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茂安
【摘要】 “合作共贏”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經濟交往的準則,直銷行業(yè)強調的“團隊作戰(zhàn)”、“人人共贏”行為,為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供了強力的佐證。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課堂上有了一個自主合作的機會,改變了傳統(tǒng)的以接受型為主的學習方式。但是,在筆者的前幾年的課改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大多是浮于形式,缺乏其實效性,遇到了諸多困惑。
【關鍵詞】 小組合作學習 困惑 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04-054-01
一是為了讓全體學生動起來,提高學生的參與面。開始時,不管什么問題,不管合適與否,不管難易程度,一律要學生合作討論,似乎只要合作了,問題就解決了。
二是小組成員之間缺乏明確的分工,更缺乏交流和合作。往往是我一宣布小組討論,前排的同學唰地回頭,滿教室都是討論的聲音,頓時熱鬧非凡。四人小組里,每個人都在張嘴說話,誰也聽不清別人在說什么。我一喊“?!?,教室里立刻安靜下來,匯報討論結果時,出來的意見仍只是個人的看法,沒有形成小組意見。小組成員之間沒有交流分享,又哪來共贏?
三是學習小組里大都有學優(yōu)生和學困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往往是學優(yōu)生唱主角,一個人說,其他人聽,他們的意見就主宰了整個小組的意見。久而久之,學困生就習慣于隔岸觀火、與己無關。這樣,也就沒有真正做到全員參與,沒有真正達到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
四是評價機制不健全,評價形式單一。往往以教師的評價為主,而這種評價又大多指向單一的個體,因為評價的對象不是整個小組的意見,所以這樣的評價不夠科學和客觀;教師沒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組內自評和組間互評的機會,更缺少組內自評和組間互評的技能訓練。
針對這樣的現(xiàn)狀,我不斷苦苦思索,尋找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筆者探索現(xiàn)階段要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讓每個學生學有興趣,學有所得,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明確合作學習意義,激發(fā)合作學習熱情 。古人曰:“獨學而無友,孤陋而寡聞” 。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師生間、學生間的人際交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與能力,還有助于教師因材施教,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教學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xiàn)使每個學生都得以發(fā)展的目標。
二、學生高效預習,為合作學習奠基。學生在自學前的預習過程中,不僅要自主解決課文生字、新詞、重點句子,而且要對課文內容進行整體把握和主題感悟??涩F(xiàn)狀是,學生只滿足于借助工具書解決字詞,其它的就不做深入思考和探究,離合作學習的要求差之甚遠。我認為應從兩方面加以指導:
1. 熟讀課文,概括文段和課文意思。古人說“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人之文也,我之文也。作文時,吾意欲所言,無不吾所欲,應筆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學生經過熟讀,在解決了基本的閱讀障礙后,應思索課文整體上講了什么,也就是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2. 學生弄清了課文內容后,引導其從單元、課文主題上思考,作者想表達的是什么?贊揚、批評、喜歡、厭惡、鞭撻、表現(xiàn)、揭露、反應……只有從主題上思考,才能明白作者的意圖,為什么這樣用詞、為什么這樣修辭、為什么這樣安排內容和順序等。學生如能在自學階段就掌握到這個程度,小組合作交流時,就不困難了。
三、合理編排小組,交給學生技巧。合理地劃分好學習小組,有利于學生愉快地進行合作,培養(yǎng)其學習能力。合作學習一般采用異質分組,將全班學生依其學業(yè)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性別乃至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組成若干個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學習小組,使各組處于大體均衡的水平上,有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要順利實施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成員之間必須要有明確的分工,以規(guī)矩辦事,“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各自承擔起分配到的任務,在分工中合作,在合作中分工。針對不太難的問題,我設“師徒“二人組(同桌二人)師傅引領,徒弟跟進;徒弟匯報展示,師傅補充評價。遇比較難的問題時,我設四人小組(前后四人),設一輪值主席,一個秘書。輪值主席要協(xié)調本組成員之間的人際關系,調動成員暢所欲言,組織解決合作交流中遇到的問題。
四、注重巡查,及時指導。學生合作學習,就是匯報自己探究問題的答案。但如果只是說出答案,那就是匯報會了。重要的是合作,要求將各成員的答案,在小組內分享,然后進行訂正,取長補短,整合為小組統(tǒng)一的、人人都會的集體成果。因此,在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不應“袖手旁觀”,更不能做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準備工作,而應當走下講臺到學生中間去,在組間巡視。對各個小組的合作進行觀察和介入,對合作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五、評價多樣化,鼓勵應及時。評價的最終目的是促進所有學生全面、自主地發(fā)展,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的學習和發(fā)展情況。學生特別注重教師及同學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對學生的評價上,教師要以小組集體的學習效果作為評價的依據,使學生形成集體觀念,提高小組的凝聚力,強化小組成員間的交流合作,促進小組成員的共同進步。
還要豐富評價手段,轉變評價主體,更多地將評價主權還給學生??山M織小組自評,在此過程中,學生將小組作為一個整體加以審視,意識到每個人在小組中的作用,意識到集體的事需要大家的合作,意識到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從集體的利益出發(fā)。還可采用師徒互評、小組內成員互評、組間互評的形式促進評價效益的最大化。這些都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合作內涵與價值的認識,有利于他們形成積極的合作情感和堅定的合作意志。
一言以要之,在這個學習過程中,不僅有學生獨立思考和操作,而且有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和競爭,更有學生之間的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這樣,學生不僅在學知識上共贏,而且在情感上互相理解、尊重、寬容。因此,教師要引領、幫扶,讓學生走合作學習的健康發(fā)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