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給予(與)”一詞的音和義

2016-05-06 08:07:45蘇寶榮
辭書研究 2016年2期
關鍵詞:單音詞古義復合詞

?

“給予(與)”一詞的音和義

蘇寶榮

平時聽到有人講“給予支持”“給予幫助”這樣非常普通的話,把“給予”讀作“gěi yǔ”,往往要受到一些咬文嚼字的人的批評,糾正說“應讀作jǐ yǔ”。作為一名教師,有時為了不給學生造成麻煩,我也要違心地維護這種“規(guī)范”的異讀音??墒?,這種所謂正統(tǒng)的讀音卻很少為眾多的語言使用者接受。這就不能不讓人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這里的“給予”(也作“給與”)就是“給(gěi)”的意思,用的是單音詞“給”最常用的意義,為什么要變讀作“jǐ”呢?

一些通用的語文工具書是這樣注釋的: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以下簡稱《現(xiàn)漢》,第6版):

給jǐ①供給;供應: 補~|配~|自~自足。②富裕充足: 家~戶足。

給予jǐyǔ<書>動給(gěi): ~幫助|~同情|~親切的關懷。也作給與。(與論述無關的義項、例證從略,下同)

按照《現(xiàn)漢》的提示,這里的“給予(jǐyǔ)”即“給(gěi)”的意思,二者之所以讀音不同,是書面語與口語的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這里對復音詞“給予”的釋義,與單音詞詞頭“給(jǐ)”所列兩個義項(“供給;供應”“富裕充足”)是對不上號的。

《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字典》(1998):

給jǐ①動供應: 自~自足|~養(yǎng)|補~|配~。②形富裕;豐足: 家~人足|~足(豐富充裕)?!敖o”讀gěi時,限于單用,如“給你一本書”;讀jǐ時,只能用在復合詞或成語中。

按照該字典的提示,“給”的“gěi”與“jǐ”兩讀,是由“單用”(單音詞)與“復用”(復合詞或成語)造成的。而且,該字典的注釋是有所依據(jù)的,那就是《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

給(一) gěi(語)單用。(二) jǐ(文)補~供~供~制~予配~自~自足。

由于該審音表規(guī)定的影響和制約,近年來一些新編或重新修訂的大型語文辭書在“給予(與)”的注音、釋義問題上也存在模棱兩可的情況。如:

《漢語大詞典》:

給1jǐ①豐足;充裕。②供給;供養(yǎng)。③泛指供應。④敏捷。⑤連及。

給2gěi①使對方得到或遭受到。②被。表示被動。③為;替?!?/p>

給與亦作“給予”。使對方有所得。

這里,對“給與(予)”的注音為jǐ(按《漢語大詞典》體例,凡不做標記的,均讀作第一個讀音),而釋義為“使對方有所得”(釋義對應的是第二個讀音),顯然是自亂其例。

《辭?!?2009):

給jǐ①供給;給養(yǎng)。如: 自給自足。②豐足;富裕。如: 家給戶足。③敏捷。④及。

給予亦作“給與”。給。用于抽象事物。如: 給予解決;給予高度評價。

給gěi①給予。如: 把書給他。②為;替。③把。④讓;使。⑤向。

《辭?!纷鳛闅v時性的漢語語文辭書,在“jǐ”的讀音下收錄“給予(與)”一詞,釋義為“給”,這個“給”應當如何讀?又在“gěi”的讀音下列了“給予”這一義項,這里的“給予”又該讀作何音?也明顯存在注音與釋義不對應的情形。

上述相關辭書的釋義告訴我們,“給予(與)”中的“給”,與“補給”“供給”“供給制”“配給”“自給自足”諸詞的“給”意義是不同的(前者所用為后起的今義——“使對方得到某些東西”,即“付與”義;后者則沿用古義——即“供養(yǎng);供應”義)。從《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的表述及有關辭書的解讀來看,之所以規(guī)定“給予(與)”之“給”異讀為“jǐ”,主要就是“單用”(單音詞)與“復用”(復合詞或成語)的不同。但這不僅不符合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語言運用的實際習慣,也很難找出語言歷史發(fā)展原則提供的依據(jù)?!稄V韻》入聲卷緝韻:“給,供給。居立切?!?《宋本廣韻》,1982年北京市中國書店據(jù)張氏澤存堂本影印)“居立切”,今音讀作jǐ。丁聲樹編錄、李榮參訂的《古今字音對照手冊》(1981),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1986)也都特別注明《廣韻》為“居立切”、今音讀“jǐ”的“給”為“供給”義??梢?,歷史上“給”讀作jǐ,作“供養(yǎng);供應”解,與單用或復用無關:

(1) 寡人之國貧,恐不能給也。(《戰(zhàn)國策·秦策四》)

(2) 不治產(chǎn)業(yè),常艾薪樵,賣以給食。(《漢書·朱買臣傳》)顏師古注:“給,供也?!?/p>

(3) 幸身有衣而口得食,給神役也。(韓愈《潮州祭神文》)

(4) 不嫌野外無供給,乘興還來看藥欄。(杜甫《有客》詩)

(5) 今肥田尚多,未有墾辟。其悉以賦貧民,給與糧種,務盡地力,勿令游手。(《后漢書·章帝紀》)

其中,例(1)至例(3)為單用,例(4)、例(5)為用在復合詞(“供給”“給與”)中,詞義和讀音都沒有什么不同。

在現(xiàn)代漢語中,由“給”組成的復合詞讀作“gěi”音的也不乏其例。如《現(xiàn)漢》所收錄的“給以”“給力”是公認的復合詞,明確注音為“gěi”。王力先生(1980)曾經(jīng)說過:“古語殘留的原因往往是借成語的力量。”“有許多古代的單音詞,作為詞來看,可以認為死去了;但是作為詞素來看,它們還留存在現(xiàn)代漢語里。”(王力 1981)這就是說,由于復合詞與成語的整體性與凝固性,在現(xiàn)代漢語中,古義多作為語素保留在復合詞或成語中。但絕不是說一個詞后起的今義不能再作為語素組合而形成新的復合詞。所以,“給”的異讀,絕不是“單用”與“復用”決定的,而是“留存古義”與“后起今義”分化而成的。用“單用”“復用”區(qū)分讀音,是倒果為因,以偏概全。[按: 目前辭書“給予”“給以”的釋義均為“給(gěi)”,為同義詞,人為規(guī)定異讀,是自亂其例。]

而且,《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的上述規(guī)定,也與專業(yè)性語文辭書的釋義和有關語言學教材的論述不符。如: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

給jǐ①足,豐足。②供給,供應。③口齒伶俐?!咀⒁狻吭诠糯鷿h語中“給”字不表示“給予”,只表示“供給”?!敖o予”的意思用“與”“予”表示。

這里雖然沒有明確“給予”之“給”的讀音,但卻強調(diào)“給予”之義是“給”的后起的今義,“給”有二音,依照以音別義的原則,其讀音應與表示古義的“給”的語音有別。

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1981: 143—144)則對“給”古今不同的音、義進行了詳細的辨析:

[辨]與,予,給?!芭c”和“予”自古同音,而且在“給予”的意思上同義?!敖o”則和“與”“予”有很大區(qū)別?!敖o”用作動詞時,不是表示一般的“給予”,而是表示“供給”,并且一般只限于供給食用。作“給予”解的“給”,是后起義,讀gěi。

這里強調(diào)“作‘給予’解的‘給’,是后起義,讀gěi”,明確了“給”古今音義的不同。

郭錫良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1991: 109—110)在“詞義分析舉例”中,則更加明確地闡述了“給”古今音義的區(qū)別:

在上古,“給”的常用意義有二。一是形容詞,食用豐足的意思。……“給”的第二義是動詞,供應?!敖o”的以上兩義都讀jǐ,第一義在今義中已不存在,只保留在少數(shù)成語中。第二義也不常用,但在“供給”“給養(yǎng)”等雙音詞中仍作為詞素保存著?!敖o”的今音主要讀gěi,義為“給予”,這個意義在上古還沒有產(chǎn)生,古書中很少出現(xiàn)。

這里明確“給”和“給予”的今義相同,音讀gěi。

當然,“給”[包括“給予(與)”]的今義是由古義引申發(fā)展而來的,“給”的今音也是由古音轉(zhuǎn)化而來的。如:

(6) 又貞元中要乳母皆令選寺觀婢以充之,而給與其直。(唐韓愈《順宗實錄二》)

(7) 尼采就自詡過他是太陽,光熱無窮,只是給與,不想取得。(魯迅《且介亭雜文·拿來主義》)

例(6)的“給與”為“付與”義,例(7)的“給與”為“付出”義,為“供應”的轉(zhuǎn)義,使用范圍寬泛,已與后來的“給予(與)”義接近。

在古義向今義演變的過程中,書面語中沿用舊讀是符合當時的語言習慣的。但在普通話中,“給”已分化為兩音兩義,復合詞“給予(與)”與單用的“給(gěi)”的常用義是一致的,“給予(與)”之“給”完全沒有必要保留書面舊讀,而應本著以音別義的原則,統(tǒng)一讀作“gěi”。

《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的規(guī)定之所以與一些專業(yè)辭書、教材及人們的使用習慣相左,不被社會接受,歸根到底是確定異讀的標準不妥。“給”的異讀的區(qū)分,不應是單用與復音詞的不同,也不僅是口語與書面語(或文言)的不同,而主要是古音與今音、古義與今義的區(qū)別。

筆者經(jīng)過長期觀察發(fā)現(xiàn),普通話區(qū)域的廣大社會民眾沒有人將“給與(予)”讀作“jǐ yǔ”;各級領導干部(包括國家領導人)的講話[各種講話中“給與(予)”是個常用詞],大學非語言課的教師講課,包括像《平凡的世界》這種高品位的電視劇中的作者的“道白”等,也都是讀的“gěi yǔ”。而讀作“jǐ yǔ”的主要是中小學語文教師和高校語言課的教師,這些人(包括本人)這樣讀,也是由于《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的規(guī)定及依據(jù)審音表所編語文辭書的引導,大多是出于職業(yè)操守,一是擔心給學生的各種考試帶來麻煩,二是也怕別人說自己讀錯字,沒有學問。這種情形,并不真正代表社會民眾的語言表達意向。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的看法是: 給,古義為“供應”,讀作jǐ;今義為“給予(與)”,讀作gěi,而與“單用”“復用”無關。古漢語中“給”或“給予(與)”之“給”是“供應”義,應讀jǐ;現(xiàn)代漢語中的“給予(與)”之“給”是常用單音詞“給(音gěi)”的同義詞,應讀作gěi。

總之,在普通話異讀詞審音中,無論按“從理”的原則,還是按“從俗”的原則,“給與(予)”之“給”的讀音都應定為“gěi”。《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中對該條應做相應的調(diào)整,即將“jǐ”音中的例詞“~予”去掉,同時將“gěi”音中的“單用”二字刪除,具體表述如下:

附注

[1] 這里需要再進一步強調(diào)和說明的是:“給”的異讀音“jǐ”應當保留,只刪除其中的例詞“給予”即可。因《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中“給”的“jǐ”音下的6個例詞,除“給予”外,“補~ 供~ 供~制 配~ 自~自足”作為構(gòu)詞語素的“給”尚保留著“供應”的古義。而“給予”一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與單音詞“給”是同義詞,構(gòu)詞語素“給”所用為后起的、今天最常用的“使對方得到某些東西(即‘付與’)”的今義,將其讀作“jǐ”,不僅有違“以音別義”的原則,也有違語文辭書說解音、義相配的原則——注音對應“給(二)”,而釋義對應“給(一)”。目前《現(xiàn)漢》《辭海》《漢語大詞典》等的釋義都處于這種尷尬局面。

參考文獻

1. 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第六版).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

2. 丁聲樹編錄,李榮參訂.古今字音對照手冊.北京: 中華書局,1981.

3.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編寫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6.

4. 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5. 郭錫良主編.古代漢語(修訂本).天津: 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

6.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等.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北京: 語文出版社,1985.

7.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994.

8. 李行健主編.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字典.北京: 語文出版社,1998.

9. 王力.古語的死亡殘留和轉(zhuǎn)生.∥王力.龍蟲并雕齋文集(第一冊).北京: 中華書局,1980.

10.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修訂本).北京: 中華書局,1981.

1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北京: 商務印書館,2012.

(河北師范大學石家莊050024)

(責任編輯郎晶晶)

*本文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南北朝天師道文獻詞匯新質(zhì)研究”(項目批準號: 13YJC 740088)成果。

猜你喜歡
單音詞古義復合詞
《兵謠》:一曲軍人心靈成長的贊歌
新閱讀(2023年9期)2023-10-14 02:45:05
古今異義詞
含有“心”一詞蒙古語復合詞的語義
冬之光
論漢語國際教育中單音詞的教學
南昌方言“X 人”式復合詞考察
華中學術(2017年1期)2018-01-03 07:25:19
論名詞補充式復合詞的界定
漢語同素逆序構(gòu)詞現(xiàn)象分析
發(fā)皇古義 融會新知
《孟子》中單音反義形容詞的語義場分類研究
临汾市| 台湾省| 霍林郭勒市| 曲阜市| 方正县| 德昌县| 伊金霍洛旗| 台东县| 德清县| 湘潭县| 彭山县| 平安县| 称多县| 大连市| 信丰县| 启东市| 阿巴嘎旗| 原平市| 平谷区| 托克逊县| 井陉县| 油尖旺区| 腾冲县| 依安县| 边坝县| 建瓯市| 白沙| 肥城市| 镇沅| 绥芬河市| 阿瓦提县| 响水县| 上饶市| 昌都县| 武强县| 吕梁市| 涟水县| 南漳县| 集贤县| 奇台县| 岳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