態(tài)副詞】

62)孟子曰:“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孟子·離婁下》) 趙注:人過之者皆自掩鼻,懼聞其臭也。

63)鄭伯會公于斐。還者何?善辭也。何善爾?往黨,衛(wèi)侯會公于沓,至得與晉侯盟。反黨,鄭伯會公于斐,故善之也。(《公羊傳·文公十二年》) 何注:文公前扈之盟不見序,后能救鄭之難,不逆王者之求,上得尊尊之義,下得解患之恩,一出三為諸侯所榮,故加錄,于其還時皆深善之。

64)故有道者,不察所召,而察其召之者,則其至不可禁矣。(《呂氏春秋·重己》)高注:禹、湯皋己,其興也勃焉,桀、紂皋人,其亡也忽焉。皆己自召之,何可禁御?

【范圍副詞+類同副詞]

65)故亂國之主,患存乎用三石為九石也。(《呂氏春秋·原亂》) 高注:力不足,而自以為有余也。其功德,其治理,皆亦如之也。

三、同類副詞的連用

【否定副詞連用】

1)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頌聲作矣。(《公羊傳·宣公十五年》) 何注:田作之時,春,父老及里正旦開門坐塾上,晏出后時者不得出,莫不持樵者不得入。

2)大一統(tǒng)也。(《公羊傳·隱公元年》) 何注:莫不一一系于正月,故云政教之始。

3)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下及兆民。(《呂氏春秋·孟春》) 高注:布陽德和柔之令,行其慶善,施其澤惠,下至于兆民無不被之也。

否定副詞的連用多表現(xiàn)為“莫不”“無不”。另外有“不可不VP”和“不得不VP”的用例:

4)卒何以日而葬不日?卒赴。(《公羊傳·隱公八年》)何注:赴天子也。緣天子閔傷,欲其知之。又臣子疾痛,不能不具以告。

5)丁酉,公之喪至自齊。(《公羊傳·桓公十八年》)何注:凡公薨外致日者,危痛之。外多窮厄伐喪,內(nèi)多乘便而起,不可不戒慎。

6)則此論之不可不察也。(《呂氏春秋·本生》) 高注:論此上句貴賤禍福不可不察也。

【程度副詞連用]

7)孟子曰:“仲尼不為已甚者?!?《孟子·離婁下》) 趙注:故不欲為已甚泰過也。

【時間副詞連用】

8)伊尹對曰:“欲取天下,天下不可取??扇?,身將先取?!?《呂氏春秋·先己》) 何注:言不可取天下,身將先為天下所取也。

9)善善及子孫。賢者子孫,故君子為之諱也。(《公羊傳·昭公二十年》) 何注:不通鄸為國,如通濫者,喜時本正當(dāng)立,有明王興,當(dāng)還國,明叔術(shù)功惡相除,裁足通濫爾。

【范圍副詞連用】

10)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yǎng)公田。(《孟子·滕文公上》)趙注:八家各私得百畝,同共養(yǎng)其公田之苗稼。

11)今交九尺四寸以長,食粟而已,如何則可?(《孟子·告子下》) 趙注:獨但食粟而已。

12)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孟子·盡心上》) 趙注:普謂人為成人已往,皆備知天下萬物,常有所行矣。

我們在東漢注釋中發(fā)現(xiàn)的范圍副詞連用例既有限定副詞的連用,即“獨但”;也有總括副詞的連用如“同共”“皆備”等。不過相對而言,傳世文獻并沒有大量地出現(xiàn)范圍副詞內(nèi)部連用的用例,相反東漢時代的早期譯經(jīng)中,范圍副詞的同類連用是很常見的,比如“悉皆”“皆悉”“咸盡”“咸共”“盡皆”等等,而在我們調(diào)查的東漢注釋中未見用例,這一點是值得注意的,尚需做進一步的對比和研究。

【情態(tài)副詞連用】

前引例10)中的“八家各私得百畝”,其中“各”“私”亦是情態(tài)副詞連用。再如:

13)景子曰:“否!非此之謂也?!?《孟子·公孫丑下》) 趙注:非謂不陳堯舜之道,謂為臣固自當(dāng)朝也。

14)父子相夷,則惡矣。(《孟子·離婁上》) 趙注:父子反自相非若夷狄也。

15)堯舜之仁,不徧愛人,急親賢也。(《孟子·盡心上》) 趙注:不一一自往親加恩惠也。

四、三個(或以上)副詞連用

除了兩個副詞連用外,還有三個或三個以上副詞連用的用例,我們通過以下用例對連用順序進行總結(jié)。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副詞雖然在線性序列上并不是緊密相連,中間可能出現(xiàn)了其他成份,在表達上幾個副詞存在明顯的關(guān)系,可以視作副詞的共現(xiàn),也有一些用例。

1)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倉廩備,以事舜于畎畝之中。(《孟子·萬章上》) 趙注:其余四子,亦不復(fù)見于經(jīng)。

2)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天下諸侯有相滅亡者,桓公不能救,則桓公恥之也。然則孰城之?(《公羊傳·僖公元年》) 何注:據(jù)不出主名,見桓公德優(yōu)不待之,又不獨書齊,實諸侯也。

3)晏子不得已而反,聞北郭騷之以死白己也,曰:“嬰之亡豈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呂氏春秋·士節(jié)》) 高注:晏子自謂施北郭騷不得其人為不知士也,又不知北郭騷能為其殺身以明已,故曰嬰之亡豈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自責(zé)深也。

4)荊成、齊莊不自知而殺。(《呂氏春秋·自知》) 高注:荊成王為公子商臣所殺,齊莊公為崔杼所殺,皆不自知之咎也。

從以上用例來看,三個副詞連用時的順序大致是:類同副詞—程度副詞—否定副詞/范圍副詞—情態(tài)副詞;時間副詞—否定副詞—范圍副詞;范圍副詞—否定副詞—情態(tài)副詞。也包括同類副詞連用后再與其他類副詞連用的,如:

5)哭君成踴。(《公羊傳·宣公十八年》) 何注:禮,臣為君本服斬衰,故成踴,比二日朝莫哭踴,三日朝哭踴,莫不復(fù)哭踴,去事之殺也。

6)處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斲,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呂氏春秋·貴公》) 高注:但視模范而已,不復(fù)自斲削也。但調(diào)和五味,使神人享之而已。不復(fù)自列簠簋籩豆也。

我們說副詞共現(xiàn),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副詞在句中修飾不同的謂詞成份形成不同狀中結(jié)構(gòu),前后的狀中結(jié)構(gòu)在語義上有并列或遞進的語義關(guān)系。副詞所處的這種句法環(huán)境為共現(xiàn)的副詞演化成復(fù)音詞提供了一定的條件。也可以呈現(xiàn)出一部分副詞經(jīng)過連用結(jié)合逐漸緊密的過程。如:

7)祭仲不從其言,則君必死,國必亡。(《公羊傳·桓公十一年》)何注:必乘便將滅鄭,故深慮其大者也。

8)越在岱陰齊。(《公羊傳·桓公十六年》)何注:傳著朔在岱陰者,明天子當(dāng)及是時未能交連五國之兵早誅之。

9)十有三年,春,鄭軒達帥師取宋師于嵒。其言取之何?易也。其易奈何?詐反也。(《公羊傳·哀公十三年》)何注:前宋行詐取鄭師,今鄭復(fù)行詐取之,茍相報償,不以君子正道,故傳言詐反。反,猶報也。

前兩例分別是語氣副詞—時間副詞、否定副詞—情態(tài)副詞—時間副詞的連用;例9)的“今”和“復(fù)”也有直接連用的用例。

結(jié) 語

通過以上的用例和分析,可以看出東漢注釋語言中的副詞連用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不過也有不少不符合規(guī)律的現(xiàn)象值得進一步調(diào)查。這些副詞連用的用例,總體上反映了東漢注釋乃至東漢時期的副詞連用的一般特點。根據(jù)這些內(nèi)容,我們可以大致總結(jié)東漢注釋語言副詞連用的規(guī)律和特點:

1.副詞連用的線性規(guī)則。通過調(diào)查,我們認(rèn)為東漢注釋中的副詞連用一般是符合以下順序的[3]262:

管轄句子的副詞→管轄述語的副詞→管轄謂詞的副詞

這一線性序列也體現(xiàn)出不同種類的副詞在語法功能方面的差異。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東漢時代的副詞連用尚未形成一條嚴(yán)格的線性順序,表現(xiàn)在很多不同類的副詞連用時,互為先后的現(xiàn)象不少。當(dāng)然這種互為先后對語意表達的影響是明顯的,語義差異有時是迥然的。

2.根據(jù)副詞轄域的大小,語氣副詞、類同副詞在句法層面起到修飾作用,因此在句法位置上往往出現(xiàn)在副詞連用的最外圍;根據(jù)范圍副詞語義指向,隨著漢語的發(fā)展,到了中古時期基本實現(xiàn)了左向稱量,指向主語而修飾整個述語部分是其最重要的特點,時間副詞基本上是述語部分的整體時間,因此二者屬于第二個層次,即管轄述語的類別;否定副詞、情態(tài)副詞和程度副詞與謂語中心結(jié)合最為緊密,是對謂語動詞核心的修飾和限制,因此屬于管轄謂詞的成份。

3.相比于原文來說,東漢注釋中的副詞連用,連用的形式開始多樣起來,當(dāng)然也出現(xiàn)了一些在原形式的基礎(chǔ)上,通過詞匯替換產(chǎn)生的新形式,這一類新形式在多樣性方面所占比重較大。也就是說,漢語副詞連用在先秦時期已經(jīng)大量出現(xiàn),并且多數(shù)已經(jīng)定型,中古漢語有所發(fā)展。

[1] 沈培.殷墟甲骨卜辭語序研究[M].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2] 葛佳才.東漢副詞系統(tǒng)研究[M].長沙:岳麓書社,2005.

[3] 楊榮祥.近代漢語副詞研究[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

[責(zé)任編輯:左福生]

The Order and Rules of Consecutive Adverbs in the Annotations Written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Zhou Guanggan

(School of Chinese Literature,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119, China)

Consecutive adverbs are a common and important use of Chinese language in history. It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adverbs. The annotations written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25-220 AD) are key materials to study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from which we can see clearly the evolvement of medieval Chinese grammar in its early day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onsecutive adverbs in the annotations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we find that the forms of consecutive adverbs appearing in the annotation works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re more diverse than the source texts with more use cases. They reflect the common rules of the sub-categories of adverbs in a neat manner,and enrich the materials and theories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grammar.

the annotations written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consecutive adverbs; linear order; co-occurrence rules

2016-09-21

周廣干(1983-),男,山東棗莊人。文學(xué)博士,浙江大學(xué)漢語史研究中心博士后,陜西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漢語歷史語法。

本文為陜西省社會科學(xué)基金項目(2015K006)和陜西師范大學(xué)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wù)費專項資金(14SZYB26)的階段性成果。

H14

1673—0429(2016)06—0044—10

猜你喜歡
公羊傳呂氏春秋用例
早期中國知識轉(zhuǎn)型期的《呂氏春秋》學(xué)——《漢書·藝文志》、高誘《呂氏春秋注》研究
UML用例間包含關(guān)系與泛化關(guān)系的比較與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賴關(guān)系的比較與分析
呂氏春秋
聯(lián)鎖軟件詳細設(shè)計的測試需求分析和用例編寫
呂氏春秋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呂氏春秋》養(yǎng)生之道
《公羊傳·隱公元年》“漸進”釋義新詮
以《公》解《穀》之謬
苍溪县| 普陀区| 子洲县| 太谷县| 定西市| 遂溪县| 昌乐县| 高雄市| 万安县| 玛多县| 龙江县| 九寨沟县| 呼伦贝尔市| 庆阳市| 静海县| 大丰市| 阳春市| 九寨沟县| 夹江县| 武定县| 曲周县| 白沙| 景洪市| 田林县| 三明市| 黎城县| 康马县| 梅河口市| 凤山市| 武宁县| 麦盖提县| 新密市| 嘉黎县| 抚州市| 堆龙德庆县| 逊克县| 泰安市| 德格县| 昭平县| 烟台市| 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