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梅玲
北京語言大學(xué)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wù)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成果,項目編號:14YCX081。
摘? 要:本文在主要參考饒宗頤、趙尊岳、蔡楨等先生的注釋的基礎(chǔ)上,對張炎《詞源》上卷音律論中《謳歌旨要》第一則進行了辨析,認為第一則中的“歌曲”是與令曲一樣為一種體式,而不是總稱。通過對“掯”的意義的解釋,明確“掯”在樂曲中可以和拍等同起來。通過對“靸”的意義的分析,認為“靸”就是上板入拍的意思,而不是鼓拍的意思。
關(guān)鍵詞:謳歌旨要;歌曲;掯;靸中清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8-0-02
正如張炎在《詞源》中提到的那樣,“辯宮位,審音律,均非難事,所難者,如何按律制譜,如何審音用字耳。”然而“詞之歌法則不全涉宮調(diào)”,[1]還涉及詞拍,詞腔等,不能將古代公尺譜演奏成樂曲的主要原因就是唱法的不傳,這也是我國古代沒有科學(xué)的記譜方式導(dǎo)致的?!对~源》中《謳歌旨要》一篇即是宋元時歌訣,是還原詞曲唱法的寶貴的資料。但由于年代久遠,詞曲資料的缺失,其中所包含的一些晦澀難懂的音樂術(shù)語,如今頗難確定其義。筆者在參考諸說的基礎(chǔ)上,對其中的第一則提出一點淺見。
《謳歌旨要》第一則對詞曲進行了分類,并指出了它們的節(jié)拍。
歌曲令曲四掯勻。破近六均慢八均。
官拍艷拍分輕重。七敲八掯靸中清。
在宋代時詞曲還沒有短調(diào)、中調(diào)、長調(diào)之說,到明人顧從敬的《草堂詩余》始將詞調(diào)按字數(shù)分為三類。此時還不以字數(shù)短長作為詞的區(qū)別。此處的“令曲”即是“小令”之屬,破為入破,近為近詞,慢為慢詞。然而對于“歌曲”的解釋則出現(xiàn)了爭議,趙尊岳先生認為“歌曲”指的是長調(diào)。[2]蔡楨《詞源疏證》則認為“歌曲令曲者,謂歌曲中一體之令曲?!盵3]就認為歌曲是詞曲的統(tǒng)稱,令曲是包含于歌曲之中的一體。前者認為歌曲是與令曲并列的一種體式,而后者則把此句斷句為歌曲:令曲四掯勻,如此割裂又顯生硬。趙說與蔡說產(chǎn)生分歧的原因是,蔡說將詞體分為三類:令曲、破近、慢詞,而趙說在此基礎(chǔ)上增加了一體長調(diào)。慢詞即屬長調(diào)之類,何以會與令曲同為并列?由此觀之,似乎蔡說更為合理。趙說后又注:“《詞源》作碎拍(纏令用),又有長掯兒、短掯兒(南仙呂),可證歌曲、令曲,多為四句,故用四掯。破、近較長,故均之為六掯。慢又長,故均之為八掯也?!盵4]雖未有固定字數(shù)予以界定,但是以詞之長短將多為四句的歌曲和令曲放在一處,卻又似乎與前述造成矛盾,長調(diào)字數(shù)當(dāng)比令曲多,這個多為四句的歌曲,究竟是指什么?冒廣生注:“歌曲令曲,四字對舉。歌如子夜之類。令如調(diào)笑令之類?!边@就說得清楚得多了,《菩薩蠻》這樣的雙調(diào)詞,屬于令曲,與《調(diào)笑令》這樣的小令放在一起,都多為四字對舉,也就說得通了。任中敏先生《詞曲通義》中把詞體分為尋常散詞、聯(lián)章詞、大遍、成套詞、雜劇詞五種。聯(lián)章是指以兩首以上同一曲調(diào)的詞組合而成的套曲,用以表達同一主題,如歐陽修的《采桑子》。宋代時,在詞的實際創(chuàng)作中,單調(diào)比較少的,多為聯(lián)章。筆者認為,“歌曲令曲”中的“歌曲”,還應(yīng)當(dāng)包括部分聯(lián)章,即多首小令組成的套曲,它們在結(jié)構(gòu)上和一般小令關(guān)系密切,也屬于四掯勻的范圍。可見,如若以長調(diào)一以概之,實在是容易產(chǎn)生混淆。
關(guān)于“掯”的解釋議論紛紛,蔡楨也表示掯的意思實在是頗難確定。燕南芝庵的《唱論》中有云:“有明掯兒,有暗掯兒,有長掯兒,有短掯兒,有碎掯兒。”[5]掯有這許多不同的種類,更加讓人云里霧里。饒宗頤先生認為“掯”就是“肯”,依據(jù)是《羯鼓錄》中的記載:“宋開府璟,深好聲樂,尤善羯鼓,始承恩顧,與上論羯鼓事,曰:“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魯山花甕,拈小碧上,掌上須有朋肯之聲。”[6]他據(jù)此認為其中的肯就是掯,指的是用手拍的意思,這種看法得到了大多數(shù)學(xué)者的認同。筆者從“掯”這個本字出發(fā)做一點補充,掯是一種方言,是卡、按、扣的意思,宋朱熹朱文正公集十七有言:“若州府只據(jù)見米掯定人口”之語。這里的掯就是卡、斷的意思??梢?,掯作為動詞有分界的意思。在樂曲之中,以拍來表示節(jié)奏和斷句的時候,掯確實可以和拍等同起來,這符合掯的基本用法。勻,是指節(jié)拍之貴勻。均,沈義父云:“詞腔,謂之均,均即韻也?!备枨?、令曲多為四句,故用四掯,這里就明確指出了是一句一拍,近詞六均,慢詞八均。但是這里歌曲的節(jié)拍只是一種大概的描述罷了,在實際歌唱中,不可能這么準確。官拍指的是正板之拍,艷拍指的是贈板之拍,贈,即附贈之意,是一些輔助性質(zhì)的板拍。在張炎所處的時代,還沒有贈板之說,贈板是明代有昆山腔之后的說法,指的是花拍,此處用贈板代花拍,便于理解,其實二者功能性質(zhì)是一致的。官拍聲重,艷拍聲輕,因此有分輕重之說。
對于七敲八掯靸中清的解釋,趙尊岳先生引用了陳能群的說法,認為“靸與吸通。曲之中袞,須用七敲八掯?!卑藪?,即八拍,八拍只敲七次,因此缺了一拍,在頓前頓后,吸去了一敲。正如昆曲中亦有當(dāng)拍而不拍之時,是為了使歌曲更加流美。但這種說法失之無據(jù),饒宗頤先生就對陳能群的說法提出了質(zhì)疑,他考證了靸字的古義,認為“靸即沓,與?同。鼓為樂器之指南,樂之緩急長短,每依鼓為節(jié)奏?!敝屑粗钢幸?,沈括《夢溪筆談》中有載:“樂中有中聲,有正聲,所謂中聲者,聲之高至于無窮,聲之下亦無窮,而各具十二律。作樂者必求其高下最中之聲,不得中聲,不得為樂?!鼻?,指清聲,《夢溪筆談》也有記載:“律有四清宮,合十二律為十六?!盵7]宋詞曲入樂作拍的鼓,一般是小鼓,《事林廣記》中就保存了碎擊的鼓譜。饒宗頤先生認為此句說的正是鼓拍之法,是以鼓作為指揮,沓之于中聲清聲。筆者認為,這種解釋看似科學(xué),實則忽略了“靸”在曲中的實際用法,樂曲中的專有名詞往往與古漢語意義有所不同,“靸”在唐代大曲中實際上指的是散序轉(zhuǎn)入慢板中序的段落,是一種體裁名稱。這種體裁的名稱由來,可以從“靸”字一般用法出發(fā),靸指鞋,譚子化《書序》有云:“杖靸而去?!薄稘h書》五七下《司馬相如傳》中《哀二世賦》:“汨淢靸以永逝兮”,靸指的是輕舉的樣子?!恫耪{(diào)集》一薛能舞者詩:“慢靸輕裙行欲進,待調(diào)諸曲起來遲?!盵8]靸在此是舉的意思。在唐代大曲中,散序轉(zhuǎn)入中序之間的一個較為簡短的段落,就被稱為靸。因為靸有輕舉的意思,所以往往在散序之后跟一個輕快的樂曲,然后轉(zhuǎn)入慢板中序。所以靸代表著上板入拍。王觀堂的《宋大曲考》中稱宋人大曲中已經(jīng)不用散序與靸了,那么張炎所言“靸中清”是否就不知所謂了呢?不然,雖然靸這種體裁在宋時已經(jīng)不再沿用了,但靸的意義卻保留了下來,即上板入拍?!办冎星濉睂嶋H上不是以鼓做指揮,而指的是上板入拍后,擊打節(jié)拍時要板眼分明,清楚明了。這樣解釋,更貼近樂曲的實際用法。
由此可以看出,第一則中所言的四拍、六拍、八拍,是一種大致的分類,在實際應(yīng)用中是不可能那么精確的。而“七敲八掯靸中清”中的七、八,也并不是指的是實數(shù),而是泛指在擊打節(jié)拍的時候要板眼分明,清楚明了。這一則還指出了節(jié)拍的輕重。以此種簡單的唱法是不足以來衡定具體的歌曲的,但以此為一種普遍的規(guī)律,仍然是很有價值的。
注釋:
[1]蔡楨:《詞源疏證》,北京:中國書店,1985年,第61-62頁。
[2]《詞學(xué)》第二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83年版,第181頁。
[3]同[1],第63頁。
[4]同[2],第182頁。
[5]同[3]。
[6]南卓:《羯鼓錄》,上海: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1957年,第6頁。
[7]同[2],199頁。
[8]《詞源》修訂本,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79年,3365頁。
參考文獻:
[1]蔡楨.詞源疏證[M]. 北京:中國書店,1985.
[2]《詞學(xué)》第二輯[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83.
[3]南卓. 羯鼓錄[M]. 上海: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1957.
[4]任中敏. 詞曲通義[M]. 揚州:揚州師范學(xué)院中文系詞曲研究室,1981.
[5]吉聯(lián)抗. 詞源謳曲旨要試譯[J]. 中國音樂,1983(3).