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孔陽:“要做出大事,須得節(jié)制力量”
某日整理書架,找出蔣孔陽先生的這本《德國古典美學》,但見前襯頁之上,有蔣先生題贈的德國作家歌德的一段話:
要做出大事,須得節(jié)制力量;在自我的限制中方才顯出手段。在自由的下面方才有自由無疆。
錄歌德語以贈李輝同學
蔣孔陽1981.12.30
一看時間,居然是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底,轉(zhuǎn)眼三十四年過去!如此看來,請前輩在書上題跋,始于復旦大學期間。
蔣先生是我們中文系教授,沒有為我們班級授課。但我們上美學課時,談到“文革”前的美學論爭,老師必會重點提到他。與之相提并論的,有朱光潛、蔡儀、錢谷融、李澤厚等美學家、文藝理論家。彼此之間,互有差異,互有交鋒,美學領(lǐng)域一時間熱鬧非凡,各自境況也有所不同。美學當年在中國能一時成為顯學,大概與蘇聯(lián)重視美學相關(guān)。
所謂熱鬧,其實風險也在其中。卷入論爭的美學家們,多多少少都沒有逃脫批評甚至批判。蔣先生也如此。一九六○年,上海作協(xié)召開一連串會議,批判所謂修正主義文藝觀,時間長達五十天,蔣孔陽、錢谷融即是重點批判對象。蔣先生后來在《且說說我自己》一文中寫道:“事先沒有任何招呼,我更缺乏任何政治的敏感,一個早晨,突然就開始了對我的狂風暴雨式的轟擊,對我展開了幾乎是沒有休止的無情的批判。這對我的震動之大,是可以想象的。”
我現(xiàn)在揣測,或許是因為身處政治運動和學術(shù)批判的漩渦,才使蔣先生對歌德的一番話“要做出大事,須得節(jié)制力量”,感觸頗深。這本《德國古典美學》,初稿完成于一九六五年,尚未出版,“文革”爆發(fā),當然停下。時隔十年多,蔣先生重新修改,于一九八○年一月完稿。生命消耗與情感節(jié)制之間,他終于完成一本大書。
《德國古典美學》由商務印書館一九八○年五月出版,這是蔣先生“文革”后出版的第一本專著。之前,他只在一九五七年出版過《文學的基本知識》和《論文學藝術(shù)的特征》兩書。可以說,這本書讓人們重新認識和重視他的理論功底和修養(yǎng),后來被評為上海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著作一等獎,可謂名至實歸。
想到請蔣先生在《德國古典美學》一書上題跋,正值等候畢業(yè)分配、行將離開母校之時。復旦四年,沒有與蔣先生直接打過任何交道,只是在校園里遇到他,點過頭而已。蔣先生身材魁梧,很胖,臉上總是帶著微笑,謙和至極。巧的是,他的女兒是中文系七八級學生,我們兩個班級偶爾還一起上過大課。我拿出這本書,請她帶回求蔣先生題跋。幾日后,她帶來這本書,看到題跋,喜出望外。
這本書是一九八一年在校園書店購買的,正逢復旦大學建校七十六周年紀念,書店特地設(shè)計一個紀念章,蓋在書的襯頁上。印章與蔣先生的題跋相呼應,留存復旦一份美好記憶。
哪里想到,畢業(yè)十多年之后,有一天我會以另外一種方式走進蔣先生家里,與他有了一次未曾預想的見面。
大概在一九九八年,我去復旦,與陳思和兄,還有他的學生孫宜學,一起去探望賈植芳先生。剛剛坐下聊天,便有人敲門,開門一看,是住在對門的蔣孔陽先生的夫人濮之珍老師。這幾天,思和與我一起回憶當時細節(jié)。濮老師一臉焦急,說蔣先生夜里因為接電話摔倒在地,肋骨痛,就沒有上床,在沙發(fā)上躺了整整一夜。第二天還是叫痛,他人胖,濮老師根本沒辦法扶他上床。她不知道該怎么辦,剛剛看到我們走進賈先生家,才想到找人幫忙。我們?nèi)粟s緊過去。十幾年不見,蔣先生更加胖了,體重恐怕在二百斤左右。他在沙發(fā)上,一動也不能動,與我們點點頭,艱難地說了幾句。他根本無法動身,我遇到過好幾次老人摔倒的情況,判斷應該骨折了,建議趕緊叫救護車。救護車趕來,我們?nèi)藥椭本热藛T,一起把蔣先生抬進車里,坐在他的身邊,一直送到位于上海九龍路的人民醫(yī)院。醫(yī)院拍片,確診為肋骨斷裂,立即住院治療。
這是我與蔣先生第一次也是唯一的接觸。冥冥之中竟有這種安排,感慨無限。
一九九九年夏日,傳來他病逝的消息。思和說,蔣先生先是出院回家養(yǎng)病,但病情越來越嚴重,造成體內(nèi)營養(yǎng)流失,引起電解質(zhì)混亂,再住院,就沒有出來。
去世那年,蔣孔陽先生才七十七歲,本可以繼續(xù)寫作。復旦校園,從此又少了一位名師。
李澤厚:走在美的歷程上
李澤厚先生二○一五年八十五歲高齡。想當年,我大學畢業(yè)來到北京剛認識他時,他才年過半百,正值年富力強,創(chuàng)造力旺盛之際。歲月流逝,多年漂泊在外的他,其著作與思想的影響力卻越來越大,被譽為當代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思想家、學問大家。
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學爭論中,二十幾歲的李澤厚便脫穎而出,格外引人注目。當然不是因為他年輕,而在于他敏銳,才華橫溢,學術(shù)功底、思辨能力,與前輩相比毫不遜色,甚至有所超越。
我讀李澤厚的第一本書,是在大學期間。一九七九年,他的《中國近代思想史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時,我與陳思和剛剛開始合作研究巴金。與其他同時代作家不同,巴金五四時代接受無政府主義思潮影響,積極投身于中國乃至世界性的無政府主義運動。巴金翻譯大量克魯泡特金等人的作品,甚至希望自己能成為中國無政府主義的理論家、思想家。我們的研究,首先從近代思想史的演變?nèi)胧郑噲D解釋巴金如何接受西方思潮影響。適逢李澤厚這本專著出版,令人耳目一新。他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曾經(jīng)出版過關(guān)于康有為和譚嗣同的專著,這本史論,是近代思想史研究領(lǐng)域的延續(xù)和拓展。我們細細閱讀,獲益甚多。七年前,胡洪俠兄主持《深圳商報》的“文化廣場”時,曾策劃了一次“私人閱讀史”(1978—2008)活動,請三十余位人士談閱讀印象,每人推薦三十年三十本書。三十本書中,我推薦的最重要的五本書,分別為巴金《隨想錄》、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黃仁宇《萬歷十五年》、曼徹斯特《光榮與夢想》、李銳《廬山會議實錄》。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我這樣談到當年閱讀《中國近代思想史論》的印象和對我的影響:“這是我比較早了解近代史,尤其是了解近現(xiàn)代史之間如何過渡的一本書。書中的一些見解對當時的我是非常有幫助的,它奠定了我的歷史觀,讓我對近代思想有了一些了解,包括梁啟超等思想家對后來歷史發(fā)展的影響,以及太平天國、嚴復等思想的過渡,這些都是當時的歷史課程沒有介紹的?!?
大學的最后一年,一九八一年,李澤厚的另一本專著《美的歷程》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按照現(xiàn)在的說法,《美的歷程》堪稱一本驚艷之書,橫空出世,令人愛不釋手。與史論貫穿的歷史思索、縝密分析相比,這本書贏得了更多的讀者。李澤厚以美感為脈絡(luò),將文物、文學、音樂、建筑等不同領(lǐng)域完全打通,敘述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之美。他在書中提出不少有意思也有趣的概括,如:獰厲的美、氣勢與古拙、音樂性的美、山水意境、無我之境、有我之境……對于剛從“文革”過來的年輕一代學子來說,這是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
李澤厚為《美的歷程》寫的卷首語,即便時隔三十多年,如今讀來,仍然令人激動不已:
中國還很少專門的藝術(shù)博物館。你去過天安門前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嗎?如果你對那些史實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禮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魚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斕的青銅器,那琳瑯滿目的漢代工藝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筆走龍蛇的晉唐書法,那道不盡說不完的宋元山水畫,還有那些著名的詩人作家們屈原、陶潛、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畫像,它們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觸到這個文明古國的心靈歷史么?時代精神的火花在這里凝凍、積淀下來,傳留和感染著人們的思想、情感、觀念、意緒,經(jīng)常使人一唱三嘆,流連不已。我們在這里所要匆匆邁步走過的,便是這樣一個美的歷程。
以流暢、普及的形式,將美的歷史告知讀者,在這一點上,李澤厚與朱光潛是很好的銜接。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朱光潛以《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與青年談心理學,后來又出版《談美書簡》。大學問家放下身段,與讀者建立溝通的橋梁,這正是民國出版的一個很好的傳統(tǒng)。
大學畢業(yè),我到《北京晚報》工作不久,就在某個場合見到了李澤厚。我編輯“五色土”副刊時,開設(shè)一個“居京瑣記”欄目,專門請居住北京的文化界人士,寫各自生活于此的酸甜苦辣。我約請李澤厚賜稿,很快,他寄來《地壇》一文。
他寫地壇,是因為長達二十多年居住于地壇附近,馬上要喬遷,搬至西城,這令他不甚感慨。開篇寫道:“住在地壇附近二十多年了,不覺得什么;如今要搬走,卻分外地留戀起來?!边@種依依不舍的情感,與美相關(guān),更與歷史相關(guān)。他說,地壇在他心中,“卻是一塊圣地”,因為“文革”期間,伴隨他度過艱難歲月:“記得‘文化大革命那年月,上午開完烏煙瘴氣的各種批判會、討論會、小組會,下午我總要一個人到這里來散步透氣,也想一些自己愿意想的問題?!蔽掖y,在這樣一個被譽為“圣地”的地方,他愿意想的問題中,或許就有《近代中國思想史論》和《美的歷程》里的諸多話題。
《地壇》不到千字,卻是一篇美文:
在這里,我看到許多次桃李花紅白盛開,然后是落英遍地;也欣賞過黃葉滿秋、西風蕭瑟;真是“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特別是黃昏日落,這里人很少,稀疏的樹林、寬闊的道路、寧靜的氣氛,可以使人目曠神怡,悠然自得。平常生活空間小,生存質(zhì)量低,這時似乎突然得到了解放和充實,感到非常愉快。所以,即使風雨冰雪,即使有一堆事要做,下午能抽空,我總是要來的。
文章發(fā)表時,我請丁聰先生為之配圖,上為李澤厚肖像漫畫,下為地壇大門。很快,我收到李澤厚的來信。畢竟學問之人,他對自己的文章并不滿意。文中寫到地壇北門外變成高樓,地壇里面也增添了“好些亭臺水榭”,他在信中說:
李輝同志:
晚報看到,謝謝。忙于搬家清整,該文匆促草成,如有何反響,請告。文中“水榭”一詞似夸張,實為水池旁之回廊,“高樓”一詞亦應為“樓房”??上Ь鶡o法再改正了。歉之。
祝
快樂
李澤厚 初二
這篇文章發(fā)表,大概是在一九八五年。正是三十年前。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之后,再也沒有見到李澤厚,但他與劉再復先生的書,他的訪談錄,也一再拜讀。幾年前,有朋友前去看他,我特意找出三本與我相伴多年的書,請他簽名。
是留念,更是為自己的個人閱讀史,留存一份美好記憶。
完稿于二○一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