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柱(特級教師)
學生如何學、教師怎么教,是教學變革的永恒命題。對此,一種基本共識已經(jīng)逐步形成:有效的教學活動,既要走出“口口相傳”的灌輸式路徑,突出主體參與,也要杜絕“紙上談兵”的空洞化樣貌,強調(diào)意義體驗?;谶@樣的理念背景,很多教師開始關注“學習材料”(以下簡稱“材料”)的優(yōu)化設計和合理運用的問題。顯然,材料作為課堂現(xiàn)場的重要資源,能為主體參與提供空間,可讓意義體驗落到實處,進而促成教學目標的圓滿達成。在課程改革進入“深水區(qū)”的當下,作為一名數(shù)學教師,理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實際、班級學生的特點,力所能及地設計出有意義、有趣味、有內(nèi)涵的材料,使其成為課堂創(chuàng)優(yōu)的有力推手。本文擬圍繞魯雅奇、張春燕兩位青年名師同課異構的《角的初步認識》,對材料的設計與運用作些案例探討。
毋庸置疑,真正出彩的教學生態(tài),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tǒng)一”(“課標”語)。自主研習在前,分享點撥跟進,先學后教,據(jù)學施教,是課堂轉型的基本要求。在這個過程中,材料無疑是師生雙方的重要媒介。依“材”對話,就“料”互動,主體與主導相得益彰、同生共長。
1.材料“因需而生”,體現(xiàn)“教服務學”。
上過《角的初步認識》的老師都有感受,學生常常會將“角”與“三角形”劃上等號。當魯雅奇老師課始設問“角是一種怎樣的圖形”時,學生也有此種反應。對此,教師不急不躁,適時出示了一個普通材料——三角形,讓學生思辨“角就是三角形嗎”,進而找尋兩者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我們看到,這個三角形是在學生最有需要之際適時出現(xiàn)的,體現(xiàn)了教師的“教”對學生的“學”的關注、指引與幫扶,學教和諧由此落實了。
2.材料“深度開發(fā)”,體現(xiàn)“學決定教”。
面對一則基本材料,我們常常需要順應數(shù)學學習發(fā)生、發(fā)展的需要,來加以持續(xù)開發(fā)。在使用課本主題圖時,張春燕老師先讓學生在上面自由找角,教師只對角的比劃方式加以指點。在此基礎上,教師運用課件隱去主題圖的背景元素,只留下了角的輪廓,來引領學生體會角的數(shù)學內(nèi)涵。就這樣,為了幫助學生充分經(jīng)歷“由生活走向數(shù)學”“從直觀邁至抽象”的過程,教師獨具匠心地對一幅看似簡單的教材插圖進行了變式挖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這方面,魯雅奇老師組織學生多次操作“活動角”,來逐步感受“角的大小”,亦是異曲同工之舉。
學生形成數(shù)學理解,是一個類似于“文火慢燉”的過程。只有等數(shù)學事實積累到位、邏輯思考伸展到位、線索意義梳理到位,真正的數(shù)學理解才有可能實現(xiàn)。這其中,材料的“用武之地”非常廣闊。從以下三個維度分析:
1.豐富數(shù)學直觀。
記得魯雅奇老師的課中有這樣一個細節(jié):教師請學生“指一指周圍物體表面上的角”,學生很快指出了“書角”“桌角”等角。答案都是正確的,但視野還不夠健全。學生所指的角都是“直角”,而角的概念范疇顯然是比直角更為寬泛的。于是,為了及時擴展學生的眼界,為后續(xù)的概念界定積蓄事實,魯老師跟進設問:“老師發(fā)現(xiàn),大家指的都是這樣方方正正的角。你還能找到其它樣子的角嗎?”由此,促使學生把目光轉移到同樣由“一個頂點、兩條邊構成”但不“方方正正”的角,從而把“風扇的角”等非直角材料引入課堂,使得數(shù)學理解所需的直觀表象得以完整呈現(xiàn)。
2.突出概念要素。
角是由一個頂點、兩條邊構成的,所以,“頂點”和“邊”是角的概念的核心要素。認識一個角,就是在整體感知圖形概貌的基礎上,聚焦一個頂點、兩條邊。為了凸顯概念要素,兩位老師巧妙設計材料,組織了饒有成效的數(shù)學活動。
張春燕老師給每組分別提供了“6根塑料棒”“3個圓片”,讓每位學生選擇各自所需的材料,制作一個角。在“用塑料棒搭角”的方法展示中,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分享隨機插問:“你為什么選擇兩根塑料棒”“為什么要將兩根塑料棒的一頭連接在一起”,引導學生自然聚焦到兩條邊和一個頂點。在“用圓片折角”的方法展示中,教師巧妙捕捉了學生出現(xiàn)的“一條邊直、一條邊曲”的作品,并促其反思,使全體學生充分意識到:既要把握角的兩個要素,還得注意“邊必須是直的”。
與張老師給學生提供數(shù)學化材料有所不同,魯雅奇老師呈現(xiàn)的是一組生活化材料,其中包括“殘缺的錢”“樹葉”等。教師請學生觀察“黑色描線部分是否是角”,從中明晰了“具備一個頂點與兩條邊”是角的判斷標準。以此為基礎,教師還通過對材料的結構化使用,幫助學生切身體會到:無論兩條邊是否存在長短、不管開口朝向哪個位置,只要符合判斷標準就都是角。在這里,角的概念要素同樣得到了循序漸進的揭示與強調(diào)。
3.緩解認知疑難。
“角的大小”的理解,是本課的難點。很多學生總會直覺性地認為“邊越長角越大,邊越短角越小”,而不習慣于“從兩邊的岔開程度來看角的大小”。如何幫助學生順利“邁過”這個“坎兒”呢?兩位老師依然是做足了材料的文章。就拿張春燕老師的課來說,教師首先呈現(xiàn)了二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滑梯,讓學生在三個滑梯中選擇自己想玩的一個滑梯,同時思考“滑梯越來越陡,跟里面的角有沒有關系”,并借助“活動角”動態(tài)再現(xiàn)兩邊逐漸張開、滑梯不斷變陡的過程。立足這一直觀形象,教師順勢點明:“像這樣,兩邊張得越大,我們就說角越大。”這樣的教學組織,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及理解。不僅如此,教師還引入了“打開折扇”“使用剪刀”“翻書”“時針分針走動”等生活場景,加深了學生對于“角的大小就是兩邊叉開大小”的基本認識。學生有了這一基本認識,再來比較角的大小就“輕車熟路”了。
幫助學生積累基本活動經(jīng)驗,是新時期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然而,觀照現(xiàn)狀,對于基本活動經(jīng)驗的教學,教師們大多感覺困惑、難以入手。我們認為,學生唯有親歷某段數(shù)學化的學習過程,并適時反思回味,才有可能從中生成超越知識技能層面的具有個性特征的活動經(jīng)驗。這段歷程中,材料顯然是強有力的資源依托。
魯雅奇老師的課中有一個“我來認認角”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出示兩幅“自來水龍頭圖”,上面分別標有兩位學生描出的角,有正有誤。在學生作出判斷選擇后,魯老師的小結語令人印象深刻:“物體表面上的很多角,可能不太標準。但有‘數(shù)學亮眼睛’的同學,能一眼就看到并描出有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的正確的角?!睆亩?,有利于學生樹立“在生活事物中剝離無關因素、抽取數(shù)學模型”的可貴意識,助其逐步積累觀察與抽象的活動經(jīng)驗。
重視學生基本活動經(jīng)驗的積累,在“畫角”環(huán)節(jié)也有充分體現(xiàn)。張春燕老師在教學時,讓學生試著“在紙上畫一個想象中的角”,很多人選擇了“利用現(xiàn)成工具描角”的策略。對此,教師并不急于糾偏,而是反復叩問:“你還能畫一個和它不一樣的角嗎?”一開始,有些學生沒能跳出思維定勢,認為“找個有比較大的角的物體,再描出來”就行了。隨著教師的跟進啟發(fā)及同伴的適時分享,全體學生逐漸達成了體驗共識:要從角的特征入手,找到具有普遍意義的畫圖策略。這個環(huán)節(jié)雖然花時不多,但有利于學生形成合理規(guī)劃、深度反思的活動經(jīng)驗。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精心設計、合理運用學習材料,有利于保障學教和諧、夯實數(shù)學理解、培植活動經(jīng)驗。當然,這里還要尤其注意“材料污染”問題。材料并非越豐富越好,因為有可能干擾學生的寧靜心境;材料也并非越直觀越好,因為有可能影響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如何控制材料的量、增強材料的質(zhì),實現(xiàn)“一材多用”“一材妙用”“一材深用”,是數(shù)學教學節(jié)約成本、提升效度所需思考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